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兵团城镇化健康发展

时间:2022-06-25 06:19:12

促进兵团城镇化健康发展

对口援建就是要“援”一种科学发展思路,建就是要“建”一种科学发展模式。兵团需要的不仅仅是项目和资金,更需要的是提升援建的整体效应和带动辐射作用,把“加强产业援建、培育造血功能”作为兵团援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兵团党委组成党政代表团,赴四川省学习考察灾后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城乡重建、突出改善民生、着力建设产业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借鉴四川省灾后重建和援建工作成功经验,可以探索出兵团援建工作的模式,确保我们用活用好援建项目和资金。对口援建就是要“援”一种科学发展思路,建就是要“建”一种科学发展模式。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项目和资金,更需要的是提升援建的整体效应和带动辐射作用,把“加强产业援建、培育造血功能”作为兵团援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我们要充分利用援建省市的资源、信息、观念等多方面优势,帮助兵团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升级。要将援建工作与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相结合,与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住房建设和统筹城乡相结合,推动兵团城镇化健康发展。

尊重客观规律,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科学重建,“不留败笔,少留遗憾”,这是整个四川省灾后重建和援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四川省灾后重建和援建工作不是简单复制过去,而是更高起点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发展。四川的成功经验使我们得到了许多启迪。借鉴四川省重建工作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现就如何积极健康有序地推动兵团城镇化发展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

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核心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关键是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理清目标思路、找准路径方法、确保取得实效。兵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围绕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目标,正确处理屯垦与戍边、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兵团与地方“三大关系”,坚持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道路,更好地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兵团大学习、大讨论动员会精神,兵团建设环保局重点开展以下活动:一是深刻认识兵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是中央对新疆和兵团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抓紧解决兵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按照兵团统一部署,迅速在兵团建设环保系统全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把深化学习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把理清思路贯穿始终、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贯穿始终;二是组织“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理论专题研讨会。积极为兵团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三是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摆在重要位置,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表彰先进、推广先进。不断提升建设(环保)局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进一步明确城镇化发展思路,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要进一步明确兵团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工作任务、重点目标、政策措施。大力提升石河子市等城市的发展质量,重点培育发展垦区中心城镇(拟建市),继续加强各师驻地方城市师部建设,到2015年形成以“兵团城市、兵地共建城区、垦区中心城镇(拟建市)、一般城镇、中心连队居住区为发展节点”的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实现兵团城镇化率65%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加强城镇规划管理工作。要继续全面开展规划编制、修编工作。要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配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兵团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要抓紧修编各师团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城镇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布局和重点以及政策措施。与此同时,要做好师部和兵地共建城区的规划修编工作,做好已有城市的规划修编工作,做好在若干个战略地位重要、经济基础好、资源承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垦区中心城镇的规划修编工作,做好各类产业园区的规划修编工作。

三、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兵团师团要把加快现有城市、垦区中心城镇、团场城镇和中心连队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综合配套建设城镇和中心连队居住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有线电视、污水垃圾处理等各项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硬化五大工程。一是加快以路网为重点的市政设施建设步伐,改善交通环境,方便职工群众出行。二是加强城镇生态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公园、广场、居民小区绿化美化等设施建设。四是加强供电、供热和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六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通过以上建设,努力营造环境良好、舒适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职工群众幸福指数。努力把团场城镇建成辐射和带动团场发展的消费中心、各类生产要素的集散中心、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及社会和谐与公共社会服务中心。

四、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兵团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推进城镇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职工家庭的住房需求,切实改善职工群众住房条件。2010年,兵团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8.05万户,其中,廉租住房6.5万户。经济适用住房1万户,公共租赁住房0.55,万户。同时,完成兵团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75万户,完成农牧团场连队危房改造1.5万户。“十二五”期间,力争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约34万户,基本改善兵团职工群众的住房状况。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要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兵团负总责、各师负全责、团场(单位)抓落实”的原则,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建立相应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机制,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确保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二是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通过棚户区改造、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兵团城镇低收入家庭和特困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加快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兵团集中成片城镇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三是高标准建设住宅小区。按照“住宅区有新规划,住房有新设计,建设采用新技术,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实现新功能”的“四新”要求,努力实现与推动团场城镇化进程等“六个结合”,真正建设一批小区规划好、外观造型美、设计质景高、户型种类多、房屋功能全的高标准示范小区,做到与富民安居工程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和建设水平。

五、坚持实事求是,置力而行,确保对口援建资金发挥最高效益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把职工群众满意作为最终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益开发,以科学规划优化城镇布局,以科学建设完美城镇功能,以科学管理美化城镇环境,以科学开发增强城镇活力。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规划适度超前、建设分步实施、功能管用实用,严把规划执行关、质量安全关、工程造价关,做到施工建设服从规划、时间进度服从质量、资金投向服从效益,确保援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坚持把“雪中送碳”的民生项目摆在优先位置。把社会发展急需、职工群众热盼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把对口援建工作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抓好对口援建项目中期调整,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惠民生的项目增补进项目库。集中财力办一批多年想办却办不了的大事。坚持拿结果说话,拿指标说话,拿数据说话,拿事实说话,对援建的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督查,确保对口援建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六、建立和健全兵团城镇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和完善城镇管理体系

要按照中央“完善兵团行政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兵团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加快兵团城镇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一是以推进挂牌设市来推动城镇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要尽快实现北屯挂牌设市的目标。积极工作,创造条件。支持在垦区中心城镇按照石河子模式增设县级市。力争“十二五”期间,有3个至5个师挂牌设市;力争到2020年,兵团所有师都有1个中小城市。挂牌设市标志着兵团辖区内政府管理职能真正到位,城镇管理体系真正建立。二是以完善“师市合一”兵团城市发展模式,推动城镇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要突破现在的“师市合一”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三是以改革和完善团场城镇管理体系来推动城镇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四是抓典型,加强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对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五是加快兵团城镇化管理干部的引进、培养和队伍建设,力争在短时期内建设一支适应兵团城镇化发展要求的城镇管理队伍。六是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城镇“昆仑杯”管理年活动和生态文明小康连队建设活动,推动团场城镇和中心连队规划、建设、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上一篇:《兵团手机报》:新兴媒体又一奇葩 下一篇:插上思想解放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