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析

时间:2022-10-22 02:38:12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析

【摘 要】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对话关系,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对阅读客体(文本)的不同感受,并为之营造相应的教学环境,又要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多少年来阅读教学一直是重头戏、主旋律。从小学到高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基本上都是在进行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上,我们语文教师和学生所花的时间最长,所下的功夫最大,所耗的精力最多。而随着考试方向的转变,近几年以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其语文试卷中,阅读试题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但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是:尽管我们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视,而且在具体教学中也耗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的状况在阅读教学上表现得十分突出。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症结何在?我认为,阅读教学之所以一直在低迷中徘徊,根本原因就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淡漠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一言以蔽之:“目中无人”。而阅读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实现“人”的回归,即彻底打倒“霸权主义”,把阅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求、自得、自探、自结。一句话,语文阅读必须实现个性化的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

一、选择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目标和任务,让学生进行尝试,以行为的成功来强化其学习动机。一篇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先提供几组阅读目标,供不同程度的学生自由选择参考,各人还可以从实际出发,添加修改适合自我的学习目标。各人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每个人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都得到满足,都有可能实现相对自我的阅读新知。总之,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合理确定符合个性要求的阅读目标,让学生在特定目标的指导下单独阅读或者与同水平的同学合作阅读,则会鼓励所有学生在阅读中探寻和发现,逐步养成阅读创新能力。

二、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学无定式,教无定法,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在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互动感悟、局部突破、训练语言”的策略步骤。其基本形式如下:

1.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即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2.互动感悟。把阅读所得以及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在课前或课始向大家宣示,生生、师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的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要能通过复读印证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的认识,或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

3.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的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可以抓住时机,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这既是阅读技巧的指导,也是阅读能力的练兵。

4.训练语言。教师可以在学生谈感受当中随时抓住机会或集中在局部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词句、精美的细节,进行联想和想象,并用文中的技巧当堂作文或说话,以提高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民主平等包括读者与文本和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和学生不能把教材视为高不可及的权威,允许学生展开批评,以平等身份审视作品,师生之间也不是填鸭式教学中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双方互为主体,是一种交往互动的关系,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倾听,相互诉说,分享彼此的阅读果实;二是创造良好的对话情境,我们可以借助图片、图解、漫画、故事、音乐、电影等多种方式营造一种合适的氛围,让学生进入阅读的境界,从而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三是运用合作、互动的对话方式,互动交流可以获得双倍于自己的思想,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

总之,个性阅读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的突破,意在倡导自主阅读,发展个性。在个性化的阅读中,使注意的中心由作者作品转移到自己身上,超越文本,建构新意,培养思维,激发创造力;在个性化的阅读中,获得由个性化到社会化的经验技能;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精华,感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冲撞、融会与发展,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它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增强语文教学科学性、人文性的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法,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个性关爱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中学。

上一篇:新的语文课程需要新型语文教师 下一篇:浅论中学语文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