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一夜登顶 IBM告别PC

时间:2022-10-21 02:24:06

联想一夜登顶 IBM告别PC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与此同时,联想的高级管理层进行了调整,IBM高级副总裁史迪芬・沃德出任新的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出任公司董事长。新的联想集团有权根据协议在五年内使用IBM品牌,并获得商标及相关技术。这会是一次促使两家公司各自发生蝶变的商业交易吗?

IBM从个人计算机硬件领域的退出将给另一巨擎东芝带来沉重压力。该公司将不得不相应地降低其成本,或退出久已不赢利的计算机业务。

周三(8日)的消息对于整个计算机行业来说不亚于一次震荡,这次震荡将此前不为人知的联想推上世界第三大PC制造商的宝座。分析人士指出,整合了IBM高品质设计、优良技术和联想低成本制造模式的新公司将对1830亿美元产值的PC行业产生强烈冲击,一些日本厂商将有可能被淘汰出竞争版图。“过去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惠普和戴尔,现在又多了联想”,Gartner日本公司首席分析师Kanae Maita说。

一些分析师呼吁东芝放弃PC业务,原因是惠普和戴尔的降价策略已使该公司付出220亿日元(2.1亿美元)亏损的代价。新的联想集团,尽管迄今仍以低成本台式电脑制造商的面孔出现,但倘若该公司进一步挥师高端笔记本电脑市场,将对东芝的市场份额带来不利影响并引发沉重降价压力。长期以来,笔记本电脑是日本厂商雄居全球IT业的重要领地。

但即使IBM已抽身而退,该行业在未来几年的盈利前景依然十分不乐观。Gartner预测,PC业的年增长速度在2006到2008年间将只维持在2%,大大低于2003年至2005年间4.7%的增长水平。Maita说“东芝削减成本的努力将很难长期进行下去,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竞争状态”。

然而也有分析师指出,与IBM的商业模式已转向软件和服务业相比,东芝仍被看作一家硬件公司,因此它很难放弃PC业务。一些人认为文化因素也是关键。“美国公司无法忍受损失,因为股东回报压力巨大,但日本公司不一样”,UFJ Tsubasa公司分析师Yukihiko Shimada说,“我确信它们会坚持做下去”。

出处:《今日美国》2004年12月9日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变。在计算机50年的发展史上,没有一个品牌堪与IBM相比。“IBM告别PC就像联合利华告别皂粉一样”,Daily Mail评论员Alex Brummer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精明的抉择,尤其是在IBM在该市场领域的领导地位被惠普和戴尔超越以后。“即使把IBM和联想的市场份额加在一起,它也才不过7.7%,远远低于惠普和戴尔”。

《每日电讯》(Daily Telegraph)的Neil Collins评价说,“该交易可能是中国公司迄今为止数额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相对低廉的并购价格来自IBM“在PC业巨变背景中的超低利润”,而“与行业冠军戴尔竞争,对IBM的时间和资源来说是不划算的”,《金融时报》法律专栏评论员如是说。

但《南华早报》却不认为该项交易对联想有利。这家香港的报纸说它怀疑联想有能力把IBM都赔钱的业务做到赚钱。“IBM的PC业务在去年的亏损达到2.58亿美元,同期联想只赚到10亿美元,把两项加起来,你会看到一只受伤的雄鹿”。

那么是什么让联想对这样的一桩交易情有独钟?《泰晤士报》评论员Wheatcroft说,该公司将被允许使用IBM品牌长达五年是原因之一。“IBM是世界第三大最有价值的品牌,在个人电脑上使用该品牌,即使只有五年,对联想的意义也远远超过将它的营业额扩大三倍。”

《每日电讯》的Collins指出,IBM“从桌上型电脑领域的消失将是永久的,而联想需要跨越一大步以达到它想要的规模和水平”。《独立报》编辑Jeremy Warner指出,某种程度上,该交易可以看作IBM告别其过去错误行为的举动,尤其是对“IT业革命性变化的熟视无睹”让这个蓝色巨人付出了代价。“就像IBM的沉沦已足以被列入经典案例一样,郭士纳时代的转型也被看作是成功的典范,就像郭士纳在其著名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Who Says Elephants Can’t Dance)中所说的那样。

迄今为止可以得出的结论是:IBM终于又可以开始舞蹈了,因为它已经意识到想要统治所有市场领域的不可行。在Warner看来,“告别PC业务让蓝色巨人终于又回到了他的根基――一家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

出处:英国《卫报》2004年12月10日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最大的PC厂商,联想进入国际舞台将引发低价电脑的竞争白热化。原本在自己铸就的财务困境中苦苦挣扎的日本厂商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困难。

迄今为止,国内电脑制造商利润走低的倾向十分明显。NEC个人电脑业务连续三个财年出现赤字,东芝在2003财年也了亏损报告。

尽管大多数日本厂商代表在回答关于IBM出售PC业务的反应时表现得并不惊讶,但他们同声表示将不会步蓝色巨人的后辙。本土竞争最为激烈的两家公司――NEC和富士通,均表示PC业务是它们进军信息服务领域的敲门砖。

“我们相信PC业务将有助于我们巩固和现有客户的关系,从而起到促进信息服务系统销售的作用”,富士通社长黑川博昭说,“我们和IBM不同,后者只是从计算机领域获利”。

另一位NEC负责人称,公司主要利润来自硬件技术,该技术对于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极有帮助。

迄今为止日本厂商能够指望的是本国市场的独特性,在日本国内,高品质、多功能的产品销路一直很好。

今年夏天,东芝推出了广受关注的被称作该公司PC战略“最后”转型标志的产品:面向高端用户的Qosmio笔记本电脑,该电脑具备超高清晰液晶显示屏并能够与电视实现兼容。

在行业巨无霸戴尔在前半个财年攫取了日本市场逾10%的份额之后,一股崇尚价格低廉、设计简约化的PC浪潮开始涌入日本。如果消费者对于联想并购事件所引发的廉价风潮持肯定态度,那么围绕着个人电脑价格的竞争将愈发猛烈。

出处:日本《朝日新闻》2004年12月10日

IBM出售PC业务予中国顶级大厂的行为无疑令惠普压力大增,但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惠普将不会放弃其250亿美元(355亿纽币)的PC业务。

“现在是惠普向世人展示为什么PC业务对其具有战略意义的时候”,Gartner分析师Martin Reynolds。

过去的数年间,惠普像老对手IBM一样,构建了“一站式”信息服务系统,为多家著名公司提供计算机硬件和咨询服务。

然而本周IBM的举措令它脱离了这个模式。分析人士指出,IBM将集中精力做好IT咨询、芯片设计和信息服务产业,而戴尔、惠普、联想和日本厂商将为个人电脑日益缩小的盈利空间而拼命。

Reynolds表示,2005年全球PC销量将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然后呈现下降趋势,利润也将愈加走低。“IBM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它不认为构建、设计、生产和推广个人电脑是一项战略举措。”“从很多方面看,IBM这样做都堪称明智之举。”

但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惠普却在一项声明中称,该公司将继续固守其“单一公司提供大范围产品”的战略。惠普总裁卡莉・费奥瑞纳在接受分析师问询时指出,该公司将坚持既定路线不变,“我们有适合的资产组合、适当的战略规划、适时的产品和正确的市场定位”。

规模是费奥瑞纳执掌惠普五年来矢志不渝的战略追求,该种追求直接导致了2002年惠普和康柏的合并。在本周的分析师会议上,惠普曾三次否决分拆议案的事实被费奥瑞纳首次披露。

目前,尽管受到IBM引发的可能出售PC业务的压力,国际数据集团(IDC)分析师仍称,惠普将有可能考虑收购另一家PC厂商以继续扩大规模。

出处:《新西兰先驱报》2004年12月10日

IBM将要把它的PC业务出售给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集团,交易额为6.5亿英镑。受此事件影响,位于格里诺克(Greenock)的600个工作岗位将可能不复存在。

该项交易结束了IBM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建立起来的牢不可破的PC霸主地位。随着该公司在苏格兰的工厂最终迁向中国,全球PC制造业格局将发生重要改变。

“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现在的关键是好的执行”,Gartner分析师Martin Gilliland说,“中国企业要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佳地位,而以IBM作为并购对象显然是安全的,后者出售其PC业务的动机很明确,就是要把它不能赚钱的PC业务分割出去。然而接下来的挑战是――联想必须将它做成功。”

去年年初,IBM将格里诺克工厂的PC制造业务外包给另一家美国公司Sanmina,后者买下了全部生产线并雇佣了643名工人从事生产。从那时起,临时工取代了300个全职岗位。IBM还同时雇佣了2,800名工人从事服务和后勤等工作。双方签订的合同为三年期,总金额26亿英镑。

出处:《苏格兰人报》2004年12月9日

上周以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联想集团总裁称,他希望这笔交易能够有助于IBM拓展其在中国的市场。他同时预测,全球PC业在未来几年内将经历更多的并购。

“目前全球十大PC厂商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是健康和盈利的。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太久,那些经营模式不健康的企业将最终被淘汰出局”,新的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如是说。杨不赞同Gartner在11月份作出的该行业前十名电脑企业在2007年将有三家消失的预测。“究竟三家还是五家,我不清楚”,杨说。

该交易伴随着一系列收购案例的登场,其主角是中国企业。台湾冠捷在12月15日宣布,该公司将收购飞利浦的PC显示器业务,收购金额为3.58亿美元,此举令冠捷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PC显示器制造商。

杨指出,与惠普和康柏的合并案相比,IBM和联想的整并将是比较顺利的,其部分原因在于:两家公司在市场和主要产品方面并没有太多的重复。“我们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杨元庆说。目前双方尚未谈及的合作项目包括微处理器业务,迄今为止联想还是选择使用英特尔和AMD的产品。

出处:《福布斯》2004年12月17日

IBM把它价值100亿美元的PC业务卖给了联想,这其中的奥妙似乎不需要天才来证明。除了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以投入新兴产业之外,IBM还得到了一个在未来世界第二大信息科技市场大展鸿图的机会。

确凿无疑的是,双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的联想集团总裁面临着不仅要拉近从纽约到北京6,800英里漫漫征程的重任,他同时也要设法弥合双方巨大的文化差异。部分企业用户将怀疑联想是否有能力提供和IBM相同品质和标准的服务。戴尔集团主席说“上一次计算机行业成功的购并是在什么时候?”

戴尔的评价并不能被简单归作主观。事实是,该公司将成为合并后的新公司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尽管两公司的合并将产生规模效应,但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戴尔依然拥有难以匹敌的高效率的直销系统。更有甚者,该公司已开始向联想多年占据的政府采购领域发起挑战。

迄今为止,两公司在零部件产品外包,产品设计方面已经具备了某些共同的特征,但文化和商业管理方面的挑战依然是巨大的。它们能渡过难关吗?一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徽标已开始和一个具有浓厚国资背景的中国企业联手进入一个高度变化着的市场。这个世界的变化就是这样迅速。

出处:美国《商业周刊》2004年12月20日

上一篇:从穷人那里获取利润 下一篇:Adobe:长袖善舞的杂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