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时间:2022-10-22 04:07:59

深化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返璞归真,必须从语文的特点出发,从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归宿。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深化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诱发学生“内驱力”的情境,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怎样在深化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明代著名的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正因为“疑问”能调动人的思维,能激发人的兴趣,能促使人们去努力实践。所以我在教学中主要遵循“求疑——析疑——答疑”三步来深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疑难的提出

1.学生质疑

我在教学中使学生成为“发现者”,鼓励他们在思考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要发现问题必须要深入细致地阅读课文,必须要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一番思考。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学习《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有位学生问:“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那么它的眼睛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这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思考;学习《鲸》一课时,一个学生问:“《鲸》和《太阳》说明方法有什么不同?这是对安排说明方法的思考;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深度,无疑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所以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聪明才智,只有放得开,才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多方位地理解课文,研讨课文。

2.教师设疑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让学生广泛质疑,有其利也有其弊,就是有时问题很多,却提不到点子上,这样就会因为问题多而琐碎冲淡了教学的中心,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据此,我在指导学生要学会质疑的前提下,提一、二个关键性的问题,把学生思维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当然,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予以指导,告诉他们怎样质疑和从哪些方面去质疑;教师设疑,也要讲求技巧,要难易适中,要能引起学生的争议,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问题的探讨

问题提出来了,怎样去解决呢?首先,让学生重新阅读和独立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让他们仔细研读课文,深入地思考问题,同时教师还要授予“规矩”,教给他们探索问题的方法。

阅读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怎样去读,从哪些方面去读,遇到问题该怎样解决,使学生胸中有数。学习一篇文章也要交给一篇文章的学习方法,我主要按以下几步去指导学生字词的解释,第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推测,第二查工具书。学生掌握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再去探索具体问题,就会感到有章可循,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组织讨论,明辨是非。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问题还是不得其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组织讨论,这样多向交流,更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培养论辩能力,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明辨是非。例如在学习《古井》时,针对作者为何把“古井”比作“母亲”展开了讨论。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三、问题的解答

读书“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对于教学中的问题,我指导学生主要通过下列不同途径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难,让学生依据具体语境推测和通过查找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枝节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课文中难度较大或知识性的问题,教师要做精当的讲解;涉及教学目的的重点题,让学生讨论之后,再用写文章的形式去解决。叶对陶说:“说到了解就牵涉到能力问题,能力的长进得靠训练,能力的保持得靠熟习,期间都有一个条理步骤,不能马马虎虎一读了之。”

因此,要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和用紧密结合起来,就必须让学生在“训练”和“熟习”方面下功夫,让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

总之,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阅读既是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绝不能让学生浮光掠影地一读了之。要深化阅读教学,必须设置一定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在不断需要、又不断满足中形成有意的注意和保持持久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幅度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上一篇:借力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环境管理精细化 下一篇:浅析美学在多媒体软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