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风险传播及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22 01:37:22

新媒体背景下风险传播及策略研究

摘 要 传统媒体功能逐渐被新兴媒体覆盖和拓展,整个社会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也改变着风险传播的速度、风险传播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风险传播出现了风险放大机率增加、交互影响程度加深、风险传播视角多元化等挑战,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要积极发挥媒体“把关人”作用、加强对新媒体传播的监管力度、培养公众的风险理性传播意识。

关键词 新媒体;风险传播;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7-0105-02

风险传播不仅涉及到自然灾害,如地震、干旱、泥石流、暴风雨、海啸等自然界方面具有负面性质的传播,还涉及到人类社会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突发事件、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任何上述类型事件的传播都具有影响深远、传播速度快、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特点。再加上,当前传统媒体功能逐渐被新兴媒体覆盖和拓展,如网络、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第五媒体”的相继出现促使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也改变着风险传播的速度、风险传播对社会的影响程度。那么,新媒体背景下风险传播出现了哪些新特点,给当前新闻工作者带来哪些挑战,如何应对?作者试对此进行分析。

1 风险传播内涵概述

早在80年代,就有外国学者对风险传播做出了概念界定,指出:“风险传播是在个人、团体、机构间交换信息和意见的互动过程。它不只与风险相关,还包括风险性质的多重信息和其它信息,这些信息表达了对风险信息或风险管理合法的、机构的安排的关注、意见和反映。”[1]风险传播是对“风险”相关的综合要素进行传播的一种形式,以“风险”发生的过程构成划分风险传播[2],其内容则可分为:一是风险传播的预警阶段,对“风险”提前宣传,广而告之,以防范“风险”的发生;二是风险传播处置阶段,对正在进行中的“风险”进行时时公布和更新,及时与公众沟通,控制舆情,将“风险”导致的负面舆论影响降到最低;三是风险传播的反馈阶段,对“风险”造成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媒体传播引导公众认识,使舆情恢复到正常水平,恢复社会稳定、良好秩序。事实上,风险传播多数是指风险事件的传播。

2 新媒体背景下风险传播带来的新挑战

因为媒介不同,传播形式不同,并且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方式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在新媒体盛行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也成为新媒体背景下风险传播带来的新挑战。

2.1 风险放大机率增加

新媒体传播中提高了风险被制造和放大的机率,这是由于新媒体具有对话性、开放性、参与性等特点,提高了公众对风险信息的获取速度,同时言论自由也促成了风险信息的快速传播。新媒体是一把风险传播中的“双刃剑”,它给公众提供了参与风险传播的桥梁、平台,增加公众主动认知和防范风险的意识,但也因其门槛低,操作便捷、传播速度块、丰富的传播形式、公众便于参与等特点增加了风险被放大,增加被“制造”、被杜撰而出的机率。因为在新媒体中人们通常不考虑信息的出处、真实性等就妄加评论,掺杂个人极端情绪,再被二次甚至多次传播,放大潜在风险,甚至是引发恐慌,给社会秩序带来负面影响。

2.2 交互影响程度加深

新媒体传播突破了信息者与接受者之家的界限,任何人在都可以在新媒体下的虚拟平台发表意见、观点,具有较为充分的话语权。公众的大量参与使风险传播交互影响更明显:一是可以对风险及时传播和“发声”,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增强防范意识;二是通过公众参与互动形成舆论,强化政府部门风险管理意识,保障人民各项安全。公众在新媒体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转化为主动的信息者与接受者,成为媒介主体,参与公共事务,在风险传播的各方进程中作用影响明显。

2.3 风险传播视角多元化

普通大众使用和介入使自媒体的门槛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传播的话语权从传统媒体向普通大众的转移。新媒体信息的和转发的“把关人”功能弱化,风险也正在此,加上新媒体出现多元化的风险传播的视角产生了不同影响。商业视角中,为博取眼球,获得经济利益,增加受众,风险信息被利用以达到商业目的,如当前微信传播中,为博眼球,促进微信营销,传播不实风险信息,微信也因此并被冠以“谣言的温床”的称号;媒体报道视角中,新媒体扮演的是传播媒介角色,最大限度的反映和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在风险发生时,具有提供全面及时事件信息、提醒公众,普及风险意识的社会责任。总的说来,多元化的风险传播视角都在考验媒体的素养、在传播风险信息中的态度。

3 新媒体背景下应对风险传播挑战的策略

3.1 积极发挥媒体“把关人”作用

在一个社会发展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媒体,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不仅是媒体人的职责,也是媒体人应有的职业目标。因此在信息传播中,降低风险甚至消除风险都成为媒体重要任务。强化媒体“把关人”作用:一是建议提高进入门槛,增加实名认证,全面把控参与者信息传播情况,控制风险传播源头;二是对发表在各自媒体平台信息进行全面审核、筛选,对那些缺乏客观、真实的信息严格过滤,杜绝再次传播,避免制造风险或把风险扩大化;三是风险信息传播正式化、公开化,通过把关,把风险信息及时、全面、真实、客观地传播给公众,预防因不了解风险情况而带来的焦虑感。

3.2 加强对新媒体传播的监管力度

新媒体发展时间短暂,在当前这种井喷式发展中不间断出现各种问题,如网络造谣、杜撰等,片面强调高关注、高点击率、转发效应而不经辨别的传播方式增加风险机率,因此,加强对新媒体主体的监管力度,有利于规范其行为,促进其自我管理。首先,完善上级信息监管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对涉及到媒体主体进行全面信息监控,过滤不良、存在潜在风险或扩大风险的信息。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督促媒体自身发挥信息监管作用,通过法律强制性要求媒体承传播责任,既要降低风险,又要正确传播和处置风险。最后,增加公众参与监管的渠道,督促媒体不断整改,进行有益于大众的传播内容与形式。

3.3 培养公众的风险理性传播意识

作为媒体应具有一定的社会担当感、职业道德感,积极发挥传播正能量作用,这是媒体最基本的职责,也是媒体的天职。在当前公众对新媒体具有高度粘性,越来越依赖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繁杂,公众难以辨别,这就增加了风险传播范围和加深影响程度,因此,信息传播媒体承担着提醒公众、教育公众,提高其认知和辨别能力的责任,扮演正面角色,传播正能量。首先,媒体要传播风险知识,包括传播特征、过程、机制等。其次,普及风险传播规范意识,尤其是对触犯法律的案例、法律条文进行宣传,培养公众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底线意识。最后,引导公众养成正确的风险处理态度和行为,在风险传播中也能发挥正面作用。

综上,我们看到风险传播给媒体带来的挑战,要从媒体自身、监管部门、公众多维度去处置和应对风险

传播。

参考文献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89).Chapter 1:Introduction:Improving Risk Communication.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2]田静.风险传播与媒介素养[D].湖北大学,2012:4.

上一篇:从两会的新闻报道看新媒体的蓬勃发展 下一篇:电视摄像中的技巧运用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