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环境管理精细化

时间:2022-05-22 02:55:24

借力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环境管理精细化

近年来,石景山区深入贯彻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把“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结合国家卫生区复审工作,全面开展卫生整治行动,规范环境秩序,清理脏乱死角,健全管理机制,使城市环境面貌有一个新的改善和提升,以优美的市容、文明的环境向党的十召开献礼。2011年北京市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中,为了解决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责任范围交叉、重叠、界限模糊等问题,石景山区组织力量试行开发了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信息系统,以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万米单元网格为依托,采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将环卫、园林绿化、水务、铁路、工地等责任区的四至范围划分清楚,完善和落实各相关单位在责任区内定岗、定责、定人、定点、定时的管理体系,力争实现横到边、纵到底、全方位、多层次的无缝隙对接。

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1年4月,在充分研讨分析的基础上,石景山区制定了《石景山区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方案》,确立了建立健全市容环境责任区信息系统的基本思路,经过洽商委托负责石景山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系统设计的三友测绘公司负责系统开发。为方便系统开发工作,由区监督指挥中心主抓,区市政市容委、区园林绿化局、区环卫中心、区水务局、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单位指定1名联络员,会同测绘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小组,协调推进系统开发和本单位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项目实施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制定技术方案,选定地图底图。二是实施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库。实施步骤有八项,分别是地形图的修补测、责任区地图指认、赴现场采集调绘、按标准整理成果、赴街道核实数据、整理遗留的问题、面对面集中交流、对成果确权认定等。三是实施数据图层入库,属性表录入,初步形成电子地图。四是做好辅助软件开发,完善系统监督、考核、评比、分析功能,初步形成信息系统。五是导入平台数据,实现互联共通。

经过为期一年的多方努力,市容环境责任区信息系统初具雏形。完成了《石景山区市容环境责任区统计表》第三次修订,划分责任区块3875个。其中环卫中心740个、园林局1036个、街道147个、小区物业315个、社会单位686个,在施工地、沟渠等951个。根据现有地形数据,道路清扫责任区细化到主干路、步道、门前三包及绿地(首钢绿地)等。城市绿地细化到园林自管绿地、环卫中心保洁绿地和公园自管绿地三类。街巷胡同责任区初步划分完成。完成了全区9个街道辖区的数据图层入库工作,初步形成电子地图。属性表录入重点在老山街道进行了试点应用。

二、实践经验与思考

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需要对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辨别和分析,工作量较大。有些台账统计数据笼统模糊,口径不一,不够真实、准确和完整,或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字早已发生了变化,而台账并没有实时更新。二是需要对责任区划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综合协调,工作难度较大。既要实地调研,又要多方论证,有些因历史原因或产权纠纷等确实难以落实责任人的则要发挥决策、决断的作用,指定一家单位负责。三是属性表的录入和信息系统的对接有一定难度。按照相关计划,石景山区把市容环境责任区信息系统作为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建设,两者间即相对独立,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施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项目实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容环境责任体系更加完善。依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本市实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责任人、责任范围、责任标准则是奠定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的基石。传统的责任区台账四至范围以表格文字描述,具置难以判定,容易造成盲区、扯皮和交织。采用电子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后,责任区划分更形象,更直观,信息存储量更丰富,有利于实现统计台账、电子地图与地理位置的有效统一,方便城市环境的管理与监督。

二是环境卫生考评工作更加全面。依托《石景山区环境卫生考评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区级环境卫生监督巡查和考核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等各渠道反馈的有关环境卫生问题进行自动分类和跟踪督办,结合区级环境卫生检查队伍的监督巡查,从履行职责、落实重要任务及日常检查三部分实施考核。考核结果自动生成,减少人为操作因素。统计分析功能更加强大,可按街道、按社区、按类型、统计分析市容环境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和事件,为落实环境卫生考评工作提供依据。

三是成本核算工作更加明晰。电子地图生成后边,各单位承担的环境卫生作业面积均为实地勘测后的实际数据,可作为成本核算的依据,纳入环境卫生作业经费预算体系,有利于道路清扫、街巷保洁、绿地保洁等相关作业经费的精细化核算。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简化日常工作流程,解决部分责任区划不明晰的问题,达成各部门对自有作业范围的确认实施和对他人作业范围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信息沟通和交流。简单一句话说,信息系统是为日常管理工作服务的,应充分地反映日常管理要求,并随着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而调整完善。因此,在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服务日常管理”这一工作目标,明确实施步骤和工作流程,根据工作需要搭建科学、合理、简洁、易操作的系统框架,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复杂的系统设计,高、精、尖的技术性用,花哨而不实用的统计图表。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于促进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精细化管理是以精、准、细、严为操作特征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主要针对的是粗放操作、执行力不高等管理难题,具体实施方法包括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经济化、实证化和精益化。对于传统的城市管理体系来说,信息系统的实施,具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有利于系统的扁平化或基层化。即打破了原有的信息传递渠道,搭建了一个在基层实现信息的横向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将原先多头管理的业务数据整合到一起,相互对接,相互链接,形成了一套清晰具体又环环相扣、互有监督的工作体系。二是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执行力。财、责、事的有机统一是提高系统执行力的重要方面。在电子地图的生成或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对这三个方面的考虑和影响贯穿其中,责任人的确定、责任区域的划分、责任面积的核实分别对应、影响着事权划分、责任划分、作业经费核算这三个方面。三是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工作效能。细密有效地反馈,严格的监控,是保证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位的重要环节。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建立一个责权明晰、分工明确、监督有力的考评体系。

上一篇:琴如人生 人生如琴 下一篇:深化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