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有效运用

时间:2022-10-21 06:34:28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有效运用

摘 要: 作者对任务型阅读的概念进行了详细解读: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提出了阅读教学任务化的具体实施步骤,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设计

一、关于任务型阅读

所谓任务型阅读(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指制定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法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课堂活动模式。它主张学生围绕任务采取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用目标语言进行理解、运用、表达或交流,把注意力集中在意义而非形式上。

二、任务型阅读的必要性

任务型教学采用多种小组活动形式互相传递和交换信息,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有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发散思维,吸收知识,练习口语,从而建立自信心,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认为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十分必要。

1.任务型教学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任务型教学就是以任务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2.任务型教学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任务型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是合作和互动的关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使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大大提高。

3.任务型教学法顺应高考的发展趋势。从广东省高考英语试卷命题趋势来看,阅读理解阅读所占的比重在增加,由2010年的30分增加到2011年的40分。从考查的内容来看,题材和体裁更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更多的是考查学生运用相关英语知识、文化、技能、情感态度的能力。任务型语言课堂教学所设计的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的任务,符合高考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考查方向,顺应了高考的发展趋势。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

阅读是对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基于这一思路,我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阅读前活动(Pre-reading)、阅读过程活动(While-reading)和读后活动(Post-reading)。下面以人教新课标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为例,具体论述任务型阅读的实施。

1.阅读前的活动。这个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师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具体步骤。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围绕任务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熟悉课文内容,为顺利完成第二个阶段的交际任务做好准备工作,设计如下:

Task 1:根据阅读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What do you eat for breakfast,lunch and supper?为主题,设计一个小小的调查问卷,了解全班同学的饮食情况。

Task 2:将全班分成6人一组,要求每组课前查阅图书、报纸杂志、Internet等,收集和整理饮食常识,根据所获取的知识,将问卷中同学们所列举的食物汇总分类,填入表格如下:

Task 3: 通过上一环节对事物的认识,要求学生讨论what kind of food you want to recommend to their friends or families?并给出理由。这一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刚学到的饮食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

通过这三个任务的设计,学生对健康饮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因为文中的常识是与自己健康密切相关,所以以浓厚的兴趣去关注教材,同时也为第二阶段学习做好了铺垫。

2.阅读中的任务设计。这个阶段是语言输入阶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我采用快速阅读(Fast-reading)和仔细阅读(Careful-reading)两个环节来完成任务。

快速阅读环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通读课文,识别文章种类,从整体上把握脉络和要旨。我在该环节主要是设置一些根据课文主要信息判断正误的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细节性信息。我将全班同学分男女两个小组,进行一个Challenge Your Memory的小竞赛,交替对以上信息进行判断。

仔细阅读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设计以下任务:

Task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各类图表。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让他们根据图表所示信息回想课文中相对应的句子。互相提示,讨论和检查。然后,挑选1―2名学生在全班做口头陈述,最后,集体阅读课文中的原句,进行自检。通过表格填写相关信息的方式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restaurants:

Task 2:Discussion。通过比较Wang Peng和Yong Hui餐厅所提供食物的advantages和disadvantages后,设置开放性话题What will happen if you don’t eat a balanced diet?并以组为单位讨论得出结论,然后让各组推出代表将讨论的结果与全班同学共享。在讨论、协商的过程中,学生既用英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吸收了不同的观点,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思维水平和语言水平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学生自主和合作的意识也得到了锻炼。

3.阅读后的任务设计。这个阶段为语言运用阶段,是课文学习的进一步延伸。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一系列合作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巩固所学的语言形式,并学会创造性地运用课文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口头和语言再创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Task 1:复述课文(Retelling)。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提纲、关键词、或表格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语言实践转化为学习的技能,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Task 2:角色扮演(Role-play)。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分别扮演Wang Peng和Yong Hui,将课文的主要情节和内容表达出来,适当加以想象。挑选2―3组学生上台表演,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予以表扬。

Task 3:写作(Writing)。确定主题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will end? 将学生分成3―4人一组,要求他们用约120词为本故事加上结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打草稿、修改、编辑作品,成品交由我修改。把一些学生的文章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全班同学,让他们进行点评并一起进行修改。

在整个任务型阅读教学实施中,我起着鼓励、启发、引导、帮助、监控、参与、反馈与评价的作用。由于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积极、主动的,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点,还有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且随着教学任务的深化,学生语言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能更具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Unit2 Healthy Eating.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人教版)[M].2007.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周红星.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尝试.新课程(上)[J].2011,(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强化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体育教学质效 下一篇: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