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儿童视觉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10-21 08:19:09

浅谈学前儿童视觉素养的培养

摘 要 在我国视觉素养教育的起步阶段,培养学前儿童视觉素养对国家、社会以及儿童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视觉素养及视觉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行解析,然后探讨学前儿童视觉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最后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提出关于培养学前儿童视觉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 学前儿童;视觉素养教育;意义;方法

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在以图像为主的蓬勃发展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素养已成为大众必备的基本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也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众多国家纷纷将视觉素养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以适应图像爆炸、信息渗透的现实社会。对学前儿童开展视觉素养教育,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视觉素养及视觉素养教育的内涵

视觉素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研究什么能被看到以及我们如何解释所看到的材料。它横跨多个学科,包括研究视觉感知的物理过程、运用技术再现视觉想象以及运用智力策略理解所看到的事物。到目前为止,关于视觉素养教育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了便于推广及应用视觉素养模式的教育、指导和训练,国际视觉素养协会对视觉素养作了界定,即:视觉素养指一个人通过观察并与此同时产生其他感觉,将观察与其他感觉经验整合起来的一种视觉能力。

明确视觉素养的定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视觉素养教育。视觉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区分和领会图像表达的含义,培养学生图像解释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其培养过程包括从低到高的三个方面: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视觉运用能力。当今世界各国对视觉素养教育的政策和方式不尽相同,但培养学生的一些能力却是想通:即发展这种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十分必要,当这种能力得到发展时,学生们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和视觉符号;创造性地运用这种能力,学生得以与别人交流;带有感情地运用这种能力,学生得以深切地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奥妙。

二、学前儿童视觉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品质形成的起始阶段,是人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个体在学前时期的发展状况能够产生持续性影响,并决定其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的方向。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视觉素养教育,不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通过视觉素养的养成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更对提升公民素质、培养社会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的价值。视觉素养促进儿童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促进儿童言语素养的发展,提高其阅读写作和表达的能力。由于视觉形象能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或以各种方式使复杂的信息变得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视觉形象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视觉素养还能激发并强化其它基本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拓展儿童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创作视觉材料与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一样,都试图在读者心中创造出尽可能与原创者类似的含意。视觉要素如同视觉句子中的词,学生能使用的词越多,就越能产生更成功的交流。

(3)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学会欣赏并创作有美感的作品。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大多强调词和数字的运用能力,忽视了视觉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分析性语言压倒了感性生动的描述,扼制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培养视觉素养,能使儿童充分利用各种视觉材料,拓宽获取知识的通道,在锻炼视觉思维和提升创造力的同时让孩子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三、关于培养学前儿童视觉素养的方法

教育是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学前期的视觉素养教育更应该如此,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实现全面发展。

1.家庭

家庭及其教育是幼儿视觉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和关键因素,家庭里的人、事、物不停地向孩子传递各种信息,这些影响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家长们要做培育孩子的有心人,注重每个细节,在点滴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视觉素养。不仅如此,家长还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做到言传身教,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2. 幼儿园

幼儿园在对儿童进行视觉素养教育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特点,将抽象的事物分解为容易被孩子接受的东西,给孩子科学的引导。在具体的实施中:

(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抽象思维则是由形象思维帮助形成。幼儿独特的思维特征决定了他们认识事物时必须借助大量具体、直观的视觉化手段。因此,幼儿园在进行视觉素养教育时,必须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物或图片,有条件的还可配备模型、电视等。

(2)创设良好的视觉环境。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幼儿园要实现对幼儿视觉素养的教育并达到良好效果,就必须通过创设良好的视觉环境对幼儿进行“无声的教育”。例如,选择一些孩子的绘画作品或照片贴于墙壁上展示,或者将艺术品悬挂以增强园内的视觉效果。

(3)将视觉素养教育融合在幼儿园其他课程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导致他们喜欢采用整合的方式去进行感知和交流。视觉素养本身也是随一系列学科的发展而出现,因此视觉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学前儿童视觉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和其他课程的整合,融会于整个幼儿园的教学中。比如在语言课上,选用一些图片让孩子进行看图说话、编故事的互动,这样既能促进语言表达,又能提高对图像的理解。

(4)关注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幼儿视觉素养。我国是一个包含传统和个性的多元文化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故幼儿园在进行视觉素养教育时应重视并关注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发掘民族传统文化里的有效视觉资源,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例如,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视觉主题活动,经常组织孩子们到艺术博物馆参观学习等,让孩子们在吸收传统优秀文明的同时提升视觉素养。

(5)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具备开展幼儿视觉素养教育的能力。例如,美国的Polaroid Education Program,就是由Polaroid 教育机构与相关的教育者们一起合作的项目。Polaroid Education Program开发了六种视觉学习的模式(探索模式、记录模式、表达模式、激发模式、交流模式、想象模式)。这些都是发展幼儿各方面视觉能力的策略,而这些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生活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教师们就能够在课堂中利用相机、照片等对幼儿进行视觉素养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视觉素养。

3.社会

众所周知,家庭和幼儿园是学前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圈子,但是社会对于幼儿的影响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因此,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视觉素养。

(1)鼓励和培养视觉素养教育的开创者。政府和相关教育机构可以经常举办科研奖励活动,对在科研方面取得成就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这样不仅能促进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斗志,还能深化和拓展视觉素养教育研究。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为在职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机会,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研究能力。

(2)规范广告、服务行业,运用公益手段营造和谐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媒介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信息充斥着整个社会。幼儿由于年龄偏小、经验不足,对这些信息缺乏必要的辨识能力。因此,积极营造和谐社会、创造健康视觉环境帮助培养幼儿的视觉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当下,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极力规范广告和服务行业,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把握适合幼儿视觉接受和理解的度。这样孩子们的眼睛才会更明亮,眼界才会更明朗。

(3)举办各种形式的视觉素养教育活动。学前儿童视觉素养教育,不仅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的重视和引导,也需要民间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以更好的推广和实践视觉素养教育。例如,台湾地区在1993年成立了“媒体识读推广中心”,1999年又组成“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协助开展儿童媒体识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儿童的视觉素养。

参考文献:

[1]聂黎生. 读图时代的视觉素养概念及其视觉素养教育[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

[2]杨自香,张新民. 台湾地区幼儿园视觉素养教育的培养特色及启示[J]. 软件导刊,2009,(6).

[3]陈海艳. 美国Polaroid Education Program对我国幼儿视觉素养教育的启示[J]. 软件导刊,2009,(9).

[4]罗双兰,于红卫,张舒予. 幼儿视觉素养与语言素养的整合培养[J]. 学前教育研究,2008,(6).

上一篇:怀古主题诗歌教学一隅 下一篇:大学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