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感悟语言文字

时间:2022-10-21 11:40:42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感悟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其中“感悟”一词在课标中多次出现,频率很高,说明“感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我们知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可以说,感悟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理解及情感体验。认知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要依赖自身的内部状态,对学习客体进行知觉、记忆、思维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导致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实际上是已有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感悟语言文字呢?方式方法多方面的,下面重点谈两点。

一、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我们说,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极强的感染力之所以产生,完全在于读者的语感在起作用。例如,在《草原》这篇课文的开头一段,作者这样写道:“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停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教这段文字时,我引导学生随着词语进入视觉,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把这幅美丽的草原景色图画呈现在眼前,从中感悟作者的意境。教学是这样展开的:

师:同学们,读了这一段,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草原真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片绿色,那么辽阔,没有一点杂质。

生:这使我想起了草原歌曲。(唱——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

师:说得真好。请你们抓住文章中的优美词句,结合自己的经验,一边读一边来感悟作者描写的意境。

(生读后)

生1:我从“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个词中,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大、还有美。“碧”的意思就是“绿”。大片大片的绿色让我们近处看到的是绿色,远处也还是绿色,所以作者说是呀,有了小丘、牛羊、骏马的点缀,一碧千里的草原并不茫茫。

生2:我找的句子是“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从这句话我体会出在这境界里,既然连动物都在欣赏美景,可见草原非常美,而且动物也是自由自在的。

生3:是啊,我能读出来老舍先生多么喜欢草原,他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白色大花,这种色彩的对照更加显出大草原的“绿”。

师:你们是在用心在体会呢!

生4:还有,“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是“一碧千里”最好的解释。“翠流”让我感觉到心旷神怡。

师:看到这个词,你们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5:我好想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是一大幅活的画面:近处是明亮的草绿色,往远处望去,出现了浅绿、翠绿、深绿、墨绿,就像一幅色彩渐变的中国画。在这幅画面上,点缀着无数的牛羊。

师:是啊。蓝天共碧草一色,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读书不仅要读懂字面的意思,更要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更要读出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

师:我们班上有到过草原的同学,请你们联系看到草原景色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6:本来觉得草原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感到怅然,正如古人所说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读到这段文章,领会着作者的意境,觉得作者把草原的景色写活了,便会情不自禁地得出“草原的景色多美啊”的结论。作者的描法真是妙极了,使我们在阅读中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

教到这里,我为了使没有到过草原的同学对这段文字感悟更深,在教学时(如视频、图画)让他们知道草原的景物是怎样的。一个学生观看后动情地说:“我从视频上看到草原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一块蓝宝石,天空明朗纯净。是草原上的青草净化了空气,泛着青草的芳香。所以老舍先生远离喧闹的城市,初入草原,顿觉神清气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读着这段文章,感悟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因而扩大了,并且想像这意境多么美而产生一种,这种与作者所表达的“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以及“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相通。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作者的心情与读者的心情共鸣的作用。

二、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研究表明,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上的。这就意味着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已有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如我在教《草地夜行》下面一段话时,充分调动学生以前掌握的知识,也就是原有认知结构来感悟这段语言文字,主动地构建信息。

这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到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人,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在学生读通这段文字后,教学过程是这样展开的:

1、体会老红军的动作。

师:在危急时刻,老红军是怎么做的?请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动词。

生:“顶”,“甩”。

师:从这两个词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1:老红军把生的希望留给“我”,自己却牺牲了。

生2:这“顶”和“甩”说明在危急时刻,老红军想到是“我”的安全,没有为他自己考虑。

师:谁能用动作表示一下这两个词语?

两个学生做动作展示。

师:从刚才这两个同学的展示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作这两个动作都很有力。

师:对,观察得仔细,体会得也很好。在陷入泥潭的那一瞬间,生与死之间,一“顶”、一“甩”两个简单的动词,使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这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和壮举让我们看到他金子般的心。

师:大家看,这段话中还有一个“顶”字,请大家运用以前学到的解释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意思的方法,理解两个“顶”字。

生1:第一个顶是个动词,第二个不是,而是表示头顶。

生2:同一个词,他们的词性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2、体会老红军的语言。

师:同学们以前可能读过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请大家联系自己已经知道的有关长征的知识,体会老红军的话语。

生读文后:

生1:老红军首先想到是“我”,因为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小鬼,快离开我”,接着就告诉“我”当时的处境,“我掉到泥潭里了”。

生2:老红军意识到自己不行了,还嘱咐小鬼要记住革命,说明他很忠于革命。

生3: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老红军拼尽全力喊出“要记住革命”,饱含了希望小红军克服困难,走出草地,赶上部队,继续革命。

以上教学,我注重了以下两点:一是指导学生理解文章中两个“顶”字的意思。前一个“顶”字是动词,后一个“顶”字是名词,这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二是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思维成果去理解和体悟老红军的语言,,感悟老红军为了革命事业,保存革命后代而舍己救人的精神。

语文,是具有艺术气息的生活。生活,是承载丰富内涵的语文。学习语文,如经历生活,要运用已知感悟新知。这样,学生阅文心,就能动人心,语文课堂留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知识的重新建构,是智慧的开启,也是身心的愉悦和人格的润泽。这也正是语文人所追求的绿色生态课堂。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下一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