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研究

时间:2022-10-22 05:06:37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教材是职业教育机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也是实现高职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提升的根本所在。本文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对策

第一,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体现“职业特色”。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管理、建设、生产、服务等的基层技能型应用人才,其紧紧围绕职业需求。职业教育注重职业的素质标准与定向性,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应用技能。制定教材应根据相应职业的要求,符合职业结构,以及与变化的产业与经济结构相符合。建设教材在分析岗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岗位的要求,对教材的主导知识予以确定。选择的内容需要结合工作岗位群、培养目标等,并且建设教材的内容、标准、目标等应满足区域行业的实际要求。

第二,注重练习技能,有效地统一“教、学、做”以及结合“工学”。教材需要立足于实用,注重技能提升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接工作岗位的技能,以及在生活与生产中能够实际应用理论内容,有效地统一实践与理论。为了将“职业”“实用”“简单”的职业特色体现出来,教师能够结合要求应用不是非常完善的理论系统,而是需要注重应用与实践,以及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而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有关的技能和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观念,进而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有效地统一“教、学、做”以及结合“工学”。

第三,图文声像并茂,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基于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影响下,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因此职业教育的生源现状出现了显著的改变。职业院校的录取分数比较低,鉴于这种情况,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不需要注重内容的完善性与全面性,而是需要注重生活与生产中的实践性、实用性,以及体现技术与行业发展的方向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需要减少理论推导、定量计算等理论内容,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和理论知识,实现图文并茂、提高可读性、知识简练、言简意赅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快乐。

第四,注重更新教学知识,凸显教材的先进性。在选择教材知识方面,重视渗透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并且将现代化科学技术法跟传统技能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根据信息社会与工业化的特点,优化传统教学知识滞后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发展速度快的领域,积极地更新教材知识,在调研实际生产的前提条件下,对工作岗位要求的一些技能与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吸收最新的专业技术成果,创建有着现代化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系统,这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五,注重建设数字化资源,对良好的立体化教学平台进行开发。相比较于传统的教材形式,立体化的教材统一了网络资源、纸质资源的长处,其特点是适应学生、表现形式多样化、及时更新、统一动静。建设立体化的良好教育平台有助于从“紧紧围绕教师”向“紧紧围绕学生”的教学模式转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依赖于建设精品资源课程与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平台,促进一起建设和共享良好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发立体化、数字化的良好教学资源;立足于文字教材,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确保抽象的概念、微观的现象变得更加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教学课堂的生动性提升;结合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以及提供师生交流的时机;将完善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教学,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要求;通过立体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双向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正大.高职院校教材选用建设问题与对策——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5(10Z)

[2]王冰.高职教育教材发展趋势探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3)

[3]金建.关于高职教育教材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6)

作者:冯逆水

上一篇:管理规范化面向信息化的功能拓展 下一篇: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招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