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时间:2022-10-22 09:19:12

谈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实现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学、有所获的目标,就应该让学生融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课堂教学就应该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放手让学生去“读”“悟”“写”,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落实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实现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学、有所获的目标,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融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课堂教学就应该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得以真正的落实。

一、我读

眼下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是重讲轻读,就是重问轻读。课堂45分钟读得少了,“灌”得多了。我认为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他们只有参与朗读才能感悟,教师岂能越俎代庖?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感从何来?从读中来,语感尚未形成,就无法整体把握课文。

读,要将自己的角色融入到作品中去,在读中悟,在悟中思。学生心中的疑团解开了,也就用不着老师将自己的解读强加给他们,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渐渐地学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感。正如清代学者刘大魁所说,“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我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神气”。

读要讲究步骤,读得正确、读得流畅、读得有感情才能披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读者的内心世界;读要讲究方式,默读、朗读、合作读等方式各有其用,教师要合理运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如《安塞腰鼓》这篇文章,不在于教师作过多的讲解,而是重在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通过文中那铿锵激越的语言去感受那蓬勃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课文读熟了,作品中所包容的情感和深意也就自通了。

诵读除了能培养语感外,还能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如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我的做法是:首先,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写作背景;接着,要求学生将“我”融入到作品中,初读诗歌,感知大意;然后让学生听读,感受诗歌的旋律是否与前面所形成的初步感知相吻合;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思读、品读,让学生来领悟诗人创造的意境和传达的情感,进而欣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这样,年代久远的诗现代人读起来亦能找到思想火花的碰撞之处。

因此,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二、我悟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新课程中,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感悟”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我”,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地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感知作品的意境、形象。文本解读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反思传统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对话很少,教师重视对课文的“导”,其实不过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阅读主体――“我”已不复存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应体现为“我”与“你”的关系,要让读者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感受、理解、鉴赏文本的过程。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而获得的,有些知识和能力是在揣摩、感悟,以及在反复的语感训练中得到提升的。我们务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切不要以自己的好恶左右学生的解读意图,更不要以教参上的解答作为权威规范学生的体验和结论。教师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方面考虑,放手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思考、内化。教师心中的“预备方案”应该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和内在体验。试想,一篇《社戏》,教师若不引领学生沉入文中去感悟,而是一味地肢解情节、分析人物,学生是无法真正品味出那场好“戏”的。

阅读还要支持多元化解读。现代阅读强调读者接受意义的过程,读者阅读后与作者的视界融合了,也就形成了自身的理解。当然这个理解也常常呈现出多元性、多义性,这是由于读者的阅读取向不同而使然。对此我们不能统一“答案”,否则就会“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至于学生的多元解读是否合理、完善,可在他们的思维碰撞和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接受检验,并不断进入新的境界,尽量做到合理、完善。

因此,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悟的过程留给学生。

三、我写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个人的感悟是重要的,厚积才能薄发,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并真正领悟了语言,才能更好地积累和运用语言。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表现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从学生来看,这四种训练中写尤其要加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妨给学生留一个设想――“假如我来写,那就……”如果能引领学生带着这种意识去解读文本,感悟必然会深入一层。

在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换成你来写该如何表达。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地捕鸟”一节时,我先让学生合上书本想:用一段话来描述雪天捕鸟的过程,将如何下笔,怎样措词?在学生三、五分钟的构思和简单的交流后,再让他们翻开课本学习细节描写。学生恍然大悟―――几个动词就勾勒出一幅雪地捕鸟图,用词准确、简练。这种真切的感悟不是光靠教师讲可以代替的。又如《背影》中的“爬月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三拳”,《大自然的语言》中关于四季物候现象的描写,等等,这些精彩的片断都是很好的例子,教师要把握好,把写与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作者对人或物都有生动形象的描写。这些可以成为学生仿写的范例。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语言材料。如教学《孤独之旅》、《心声》这一类以少年生活为题材的文章,我就指导学生通过诵读进入作品情境,在研读中体会主人公的成长感受。当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时,再进一步引导他们联系自我,把成长中所经历的孤独,或是所遇到的困难、挫折也用同样的方式描绘出来。

读和写要结合。过去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上,往往忽视了课文内容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对写作特点的分析也仅停留在为讲而讲,这些知识系统似乎成了附属品。我认为阅读教学可以大胆联系写作。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好作品。不论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结构到语言等都有可学之处,我们可以站在写的角度去读。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其独具匠心的构思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我每次都把它作为写作创新的范例来教学,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文思与作者的文思作一番比较,切身体会其波澜起伏的情节;指导学生在构思作文时借鉴这种写作技巧,将普通的题材变一下形式、换一种手法来写,使文章增色。这样,让学生在读中多一分写的思考,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有意地让学生融入课文学写作,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一些理论性的知识纲要,而是写作方法的启迪。

因此,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把写的方法教给学生。

文中有“我”,课中有“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融入文本,使文本的解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

上一篇:员工参与是高校后勤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下一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