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ERP实验教学课程的研究

时间:2022-10-22 08:10:33

高职院校ERP实验教学课程的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ERP实验教学课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本文对ERP实验课程进行简单的研究,希望给高职院校ERP实验教学课程的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ERP;实验教学

高职教育很多时候还是实行学科型教学方式,培养的是知识型人才,缺少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差异,如何在课程中更多加入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作为本科院校已经应用成熟的ERP综合实训课程,如何在更加需要的高职院校引用成为新的课题,本文从ERP实训室的背景和功能介绍入手对ERP实训课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ERP实训教学课程背景介绍

ERP教学作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工程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起到了非常有利的支撑。基于企业真实案例数据的ERP实训课程,结合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岗位设置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与职业任务,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岗位模拟过程中开展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研究及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懂业务、会软件”的实务型人才。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中文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它是一种经营管理实训课程,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展现,最具成效的的企业现代管理的办法,运行软件系统这种先进的管理方法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所以,ERP实际上也是一类企业综合管理系统软件。

课程的实施是特点一个模拟公司企业的整体,把该模拟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设计为课程的实训内容,把内外部环境影响作为企业运营的一系列的规则,由授课的对象是组成六个存在竞争关系的模拟企业,通过指定的运营年限,要求授课对象在市场环境影响和需求分析、生产过程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等等,通过对接受产品订单、生产管理、成本核算这一动态核心的动态监控使企业能够一个以订单定产、控制成本、以产品的的需求来生产的良性生产循环,从而合理的进行企业生产线等投资规模,加快企业资金运用周转,纠正企业生产运行中的偏差,并使达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资金运用合理,在竞争中取得领先。通过实训课程使授课对象熟悉企业的整个管理环节、相互管理学,摸清到管理科学的规律,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

二、ERP实验课程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模拟某个公司的整体运营,通过团队合作、企业战略规划、预算、ERP流程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使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中获得成功。在经营企业的活动中,感悟如何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为成果工作的经验。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拓展知识体系,在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提高,使学生形成基于信息管理的思维方式,在未来工作中树立共赢理念和全局观念,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保持诚信,更多地获取战略性成功。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基本概念,包括ERP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术语、ERP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基本MRP、MRPII、ERP的原理及相关概念。

(2)ERP的软件实现,主要包括软件模块组成。

(3)ERP的实施过程及企业应用ERP的一般过程及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1)企业实施ERP的建设能力、实施和运行能力。

(2)利用ERP处理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类型及课程内容简介

ERP实训课程课程有三类课程模块:

(1)战略规划和管理类课程:主要如何运用企业战略学内容运作企业;

(2)体验类课程:主要用于体会和感受生产总监、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等企业角色与岗位、参与企业管理流程等;

(3)实用管理学类课程:利用ERP处理解决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如预算管理、生产订单管理、成本控制等;

三、ERP实训课程组织教学形式方法

1、分组分角色训练。进行课程实施的初步准备阶段将,授课班级学生分为6组,每组5-8个学生,为一个模拟公司,学生要担任不同企业角色,每个学生至少要担任一个角色。在运营企业前,每个团队要制订出企业运营规划,运行结束后要提交模拟训练总结,与前期的规划对比。

2、作业形式。作业分为两部分:模拟记录――记录,小组每个成员按角色记录运作步骤结果,记录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沙盘模拟总结报告――模拟活动结束后提交,主要总结模拟的感受和问题。

3、论文。每小组对企业经营结果做出自己的分析,以及与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分析,整改措施等。

四、教学组织形式与成绩考核方法

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教学PPT,在教学过程中结合ERP平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并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并根据需要进行课后辅导,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对企业资源规划的认识之中。

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进行总评,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实训操作随堂测试。

考试说明:理论总评占40%,实训总评占60%。其中理论总评成绩评定方法为:平时成绩占20%(满分20分),期中成绩占20%(满分20分),期终成绩占60%(满分60分)。实训总评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占20%,实训报告成绩占40%,实训操作考试占40%;课程考核引入ERP认证体系。

“一个有工作经历的人只要熟悉一下工作流程就能马上开展工作;而一个新手,除了工作流程,一般还得花几个月的时间让他熟悉业务环境和工作需求。我们还必须派其他有经验的人对其进行指导,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让他拿着公司的薪水来学习公司的东西,即使这个新手可以暂时不要工资,对我们的资源也是一种浪费。”ERP课程除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性训练,要求学生一定要动手做出结果,所以课程多数是在实验室完成。由于本训练为综合知识的结合,将所有的知识内容为体验或感悟出企业管理的内涵。这正是企业所需要。

秉承“把企业搬进校园”的实践教学理念,通过ERP信息化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搭建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桥梁,提高院校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培养满足信息化企业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复合人才。

上一篇:一石可激千层浪 下一篇:多元并举 快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