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城镇:“三化”建设的突破口

时间:2022-10-22 04:11:03

经营城镇:“三化”建设的突破口

以城镇化为突破口,积极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紧紧围绕“优棉、稳粮、增果、兴牧、发展设施农业、做强龙头企业”的结构调整总体要求,狠抓农业现代化,努力打造一个精而特、富而美的农十三师。

兵团党委前不久召开的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对于加快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出了更加高远、更加明晰的奋斗目标。农十三师党委紧密结合会议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的科学规划,以大手笔、大气魄、快发展强力推进“三化”进程。引入经营城镇的理念,把城镇作为有形或无形的资产来进行市场化运作;以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为引擎,拉动新型工业化迅猛发展;围绕“优棉、稳粮、增果、兴牧、发展设施农业、做强龙头企业”的结构调整总体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方向不动摇,描绘农十三师的崭新蓝图。

一、更新理念,以城镇化为突破口

通过考察和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快小城镇建设重在理念的转变和更新。要积极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观念更新为“有多少事力争筹多少钱”,实现以资源换资本,把城镇看作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形态,投入大量资本对它进行开发建设。农十三师将树立城镇化经营理念,高效管理,以城镇化经营出效益,同时把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发动机和助推器,调整城镇职工单一消费模式,逐步完成由农业“一统天下”到以工业为主体、多元经济并存的变革,将农十三师个团场建设成为集现代农业区、商业区、物流园区、示范住宅小区、医疗服务区、文化体育活动区、特色果蔬采摘区的现代化城镇。

(一)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提高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农十三师位于大营房城区,结合地域特点,我师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经营城镇”的理念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实践。所谓“经营城镇”,就是将经营理念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注重把城镇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特别是稀缺资源,运用市场机制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会发出新的光芒。对这些资产进行聚集、重组与运营,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发展城镇,来实现城镇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

搞好城镇环境,从长远看,有利于城镇品位的提升,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从近期看,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团场建设作为突破口,利用一条路、一块园林的建设带动周边地价的升值,获得的土地收益可成倍增加。在资金乏力的情况下,要敢于并善于广泛吸纳各方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盘活城镇建设现有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实现存量资产保值、增值和变现,以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经营城镇”的理念。目前,农十三师火箭农场即将开辟1的4条道路,都已进入城镇资源资本化运营,团场建设有人主动买单。该场在团部附近规划设计出了3幢高层住宅楼、20层的高层开工建设开创了农十三师团场小城镇建设的先河,明年7月团场还将完成4个小区和4个主题公园的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产业聚集、财富汇聚、活力创新的崭新军垦新城,逐渐实现产业、人口和社会资源向城镇的迅速集聚。

(二)坚持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实现双轮驱动。工业化是核心、龙头,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工业化可以促使区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城镇的合理布局,从而推动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可以为新型工业化聚集资金、人才、市场交易的各项要素,可以进一步降低新型工业化的成本,实现和支持较高水平的新型工业化。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实行双轮驱动,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建设,以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相互支撑,联动推进,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项目建设是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突破口。项目是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最佳结合体,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积极发挥项目带动作用,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推进城镇化,确定“引资建镇――建镇招商――招商聚财”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将房地产、物流和商贸等非公共设施项目包装进入市场,运用市场资金进行城镇建设,并努力做好项目的各项配套服务工作。规范行政行为和提升服务功能,构建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做到城镇发展与投资收益双赢,依托重大项目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大力解决城镇公共设施滞后的“短板”问题,完善城镇配套功能,使城镇日渐成为投资成本的“洼地”、项目聚集的“高地”和企业发展的“福地”,实现以推进城镇化进程大上工业项目、以发展工业项目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目标。

工业园区是城镇发展的动力,是城镇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就业平台。因此,农十三师坚持“以城镇化为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项目进园区,工业园区进城镇”的发展模式。

二、大干快上,切实搞好新型工业化

(一)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2010年,农十三师坚持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一批较大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一是投资2.3亿元,完成了红星科健一期工程每年2万吨镁合金前期配套工程;二是投资2.23亿元,顺利完成了哈密南岗建材每年75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三是投资2.8亿元,完成了哈密屹利煤化工每年60万吨焦化和90万吨洗煤土建、设备工程:四是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新鲁硅业土建工程;五是投资1600万元,完成了红山化工废气废尘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六是投资850万元,完成了天湖矿业中心每年30万吨石英石采矿项目:七是投资3800万元,完成汇隆选厂建设,并实施充填法采矿等新技术,实现了扩大产能、节约资源、提高回采率,综合效益显著增加;八是完成红山煤业安全达标技改项目等。

(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一是对天山娇果业公司增资扩股。由红枣种植团场参股经营,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天山娇冷链物流一期工程投资项目;二是投资9000万元,完成和盛棉短绒纺织项目的建设工作:三是鼓励东昌油脂上马精炼小包装生产线,提高产品档次,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在农十三师工业园区建成星鑫镍铁、晋美镁业、新皓矿业、亿乐焦化等企业,为团场快速调整产业结构闯出了一条新路。

三、强化措施,狠抓农业现代化

农十三师围绕“优棉、稳粮、增果、兴牧、发展设施农业、做强龙头企业”的结构调整总体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不动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一)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快特色林果基地建设。根据农十三师党委的统一部署,主要是调整结构发展林果业,种养结合支持林果业,发展设施农业壮大林果业,建设龙头企业带动林果业,创立品牌提升林果业。一是推广酸枣直播建园和滴灌节水技术,整体推进大枣规模化种植。2010年完成大枣建园2.05万亩,完成计划103%,其中:酸枣直播1.28万亩,植苗0.78万亩。二是集成新品种、新架式、高密度等技术,新增葡萄园0.36万亩。三是继续加大品种更新改造力度。今年,农十三师推广核桃新品种0.2万亩,葡萄新品种推广0.57万亩。目前。全师果园面积16.5万亩,其中,大枣面积8.26万亩、葡萄面积7.55万亩。

(二)突出温室建设质量,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一是各团场认真总结经验,规范了温室建造程序和技术指标。二是明确种植方向,高效益、高回报的农作物是设施农业的种植方向。三是加强了技术服务,邀请了有关专家,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400余人次,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水平。四是河南省对口援建1800座温室项目,明显助推设施农业发展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农十三师新增8000多座日光温室,基本形成以葡萄为主,枣、桃、蔬菜为辅的品种格局。红星一场、红星四场、黄田农场、红山农场等团场将形成有一定规模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火箭农场、红星二场、柳树泉农场等团场将形成各具特色的设施果菜生产基地。这样,农十三师“几团一品”或“一团一品”的产业布局将初步形成。全师农业职工“一户一田一园一棚”的设想已基本实现。

兵团党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如春风拂面,传递给我们的是全新的理念和开放的思想,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则是鞭策。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以兵团党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为契机,以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为突破口,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做好“三秋”工作为主旨,举全师之力把“三化”进程推向新高潮。

上一篇:坚持“一主两翼” 实现“六大突破” 下一篇:输血造血结合改善民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