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情境的九项特质

时间:2022-10-22 02:36:44

在生活中,情境无处不在。人头攒动的商店,热气腾腾的小摊、干净整洁的庭院……可以说,我们时时刻刻都身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情境教育所说的情境自然不是指无所不包的生活情境,而是指与我们的教育对象青少年相关的教育情境,是教育者根据需要选取、创设的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师生活动其中的场景。

情境是否有效取决于情境的价值。那么,情境的价值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或者说,有效情境具有哪些特质呢?

一、有内涵――播撒精神的阳光

有效的情境不应该是平面的、单薄的,而应该是立体的、丰盈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感,升华精神。因而,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该赋予情境一定的内涵,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人格在情境中同步提升,尤其是应该重视利用情境的熏陶与感染作用,将一些永恒的东西根植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在寒冷的冬季,每逢大雪过后,我们总会带领高年级的学生踏着积雪来到学校的梅园观赏腊梅。来到梅园边,我们先引导学生闻一闻腊梅的清香,然后进入园内观察腊梅的形状、色彩和姿态,近距离充分感受腊梅的美丽。接着引导学生看看周围的雪景,看看已经变成“银条”的梅枝,看看腊梅花瓣旁残留的雪花,再看看周围那些在春夏季节里盛开的花儿现在的状况,由此,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了腊梅顽强不屈的精神特质。最后,让学生在梅园中诵读咏梅诗,拍摄雪中腊梅。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冬日腊梅的英姿,体悟到了腊梅所绽放出的生命活力,引发了心中的崇高感。相信这雪中的腊梅一定会长长久久地开放在学生心间。

二、有依托――彰显学科的特质

情境是用来帮助学生解决本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因而情境应该依托学科,充分体现学科的属性和特质。情境中必须承载实质性的学科内容,含蕴学科的关键性要素。当然,这些内容、要素不一定非要为学习者所觉察,但应该实实在在地包蕴于情境之中,并成为贯穿情境始终的“境脉”。一旦抽走了学科内涵,情境就成了礼物外表花花绿绿的包装纸,就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人教版教材中《我们家的猫》一文充满生活情趣,充分体现了老舍先生对家中猫儿的深深爱意。文章一开始,作者通过写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突出了猫的古怪。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猫的这个特点,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展开想象,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简笔画勾勒出猫的三种情态,然后抓住文中的相关词语,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在学习“尽职”这一部分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猫工作尽职的“屏息凝视”一词,接着,让学生对照着简笔画,抓住猫的眼睛、耳朵、爪子、尾巴等描述猫“屏息凝视”守在洞口的样子,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屏息凝视”一分钟的感受,并通过与课文中“一连几个钟头”对比,体会猫对工作的尽心、认真,最后启发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这样,通过在情境中朗读、想象、体验、表达,老舍笔下的猫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学生眼前,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使情境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三、有情趣――催开心田的花朵

情境的创设必须考虑学习的主体――儿童,只有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情境才会生效。所以,有效的情境应该充满情趣,始终保持对学习主体的吸引力,并促使其全身心投入,从而将教师预设的情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情境”,才能使学生更深切地体验到知识的魅力、学习的快乐,获得人生的启迪、生命的感悟,情境也才能更有效。

《世界多美呀》是苏教版一年级的一篇角度独特、十分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借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她认识世界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担当小鸡的角色,先体验小鸡睁开眼时看到的黄颜色的世界;接着让学生将双手的食指靠在一起做“尖嘴”一起使劲儿“啄蛋壳”,并利用多媒体展现蛋壳上出现不规则小洞眼的过程,且在晃动的小洞眼中出现蓝天、碧水、绿树;然后启发学生凑近小眼观看外面的世界;接下来,让学生像小鸡一样“撑破蛋壳”,并将一个多彩纯美的世界展现在学生眼前;最后启发学生用小鸡的视角说说看到的新奇美好的景象……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角色的担当,多媒体的运用,使得学生仿佛亲历了小鸡出蛋壳观世界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获得惊讶、有趣、美好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情境催开了学生心田的满园花朵,使学习成为快乐惬意的心灵之旅。

四、有活力――保持飞扬的心灵

有效情境一定是思维之境。我们创设情境时必须注重其思维价值,给知识注入生命,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应该着力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获得心灵的自由。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会神思飞扬,课堂才会成为舒展生命的空间,才会成为思维激荡的“场”,学生智慧的清泉才会喷涌而出,也才能使学习过程成为美妙的智性时光。

我曾指导学生写过一篇题为《小音符漫游记》的想象性作文。我借助画面给出了这篇习作的开头:一群小音符嫌音乐课上练声过于单调乏味,呆在书上太受拘束,于是,它们趁着老师同学不注意悄悄地从音乐书上跳了下来,神不知鬼不觉地从音乐教室的门缝里钻了出去……接着,我启发学生想象离开了音乐书,离开了音乐教室,小音符会到哪儿去,它们一路上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引爆”了,他们想象小音符来到学校的操场上,和拉拉队员一起为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呐喊助威;来到教室,为同学们朗读课文配上音乐;飞到钟楼上,骑在时针和分针上玩儿;来到郊外的田野上,和着农民伯伯的号子与他们一同欢唱;来到森林里,为参加歌唱比赛的鸟儿伴奏;来到小溪边,摘一片树叶在小溪上玩冲浪……情境成了学生思维起航的“锚地”,学生由此出发,驶入了五彩缤纷的梦境。于是,课堂成了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

五、有空间――拓展生命的疆域

有效的情境一定不是封闭的、呆板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灵动的、发展变化的。我们创设情境时应该留有“余地”,使其在师生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得到丰富,得到拓展,得到延续。只有创生性的情境,才能打开儿童的眼界,拓展他们生命的疆域,也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在学校的一次童话节里,我指导学生写《校园里的童话》。一开始在教室里指导时,虽然学生的发言还算踊跃,但童话素材却停留在教室中的铅笔盒、教鞭、课桌椅等东西上,学生的思路打不开。看到这种状况,我突发奇想,写校园里的童话为什么非得让学生呆在教室里苦思冥想呢?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到校园各处去找一找童话素材呢?于是,我让学生走出教室满校园去找童话。这一来,写作素材一下子丰富起来了。有的同学看到操场上有同学踢足球,说想写“不听话的足球”;有的同学从学校的桂花园里受到启发,说想写“桂花香的由来”;有的同学在幼儿园里找到了童话素材,说想写“玩具总动员”;有的同学来到了学校的食堂,食堂师傅为大家准备的饭菜触发了他的灵感,说想写“大肉圆与小米粒”的故事;还有个同学看着我许久,说是想写“真假施老师”……全班每个同学都在校园里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话故事。这次习作指导,我根据教学状况及时调整进程,拓展情境,创造出了高效而灵动的课堂。

六、有美感――产生愉悦的心境

有效的情境一定是具有丰富美感的情境。一旦缺失了美,情境就会变得苍白枯燥,变得黯然失色,就会毫无吸引力。而美的情境则可以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愉悦心境。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必须凸显情境之美,让学习过程成为怡人心境的精神漫游。

学校附近有座千年古塔――光孝塔,我们准备带学生观察、描写这座塔。那么,什么时候去观察最好呢?我们教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在一天中几个不同时段里观察了这座塔,最后我们发现,傍晚时分的光孝塔最美丽。于是,我们先让学生远眺夕阳中的光孝塔,这时,太阳的余辉撒在塔上,仿佛给塔披上了一件美丽的袈裟。然后,我们带着学生渐渐走近塔,细细观察,感受塔的巍峨高大。接着,来到塔下,让学生静静地聆听塔上的铃铛在微风中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最后,大家一起用家乡话诵读有关光孝塔的童谣。就这样,学生渐渐步入并陶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充分感受到了光孝塔丰富的人文内涵。

七、有互动――搭建对话的平台

有效的情境应该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将过去教学中师生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寻找问题解决途径的过程中来。在教学中,情境既要引出、延展话题,同时应该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使大家在其中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生成高质量的对话。

在教学人教版《赤壁之战》一文的重点段时,我在学生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创设了火攻曹营的情境。我让学生当黄盖,而我则担任黄盖手下的一员将领,在一路上向“黄盖”请教问题。我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这样五个问题:①黄将军,今天东南风这么急,江上波浪这么大,依我之见,还是待到风平浪静之时再去曹营吧!②黄将军,我们去假降,一下子去20条船,这么多,岂不容易引起曹操的怀疑?③黄将军,火攻靠的是我们这船,这小船拴于船尾有何用处,岂不多余、累赘?④黄将军,周都督率领大队兵船跟在我们后面又为何故?如引起曹操的怀疑该如何是好?⑤现在距敌营已不到两里,黄将军为何偏在此时命令兵士点着芦苇呢?由于学生担当了黄盖这一主要角色,自然不愿被“我”这位手下问倒,于是纷纷开动脑筋,寻找答案,相互补充,共同回答我的问题,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了火攻这一计策的巧妙周密之处。情境中的互动式对话让课堂学习成了真正鲜活的生活,成了滋润师生一辈子的精神享受。

八、有建构――沟通知识的网络

学习是认知主体依据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情境则有利于学生实现这种建构。有效的情境正是通过新旧知识网络的沟通,帮助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的阶梯,从而促进学生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苏教版中的《望月》一文用生动的笔触抒写了作者在甲板赏月时,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表现了甥舅二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文章语言隽永、意境优美,饱含文化内涵。在教学作者与小外甥赛诗一段时,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课文中写月亮的诗句,然后创设在江轮的甲板上观月的情境,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生诵读、掌握文中的诗句,接着,启发学生调动过去的阅读积累,补充学过、见过的其他描写月亮的诗句。在对课内外咏月诗句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并配以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不同意境的月夜场景,让学生尝试着运用这些诗句描绘眼前的景象。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本课所学的描写月亮的诗句,而且使课内外两部分诗句实现了融合,并以新的“图式”贮存于脑海之中。

九、有过程――渐入美妙的意境

入境不深是平时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也是影响情境效能的重要因素。其实,入境就如同花儿开放,虽然我们都急切地期待花开,但是花开有期、花开有序,所以,我们应该在守护、催生、等待中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情境的深处。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在学习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十分高超一段时,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内容大致理解后,让学生前后四人一组,以桌面为河道,一人当船夫用铅笔盒边演示边叙说自己是如何驾驶小艇的,其他同学对照着课文内容给予提示。接下来,将每一排作为一首小艇,选择一位同学当船夫,配合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教师的朗读,充分感受船夫的驾艇绝技。接着再让“游客”说说坐艇的体会并用第二人称夸赞“船夫”的本领。不知不觉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获得了一种深度体验。

当然,有效情境还应该包含许多元素,如有生命、有弹性、有情味、有境界、有挑战、有力量、有关怀……只有蕴含了这样一些元素,情境之花才能芳香四溢,才能在师生心间绚丽绽放。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上一篇:“沉浸”――语文教学的回归与革新 下一篇:细读文本,发掘“语文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