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国内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

时间:2022-10-22 12:19:18

规范国内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普遍重视。这对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整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等都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伴随着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事业的加速发展,也暴露了许多现实问题。下面以黑龙江大学10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不分专业、不署名)进行一次专题调查,调查目的是当前大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学习是否有着浓厚的兴趣,调查指标分为五等,即:极不感兴趣、不感兴趣、一般、感兴趣、很感兴趣。发放调查问卷(550份),收回(498份),利用SPSS11.5软件中的模块对有效的问卷情况进行频数分析。调查问卷显示,学生们对音乐欣赏很感兴趣、感兴趣的人数最多,很不感兴趣的人数为0。在欣赏的具体内容上,学生有偏爱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的倾向。

但同时另一组数据却令人深思与担忧,在目前由北京音乐家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联合举办的“人人音乐教育”的新闻会上,作曲家舒泽池在提到音乐普及教育的话题时,引用了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药晓霞对四省份八所高校调查所得的这组数据:“3%的大学生能够认识简谱,能够较熟练的掌握一种乐器的占0.2%,51%的大学生不知道梅兰芳;73%的大学生不知道巴赫;71%的大学生不知道小提琴有几根弦;69%的大学生对交响乐队和民族乐队的乐器分不清楚。这就说明了当前各个高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认为在选择作品时,应注重反映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作品。

普通高校在校生的年龄大多在18-23岁之间,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其心理特征表现为求知欲强,人生观逐渐成熟,人生阅历相对较浅,对事物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大学生年龄的心理特点,我想在选择作品上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理解与接触能力。例如,像李叔同的《送别》,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和解放后的《梁祝》等音乐作品都可以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这些优秀的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而且还将西方先进的音乐成果融入到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创作中来,可以说这些作品拿到我们今天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课堂上来,都是极受学生欢迎的。不光是陶冶了情操,还了解了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史,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受益匪浅,再有则是在教学内容上还应加入一些具有地方色彩的特色音乐,使大学生们了解家乡音乐,开拓视野,博采众长。这就很符合教育部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中的要求。要求中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在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在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等学校既要结合本校实际,又要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鉴赏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

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人材,而不是音乐家。因此普通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应是以培养学生综合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及鉴赏音乐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喜爱音乐艺术,并对音乐艺术具有良好的鉴赏能力、参与能力。有高尚音乐审美品味的人,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因此,音乐不能被当作知识来教,必然使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转化成为自我自觉的再实践。教师在其中要组织、引导、培养学生,帮助学生了解音乐文化,提高对音乐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参与音乐,使之真正喜欢音乐,学会聆听并使他们在音乐中有自己的感悟和发现,从而提高自身音乐的修养和音乐审美能力。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艺术形象思维的特性之一是具有情感性,情感越丰富,其形象思维就越强,音乐对培养人的情感有独特的作用。在音乐欣赏中接触到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优美、雄壮、欢乐、悲伤等情感都会让学生有丰富的体验,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和补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形成丰富情感的基础,文化知识越丰富,情感也越丰富,人的素质、修养也越高。

再有则是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应设计是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或氛围,例如图片展示、实物演示,多媒体的运用等等,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为了检查该校措施的培养策略效果如何,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师生的自评和互评等形式作了评价值和简略评语的收集。发现不论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果都令人满意,从而发现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为大多数师生所接受具体数据如表(一)所示。同时又将哈尔滨东方学院09级一个班分为两组(英文专业)(每组15人),第一组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第二组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式教学,历时约2个月,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统计数据如下(百分制):以上表可见,第二组的学生在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情感共鸣,丰富了其音乐审美情趣,提高其音乐审美创造力和音乐基本素质。最后还要重视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实践活动可以促进想象、发展形象思维、启迪创造精神。

通过指导大学生学习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舞台表演等,使他们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喜受。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有多种渠道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得到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是其他学业科取代不了的。艺术实践的过程,是大学生创新的过程,它可以使大学生学业会独立思考,张扬个性,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艺术实践会对大学的世界观、价值取向等产生重要影响,艺术实践活动既与艺术课教学业相互联系,又具有与学科教学相区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在普及音乐艺术教育的同时,多让学生接触艺术实践活动,如参与观摩、演唱、演奏音乐会;开设音乐艺术讲座;开展艺术社团组织的合唱队、舞蹈队、话剧、音乐剧等文艺活动。可以活跃大学生生活气氛,调节生活节奏。所以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在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很重要。

普通高等院校是培养我国未来高层知识分子的摇篮,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将指日可待。同时音乐素质教育,作为普通高校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因而要求我们这些从事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教师,必须更加严谨对待,采取各种手段,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如果我们真正把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审美的、情感的、文化的艺术来学来教,使受教育者通过音乐学习受到文化上的熏陶、审美情操上的陶冶,那么随着真正素质教育意义上的音乐教育的普及,将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并将真正培养出更多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非WTO国际法规范适用于WTO文化贸易可行性思考 下一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