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10-22 06:12:59

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和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学生在今后的身体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对社会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并具备较强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采用合作学习法

体育活动有很大一部分是集体活动,需要学生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而合作不仅仅是一种运动形式,还可以是一种学习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凸显。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教学法指的是将全班学生根据体育水平、体质特征、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分层若干学习小组,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法有两点优势:第一,合作合作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不断合作和探究,在认知、情感、技能方面实现进步。第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集体的学习模式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心,充分发挥自我长处,有效弥补自身不足,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篮球技术的时候,单独让学生进行个别传球和抛球很难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篮球比赛或者抛接球小游戏,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与其他学生配合起来,在优势和不足中进行互补,也提高了学生的篮球技能,因而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采用科学探究法

体育运动是一项专业性的运动,不是靠着较强的体力就可以实施的,因此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就要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方式,提高运动的有效性。探究教学法指的是成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和独立的探索和探究活动,有效地感知和理解体育理论知识,增强体育运动的情感体验,有效解决体育运动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一个具体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去自我发现和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羽毛球运动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对羽毛球运动的知识和技巧进行讲解,而是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二人为一组边实践边探究,边交流边总结,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有效理解如何发球、如何掌握球发射的高度、如何掌握球发射的力度、在多大范围内可以接到球、如何有效接住低球、贴地球等等。当然,如果小组内部的两个人还是无法解决,教师可以发挥全班学生的力量进行探究,并积极参与到探究额的活动中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强化了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感知,促进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顾虑,从而更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羽毛球运动中去。

三、采用创新运动法

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更加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培养,而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上的,而采用创新运动法正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初中学生对新鲜时尚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体育教学中将时尚有趣的运动吸纳进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且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锻炼能力。时尚新鲜的运动如瑜伽、街舞、跑酷,体育游戏如你追我赶、两人三腿、运篮球过曲线等,这些运动和游戏对于学生的某一些身体机锻炼具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形式活泼、内容新颖,可以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为了锻炼学生长跑毅力,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绕操场跑圈圈改成跑酷运动,在规定时间翻阅障碍,抵达目的地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具有紧迫感,更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来,不仅锻炼了学生长跑的毅力,还能锻炼学生较强的生存能力,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引进跑酷这种时尚的运动方式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运动的强度性和安全系数,在障碍物高度、时间限制上要处理得当,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发挥。

四、采用积极激励法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而且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实践证明,充分利用有效的激励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潜能发挥,最终良好的实现运动效果。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态度非常生硬,对学生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再要求学生继续运动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当学生表现优秀之后没有半点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害怕体育教师和体育课,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师要改变“严师”的形象,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相信自己,热爱运动,让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例如,在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很好”、“非常好”、“再来一次”、“坚持一下”、“相信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进步了”等等积极词语激励学生。但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积极激励法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评价要准确、及时且有针对性。评价哪一方面、哪一位同学要具体,而且要及时,以促进学生明确自己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有利改进,不能等到表现过后很久再评价,否则很难达到效果。第二,评价要真实且有激励性。例如,刚才你运动节奏把握得很好,如果能够在练习的同时注意向上伸臂投球的话效果会更好等等。第三,评价要分层次进行,对于体育能力较高的学生应该往更高的目的上进行鼓励,对于体质本来就差的学生,应该注重学生前期和后期比较,不能一味地将学生与其他学生作比较。

当然,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还有很多方法和策略,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教师们多多探索、多多总结,共同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得以凸显。

参考文献:

[1]曹科.浅谈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0(22)

[2]邵建生.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中学教学参考.2009(15)

[3]徐羊军.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1(09)

[4]许自强.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05)

上一篇:基于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