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78例护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时间:2022-10-21 08:05:33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78例护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与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78例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与预防;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与预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6.15%;治疗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5.38%,两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讨论: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一定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与预防对预防肺部感染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肺部感染护理与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01-02

近几年肝胆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手术治疗是治疗肝胆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手术治疗的肝胆患者本身因手术污染程度较高,再加上术后多置入引流管,还多在普通病房,人员流动性大,非常容易造成伤口感染[1]及肺部感染,所以肺部感染是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诱发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术后病死率增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的探讨治疗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与预防措施,我们就本院的78例肝胆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具体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78例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胆道手术女性病人居多,治疗组共39例,其中男16例,女23例,其比例为16:23;年龄在32到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6±6.3)岁;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21例,纯胆囊炎患者5例,胆总管肿瘤患者6例,肝癌和胰腺癌分别为4例、3例。对照组共39例,男18例,女21例,其比例为18:21;年龄在30到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4.3)岁;胆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20例,单纯胆囊炎患者7例,胆总管肿瘤患者8例,肝癌4例。二者在年龄、男女比例、患者所患疾病都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78例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39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预防措施,如在手术前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术前加强对病人各方面的评估,包括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嘱咐患者戒烟忌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防止出现使病情加重的现象;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进行有效咳嗽训练。对术后患者的护理,保持术后引流管通畅,以防止肺部呼吸运动造成感染[2]。定时嘱患者翻身活动,多做床上运动等。对照组39例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与预防

1.3 诊断标准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制定的《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与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和Dilworth 关于《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积分标准》判定肺部感染。累计积分≥4分诊断成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P

2 结果

治疗组39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5.38%;对照组39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率为46.15%。两组患者并发感染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

3 讨论

文献报道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1.3% ~ 18.6[3]。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诱发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成为影响手术质量和病人病死率的重要因素。手术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流阻断时间及术中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术中出血量大者及术中血流阻断时间长者术后肺部感染几率增大可能与出血、输血导致免疫降低及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导致免疫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肺损害有关。手术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气管插管对气道防御机制的破坏及ICU 院内感染增加有关。疼痛是造成术后早期呼吸不畅的重要原因,患者因惧痛而不愿深呼吸,长时间浅呼吸造成痰液郁积,阻塞气道。因此,一定要加强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与预防,包括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术前的护理①加强术前知识宣教预防交叉感染,增加营养,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②教会患者呼吸功能训练。鼓励患者术前1 周练习深而慢的呼吸,顺吸气末停滞1 ~ 2 min 后缓慢地呼气,2 ~ 3 次/d,10 min /次,8 ~ 12 次/min; 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先深吸气关闭声门。 束腹胸或呼吸训练,用腹带柬住患者腹部,松紧适宜。③注意合理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输血或血浆。④术前常规肺功能检查术后护理指①监测生命体征术后6 h 内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避免加重心肺负荷。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患者清醒后无力咳嗽排痰,必须采用辅助的方法祛痰,如: 辅助咳嗽法、手击震动。③保持病室洁净和空气新鲜严格探视、陪护人员的管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感染知识的教育,使其主动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减少感染机会[4]。④控制感染术后要保持腹部引流管的通畅,防止膈下积液和膈下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引起肺部感染[5]。⑤有效减轻疼痛麻醉作用消失后,切口即开始疼痛,24 h 内达到高峰,常持续48 ~ 72 h。⑥使用镇痛泵: 镇痛泵持续低流量给药法是一种将镇痛泵在术后直接连在硬膜外导管自动缓慢恒速注药方法。⑦注意腹带松紧度: 腹部术后患者常安放腹带,可使翻身和咳嗽时腹壁切口的组织抗力减轻和缓冲,进而减轻疼痛。保持术后引流管通畅;严格依据抗生素使用原则用药;定时嘱患者翻身活动,多做床上运动视情况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从本次调查结果中,显示在治疗组的39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5.38%;对照组的39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率为46.15%。两组患者并发感染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

参考文献:

[1] 杜春花.肝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08,14(10)1208

[2] 肖西平.普通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564D

[3]

[4] 王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11

[5] 崔健.皮下引流管对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2926

上一篇: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0例 下一篇: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护理及治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