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拌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22 04:58:54

温拌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通过介绍温拌沥青混合料温拌剂的添加、拌和,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成型等施工技术在205国道淮安北段NK23+700- NK26+600中的应用,总结出温拌沥青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对施工环境的明显改善,证明了该技术在高节能、低排放方面的优越性,该技术具备大面积施工的可行性,适合在今后的路面施工中继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温拌沥青混凝土 施工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为了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减少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时对环境的污染,淮安市公路管理处在205国道淮安北段NK23+740- NK26+600段进行了温拌沥青混凝土施工研究,于2013年3月下旬进行了温拌沥青下面层(AC-25F)施工,设计厚度为8cm,沥青面层设计宽度为11m。最佳沥青用量为4.0%,温拌沥青改性剂采用沙索必德,掺量为沥青用量的1.8%,施工期间气温7-18℃。

二、施工准备过程

1、基层检查与验收:对水稳碎石基层进行预切缝处理,并在切缝处铺设聚酯玻纤布防止反射裂缝。

2、主要施工机械:

主要施工机械表

3、材料准备:

(1)、沥青:本工程沥青下面层混合料采用70#道路石油沥青,产地南通,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沥青下面层的要求。

(2)、集料:1号料(0-2.36 mm)、2号料(2.36-4.75 mm)、3号料(4.74-13.2mm)、4号料(13.2-31.5 mm),产地盱眙,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沥青下面层的要求。

(3)、矿粉:产地浙江,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4)、温拌剂:沙索必德,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4、技术准备:

(1)、试铺方案的确定

为保证试验段顺利实施,根据温拌沥青混凝土的特殊性专门制定了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及《温拌沥青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为了验证温拌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工艺及质量控制,在2013年3月21日进行了试拌工作,通过试验室取样,做了抽提、级配筛分、马歇尔、理论密度等试验,对拌和设备的温度控制、级配控制、沥青用量控制、拌和均匀性进行检验,试拌结果证明该工艺可以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2)、通过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确定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顺序、压路机的最佳组合,确定松铺系数为1.24。

(3)、配合比:

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试拌验证三个阶段确定配合比为:5号仓:4号仓:3号仓:2号仓:1号仓:矿粉=21%:14%:20%:9%:32%:4%,最佳沥青用量为4.0%,温拌沥青改性剂掺量为沥青用量的1.8%。

(4)、测量放样

摊铺前,恢复施工路段的道路中线,根据路面设计宽度放好两侧边线,使摊铺机走向正确,确保摊铺路面的宽度和线形。

三、施工质量控制

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采用ACP-4000型间歇式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拌和厂的设置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各方面要求。拌和机配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同时,ACP-4000型拌和机配置了自动记录设备,用于在拌和过程中逐盘打印沥青、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

(2)、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材料添加及搅拌时间及顺序如下:

①、投入集料、矿粉,干拌;

②、喷入沥青;

③、投入温拌剂;

④、干拌时间不小于10秒,混合料搅拌时间不宜小于55秒

⑤、出料进入混合料存储仓,每盘拌和数量为4吨。

注:混合料沥青用量:控制在生产配合比沥青用量-0.1%~+0.2%之间。

(3)、严格掌握温拌沥青和集料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温拌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范围见下表:

(4)、拌和机控制室打印每盘沥青和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专人检测混合料出厂温度。

2、混合料的运输:

(1)、沥青混合料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面和底板涂一薄层隔离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2)、从拌和机向料车装料时,前后移动料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粗细集料离析。

(3)、运输时采取加盖棉被覆盖保温措施,并做到不露黑,风吹不漂,以此保证摊铺温度、防雨或避免污染环境。

(4)、为保证连续摊铺,现场待卸料车不少于6辆。

(5)、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卸料时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确保不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6)、沥青拌和厂与施工现场保持联系,以便相互协调生产,途中不得无故停车,检查运输线路,消除障碍。

3、混合料的摊铺:

(1)、在摊铺前检查确认下承层的质量符合要求,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以确认摊铺机状况是否保持良好。

(2)、采用两台ABG423摊铺机进行摊铺,在摊铺施工前1h给摊铺机熨平板加热,熨平板加热温度要均匀且达到100℃以上,摊铺机的夯锤等级调整为5级,以提高初始压实度,保证压实效果。

(3)、连续稳定的摊铺,是提高路面平整度的主要措施。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摊铺宽度,按2-4m/min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均衡摊铺。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保持摊铺速度、摊铺厚度、横坡度、摊铺平整度、振动频率一致。

(4)、摊铺机的摊铺宽度控制在5.6m,两台摊铺机摊铺时,前后错开10米左右,靠中央分隔带的摊铺机在前。两机摊铺要保持10cm的搭接宽度。

(5)、调整好平衡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6)、摊铺机在工作过程中采用自动料位器,控制摊铺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布料速度,一般保证摊铺机螺旋布料器内混合料表面高于螺旋布料器2/3高度,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7)、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摊铺温度(不低于130℃)。

(8)、混合料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整修,在特殊情况下将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用人工修补或更换混合料,缺陷较严重时予以铲除,并调整摊铺。

4、混合料的压实成型:

(1)、为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碾压将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保证初压时沥青混凝土温度不低于120℃。

(2)、为了防止混合料粘轮,采用雾状喷水法保持压路机钢轮表面潮湿,在压路机不粘轮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喷水量,减少对混合料温度的影响。

(3)、压路机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应大于轮宽的1/3,要将驱动轮面对摊铺机方向,防止混合料产生推移。不得突然改变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压路机的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面上。振动压路机在已经成型的路面上行驶要停止振动。

(4)、设专人指挥压路机碾压,对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碾压温度进行检查监督。

(5)、在摊铺30m左右后开始碾压,压路机根据摊铺推进速度成阶梯形前进,每次前进点比上次前进点往前靠2m左右,以减少压路机终点位置沥青混合料的推移。碾压段落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

(6)、压路机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初压:双钢轮前静后振一遍,然后再全振一遍,合计两遍;速度1.5-2 km/h。复压:胶轮压路机碾压6遍,速度3.5~4.5km/h。终压:双钢轮碾压2遍,速度2.5~3.5km/h。

初压和复压时,两台钢轮压路机和两台胶轮压路机各跟随一台摊铺机其后,分别从两侧向中间碾压,在摊铺机接缝处重叠1/2轮宽。

5、交通管制:

施工结束后,对该段落进行交通管制。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到周围地面温度时,方可开放交通。

四、质量检验标准与检测结果

热拌沥青下面层质量检验标准

温拌沥青混凝土试验检测结果

五、结束语: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技术是国际上近几年研发并正在逐步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与相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在基本不改变沥青混合料材料配比和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可使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降低20℃~30℃以上,性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温拌混合料技术可节省燃油20%-30%,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0%左右,减少沥青烟等有毒气体排放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高节能、低排放的高新技术。

通过检测温拌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压实度、路面渗水等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由此可见,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较低温度下仍有良好压实性能,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完全能达到相应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求。证明了该技术在高节能、低排放方面的优越性,该技术具备大面积施工的可行性,适合在今后的路面施工中继续推广和应用。

上一篇:浅谈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下一篇:浅谈高速公路钢筋砼盖板明涵上部构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