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合同刍议

时间:2022-10-22 07:19:03

石油企业合同刍议

【摘要】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化程度越高,欺诈和诈骗的手段就越高明,虽然为数极少,对社会公信力的破坏却很大,石油企业也屡受其害。本文分析了欺诈和诈骗的主要途径,以及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提出了预防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预防 欺诈 对策

诚实信用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在浩如烟海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个人和企业的生存都离不开商品交易。要完成每一份商品的交易,交易双方依靠的就是自己的诚实和对对方的信任,诚实信用就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中个人和企业生存、发展的立身之本。交易双方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前都要进行事前要约,双方达到共识,合同交易行为发生。企业的交易行为要复杂得多,涉及许多技术细节,于是就产生了书面合同。随着合同签订、履行中发生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合同的条款也就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细,合同上升为法律文件,成为市场经济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纽带,甚至有学者认为今天已经走进了“合同时代”。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欺骗,自从有了商品经济就有了欺诈,自从商品经济繁荣以来就有了诈骗;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化程度越高,欺诈和诈骗的手段就越高明,因而也就显得越猖獗,虽然为数极少,对社会公信力却破坏很大,我们油田企业也屡受其害。为此,结合油田企业的实际情况,现就合同欺诈和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及预防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欺诈和诈骗的主要途径

欺诈和诈骗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欺诈和诈骗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签订合同来实现的。具体做法是:签订主要条款不完备或者主要条款不明确的合同设计陷阱,进行欺诈诈骗,以期获得暴利;或者利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和合同内约定的有关条款来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牟取暴利;或者利用合同担保和支付定金、违约金等手段牟取暴利。

二、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

1、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概念

“欺诈”与“诈骗”,两个概念本身没有太大区别,二者都包含着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基本法律内涵,它们所具有的是量和质的区别。

合同欺诈,是指签订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故意告之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骗取数额较大的行为。

2、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基本形式和手段

(1)基本形式。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油田企业与合同管理部门归纳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①盗取他人营业执照、空白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盖有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与其他企业签订合同。②伪造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或者超出授权权限、期限以法人企业名义对外签订合同。③伪造本来不存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合同专用章、营业执照等证件签订合同。④冒用刚刚解散、关闭或者主体资格已不存在的企业单位的名义签订合同。⑤利用未履行年检手续的营业执照等复印件签订合同。⑥隐瞒经营范围、履约能力和超越经营范围、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资质等级和资信水平签订合同。

(2)主要手段。①利用对方的疏忽,故意签订主要条款不完备或者主要条款不明确的合同进行欺诈,以期获得暴利。②利用对方急于交易的心理,订立使对方极易违约的条款,达到骗取违约金、定金或其他损失补偿费的目的。③利用对方对担保法律认识不清,签订无效或没有担保价值的担保合同而获取暴利。④在对方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同意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利用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进行欺诈。⑤投以诱饵,取其信任,签订标的额大的合同,获取暴利。⑥在承揽合同中,以承揽方为名签订合同,骗取定做方的定金,或者以定做方的名义骗取承揽方的质量保证金。

三、预防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主要对策

1、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和资信

合同能否如约履行,首要的问题是能否选择一个好的合作对象。一个好的合作对象能够诚实守信,可以使签约双方共赢,反之就可能使双方经济利益都受到损害。所以,在签订合同之前,每个合同经办人员应深入细致地调查对方是否具备了相应的履约能力。为此,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对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审查,是对对方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审查。对不同的法律主体,审查的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①对法人资格的审查。重点审查是否确有法人资格,内容包括:是否为依法成立;是否具有相应注册资本或者财产经费;是否确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经营场所。审查的方法主要是看其是否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是否履行了年检手续。在此基础上,核实合同签订内容是否为其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范围。对于不具有法人资格而“挂靠”法人的,应拒绝与其签约。

②对非法人资格的审查。审查内容与审查法人单位基本相同,审查的方法是看对方是否按规定登记并取得了营业执照,是否履行了年检。对未取得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应年检而未检的或者超出了经营范围的,则不能与之签约。需要特殊说明的是,虽然有些法人企业内部设立的分支机构或经营单位没有取得营业执照,但如经法定代表人授权,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以法人企业的名义签订合同,相应产生的权利、义务则由法人企业承担。对此类组织,主要审查法人企业资格及其授权证明。

③对个体工商户资格的审查。审查内容主要是对方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对个体工商户的审查,主要是看其是否领取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对公民的审查,应主要了解公民的自然状况,确定其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则》规定: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两种,一是年满18周岁且无精神疾病的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我国公民,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确实需与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签订合同,需及时取得其法定人的追认。

④对人资格的审查。首先,要看其是否持有被人(一般是指法定代表人)签发的授权委托书;其次,要审查其行为是否超越了权限;最后,要审查其权是否超出了期限。

⑤对保证人资格的审查。应当审查其是否具备保证人的资格。首先,作为保证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其次,保证人必须具备代为清偿主债务的能力,财务状况良好;最后,保证人还必须符合以下三个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作为保证人。但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可在企业法人书面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⑥对外方当事人资格的审查。主要有三项内容:企业或组织是否合法存在;法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国籍及企业或组织注册地;企业是有限公司还是无限公司。审查的方法可以聘用中介机构或直接到对方所在地了解有关情况。

在签订一些重要合同时,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药品、医疗器械、消防器材等特殊商品购买合同,还需要对方出示资质等级证书、经营许可证或生产许可证。有必要的,可以派人直接到对方当事人所在地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2)审查对方的资金信用情况。审查签约方的资金信用情况,就是审查对方是否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资产。具体包括:是否具备了与签订合同相适应的资金、货物、技术、能力、商业信誉等。

对资信的调查要通过银行了解,调查资金、信用情况是金融企业的义务。无论是签订国内合同,还是涉外合同,都可以通过银行调查获取签约方的资金、信用情况。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要求签约方提供银行出具的资金证明文件,如果签约方不能提供银行的证明文件,应该拒签合同。

此外,也可以通过签约方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了解其经营场所、组织机构、注册资金等;还可以通过中介机构,如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了解其经营情况和资产负债状况;向与之合作的第三方了解其商誉等。审查涉外企业当事人的途径,主要通过涉外机构,如进出口机构、使领馆、商务机构和签约方所在地的银行、信用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调查有关情况;还可以直接向外方当事人了解情况,要求其提供公司注册登记书、公司章程、资信证明、经营年报、资产负债表、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书等证明文件。

2、审查合同的形式内容是否合法合规

(1)审查合同的形式是否合法合规。按照合同法规定,需要签订书面合同的,应审查双方是否达成书面协议并签字或盖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并且需经有关部门批准或登记。房产交易合同应审查是否履行了批准或登记手续,如果合同中约定须经公证后合同方能生效,应审查合同是否经过公证;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期限或生效条件的,应审查期限是否届至或条件是否成立;如果合同约定第三人为保证人的,应审查担保人是否具备担保条件和是否签名盖章;采用抵押方式担保的,如果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必须办理抵押物登记的,应审查是否办理了登记手续;采用质押担保方式的,应审查当事人是否按约定的质物交付时间履行了质物交付的法定手续;对合同变更或解除,应审查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原合同是书面形式的,双方应签订书面变更或解除协议;原合同是口头形式的,也以书面形式变更或解除为宜。

(2)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合同内容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或限制性规定。

3、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文字表述是否准确

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合同的核心内容,具体规定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根据,也是发生合同欺诈、出现合同纠纷时,法院和仲裁机构判裁孰是孰非的重要依据。因此,拟定和制定好主要合同条款,是预防合同欺诈、减少合同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核心所在。

依据《合同法》第12条的规定,合同主要条款要包括: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酬金;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有示范合同文本,可以直接填写有关条款;没有示范合同文本的,要依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借鉴类似的合同文本起草合同条款。

上一篇: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基础的探讨 下一篇:对上海发展国际会议市场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