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生评教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21 02:54:55

国内大学生评教现状分析

本文作者:丁三青 郑延福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学生评教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高校学生评教”专题研究的主要方面,对有关文献的代表性观点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期对教学评价实践有所裨益。

一、学生评教的涵义

关于学生评教概念,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学生评教(StudentRatingsofTeaching)即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定[1]。学生评教是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简称,其内涵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2]。学生评教的产生由来已久。从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大学的中世纪起源有两种类型:学生大学和教师大学。学生大学完全由学生主导,为了学生而存在;大学的一切决策、计划与行动,都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都以学生的最高利益为依据;学生在严格地评价着教师,并掌握了教师的职业前途。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有参与权,教学评价自然包括其中。而且由于其分担了部分教育成本,因而评价教师的教学并要求教师改进教学也是他们的一项权利[3]。在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学生的权重要加大,要把学生评教作为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4]。

二、学生评教的作用

学生评教,既是一种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有效反馈信息的手段,也是一种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现已成为大学教学例行的和强制性的组成部分[5]。对于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言,学生评教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第一,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学生评教工作,有利于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全面、准确地掌握教学信息,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决策水平,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第二,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学生评教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增强追求高质量教学的意识,不断充实、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第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评教促使他们更注意体验和感受教学过程,以学习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6]。在学生评教过程中要重视评价的形成,全面、如实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评价结果进行自我分析和持续改进。而在部分高校,教学管理者更看重“学生评教”的总结,评教的形成难以实现。

三、学生评教的有效性

1.基本概念学生评教有效性指学生评教活动结果与社会和评价主客体的需要是否相符及相符程度如何[7]。有研究者曾做过一个比较实验,同一个评价表,分别请10名教学督导组的专家和100名学生对本学期该年级的8名主要授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时间分别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之后。评价结果表明:专家与学生评价基本一致,特别是对教学质量优秀和教学质量较差教师的评价,认同率达100%,评分也相差不大。对于教学质量处于中间状态的教师,专家与学生的评价略有出入[8]。

2.影响因素有人提出了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假设:“理性人”和“完全信息”,这是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假定。(1)“理性人”是指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理性的、利己的,都是以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力的。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主体,能理性地评价教学质量。学生以自身知识、素质、技能最大化目标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受个人偏好(如学生偏好更活跃的教学气氛)或教师行为倾向(如教师倾向于出较容易的考题给较高的分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在学生评教活动中,“完全信息”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有充分的评价知识和评价能力;二是学生能够获得教育服务的全部有关信息,包括课程的其他授课老师的基本情况、课程隶属专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等。学生在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中,必须符合“理性人”和“完全信息”等的假设,才能对教学质量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是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在实际中不可能被充分满足,因此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可能是完全可靠、可信的[9]。教师在其教学工作中必然需要和应该享有一定的自由,他们需要获得尊重,希望能够独立、自由地从事各种学术活动。在教学中有关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以及教学用具的使用等方面也需要一定的自。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各自的价值目标,教师只是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指定课程的讲授,必然会出现一些被校方或教师认为重要的课程而在学生看来并不那么重要,以致学生在评教过程中很少会给它以较高的评价,这必然影响到“学生评教”的有效度[10]。

3.提高有效性的对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评估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与会代表认为:现在整个办学理念,学生是主体,应该让学生的声音在评价中有所体现。可如何才能保证从学生那里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如何才能避免学生在评估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认真的态度?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11]。(1)提高认识,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使参评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学生评教的目的和作用;(2)制订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适合学校、专业及学生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学生评教有效性的重要因素;(3)控制评教过程,对影响学生评教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监测、调控、修正;(4)评教制度化,使学生评教工作形成制度;(5)坚持综合评教,将学生评价、行政领导评价、专家评价与教师自评相结合,合理确定权重;(6)正确使用评价结果,将学生评教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不能以一次评价结果作为评判教师教学水平或能力高低的惟一依据[6](P.170)。

四、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

教师教学质量内涵丰富、外延极广,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学生评教采用的指标体系大同小异,不外乎教师基本素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内容。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学生一般可对下述方面做出较好的描述:第一,教师的教学技能;第二,教师的职业行为和伦理观点;第三,学生参与和课堂交流;第四,师生关系;第五,课堂的组织与管理;第六,教学的明晰性、系统性;第七,考试公正性;第八,学生学习收获。但是,对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授课内容的适合性和先进性”、“评分的宽严程度”等与课程、学术有关的内容,学生则略显能力不足。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要考虑学生的评价能力,突出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评价量表的构建,是他们认识和理解学生评教的非常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

五、学生评教的结果

评教结果的处理应坚持几项原则:第一,适时反馈评价结果。让被评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进而继续保持和发扬优点,对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使评价活动能够真正发挥其督促、鞭策和提高教师教学的目的。不向评价对象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的教学评价就失去了评价活动的部分意义。第二,全面呈现评价结果。评价工作结束后,应以量化数据和定性说明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被评教师教学总体评价结论和各单项评价得分情况,提出教师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和具体建议,补充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第三,合理利用评价结果。教学管理部门搭建教师团体学习交流的平台,让评分较高的教师分析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激发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于评分较低的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情况的跟踪和全面了解,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听课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其及时改进教学,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第四,正确看待评价结果。由于学生的素质问题和各种评价心理效应,以及在评价过程中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评价结果的公正性有时难以保证,容易导致师生人际关系紧张,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束缚教师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正确看待并合理解释评价结果。

六、学生评教的局限性

学生评教在理论上是有争议的,其有效性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是广大教师和学者争议的焦点。支持者认为: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学生有权与其他顾客一样对服务作出评价;学生与教师密切接触,能够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准确的评价。反对者则认为:学生评价会导致教师为评价而教;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很难对课程和教学做出正确的判断;学生评价受到教师身份、班级规模、课程性质(选修还是必修)等变量的影响,缺乏有效性。从教师的态度来看也是两极化的,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认可和接受了学生评价,但认为学生评价是教师“受欢迎度”的竞争,与教学本身关系不大[13]。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仅靠学生评价是片面的,因此,将学生评教结果用于教学改进时,要参照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

上一篇:院校建筑工程技能系统化课程的改革 下一篇:大学国际化专业模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