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

时间:2022-10-22 10:39:49

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除已有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之外,还将涌现出七个新的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烟台、潍坊、淄博、东营、威海、日照等城市。该城市群发挥临海和靠近日韩的区位优势,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很猛。城市群对外辐射力的增强,将使城市群的范围不断扩大。

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辽阳、营口、盘锦、铁岭等城市。该地区城市高度密集、大城市所占比例最高。沈阳是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经济、交通和信息中心,全国最大的综合性重工业基地。大连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辽中南地区工业化起步已近70年,在工业化推动下形成了中部城市密集圈和沈大城市走廊。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以长大、沈丹、沈山、沈吉和沈承五条交通干道为发展轴线的城镇布局体系,提高了地区城市化水平。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洛阳为中心,包括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依托中原这块肥沃的土地,孕育了若干个中外闻名的大都市,如洛阳、开封、许昌等。郑州虽是后起的城市,但由于其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后来居上,成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区域内人口密度达665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各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一个半小时通达的交通网络,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仙桃、潜江、孝感、咸宁、天门、随州、荆门、荆州和河南省的信阳、江西省的九江及湖南省的岳阳。目前区域内已形成一定的经济联系,随着武汉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武汉号称九省通衢,东西有长江黄金水道,南北有京广铁路,经济实力和辐射影响力都很强。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是我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产业具有相当基础、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群之一,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为中心,包括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四市。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厦门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央确定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吸引了大量台商的投资,经济总量迅速扩大。海峡西岸城市群与台湾隔海相对,既是开展对台合作,促进和平统一的基地,又可在合作中加快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紧密联系,互利共赢,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川渝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包括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雅安、资阳等四川的大部分地级市和渝西经济走廊等县市。从城市等级体系来看,除了成都和重庆为特大城市以外,自贡、绵阳、南充为大城市,雅安、资阳为小城市,其他城市为中等城市。重庆市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直辖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对周边的辐射力也在增强。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城市发展也很快。

关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商州等地级城市。关中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周、秦、汉、唐均建都于此。关中城市群是陕西经济的核心区、西部地区唯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科技产业带,也是西北乃至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区域。关中一直是全国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区域,在全国区域经济战略格局中被定位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重要生产科研基地。形成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密集且能够辐射西北经济发展的产业密集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统计,上述十大城市群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99%,2005年人口所占比重为35.02%,而GDP所占比重为52.83%。也就是说,十大城市群以不到1/1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1/3以上的人口,创造了1/2以上的GDP。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十大城市群将聚集更多的人口,创造更多的GDP。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上一篇:全球CEO中国最年轻 下一篇:“豪衙”典例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