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2-10-21 06:37:04

思维可视化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地理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侧重点不同的背景下,从构建地理主干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建模解答地理及提高课后复习效率三方面阐述了思维可视化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应用。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 高三地理 二轮复习

思维可视化是指把本来不可见的思维通过一系列图示或图示组合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它有多种图示方法,如流程图、概念图、鱼骨图、逻辑关系图、模型图,这样更能促进学习和知识整合的构建,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增强复习效果,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概括、归纳、分析能力等)的有效途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与第一轮复习不同:一轮复习侧重地理知识点的细化,讲究考点的深度;二轮复习侧重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借助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点的广度。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中,如何体现地理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将思维可视化落到实处,使学生知识储备更完善,提高地理复习备考的有效性、实用性,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运用思维可视化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从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看,高考侧重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地理主干知识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影响因素、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地球与地图的相关知识;人文地理要素的区位、变化发展、区域发展问题分析,等等。这些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要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必须夯实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在二轮复习教学环节中,在课堂上通过构建主干知识导图,使得学生对课堂地理知识的体系有完整的认识。

大多数的一轮地理复习板书结构是大纲式的,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相对单薄且独立。而二轮地理复习要进行地理知识的横向构建和纵向构建,即构建要素内部、要素之间的自然、人文领域的立体知识网络。构建地理知识网络的有效手段是实施“思维可视化”。

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小结时用思维可视化构建主干知识体系外,还可让学生绘制思维可视化图。课堂上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过浏览整节或整章的知识,有大概的知识脉络,通过学生互相交流,并依照自己的理解画出思维可视化图,再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概括要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或者布置课后作业――绘制思维可视化,小组长收集作业并进行完善,完善后的思维可视化图由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并给恰当的评价。这样学生改变传统的做笔记的方式,主动回顾知识,参与地理知识的理解整合过程,建构系统立体的知识网络,达到迁移知识的目的。所以思维可视化在二轮复习课中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清晰化概念,把知识化零为整,最终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在由多变少,所学的课本由厚变薄,迁移能力逐渐提高。

整合地理主干知识、构建思维可视化图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整合过程,也是学生形成系统立体的地理知识再认知过程。学生认为地理知识导图很重要,是二轮地理复习的主要成果,也是进行地理知识再整合的一个总纲目。地理二轮复习在这样的纲目指导下显得更有效。

二、运用思维可视化帮助学生建模,快速解答地理试题

根据近年来福建省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高考地理试题围绕能力立意主线,侧重考查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相关地理原理进行判断推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在作答高考试题中的问题时却不知从何下手,不知如何把学过的知识和问题快速建立关系。为什么学生没有思路?回想教学过程,发现教学中只是简单地重复和灌输地理知识,疏忽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答题思路,而运用思维可视化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运用思维可视化使学生将高中系统地理原理应用到地理问题中,构建分析思路,做到答题规范。因此,在高考地理试题评讲课中应该运用思维可视化帮助学生建模,而不是老师包办一切模式。

例如(2014年新课标II文综卷地理部分第36题):(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此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思维导图解决此类问题,将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绘画思维导图,再组织学生交流,渐渐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最后通过学生展示,老师加以点评,达到进一步完善的目的。上图是在课堂上最后完善的思维导图,从此图可看出,解题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答而不漏。

三、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可视化进行课后复习

很多学生课后复习时,往往把课本和笔记翻开,从头到尾地看完和背完,就算是复习地理。这样是没有多大成效的,只是在重复和记忆知识,而没有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故再回顾时就脑袋一片空白。也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听明白地理问题,下次再面临同样的问题却不会,这些都能反映学生课后复习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可视化外,还应引导学生在课后复习使用思维可视化,让学生以思维可视化进行更完善的知识网络,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二次消化。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后复习使用思维可视化?笔者认为可通过下列的步骤引导学生:第一,抓住这节课“点”即关键的要素;第二,回想这节课老师提到的跟点相关的内容即线进行延伸;第三,回想跟这些“线”有关知识进行补充,建立模糊的思维可视化;第四,翻开课本和笔记本,查阅有没有遗漏的,进行标示,构建明确的思维可视化;第五,每次课后复习时,重新画一张,最后的思维可视化会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识华.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网络财富,2009,2:179-180.

[2]彭春宁.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复习教学模式初探.

上一篇:试论初中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