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 “自主探究,积极参与模式”的研究反思

时间:2022-10-22 05:30:05

初中化学教学 “自主探究,积极参与模式”的研究反思

摘要:“自主探究,积极参与”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它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情景和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非常有助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化学作为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而“自主探究,积极参与”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情景和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一、总结成功的做法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堂情景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起联想,启发思维。就情景创设的方式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如在讲解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意大利“屠狗洞”的故事,人牵着小狗进入洞内,小狗死亡,人却安然无恙,以此为契机展开了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学生兴趣盎然,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去,学习效果很好。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将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联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并引导学生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挑战性的工作。采用这种方法要实行弹性教学,大胆分配上课时间,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讨论、实验和总结。

例如:在学氧化碳的性质时,通过几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1)提出问题:汽水是学生喜欢的一种饮料,其中含有一种我们较熟悉的气体。首先观察一瓶未开盖的汽水,未见气泡,然后打开汽水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最后再让学生晃动瓶子,会产生更多的气体。(2)做出假设: 这中气体是氮气?氧气?还是二氧化碳?(3)实验探究。根据已学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提出,把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可观察到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笔者再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探究学习,请学生另外设计两个实验,如验证该气体是否可燃、不燃或助燃等,学生积极思考。这时我又“乘胜追击”,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给学生提出下一个问题: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但我对学生的回答并没有急于评判,而是鼓励他们去思考。

当然,运用此法必须因课、因地、因人施教,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3.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新的教育理念下,师生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领导与被领导,知识的传与受,而是一种互动、平等的一种合作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参与者,其作用就是促成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师生间要加强合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让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合谐氛围中学会学习、健康成长。

如在教学“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这一实验时,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液体变红以后,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有的说“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有的说“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一种新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此时笔者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首先向干燥的用蓝色石蕊试纸簇成的小花上面喷洒稀盐酸,小花变红,然后把另一干燥的用蓝色石蕊试纸簇成的小花放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不变色,取出之后,再向小花上面喷水,小花不变色,再将湿润的小花放到二氧化碳中,小花变红。这样学生很自然就得出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是这种新物质使石蕊小花变红这一结论。这个探究过程体现了师生、生生的合作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构建了新知。

4.教学反思,总结升华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按照预设的教学情景,根据预设的教学思路,逐步引导学生导出结论,如教师的授课、对学生的提问经常会带有暗示性。虽然这样的安排能使教学活动按照预设顺利进行,但由于所有教学环节均是根据预设进行,设有创新,学生也按部就班,教师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反思”实质上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使师生共同进步,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反思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应该注意到个体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学生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与各种技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他们也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这多姿多彩的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学科。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还能使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更多的机会去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使他们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上一篇:创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下一篇:棉花全程调控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