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体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时间:2022-05-11 02:59:29

小议初中体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摘要: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学一直以集体性、统一性的模式进行,这虽然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特长等,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积极进取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 个性发展 差异 理念

体育课是贯穿学生各阶段的一门课程,其设置目的就是以体育锻炼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这里的身体健康发展不仅是指学生的体质,还包括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往的体育教学只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训练,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的体育锻炼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抓住新课改这一良好时机,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特长,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使他们具备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指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欲望,那么兴趣来自于哪里呢?它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体验,而且兴趣也是人的个性特点的最直接的表现。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是多样化的。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但是他们的个性因素往往会影响或制约他们的表现方式。比如,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性格外向,对各项体育活动都比较感兴趣,但是缺乏组织意识、纪律意识;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往往比较被动。针对学生的不同状态,体育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起他们的运动兴趣,首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其次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情境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多选择一些味强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我们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只能被迫接受,没有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发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并运用其人格魅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技能,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运动负荷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不同,然后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并且有所提高、有所收获。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使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进而探寻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素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素质,必须创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该摒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跟”的机械呆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探索性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发展他们的体育能力。

(一)在竞争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素质

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强调学生为了自己而学习,以迎接未来的挑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寻找、发掘、激发学生不断进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来引导激励和强化学生的某些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另外,由于竞赛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正确地安排学生参与一些竞赛活动,将有助于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素质

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的,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要求人与人之间灵活协调、互帮互助,学会组织与管理,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相互理解、合作、关心。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如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接力赛跑,以及足球、篮球、排球比赛等竞技性、合作性很强的体育项目,学生在这些运动中可以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可以培养他们与人协作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协作意识的培养,会使他们学会融入集体,发挥自己的价值。当学生真正体验和感受到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和价值后,他就不是仅作为个体存在于集体中,而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发现。

总之,学生的个性发展符合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规律,作为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认识到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并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5).

[2]郑林.关注体育课学生个性发展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

上一篇: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