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探索

时间:2022-10-21 09:29:59

提高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探索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质量成为限制园林绿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因素

园林绿化工程是带有艺术性,受季节性制约较强的综合性工程,它不但内容多样,而且工程规模也日趋大型化,因此其质量控制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认真执行相关规定,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概述

园林绿化工程分为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植物栽植工程、园林砌体工程、园林排水工程以及广场和路桥工程等。园林绿化的施工质量控制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主要包括设计方案审核、施工前准备、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

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不仅要求具有技术性和专业性等,还要考察其艺术性特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以专业技术为手段、工程理论为武器,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和把握,达到园林艺术形象塑造与工程质量完美结合的目标。

2 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

2.1 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部分园林工程公司是由非专业管理机构直接运作质量管理的实施,非专业的质量管理机构包括行政机构、工程承包后临时组建的领导小组等,这部分非专业机构没有规范的质量管理技术、方法以及正规的程序,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有的机构有质量管理人员,但这些人员没有相应的技术和知识,经验比较缺乏。还有一些园林在施工过程中,甲方的建设单位以及乙方的承包公司都存在着非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情况;也有部分大型远离工程是由非专业的政府官员对其进行质量管理,完全忽略了质量管理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直接导致管理的混乱性和无序性,进而降低了工程质量。

2.2 监督质量管理实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为了更好地促进工程质量管理,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但由于园林工程公司和工程建设单位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着“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园林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正常进行。

2.3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园林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如果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就难以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质量管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的园林公司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施工过程方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很多的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存在随意和随机的质量管理现象,缺乏科学的施工计划和严格的施工标准及程序,给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早早地埋下了隐患。

3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组织准备主要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组织适合本工程的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施工教育。

物质准备包括建筑原材料的准备、加工材料与配件的准备、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植物材料准备、办公室设备准备以及施工测量设备的准备。

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项目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项目的具体施工图纸、施工预算、编制项目施工图预算、技术与经济条件调查分析以及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

3.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整个施工阶段现场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环节,因此,要想完善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具体措施是:

3.2.1 工序交接有检查。努力做好施工的力格网测设、放样以及复核,栽植过程中的掘苗、吊运、栽苗以及养护管理;对于无证上岗或者是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均给予否决。

3.2.2 质量文件有档案。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性文件,比如坐标位置和水准点等,测量放线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装饰、绿化苗木的材料证明、施工记录、试验报告、设计变更记录、隐蔽工程记录以及竣工图等都要对其进行编目建档。

3.3 竣工时验收的质量管理

3.3.1 正式的验收主要包括:施工的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竣工验收标准。工程的完成情况是否符合施工图以及设计的具体使用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和部位,要尽快确定修补的标准和措施,并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保证定期修理完毕。

3.3.2 竣工材料验收。竣工材料是工程项目重要的技术档案文件,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应该提供真实和完整的工程材料。竣工材料主要包括:工程竣工图、全套施工图和有关的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工程合同、设计变更单、工程洽谈记录、施工联系单等。设备、材料的质量合格证以及各种检测记录。开工以及竣工报告、基础处理记录、土建施工记录、重点湖岸施工记录等。中间交工以及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工地的测量成果资料与相关说明、栽植苗木验收记录、管网安装以及验收记录。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记录等。

(收稿:2012-10-18)

上一篇:对机械制图课改的思考 下一篇:以实践活动引导应用文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