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

时间:2022-10-22 12:46:35

怎样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有计划、经常地欣赏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的音乐素质,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等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喜爱上欣赏课?我们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呢?最近在外出听课中,有一节欣赏课《狮王进行曲》给我的启发很大,这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把一节看是普通、枯燥的欣赏课,上得栩栩如生。看是复杂、难以理解的音乐,在她认真备课与教学中,化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下面我从八个方面来谈谈这种教学的好处。

一、从感受节奏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这节课以节奏、音色的不同作为切入点,这方法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它迎合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先问学生:“你们喜欢动物吗?”再让学生按节奏和不同动物发出的音高,说说跟动物叫声有关的句子,如:4/4 ××××|×·×××。生■:“我是小鸡,叽·叽叽叽”。生■:“我是鸭子,呷·呷呷呷”。生■:“我是小猫,喵喵爱叫”。生■:“我是小狗,汪·汪乱叫”。教师表扬:“你们回答得很好!”进而老师又问:“它们的音色相同吗?音高呢?”经过思考学生答:“不相同!”“有什么不同?”生答:“一个粗一个细!一个高一个低”等。师小结:“它们的节奏一样,音色不一样,速度的快慢、声音高低也不一样。”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愉快地掌握了创编节奏,了解了音色、音高的差别。

二、从给旋律选择正确标题上入手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给旋律选择正确的标题”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善于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善于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善于用夸张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身体的各种感官,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中,让学生们都能有一双“感知音乐的耳朵”。只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会喜欢上音乐欣赏课。因此,教师的循循善诱尤为重要。在给旋律选择正确标题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欣赏全曲之后,教师不告诉学生题目,而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先听、认真想、并用动作或表情告诉教师听到了什么。然后通过大屏幕快捷地弹出《母鸡和公鸡》《乌龟》《袋鼠》《天鹅》《大象》《狮王进行曲》让学生选择,他们经过思考,很多人都能准确地说出答案。从另这种角度来说,“给旋律选择正确标题”的方法,一方面缩小学生漫无边际寻找答案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三、从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力度的变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用手在钢琴上弹奏力度变化,表现出狮吼声。在学生的小脸蛋上,好像写着了“动物的声音也能弹奏出来的呀?真棒!”,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问:“你听到狮王的什么声音?”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狮王的吼声的理解,并用线条在纸上画出来。让学生掌握力度的变化,还可以用音乐符号来表示。师板书:渐强(?摇

四、从用线条画出听到狮王的吼声入手

在复听音乐中,教师引导学生听辨狮王的吼声,并用线条画出狮王吼声的次数如:∕?摇?摇等图形,这是促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兴奋的一种教学手法,也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专心欣赏,培养学生专注力、听辨力的一种可行办法。对小学生来说,听出狮王的吼声并不难,但要听出狮王的吼声次数就不容易了,关键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稍有一点走神,就有可能数错次数。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的集中。因此在第一遍让学生听辨狮王吼声的次数时,他们或注意力不集中或有些紧张就容易出差错。在复听音乐的时候,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大部分的学生都答对了。通过这种的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情绪高昂、智力处于兴奋的状态,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自制力、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五、从感受主题音乐体验狮王步态入手

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看动画片《狮子王》节选,然后引导学生感受主题音乐。教师提示学生:看看视屏中的动物们对狮王做一些什么动作?狮王对小动物和刚出生的小狮子又做了些什么?让学生把看狮王的动作、神态与表情用动作表现一下。然后教师亲自带上头饰,伴随着主题音乐模仿狮王的步态;同学们则模仿小动物,见狮王走过来都很有礼貌的作鞠躬礼,让学生进入动物王国的角色中。通过体验狮王的步态,及小动物们的礼貌之举,让学生明白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从小小的鞠躬到文明用语,在人际交往中都起着重要性的作用,因此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六、从学唱主题音乐入手

把学唱音乐主题,放在学生对音乐旋律比较熟悉之后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加深对乐理知识的了解。

(大屏幕出示)

先让学生用过去学过的读谱法把节奏读几遍,再跟着教师的琴声哼唱旋律。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重音、跳音、升记号、很强(ff)记号的唱法。再用上强拍击掌,弱拍右手拍左肩做行礼的动作,效果就会更好。

七、从复听音乐、画图谱入手

对抽象的音乐学生难理解,很难用语言表达出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这时候,让学生亲自动手描绘所欣赏音乐的情景,培养他们的欣赏兴趣,让学生从声音、图像两个方面去感知美,欣赏美,并创造美是比较好的选择。在这节课中,老师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狮王的头像,再要求学生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他们听到音乐中表现的狮吼声。经过多次的复听音乐,学生对“什么是主题音乐?”“什么时候音乐出现是狮吼声?”已经很清楚了,这时候再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用不同的两种图形表示出主题音乐与狮吼声,就不是一件难事。教师一提出问题,每位学生都积极举手,从那种渴望被老师选中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这方面的内容,教师这时候因势利导,就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这种教学手段,变音乐的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形象,极易带动和感染学生参与体验并获得感受。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法,也正是我们目前音乐欣赏课中所要学习的。

八、从游戏中激发兴趣入手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围绕音乐,采用身体动作、击拍、踏脚、拍手等方式相结合的措施,让学生动一动。这避免了欣赏教学单纯依靠听觉,教学死板乏味的现象。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感知过程的是很重要的。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把所学会的音乐,做个汇报表演。教师进行角色分配:狮王一人,头戴王冠;卫队六人,手做举牌状;小动物由第一排学生担任,做行礼、期盼、欢呼等不同的姿态;剩下的学生承担配音任务:主旋律的演唱、脚步的变化、狮吼声。任务安排完毕放音乐,学生人人参与课堂表演,唱的唱、动的动、打节奏的打节奏,欢乐的气氛充满课堂,使听课者也激动不已,也想加入其中唱一唱、跳一跳。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麦顶小学 责任编辑:林彦 程思)

上一篇:假如老师知道英子是残疾…… 下一篇:校园宝藏之十二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