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

时间:2022-10-22 12:25:26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一)资金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我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一旦市场销售缩减,很难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资金运转。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二)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外,在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一)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与之相适应。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其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二)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五)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六)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一)常规性策略具体如下:

(1)风险回避策略。这是考虑到风险事故存在的可能性较大时,主动放弃或改变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法。通过回避风险,可以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完全彻底地消除某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而不仅仅是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然而,回避风险终究是一种消极控制风险的方法。采取风险回避的方法,最好在某一项经济活动尚未进行之前。为此,要放弃或改变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需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风险接受策略。也称风险自留,它是一种由企业自己承担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其实质是将企业自身承受的风险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承受下来,并采用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企业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特定财务风险的关键变量并加以控制,以减少风险程度或减少不利事项的发生,使财务活动朝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合理的风险管理技术。

(3)风险防范策略。风险防范是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避免损失的产生。它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最主动的风险处置方法。防范策略的实施,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制定适当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二是分析事故成因。对于同行企业所发生的风险损失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事故成因,从起到戒鉴和警示作用。三是素质培训。教育与培训目的在于树立风险意识。

(4)风险转嫁策略。它是指企业将风险损失通过一定方式有意识地转移给与其有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自己不承担。风险转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财产转嫁策略。这是将存在风险的财产转嫁给他人或其他群体,完全避开风险。即使有风险,也可以通过合同得到合理处理,避开责任及造成声誉上的损失。二是财务成果转嫁。这是将存在风险及其损失的财务成果进行转嫁的方式。

(二)创新性策略虽然传统的常规性财务风险管理策略能有效地处理风险,防范财务危机的出现。但有时还出现了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无法解决现行风险的问题。很明显,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也在呼唤新的管理策略。

(1)风险管理中整合风险管理理念的运用。企业的整合风险管理主要是从整个组织所有的业务范围出发,积极、超前和系统地理解、管理及交流风险,从整个组织的目标出发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它首先需要将组织在所有层面上的风险评估出来,然后集合所有这些层面上的结果以优化风险管理措施,并确定这些措施的优先次序。首先,风险是一个层级的概念。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的来源和不同的性质,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同。其二,风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这些剥离至每一层的风险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可能会相互影响。因此,如果仅就一个因素而论风险,不能从一个综合、全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无法正确认识风险的全貌,也就无法从更本上有效控制风险。企业所面临的许多风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整体地、综合地、全面地认识风险和实施企业的风险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风险。

(2)总风险项目分割法与来源分割法。企业总风险按资产项目分割,可以使资产项目成为独立的风险评价主体,从而把与该资产项目有关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予以捆绑和锁定,并进行破产隔离处理,为企业进行融资创新奠定基础。因此,这些附着特定风险和特定收益的资产项目可以成为企业融资的依托,从而产生了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为项目投资者做出的以投资项目为导向、具有有限追索权或不具有追索权的融资安排称为项目融资。在项目融资方式下,贷款本息的偿还是以项目本身的净资产价值和未来现金流入作为保障的。它实际上把项目本身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组合捆绑,从企业整体风险中分割开来。企业总风险按照风险来源,可以分割为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风险、经营中的原材料供应风险、产品的销售风险等。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可以把这些风险转嫁给不同的风险主体进行分担,这是项目融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管理创新。

(3)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期权为例。期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或手段,是因为期权头寸与企业需要套期保值的标的资产的损失可从期权头寸的收益中得到弥补,而标的资产的收益可以通过不执行期权而得到保留。风险与收益的非对称性使企业只承担有限的损失,而有可能获得无限的收益。但由于期权价格与标的资产价格并非线性相关,期权的价格除了受到标的资产价格的影响之外,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为套期保值所建立的组合头寸只是暂时处于无风险状态。因此套期保值头寸建立以后,还需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不断地对其进行动态的调整。

参考文献:

[1]许谨良:《企业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及应用 下一篇:平衡点模型在增值税筹划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