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承接产业转移思考

时间:2022-10-21 02:49:5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承接产业转移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发达地区开始向外转移,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具有很大优势,但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并存在一定的问题。该区域应借鉴经验,弥补不足,进一步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长吉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070-02

区域间产业转移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事实,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着产业的梯度转移过程,因此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之间,也可以而且应当促进这样的产业梯度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开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资,经济高速增长持续了三十年。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对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目前,产业转移逐渐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及国外开放地区的大势所趋,经济欠发达省区都在抓紧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因此研究如何实现产业大规模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经济欠发达地区又该如何抓住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如何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等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吉林省已经启动建设广东工业园、上海工业园、北京工业园、台湾工业园等工业园区,研究制定鼓励开发区与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合作的政策措施,集中规划建设一批省际特色产业园,打造产业集聚发展平台。长吉图区域的发展将形成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那么吉林省尤其是长吉图区域该怎样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具有的优势

(1)在政策优势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开始实施后,为此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平台。由于有“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该地区的可以执行更加灵活的政策,创造更有利于所引进的产业发展的条件。

(2)在区位优势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范围包括长春市城区及所属部分县(市)、吉林市城区及所属部分县(市)和整个延边州,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和人口数(1090万)均占吉林省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08年为4241.7亿元)占吉林省GDP的66%。该地区处于东北亚的地理几何中心。长春和吉林两市位于哈―大线中部,是连接辽宁和黑龙江两省的纽带,又位于未来中蒙大通道的中部,是连接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与东北东部及朝鲜、韩国以及日本的关键位置。延边州既可以联结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东部地区又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该地区可以直接连接与俄罗斯、朝鲜的港口并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紧密相连。

(3)在产业基础方面,该地区在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传统优势,生物医药、微电子、旅游业等吉林省主要的产业在基本在这一地区布局。这些基础既可以为传统产业的进入提供基础,也可以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对吸引外部产业的转移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

(4)在科技人才方面,吉林省具有吉林大学、中科院应化所等一批科技人才中心,同时吉林省国民受教育水平和平均文化素质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方面都具有优势。

2 面临的挑战

(1)面对产业转移的浪潮,我国西部地区和东北各省都在积极争取承接合适的产业在本地落户,竞争激烈。中东部和西部省份很早就开展了产业承接工作,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作为新的国家战略开发区域,如何打出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是个新的课题。

(2)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部产业关联度低,结构不合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的第一产业农业所需的主要农业技术装备和农药、化肥等物资百分之四十需要从区域外采购,工农业联系不紧密。主要工业之间如汽车和石化两大产业,相互依存度不高,产业链没有连接。另外,区域内大中小型企业不均衡,缺乏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主导产业配套企业少。金融、保险、研发等服务业发展滞后。

(3)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在服务精神上还有有欠缺,在主动创新,主动服务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在招商引资上,重招商,轻服务,招商之后的后续服务与责任主体缺失。

3 理性的思考

(1)加强领导,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应总体规划。

产业承接工作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部门,吉林省应该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产业承接工作。该小组的成员应为涉及到承接产业转移的省内各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吉林省应该制订该区域内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规划及政策措施,做到科学规划、全省一盘棋。

(2)打造特色产业园区,避免重复建设。

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吸引特定产业是进行产业承接的有效方式。目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的各地都在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努力打造自己的产业园区,有以承接地区产业为主的园区如广东产业园、上海产业园等,也有以承接或发展某种产业为主的园区如汽车产业园等。但由于各地存在竞争,容易产生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所以,该区域内的产业园区的布局要整体考虑、科学布局、正确定位、形成特色、避免重复,把产业园区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适合的主导产业。省产业承接领导小组应该重复发挥作用,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增强各个产业园区的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增强产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性。

(3)集聚相关产业,延长主导产业产业链条。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产业链条短,且关联程度低。该区域内的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农业装备技术发展落后。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链条短。汽车业作为吉林省产值最大的产业,零部件配套等产业在省内缺乏布局,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链条短缺。另外,区域内各个主要产业间关联程度低,相互带动不明显。在承接外来产业转移过程中,吉林省要大力吸引与主要产业配套的企业到长吉图区域投资,与本地企业一起延长主要产业链,增强主要产业间关联程度。

(4)走新型化工业道路,注重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讲,国内外产业转移出去的产业一般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很多可以破坏生态环境,污染较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作为国家区域战略的一部分,要制定严格的产业准入政策,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5)进行制度创新,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要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要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条条框框,大胆创新。区域内的各地方要打破行政界限,共同规划,摒弃影响区域内经济交流发展的制度障碍。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建立服务型政府,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新引力。

(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最终发展还是要靠自身的发展,所以要在承接外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本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产业承接过程中,要增强本地区的主观能动性,使外来产业本土化,加大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力度,不断改造本地企业,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成荣敏,许正良,何为. 长吉图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宏观经济管理,2010,(4).

[2]赵儒煜,李晗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产业发展战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

[3]王胜今,赵儒煜.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与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0,(4).

[4]赵放,陈阵.从外商对华投资战略转型和产业转移看吉林省引进外资策略的调整[J].经济纵横,2008,(5).

上一篇:城市化水平和耕地资源协调性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