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

时间:2022-10-22 10:35:14

民族艺术

早年生活与文化熏陶——费孝通访谈录费孝通 方李莉(9)

纯粹美学的社会条件布迪厄 朱国华 范静哗(16)

转型期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三大主题于瑮(31)

自在于神学话语中的原始艺术杨新磊(23)

《广西戏剧史论稿》出版发行(27)

汉画像石衰落浅析原因张子中(28)

操蛇或饰蛇:神性与权力的象征萧兵(43)

《山海经·大荒经》与《尚书·尧典》的对比研究刘宗迪(58)

《山海经》“浴日”“浴月”神话的文化底蕴杨琳(76)

《诗经》与古医俗的文化关连王政(86)

眼睛的神话——从彝族的一目神话、直目神话谈起鹿忆鹿(99)

西南民俗与佛陀“相好”制的渊源窦修林(115)

中国蒙古史诗研究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借鉴乌日古木勒(120)

西方戏剧发生学的空间意义彭兆荣(126)

《日出》文本的重新解读张耀杰(136)

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南宁国际民歌节”王杰(145)

神圣事象与“花儿”:两种文化现象的互动范长风(165)

简论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特征——以刘天华作品为例张静波(172)

西江风俗琐记潘年英(179)

空间与记忆刘晓春(186)

底层文化与民间美学——评《广西民族风俗艺术》黄伟林(204)

等你在未来的街头万宇(209)

女神文化的立体性研究——评《中国女神》乌丙安(214)

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218)

全国销售《民族艺术》杂志书店名录(223)

稿约(224)

购阅启事(224)

禁忌与文学、法律及其他——万建中访谈录廖明君 万建中(36)

《天工开物》:传统造物的历史镜像李立新(158)

康巴行记(上)郭净(193)

户撒拾零杨筑慧(199)

写在钟先生去世五周年的日子——“钟敬文教授105岁诞辰纪念专栏”按语萧放(6)

钟敬文先生的《山海经》研究刘宗迪(7)

钟敬文先生对外国民俗学理论译介之贡献谈片贾放(11)

钟敬文先生:中日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的开拓者高木立子(13)

师之大者,钟敬文杨秀(15)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张莹(16)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艺术威胁傅谨(18)

民间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孙晓霞(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廖明君 周星(26)

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纪实邱春林 廖奇(36)

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王建民(39)

行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可能的方法维度洪颖(46)

戏綵之娱——綵衣堂装饰艺术与江南民间文化李立新(55)

蒙古族宴礼与宴歌演唱习俗博特乐图(61)

台湾布袋戏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底蕴黄鹤(71)

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卢培钊(76)

“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阐释方李莉(80)

凉山彝族的“博”交媾巫术与生殖崇拜巴莫阿依(88)

论汉代西王母图像的两个系统——兼谈四川西王母图像的特点和起源何志国(93)

浪井和西王母——与王莽有关的四种画像石主题缪哲(102)

理性守护精神家园——2007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韦玺(108)

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109)

销售《民族艺术》杂志书店一览表(112)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在京成立尚荣(F0002)

图片新闻(F0003)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雕塑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I0001)

图片新闻(I0001)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中国雕塑院成立典礼上讲话(I0002)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王文章在中国雕塑院成立典礼上的讲话(I0003)

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成立仪式上的发言(I0004)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张冬菜(6)

后民间美术的生态秩序及文化逻辑唐星明(13)

音乐研究的新视野廖明君 薛艺兵(18)

艺术人类学行为研究的主要范畴刍论洪颖(24)

宗教美术发展的人类学思考汪小洋(37)

汉代艺术设计中的神仙观念许大海(43)

歌唱传统的田野研究——以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民间的“吟诗”(nam θei)为个案陆晓芹(49)

相声艺术传统与北京城市文明格局的变迁耿波(58)

中国画之“线”艺术研究周清波(65)

天态艺术研究袁鼎生(68)

寒食与山西刘晓峰(76)

《归藏》及其性别文化解读李祥林(82)

“忍冬纹”与“生命之树”诸葛铠(90)

蒙古族“禄马风旗”与藏族“风马旗”图案及文化内涵的异同徐英(100)

别树一帜的乐人传记——评毛水清《唐代乐人考述》张再林(107)

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2007.4-2007.6)(109)

销售《民族艺术》杂志书店一览表(112)

吴为山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大型浮雕《冤魂的呐嘁》(F0003)

靖江讲经宝卷源流考孔庆茂(6)

靖江宝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以《三茅宝卷》为例王廷信(10)

靖江宝卷的文化价值与保护方略陶思炎(13)

靖江讲经宝卷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段宝林(17)

靖江宝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转换高小康(19)

靖江宝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廖明君(22)

宗教美术的宗教行为性质思考廖明君 汪小洋(26)

音乐人类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孟凡玉(33)

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张士闪(43)

二胡的历史源流及同类乐器陈坤鹏(52)

中国古代艺术市场探幽成乔明 李向民(58)

董其昌与正统画论方闻 郭建平(译)(65)

楚辞所见东夷习俗二事考代生(74)

占星古籍:从《大荒经》中的二十八座山与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对应来解读《山海经》吴晓东(77)

钟敬文先生与中国巧女故事研究康丽(87)

无名的考古学还是有名的艺术史:艺术考古学研究向度刍议黄厚明 顾平(92)

论汉晋佛像的“佛神模式”何志国(99)

日本落语的传承与文化自觉岳永逸(18)

从中西戏剧的发生看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汪晓云博士访谈录廖明君 汪晓云(31)

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刘铁梁(38)

石敢当与山神信仰陶思炎(43)

中国影戏研究述评郑劭荣(48)

民族志写作的革命——格尔兹《深层的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的意义刘晓春(54)

降蛇——佛道相争的叙事策略吴真(61)

《诗经》“玄鸟”新探姜革文(68)

佤族木鼓文化解析研究付爱民(72)

北齐佛像“青州样式”新探邱忠鸣(81)

长沙“永宁二年”墓与长江中游的早期佛教传播——兼谈早期佛教传播的路线与研究方法吴桂兵(93)

南宋大足石刻的艺术特色——以大佛湾第15、20号造像为中心司开国(100)

上一篇: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下一篇:建筑·建材·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