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

时间:2022-10-22 01:45:46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

[摘要]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的存在导致公共政策失效,使公共政策违背了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宗旨。其主要表现为公共政策主体的垄断性、自利性、主观性以及非公平性等。其存在也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许多的危害。因此,克服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性;非公共性;负外部性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对公共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是在追求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但政府工作人员经济人的性质也会使他们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有可能使公共政策背离公共利益而表现出一些垄断性、自利性、主观性以及非公平性等。在我国,公共政策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非公共性。

一、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危害

公共政策“非普适性”的危害。“非普适性”是指公共政策不是让全体人民受益,而是只适用于部分地区或部分社会群体。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对西部的贫困地区只是在形式上做一些宣传工作,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非普适性”的存在使得一些公共政策根本无法完成预期目标。

公共政策“负外部性”的危害。其“负外部性”主要是指公共政策在给一定的目标群体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另外一些非目标群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即“负外部性”。比如我国目前还在实行的户籍制度。它在给城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一定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给许多农民带来了很多障碍。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等等。

二、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原因

(一)公共政策主体的原因

当前社会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利益团体和公民三个方面。首先是政府的自利性。政府官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难免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导致了政治精英决策模式,即政府代替人民进行决策,造成一定的非公共性。其次是利益团体的操纵。利益团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断地向政府进行游说,同时也会将自己的理念灌输到公民之中,这种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丧失。最后是公民的有限政治参与。由于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方式和渠道并不畅通,这也使得很多公共政策难以代表人民的意志,进而导致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

(二)公共政策客体的原因

公共政策客体的原因包括公共政策所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做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方面。首先,政策问题的认定具有主观性。由于人们各自的价值观念不同,对同一社会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可能会导致部分社会问题的认定丧失公共性。另外是目标群体的利益偏好。一项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与政策对象的配合程度有很大关系。但由于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可能会忽视一部分目标群体的利益,这就会导致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丧失。

(三)公共政策环境的多样性

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一项公共政策几乎不可能同时兼顾到所有地区、所有人的利益,这就使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现行的政治环境、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经济环境、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及急剧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都可能会导致公共政策陷入非公共性的漩涡。

三、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克服

(一)从公共政策主体中寻找对策

首先要实现公共政策主体的多元化,打破政府在公共政策中的垄断地位。出台相关制度来扩大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渠道,进而防止由于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而导致的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其次要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政策相关人员的素质,使政策相关人员树立全局意识,增强政策的科学化和可行性,自觉抵制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最后要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要利用听证会、网上调查等渠道来增强公民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的监督,提高政府的回应性,增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积极性。

(二)从公共政策客体中寻找对策

在公共政策的客体中,要正确界定公共政策问题。通过问题的搜索、分析和调查,来确保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客观性,使认定的政策问题是一个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这样才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另外也要协调好目标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对政策进行规划和部署,推动政策问题的解决。

(三)从公共政策环境中寻找对策

在政治环境方面要使政治环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断推动民主进程,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在经济环境方面就是要树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动摇的思想,着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人民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公共政策。在文化环境方面就是要把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提高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感,进而提升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最后在国际环境中就是要在坚持开放性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掌握主动权,这样政策主体才可以独立地发挥其能动性,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总之,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一定要加快对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研究,在现实中不断探索可行的措施和方法,为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洪连.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问题意识与现象风险规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1)

[3]曾豪杰.公共政策非均等受益现象与问题分析.《理论月刊》,2014(3)

作者简介

张立星,男,1990年10月出生,河北省邢台市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

边桂田,男,1988年12月出生,河北省沧州市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与行政管理。

上一篇:浅谈博物馆社会服务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