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但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
据说李白登黄鹤楼时看到了崔颢题在楼壁上的这首诗很为赞赏,认为既然有了这样的诗,自己也就用不着写了。我觉得,高傲的李白假如真的看上了这首诗,一定不在于其他方面,而在于这种站在高处自问家乡何在的迷茫心态。因为在这一点上,李白深有共鸣。
――余秋雨《乡关何处》
【技法支招】
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19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T.布朗用“提示”代替“联想”,把联想规律划分为接近、对比和类似三类。其实,考生在写作中就可以运用这三种联想规律来作文。
一、运用联想法选用素材
写作时将思维横向铺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广泛联想课内外阅读中与主题有关的诗人、作家,历史人物、现实人物,引用名言警句或恰当的事例来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感想。其实,课内阅读中的写作素材俯拾皆是,考生只要选好角度,联想运用,就可信手拈来。在古圣先贤、英雄豪杰和文化名人当中,有许多素材可供考生使用。
二、运用联想诠释发挥
考生可以运用联想将课内阅读材料中包含着说理要素的著名故事或人物形象的某一典型细节,加以合理想象,诠释发挥,达到说理的目的。其中,考生可以通过接近联想将同一主题的人、事、物进行组合,然后就其共同点进行阐述;可以通过对比联想,将同一主题的正反两面的素材加以展示;还可以运用类似联想,将类似的人、事、物放到一起,分析其相同与不同之处,然后就其相同与不同之处来导出自己的思想观点。
【牛刀小试】
翻开历史的书卷,听信他人谗言,失去自主判断,最终落得悲剧收场的事例比比皆是。宋高宗慑于岳飞震主之威,听取秦桧谗言,“令岳飞暂且班师”。岳飞涕泪交流,痛心疾首,大放悲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被迫撤军。之后岳飞被以“莫须有”之罪赐死。一代勇将,在沙场纵横二十余年,金戈铁马,寒枪冷月,终究一切都化为一缕云烟,飘入了尘封的历史。宋高宗缺乏自主的思考与判断能力,是这起悲剧的主要原因。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写道:“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那么,对于他人的意见,我们就该置之不理,以自我为正确答案吗?
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曾风靡全球,至今仍成为许多人的人生信条。其实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但丁这句话的含意。它追求的是个性的自由,它崇尚的是做事的坦率。成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要怎么走,要以什么姿势走,取决于自己。回看我国圣人孔子,他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圣人尚且在看别人时会反思自己,当我们面对别人的建议时,难道不应该采取这种谦恭的态度吗?其实,拥有自主的思考与判断能力,是建立在能正确取舍他人意见的基础上的。
【摘 要】一直以来,英语单词识记难、遗忘率高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广大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因此,能否巧妙地记忆英语单词就成为是否能快捷突破英语学习的关键。本文提出了记忆英语单词时应抛弃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可以通过联想法来进行设置一定记忆关联进行记忆,有效地解决单词记忆效率低、遗忘率高的问题。【关键词】英语单词;记忆关联;拼音;编码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记英语单词时大脑简直就是跟自己在唱反调,老是难以记住单词;即便是一时间记住了,没过几天又忘记了。从小学到大学学过的单词成百上千,但是往往感觉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可以提取的。于是很多人感叹“学习英文十多年,到头来什么到记不住,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为什么我们学英语会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我们记忆单词时是不是都是“粗暴”地根据词汇表从A到Z去记忆啊?而且记忆时也是光盯着单词本身去背。就像这样:如要记单词“Abandon”,就反复地念英文发音“[?’b?nd?n]”,中文意思“抛弃”,单词字母拼写“A-b-a-n-d-o-n”。我们绝大多数的英语老师都是教学生使用这样的方法记单词。这样机械式的记忆方式,也许一时间内会记住了这单词。但是,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到了要用这个单词时,却发现什么都记不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想象一下你的大脑就是一座城市,神经网就是城市的电力网,而正在记的单词是一座房子。如果在记忆“Abandon”单词时,没有设置任何的记忆关联。那就像是在城郊的一座房子,电力肯定会没有城里的那么稳定可靠。也就说机械式的记忆结果非常不牢靠。所以,把房子搬到市中心去吧,换句话说记忆单词时务必要设置“记忆关联”,这才能改善记忆单词的效果。这个“忆关联”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联想”来设置。所谓联想,就是当人脑接受某一剌激时,浮现出与该刺激有关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1]。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以下面就介绍有效的通过“联想”来设置一定的关联来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我们以下把该方法简称为联想记忆法。一、联想记忆法总步骤按联想记忆法记忆英语单词应遵循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应该先多看。第二步多读。第三步是分析单词有哪些熟悉的模块?可以根据单词的特点,将其划分为汉语拼音模块、或者是某些形象模块、或者是你原本就比较熟悉的英文单词这些模块。第四步,根据组成该单词的模块特点,展开它的联想。第五步回忆,查缺补漏。二、联想记忆法的具体方法通过联想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的形式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三种形式。形式一:通过拼音模块进行联想(简称拼音法)找拼音时可以找完整拼音,也可以找相似的拼音。完整拼音的拼音怎么找呢?以单词“change[t?e?nd?]vt:改变”为例。第一步看它的三方面:①看它有那些字母组成,②看音标,③中文解释,词性。第二步慢读三遍,根据音标[t?e?nd?]读准发音。然后快读三遍,这样通过右脑记忆。第三步从整体、局部、单个字母三方面来进行分析。整体就是“change”这个完整的英文单词。局部就是看这个单词由那些模块组成,比如你可以从这个单词里面找到那些拼音,或者局部的单词。单个字母就是组成不了拼音和单词剩下的那些单个的字母。下面我们看一看利用拼音法记忆单词的例子。例1:“change”的记忆过程如下:①看单词“change[ t?e?nd?]vt;改变”。②读单词“[t?e?nd?]”;慢读、快读各三遍。③把单词“change”分成两模块:a、chang―“嫦”的拼音;b、“e”―“娥”的拼音。④记忆联想:嫦娥改变了月球。(注意记忆联系一般以一两句话的形式,其中应包含单词所包含的模块和中文解释)。⑤回忆。其实汉语拼音是在英文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拼音的很多规则就是参考英文的[2]。对我们来说,拼音是很熟悉的东西,而英文字母是比较陌生的。用拼音来背单词,也符合“以熟记新”的记忆原则。形式二:通过单词模块进行联想(简称熟词法)跟找拼音模块一样,找单词模块也可以找完整单词;或者是找近似单词;甚至找词根词缀。所不同的是,熟词法找的是“要记忆的单词”中有没有你熟悉的、较为简单的英文单词组成。记忆时,也要按联想记忆法记忆英语单词的五个步骤进行。下面我们看一看利用熟词法记忆单词的例子。例1:单词hesitate[‘hez?te?t]vi.犹豫的记忆过程。①看单词“hesitate”。②读单词“ [‘hez?te?t];慢读、快读各三遍。③把单词分成三个模块:a、he―“他”;b、sit―“坐”;c、ate―“吃eat的过去式”。④联想:他坐着吃东西,看起来很犹豫的样子形式三:找编码法。(也就是字母法)单词都是由26个英文字母所组成的,所以,记忆起来跟数字一样,只要能把一到一百从头都搞定,之后的内容就变得非常容易了,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26个字母巧妙的记忆下来,把这26字母通过联想得到一个编码。比如说A,就可以联想成APPLE苹果,所以A是苹果。又比如B是男孩,C是猫,D就是狗,E是耳朵,如此把字母进行编码,其它的字母如表1所示。这样的话,我们就能把26个字母当作编码快捷的记下了,然后结合应用锁链法进行联想记忆。
在使用锁链法时,具体的过程是通过联想把一个图跟后面一个图相连接在一起。以记忆单词“bear熊”为例,其组成单词的编码为:“b-男孩”,“e-耳朵”,“a-苹果”,“r-兔子”。怎么样才能把“男孩”、“耳朵”、“苹果”、“兔子”和“熊”联系在一起,所以,一定要构造出一个画面,按照顺序首先要把熊给摆出来,想象一下:熊抱男孩,男孩弄伤了耳朵,耳朵哭着要吃苹果,苹果里面跑出一只兔子,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就可以轻松记忆。使用字母记忆法的要点是,一是要熟悉字母编码。二是开始练习的时候需要找简单且熟悉的物体去记忆,简单的不断的刺激自己,让自己建立自信,同样的练习次数多了,就可以延伸自然延伸了。三、结束语记忆的一种主要机能就是在有关经验中建立联系,思维中的联想越活跃,经验的联系就越牢固,如能经常形成联想和运用联想,就可增强记忆的效果。可以说,通过联想法进行英语单词记忆是符合我们大脑记忆规律的。但运用时也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选择好联想的中介物,即上文的英语单词模块分析要合适。二是要注意积累;旧单词记忆积累得越多,记忆新单词时产生联想联系就可以越广泛,联想记忆起来当然也越容易。参考文献:[1]黎婷婷,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2]周美园,英语单词图像趣味记忆策略浅谈[J],考试周刊,2016
关键词:心理联想法;英语单词;记忆;实验数据 一、英语单词记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上,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记忆单词方面经常是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却与效果不成比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单词记不牢。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记单词,但在测试、阅读或听力时还是记不住;或靠短时记忆,但是过后就忘,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而且使得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2.认读单词不过关,阅读小短文的时候,遇到很多学过的单词,似懂非懂,认读不出来。
3.没有掌握一词多义。当记住的单词在不同的句子或段落中出现时,不能根据其语境确定正确的意思,导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对于上述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小学一、二年级着重口语的训练,没有对单词的背诵和记忆做较高的要求,而升至三年级后,马上需要学生对单词的掌握会读、会认、会说,学生感到困难;(2)大多数学生认为,课文中出现的单词是孤立的,词与词之间没有联系;(3)学生不了解科学记忆单词以及英语学习的特点,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单词学习和记忆方法。
二、心理联想法简介
心理联想法,所谓联想,即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系或联结。联想的形成遵守两条原则:相似律(相似的观念易形成联结)和对比律(能够相互比较的观念易形成联结)。实例见图1。
■
图1 联想图实例
比如:学生在学习单词zoo,park,hospital,supermarket,sea等类似场所的时候,让学生直接联想感受到的内容,让学生描述在自己脑袋里形成的图片。希望能把学生的联想到的词语和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更有信心完成联想单词的制作,从而推动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通过教学模块里面的情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形式多样、接近生活,学生乐于接受的联想内容。比如: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九册Module 1可以设置Playground为联想话题来展开教学单词;Module 2设置Supermarket来联想食物的单词;Module 3设置Park来联想可以做的事情;Module 4设置Sport来联想喜欢的运动;Module 5设置Food来联想三餐所需的东西;Module 6设置Toy来联想怎么做到别人一起分享;Module 7设置Illness来联想生病的时候怎么处理;Module 8设置Animal来联想如何跟动物做好朋友;Module 9设置Sport day来联想怎么做一个合格的运动员;Module 10设置Plan来联想自己的出游计划。
三、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心理联想法,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达到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单词记忆能力的目的。
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新标准英语五年级教材中不同单元知识结构模块化、螺旋渐进的特点,把心理联想法和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相结合,探索简易实用绘制联想单词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探索心理联想法与英语单词记忆结合的可行性。
2.验证心理联想法对于提升五年级学生英语单词记忆能力的有效性。
3.探索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心理联想法,并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反映其心理的变化。
四、研究方法以及过程
(一)拟定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通过选取五年级两个平行班,一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控制班,采用对比试验法、验证心理联想法对于提升小学生英语单词记忆能力的有效性。
2.案例研究法:从实验开始,跟踪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等信息,以及试验开始前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原有记忆单词方法统计,试验开始后学生的单词测验成绩、单词默写成绩、期末成绩等资料。
(二)实验的实施过程
1.对学生进行心理联想法基本方法的培训:
在展开实验前2周,通过课件展示、教师绘制、学生实践、作业反馈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
制作心理联想法词汇的方法很简单,需要白纸和几支彩笔就可以开始制作,步骤如下:(1)从一张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2)用一个中心词汇表示中心主题并画出一幅图;(3)在绘制过程中使用各种颜色;(4)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将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此类推;(5)让联想图的分支自然弯曲而不是单一的画直线;(6)在故事情境里标上需要记忆的单词(关键词)或者自己的情绪;(7)自始至终都使用图形来辅助记忆单词。
通过笔者的几次指导,学生就能较为自如地独立进行联想单词的制作了,学生联想单词作品见图2展示。
■
2.实验具体步骤:
(1)实验班在每天常规教学前,利用3~5分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教师所给的单词,进行头脑风暴,绘制联想图,并联想与之相关的单词以及感受。
(2)实验班在每模块的常规教学后,利用5~10分钟,在教师引导下,将本模块所学单词和以往所学单词进行结构梳理,可以再次绘制基于本模块单词的图形。
(3)控制班则进行常规教学。
3.数据测量:
(1)随机抽取10次两个班学生英语单词听写测验的成绩。
(2)抽取5次两个班学生单词常规测验的成绩。
(3)抽取两个班学生期中、期末考试。
4.英语单词听写成绩的数据分析:
在整个学期中,抽取两个班级的十次单词听写测验,将平均分作为统计对象,见表1。
从常规的十次单词听写平均成绩来看,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正确率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有三次还出现控制班的听写成绩高于实验班的情况,原因可能是控制班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准备了单词听写,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单词常规测验的数据分析:
在学期中完成了这两个班的五次单词常规测验。这五次的单词常规测验是突击进行的,教师没有事先布置过复习范围,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于已学过模块的单词的掌握是否牢固,以免学生提前准备,也可以看成一种延迟测验的方式。分值详见表2。
这说明在学生没有提前做准备的情况下,实验班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程度远高于控制班的学生,表明了心理联想法的单词记忆方法与传统的单词记忆方法相比,更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提取。
6.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心理联想图来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记忆单词的应用研究,而且学生也更愿意敞开心扉畅谈自己的感受,笔者对研究进行如下总结。
(1)心理联想法对于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单词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联想法不仅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达形式,也是一种认知策略。
(2)心理联想法与英语单词记忆结合是可行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心理联想法能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期和后期的问卷情况的对比发现,心理联想法的教学、学习方式,触发了大多数学生对单词拼写结构、词义的思考。
②心理联想法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期和后期的对比,以及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的表现发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日渐浓厚了。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班的学生常常会主动要求教师布置心理联想法的作业;更有许多次,学生会自觉地将心理联想法作为额外的家庭作业来完成。
③在实验中发现,每个模块的心理联想法,在不同的学生笔下都各有特色,学生从来都不会统一使用一种方式或一个模式来绘制一张英语单词联想图。通过学生绘制的各有特色的联想图,很好地反映了学生的单词信息加工和关联、跳跃的思维,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发挥,而且学生跟老师交流的内容也更深入。
虽然就目前来看,本研究还是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笔者认为针对今后的研究课题,还可以做以下调整。
在学生使用心理联想法记忆单词的过程中,有极个别学生即使运用了心理联想法记忆单词,效果仍然不理想。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较好地绘制心理联想法,下阶段主要着力点在于探索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设计与绘制心理联想图,并帮助学生灵活运用,从而更深层次地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蒋争.英文单词分解记忆法[M].台湾:笛藤出版图书有限公司,1995.
[3]顾修全.投射绘图心理分析.香港:皇冠丛书,2006.
【关键词】联想法教学;数学;教学
中国分类号:O1
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其名著《怎样解题》中指出:“联想是架起学生所学旧知识,旧技能与新知识、新技能的一座桥梁,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1]在教学中,我感到联想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2013汽车修理班和2013机电一体化班上,笔者运用联想法2013汽车修理班、2013机电一体化班上学期期末成绩分别是85.5分和86分,效果较好。联想,就是设法运用已有、已知知识、技能与新问题建立联系,通过旧知识、旧的技能来解决新问题。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因此,用联想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在教学活动中,是这样运用联想法进行教学的。
一、进行知识联想
知识联想,就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这部分知识联想到另一部分知识,通过联想在这两部分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把两部分知识合为一个整体考虑。其主要形式有三种:由条件到结论的联想、图形联想、概念联想。例如在2013汽车修理班教学到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定理时,定理是: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在教学中,我突出:两条直线要相交,第三条直线都垂直于两条相交直线,这是条件,凡是一看到习题中有: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相交直线这个条件,自然就联想到这条直线垂直于两条相交直线所在的平面的结论,把条件和结论融为一个整体。学生们在做作业时遇到一道习题: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O上一点,已知AB=8cm,PA=60cm,∠AOC=90。,证明PCBC,学生们做此题时看到PA∩AC=点A,BCAC,BCPA,有98%的学生立即联想到BC平面PCA,BCPC,以后学生碰到有第三条直线垂直于两条相交直线的问题都能快速联想到第三条直线垂直于这两条相交直线的平面的这个结论。此外还有图形联想,例如在立体几何常见几何体及其计算的教学中,我突出了常见几何体的几何特征,使学生一看到直棱柱这个词头脑中马上会就闪现出直棱柱的图形,看到正棱锥这个词,马上就现出正棱锥的图形,此外还有概念联想等等。
二、解法联想
所谓解法联想,就是指学生学习了书中的某种解题方法、证明方法,在习题中遇到问题自然地联想到书中的解题方法、证明方法,从而准确、有效地解题。
例如,在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这课中,[2]P66有一道例题:已知sinα= ,α是第二象限的角,求α的其它三角函数值。教学中,我指出:由sin2α+cos2α=1得:cosα= 。α是第二象限角,cosα
三、利用联想法来培养学生攻尖的能力
前面教学中运用了知识联想、解题方法联想来教学,我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们运用已学的知识、解题方法来解较难的题。比如,在上学期考题中有一道难题:某机器的轴每分钟转100周,问轴上一点A每分钟旋转的角度是多少?5秒旋转的角度又是多少?(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学生们联想到角的概念的推广时有任意角度的进行的知识联想、解题方法联想时很快解出了这道题。
四、利用联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在车工生产实际中,有一个要求球面部分的高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球面圆台的截面如右下图所示,车工在加工球面圆台时,必须先求出上底直径d,再求出球面部分的高h,才能车出球面部分,根据图中所示球面圆台截面尺寸,求d和h。在BOC中,这个生产实际问题变为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数学里的正弦定理,学生们联想到正弦定理的解法,由正弦定理,得sin∠OBC= = sin850= ×0.9962=0.7887,查表,得: ∠OBC=5204,,∠BOC=1800-850-5204,=42056,, ∠AOB=900-42056,=4704,。在直角三角形AOB中,AB=OB・sin∠AOB=24・sin4704,=24×0.7321≈17.57,AO=OB・cos∠AOB=24・cos4704,=24×0.6811≈16.35,,BE=2AB=2×17.57≈35.1,h=24-AO=24-16.35≈7.7, 球面圆台的上底直径d为35.1mm,球面的高h为7.7mm。
我指出联想把书本的知识用到了生产实际中去,就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学生们感到联想法确实十分有用,在学习中更注意联想了。
通过联想法,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提高,对提高学生成绩有裨益,值得在教学中运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美国 G波利亚名著《怎样解题》
【关键词】联想法 高中化学复习 应用策略
知识点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多,包括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而且化学知识理解容易但应用起来就比较难,这些方面是高中化学的主要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复习化学的时候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在加上高考考试要求的知识点范围比较广,增加了学生复习的难度,若是单纯地做练习题与讲解练习题,显然达不到很好效果,还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的教学内容常识性的知识较多,包括化学方程式、电子式等方面。学生忘记这些知识的概率极高。笔者也经历过高考前的化学复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教师没有采用有效的复习措施,仅靠学生自觉或海量的习题训练,将会使得复习阶段十分枯燥,降低复习效率。如何提高高中化学的复习效率,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正常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联想复习
联想复习就是在上述状况下提出的一种有效的复习方式。联想是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而高中化学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点又很多。通过所观察或思考的概念、事物的刺激而想到其他相关的概念和事物,也就是说在化学复习记忆一个化学概念时,发散自身的思维,尽可能地延伸出其他相关的化学知识点,进行大范围的知识点记忆。要注意的是,这种联想复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综合多种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进行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思维过程与方法:其一,比较思维法,在脑海中对比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异同点与关系。其二,类比思维法,要在两个或两类知识点中,分析其中已知的一类知识点的属性,从而猜想另一类的相似属性。其三,归纳思维法,就是将一系列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可分为图表归纳法、分类归纳法、题型归纳法、知识树归纳法等。比如题型归纳法就是要将一些相似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中的内在联系,从而在整体上把握知识点的应用。其四,发散思维法,就是将思维扩散开来,以多角度的视野分析研究问题。
二、联想法在高中化学复习中的应用研究
上文提到,在化学复习中,采用联想法进行复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复习效果,具体实施步骤可以参考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知识结构上进行联想。其二,从事物的属性上进行联想。其三,在知识点归纳上进行联想。其四,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联系。案例如下:
例题1: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1/2,将3.2克该混合气体通入装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再加入过量的O2,进行反应。求增加的质量。
例题2:FeS2与硝酸反应产物有Fe3+和H2SO4,若在反应中FeS2和HNO3的量之比是1比8,那么HNO3的唯一还原物是。
上述两道例题看似没有关系,进行的分析不难发现其中还是有关联的,都可以利用关系式法进行解题。因此解答这两道题目的关键就是找出题中各物质反应的关系。分析例题1时,分析H2O与过氧化钠生产固体质量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步骤如下:CO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CO+O2=2CO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总方程式为2CO+2Na2O2=2Na2CO3,固体增加的质量为CO的质量,氢气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Na2O2与H2O反应方程式为2H2O+2Na2O2=4NaOH+O2,总方程式为2H2+2Na2O2=4NaOH,固体增加质量为氢气的质量,题目中混合气体的质量是3.2克,在充分反应后,增加的固体质量应该是3.2克。
题目2的解析步骤如下:FeS2变到 Fe3+ 和 SO42-失去 1+7*2=15个电子除掉Fe(NO3)3 中的3个NO3-被还原的NO3- 有 8-3=5个则5个NO3-得到15个电子则NO3- 化合价降低 3 即气体为NO。该题中,分析其中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因此,从上述两道题目中,可以发现,其采用的方法都是关系式法,在复习时,就需要将这类型的题目进行归纳总结,也就是题型归纳思维法,充分联想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这是其中的一种联想复习法。还有可以进行实验联想,由于化学课程强调实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身感受这些化合物的反应过程,从中总结出经验,并回忆所学的知识点,达到复习的效果。在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可以进行联想复习的知识,比如对比实验CL2与C2H2的制取、收集方法,从中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特点以及实验材料等,并以此归纳出气体制备的相似模型。
结束语:
联想法在高中化学复习中,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想象力、综合分析与整体记忆能力,在联想中发现化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复习化学知识点。但联想法的应用并不是简单的工作,这受制于学生的化学基础积累以及教师的执教水平。因此,在实际应用时要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联想法中的对比思维法、发散思维法等方式总结化学知识点,并进行分类归纳,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同时要将联想法的应用课题,当做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为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供有利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沈世红.从江苏高考中的“大方向”看化学教学中的“大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v.25;No. 16510:99-103.
[2]王素丽.高中化学学考复习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No.30402:117-119.
对于化学,其中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较多,如常见元素符号以及化合价、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等。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我们有一段经典的简语“先通氢后点灯,停止加热再停氢”,或者总结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都可以很清晰地说明该实验在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再如,笔者把总结出“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冰水混合物不是混合物”的物质分类的反例,简化为“物质分类的三个不是”或“物质分类的三不”。在2011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对酸碱的性质要求如下:认识酸和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在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酸碱的目标要求为: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可见对于酸和碱的性质的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并能简单应用酸碱的性质,可以把它们的性质总结为“酸五碱四余一”,即酸有五条通性,而可溶性的碱有四条共性,难溶的碱只有一条性质。
以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的物理内容变阻器这一节为例,其中的“滑动变阻器有效长度的改变与阻值大小的关系”的教学是个难点,《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上要求:“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对应的教参指出:在教学中要在电流的“路径”上突破教学难点,搞清电流的路径便可理解“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教学可以使用教科书上的图,让学生分析,当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灯的亮度如何变化?提示学生,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讲透了,学生也听懂了,应用的时候却糊涂了的情形。学生不是不会分析,而是他们在过长的分析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判断滑动变阻器下端的接线方向及滑片的移动方向与阻值大小之间的关系,笔者给出了口诀:“左左小,右右小,左右大,右左大。”其含义为: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左边,且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右边,且滑片向右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左边,且滑片向右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右边,且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它又可简化为“小同大异”的简语,即当接线方向与滑片移动方向相同时,阻值变小;当接线方向与滑片移动方向不相同时,阻值变大。这一口诀或简语的使用,无疑会使学生判断的速度大大提高。
在对初中生物血液循环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的具体内容目标为: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血液循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想当然地以为所有的动脉中流动脉血,所有的静脉中流静脉血,而如果利用简语联想法就很能容易纠正这个错误的认识。我们可以简化为:“肺动非动,肺静非静,主动才是动,腔静才是静。”即可以明确地阐述出主动脉中流动脉血,上下腔静脉中流静脉血,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脉血的关系。
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的地理部分,关于日界线有两个知识点:一是环球旅行时,钟点的变化;二是跨越日界线时,日期的变化。在《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对区时和日界线的具体内容目标描述为:“了解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区时。知道日界线两侧不同日期的规定。”尽管这两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在应用中却比较容易混淆。凝练的简语这时候又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第1个知识点可以详细表述为:在环球旅行中,自西向东,每穿越一个时区就要把钟表向前拨动一个小时,反之,自东向西穿越时区,要把钟表往回拨。用简语联想法就可以简化为“东加西减”。课本对于日界线的第二个知识点的描述也只有一句话:“当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日期要减去一天。”学生在课堂上是能理解的,在应用时却往往容易出错。如果将这一知识点简化为“减东西”,利用谐音并加以联想的简语联想法,就可以快速判断日期的增减与越过日界线的关系。
笔者使用“简语联想法”教学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教师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从教材出发,用教育教学理论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原则,先将教材内化为自己的心中之物,然后再转化为符合科学原理的凝练简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巧妙地运用简语联想法表达科学课的内涵。其中有三点是较为重要的:首先是应能客观地认知和理解科学课的相关知识点,并能突出其重点;二是能运用批判性的哲学思维,做凝练简语的主人;三是能准确地表达科学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在这三个要点中,尤以准确性为最重要。
即创设作文的情境,让学生对这一情境产生深刻印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情境带给自己的触动。这样,写作时学生就有景可写,有事可述,不会出现无话可写的尴尬境地。
这得益于斯霞老师的一次讲座,她所举的一个例子给我很大的启发:为了能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月夜的文章,吃过晚饭后她亲自带领小朋友们到市中心公园去体验。结果,不但全班小朋友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来,而且在许多小朋友的文章中出现了令人称赞的语句,如“夜静悄悄的,月亮姑娘害羞地挂上了树梢。”“星星眨着闪亮的小眼睛,似乎在向我们述说着天空的奥秘。”“草地上,我们唱起歌,跳起舞,不时惊起草众里的蚂蚱。”…….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怎能写出如此优美的语句?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又怎会写出如此生动的场面?
在习作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再现这一写作的场景。老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用恰当的画面来展示,用动听的音乐来渲染,进一步加深学生内心的体验,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引导他们正确、有序地进行写作。对于刚接触作文的中年级学生来说,采用这种方法,尤其适合。
二、欣赏法:
懂得欣赏的人,在潜移默化中能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慢慢地,他也将被人欣赏。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欣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欣赏别人的习作,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以促使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我在指导学生写新作时,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我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给学生示范作用,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通过模仿来达到学习写作的目的。完全不必担心学生会照搬照抄,只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会根据他欣赏到的、认为美的、好的地方写下来,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让学生欣赏些优秀的习作,不仅能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而且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三、结构法(提纲法):
作文的结构,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如建筑物的底基一样,底基稳了,造起房子来就容易多了。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模式,让学生掌握了作文的结构,学生写作的思路就清晰了,选材也就方便多了。写作时,跑题的也就少了。在小学中年级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作文结构的训练,这样,可以为高年级的作文打下扎实基础。
如教学生写《秋天》,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讨论“秋天在哪里”,可以写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本次习作结构如何安排?经过讨论后,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下如下板书:
天空 高远湛蓝
秋天 田野 成熟丰收 美
果园 果实累累
人们 勤劳喜悦
有了上述板书,学生对于写作的目的性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对于文章的选材有了范围,思路清晰了,结构正确了,此次作文的写作要求也就能基本达到了。
四、比较法: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学生能清楚地知道对与错,是与非。在作文教学中使用比较,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作文中的比较,可以是优秀句子与一般句子的比较,如:“天空一碧如洗,仿佛一匹蓝绸子。”与“天空很蓝很蓝的。”虽然这两句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它们的表现手法不一样,学生一看就知道哪句用得好,在平时写作时应选用哪种句式才能将自己的意思更好地表达出来。
当然,单靠教师出示生动形象的句子让学生来比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平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就是教师出示一般的句子,让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将句子扩写具体,使句子的表达更清楚、更完善,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作文中的比较,也可以是学生习作与教师下水文的比较,让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教师写作的技巧,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这里不再举例。
五、联想法:
小孩子天真烂漫,充满童趣,富有极强的想象力,他们的思想往往是成年人无法触及的。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驰骋自己的思维,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教师可以出示这么一句话:“下课了,校园里热闹起来。”要求学生以此为中心句展开联想写一段话,也可以出示这么一句:“今天,真热啊!”要求学生以此为中心句写几段话。长期对学生进行联想的训练,能使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写的文章更加充实。
六、实践法:
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更清楚地了解事情的经过,更好地加深了内心的体验,写作起来就有话可写,有情可表。一般写活动的文章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记得有一次要写一个小实验,因为想让学生们更有效地掌握写小实验的方法,我就采用“实践法”在作文课上进行了一次“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这一招果然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聚精会神地关注着整个实验的过程,注意了鸡蛋在水中的一点点变化,也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好奇与热情,随后就把各种感受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这是一篇真实的习作,在学生们的习作中没有言不由衷,没有词不达意,有的只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试想,这样的作文课谁不喜欢呢?
写作,确实是件令人厌烦的事,但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便会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将逐渐提高。
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生物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各分三个模块,知识框架及系统性清晰明了。但即便如此,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生物不可能像学习数学、物理那样,只需理解相对较少的原理,就可以应对大量习题。学习生物,仍然不能放弃记忆多而散的知识点,而许多理科学生正是不愿意去完成这个最基础并且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对生物学科知识记忆不足,没有知识的充分积累,运用知识的能力就难以提高。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记忆方法和规律的应用。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遵循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记忆的方法很多。学习高中生物学知识中,有效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可以变难学为巧学,变低效率学习为高效率学习。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实践,下面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联想法记忆高中生物知识,有以下建议。
1.培养联想记忆意识
记忆是对经历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方面。简而言之,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虽然记忆的内在机理没有完全揭晓,但是人们还是找到一些有关记忆方面的规律性东西,也创造出一些提高记忆效率、改善记忆力状况的方法,使人们经过短期训练便可提高记忆力。当然,记忆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也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记忆力,所以平常要培养自己的记忆意识。"记忆的基本原则就是把新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所以记忆离不开联想,实践证明,联想是确保记忆速成的根本保证!有意义、能理解的内容不容易遗忘;无意义、不理解的内容容易遗忘。让学生记住一些不连贯、没有意义的文字和字母的时候,记忆起来很困难,同时,也很容易遗忘。而如果让孩子记忆一些意义连贯的内容,如美妙的故事、完美的童话,甚至唐诗宋词等,就要比单纯记忆一些无连接意义的内容要容易得多。在联想时把记忆对象的外形,本质与自己已知的事物相联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加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记忆方法。
2.具体知识点联想记忆
在记忆进行前我们也要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整理,比如调整顺序,提取关键字,谐音等等处理。总之,只要对我们的记忆有利,在不改变材料本意的情况下可以做适当的改变。
例如:
2.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微量元素:Fe(铁)、Mn(门)、B(碰)、Zn(醒)、Cu(桶)、Mo(木) 巧记:铁门碰醒木桶。
2.2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
原核生物:衣原体、支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巧记:细线织蓝衣
2.3 还原糖鉴定原理:还原糖溶液在加入斐林试剂后,在加热条件下还原为砖红色的沉淀。巧记:苏丹山(III)上的橘子黄了,(IV)子红了。
3.利用好记忆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的实验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比如说对无意义的材料,20分钟左右就会忘掉42%,一小时后会忘掉56%,一天后会忘掉66%,两天后会忘掉72%,一个月后会忘掉79%等等。记忆进行后的20分钟、1小时、24小时是遗忘速度最快的几个时间段,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因此,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记忆材料就会被我们遗忘72%以上,因此做好复习很重要,复习起来就会"事倍功半"。根据艾滨浩斯遗忘规律,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一天后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如果能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另外,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也很容易记住所记忆的内容。并且,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刚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所以,睡前的这段时间真的是很宝贵。早晨起床后,由于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晚复习过的内容,则整个上午都会记忆犹新。最后,一次记忆同类的内容过多、过久时容易发生遗忘。如果一上午或者一天都在学习历史,那么后边学习的内容就很难记住。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文理学科交替学习、不同学科交替学习,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利于大脑皮层的兴奋,保证记忆效率。同时,用脑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在疲劳的状态下学习。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把方法和原理都告诉大家了,大家完全可据此自己去创造出更好的、更适合自己记忆的记忆方法!有一点大家要牢记:任何一种局面速记忆的方法都不会离开"联想"二字的。只要你联想能力上来了,那方法自己就可去编!所谓"理中寓法,法中寓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我们所传授的方法,要重点掌握原理,重点多做联想训练,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超级记忆方法!
记忆方法只是促进记忆效果,不是万能的,不能只为追求方法,而不去努力。方法只是为了让学生更易记住知识,必要的努力是不能少的。希望通过上述的总结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提示,能抛砖引玉,让大家在教学中都能轻松自如总结有关知识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赵进,陈士元. 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08)
[2] 苏燕梅.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学周刊. 2011(14)
[3] 李明科.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 西北职教. 2008(12)
关键词: 数学方法 联想 重要性 方法 培养方法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方法论基础,如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在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理论和方法始终是相生相伴的。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数学的核心内容是解决数学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解决方法的问题。联想法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一、联想的重要性
在客观世界里,各种各样的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当人们回忆或感知某种事物时,就会连带地想到一些有关的事物,这样就产生了联想。联想是回忆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联系生疏问题和熟知问题的心理桥梁。如果缺乏应有的联想能力,就不容易找到解题所需要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思想方法,也就难以建立题设条件与解题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因此,联想在解题中是十分重要的。
二、联想的方法
在数学发现和解题过程中,解某些数学问题时,如果直接求解就较为困难,但如果先通过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或者转化成比较熟知的问题,再通过对新问题的求解,最后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样就比较容易一些。这一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也比较简单的思想方法。联想的方式一般有五种。
1.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又称为形似联想,主要由概念、原理、法则的接近而产生的联想。它是由命题的已知条件和结论的外表形态与结构特点,联想到相关的、类似的定义、定理、公式和图形等。
2.类比联想
类比联想又称为对比联想,主要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从具有类似和相似特点的书、式、图形,以及相近的内容和性质等进行联想。从抽象到具体,从空间到平面,从数量关系到几何图形等。
3.关系联想
关系联想是根据知识之间的从属关系、一般关系、因果关系,以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的一种联想。
4.逆向联想
逆向联想是指从问题的正面想到问题的反面。当有些问题从正面解题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产生逆向联想,即反面解法、倒推法等一些间接的解法,就会使问题转向比较容易的方向,从而解决问题。
5.横向联想
横向联想是指数学各分支之间,乃至于物理、化学等学科之间的联想。
联想通过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一些数学问题得以解决。运用联想思维使一些数学问题由表及里、由难及易、由阻变通。可以说联想是灵感诱发而产生的,特别是在一些问题往往无从下手的时候,需要由联想来产生解题灵感,使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例:若(z-x)2-4(x-y)(y-z)=0,证明2y=x+z.
解:此题一般是通过因式分解来证明,但通过观察发现,它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是比较难的,于是,我们就运用联想来创造等式:
-(z-x)=(x-y)+(y-z)
等式两边分别平方就可以得到
(z-x)2=[(x-y)+(y-z)]2
再进行转化化解得
(z-x)2-4(x-y)(y-z)=[(x-y)+(y-z)]2-4(x-y)(y-z)
即:
[(x-y)+(y-z)]2=0
从而得出:
x-y=y-z
最后就可以得到:
2y=x+z
这个例题就是运用接近联想,创造一些条件使三者之间原本没有直接联系的式子产生一些接近结论的联系,这样就使原问题变得简单化,也使题目变得流畅,进一步解决问题。由此得出,联想思维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可使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
三、联想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联想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如何培养和创造联想思维呢?首先,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各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的知识越多,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越多,就容易展开联想。将零散、孤立的知识信息迅速联系和重组,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其次,展开自由联想,进行没有目的、方向,不受任何条件约束的联想,但又要控制联想,使联想不离开解题的范围,这就使解题思路开阔,容易解决。最后,运用联想把问题进行推广,举一反三,使联想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形象联想
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但由于语境的缺乏,英语的学习落后于母语,时间一长,学生对英语失去信心,出现厌学。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我们探讨。笔者认为,形象联想法可以助一臂之力,促使课堂妙趣横生,促成高效。
一、形象联想法的意义
形象联想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学习材料将事物、图形、图像等与知识联系起来,借助形象思维而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学习方法。
形象联想不仅通过图形、图像的转化而使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二、形象联想法的必要性
1.形象联想的步骤
形象联想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两步走:
(1)“字母的外形――熟悉的图像”的转化。小学生喜欢想象,多好奇,对抽象的事物喜欢借助形象的事物、图片等进行联想和想象,因此,形象联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必要且很重要。
引导学生把学习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外部特征用自己熟悉的图像、图形表述出来,再赋予新的特定含义,将之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的可理解形象。
(2)对熟悉的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用生动语言表达出来,首先利于学习和记忆,以情境达到辅助语言学习的目的。
2.形象联想法运用的原因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更容易分散,对抽象的东西感到厌烦,但想象力丰富,喜欢联想和想象,一个字母、一个单词就足以让他们赋予生动的形式,让英语活起来,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形象联想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形象向抽象过渡,借助形象联想增强思维和记忆的效果。
三、形象联想法的运用策略
1.运用于字母教学
众所周知,孩子们刚走进小学校园,接触汉语拼音时,语文老师对拼音教学采用的就是形象联想法,如对于拼音字母h,通过观察这个字母的形状,联想到生活中的椅子的外形,于是总结为“一把椅子h h h”;学习s时,想到丝线的弯弯曲曲,从而s的学习可归纳为“一条丝线s s s”,使语文教学生活化、生动化、形象化。
那么,对于英语字母的学习,形象联想也不例外,有汉语拼音的形象联想的教学做基础,英语字母的形象联想运用起来更轻车熟路。
如对于四线格,有学生会联想到四条平行的直线,有学生形象地将四线格比喻为美丽世界间的天顶线、白云线、地平线、水底线。对于字母唬学生联想到小蝌蚪,有的联想到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对于字母c想象为一个慈祥的老人弯下了腰;字母r,想象为一朵开放的消化,或者树的一个枝丫;对于大写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为大写字母就像一个巨人――顶天立地,上到天顶,脚踏地平……这样,字母教学便兴味盎然。
2.语音教学
刚才提到,拼音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联想法,通过形象和联想使汉语拼音的发音规范、简单、形象。如坏姆⒁簦联想到医生阿姨给病者检查,而有“医生阿姨大检查, 弧保对于汉语拼音r的发音,教师会采用“一轮红日r r r”等。
英语音标的学习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语音居于英语三大要素之首,音标的学习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而言,字母和拼音字母,英语音标和汉语拼音字母的发音容易两两掺和在一起,容易混淆。因此,对这些容易混淆的音标来说,借助形象联想,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b/让学生联想到汉语拼音b的发音等。
3.单词教学
小学生记得快、忘得更快,使孩子们单词学习成为一大障碍,尤其是汉语拼音的写法、读法等影响更为单词的学习加大了难度。运用形象联想法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和记忆降低难度。
如对于train的单词,学生容易写成trian,也就是字母组合i容易记错,为了减少出错率,教师的形象联想法非常奏效:分别把字母缓i抽象为一个挺着将军肚的胖子叔叔,后面跟着一个瘦瘦的男孩搭火车。这样,i就不再记忆为i.
英语学习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单词,形象联想也是不错的方法,如two,twelve很容易写错,为了不让学生写错,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法,把字母o比喻为“球”,那么two可以联想到小朋友两岁时喜欢玩球。对于e众所周知与“鹅”早就画上了等号,那么twelve就可以形象地记为12岁的小朋友开始帮家人放e……这样,two和twelve就不会再写错,便会牢牢记住了单词的拼写。
形象联想使英语课堂妙趣横生,加深记忆的痕迹,激发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生机无限,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用好这个方法,也不是信手就可以拈来的,需要教师和孩子们一样,拥有一颗童心,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随时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赋予孩子们喜爱的形象,将英语课堂构建为孩子们喜欢的英语童话世界。
参考文献:
[1]龚敏敏.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Z教学的应用[J].金田,2015(6).
面对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挑战,面对新时代学生所面临厌学的新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造就新型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建设型的人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人格实现“传递性、继承性”和“发展性、创造性”的有机结合中,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逐渐掌握了一套数学课堂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联想法。
一、“联想法”概论
所谓“联想法”,就是师者在指导学生阅读题目的基础上,从题目的每一个已知条件或结论出发,分三个层次联想:①表面意思(即:顾名思义);②内涵(包含了哪些知识点);③外延(引申到哪些方法和知识领域)。如:已知OC平分∠AOB,我就启发学生学习“联想法”的要诀:①是掌握语意:首先联想OC平分∠AOB的字里行间的表面意思,即:∠AOC=∠COB(以加深对已学定义的理解),②是体会知识的内涵:联想OC平分∠AOB的内涵是告诉我们还有哪些结论,即:∠AOC=∠AOB或∠COB=∠AOB,③是知识的延伸:联想OC平分∠AOB说明什么原理,即:OC平分∠AOB,说明角平分线上的任何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种由表及里的联想方法,逐渐培养学生从有限的已知条件出发,运用联想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几年来的探究,我主要实施的联想法有:①条件联想法;②逆向联想法。
二、“联想法”的优越性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指:在教师引导、启迪和激发下,学生一直处于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积极思维状态之中。而联想法的实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对已有知识结合所给条件由表及里的联想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积极思维方式,真正体现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联想法并不见得必定能找到答案,但联想法实施的经验的积累将会逐渐教导我们在何时以及如何去使用这种方法,使我们在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方面,更具较强的优越性。
三、“联想法”以师生互动为模式,培养学生乐思、乐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对课堂教学中创设的问题,随着联想法的展开,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各自发表不同见解,引导学生互相肯定,互相支持,只要是和谐融洽,就会给学生带来敢于联想的热情,使学生的聪明智慧和联想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新课改“互动”教学模式使师生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学习者、运用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可怜解释者和忠诚的执行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为师生共同走进新课程,共同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在中学数学我们特别强调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就是对一个问题联想出尽可能多的不同结论。它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丰富思维的灵活性与变化性是非常有帮助作用的。所以受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启迪,我悟出了“联想法”的诀窍。如:提到大西北,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那里经济落后――很穷;提到沿海,就觉得那里经济很发达――富有,而我就是采取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由表及里的联想思维方法,将千丝万缕溶为一炉。
案例1:已知:AD为ABC的中线,求证:AB+AC>2AD
联想法教学要领:
(1)条件联想法:AD为中线,你想到哪些知识点?(中点及其意义;中位线及中位线定理)
注:此时,这道题似乎没有了下文;
(2)逆向联想法:
师者:从结论出发AB+AC>2AD,大家又想到了哪些知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三角形成立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知识),可是,AB,AC,AD三线段又不在同一三角形中,怎么办?这样就有添加辅助线的想法,(此时,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见解,最后我把学生的探讨归纳为如下两个巧思妙解:
方法1:过点D作DE//AC交AB于点E,
可知:DE=AC,AE=AB,
而DE+AE>AD,即:AC+AB>AD
AB+AC>2AD
方法2:延长AD至G,使AD=DG,连接BG
AD为ABC的中线,
BD=DC,而∠ADC=∠GDB
ADC≌GBD(SAS)
BG=AC
而AB+BG>AG
AB+AC>2AD
四、注重“联想法”的操作和运用,并贯穿于培优辅导的分层教学中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思想只能由学生自己通过有目的的劳动去实现,别人无法替代。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予以充分的注意;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为“学”服务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享有“问”的权利;充分享有“读”的时间;充分享有“讲”的机会;充分享有“做”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三教”与“四给”,“三教”即:教样板;教规律;教方法。“四给”即:给学生以看的机会;给学生以想的机会;给学生以说的机会;给学生以练的机会;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想”只有被师者发挥得淋漓尽致,“联想法”才能体现出最大的优越性。
围绕校本教研这一中心,我校从实际出发,推出了具有自己特设的“分层辅导法”,即:将各级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组成新的辅导班,因才(材)施教,使人尽其才,物尽所能,各有所得。
五、实施“联想法”教学,有利于培优辅差,收效显著.
在数学课堂中实施“联想法”教学,我尝到了甜头。2005年我辅导的学生林许光荣获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打破了我校生源差、起点低局限的零的突破;2006年我所辅导的学生尹艺超、蔡永威双双荣获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另有三人获全国数学竞赛东莞市表扬奖(实乃来之不易),自己所教的班级为我校中招数学成绩连续两年大幅度超市平均分锦上添花。(其中,2005届毕业生中招成绩实行标准分,按A、B、C、D、E、F等级公布,我所教的快班三(8)班A等是另两个快班A等级优生之和,2006届恢复原始分,我所教的班级其优秀率名列前茅。
2007年九月,我接手一年级新生,发挥联想法的优越性,探索联想法之根本,逐步得以显现,我所教的一(9)班,初一上期期中名列三个快班之三,期末时名列第一,现在已处于领先地位(期中自查数学成绩比另一个快班平均分高近十分),更为可喜的是,四个学期以来,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几乎我的班全部囊括。
关键词:音形义联想法 语音联想法 象形联想法
一、音形义联想法应用策略
1.语音联想法
英语单词的读音和词形、词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认为利用声音来记忆单词是最有效的方法,要让单词以声音信号的模式“存储”在大脑中,我们最熟悉的单词一定是最熟悉它的发音,把英语单词的拼写和读音做为一个整体来掌握,见到一个单词就可以根据其拼写形式读其音;反过来,听到一个单词的发音,就能够根据其读音拼写出这个单词来。这样把拼写和拼读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记住了词形,也就记住了词音,记住了词音也就等于记住了这个词的拼写形式。26个字母以及字母组合分别对应英语48个音素,每个音素因其发音口型、舌位、唇形等不同特点,都有其不同的意义。语音联想法就是听音猜义,听音知义。
(1)唇形与语义:长元音音素|a:|发音口型与词义有关系吗?人在什么情感状态下,会张大嘴巴?当然是大笑时嘴张的大,因此联想 laugh。又如发音时张口比较大的[]表示大和多,如many很多;ample,足够的,硕大的。
(2)爆破音与语义:爆破音是指发音器官在口腔中形成阻碍,然后气流冲破阻碍而发出的音,因而这些音素与爆发break、倒出pour、出发start联系在一起,强调的意思是“出去”。
(3)鼻辅音与语义:|m|发音时双唇微闭,因此mute无声的mutter嘀咕,得出结论发音时口型确实和单词的词义密不可分。而鼻音|n|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逸出,联想nose,鼻音[]发音时舌后部隆起,突出发音器官-舌头,联想tongue。
(4)发音气流与语义:轻辅音|h|发音时声带不震动:口腔顺畅的气流表达的愉快的心情如happy;轻辅音p表示客气,如please请;pleased高兴的。浊辅音|d|发音时声带震动发音时气流在口腔形成阻碍,表达不愉快的心情,如die, sad;浊辅音|g|表示愤怒,如glare怒目而视。
(5)舌位与语义:如齿间摩擦音/θ/舌头置于上下牙之间,由舌头和上下牙摩擦出音,突出发音器官-牙齿,联想tooth牙齿。
(6)长、短元音与语义:长元音|i:|如free空闲的,而短元音|i|如busy繁忙的。又如,eat吃、give给。长元音表示延续的动作,短元音表示暂短的动作。
2.象形联想法
语言的产生和运用跟人们对外界的观察和研究是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最初,人们看到的一种外在的表面的现象。象形词是人们根据事物突出的外在形状特征动作而创造出来的。通过英语二十六字母的其外形特征进行联想,见形猜义,见形知义。
例1:元音字母我写出e、o、a、u、i五个字母,再写see、orange、apple、bus、stick五个词。让学生小组讨论五个字母对应五个单词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经过激烈的辩论得出结论,e是眼睛的形状,o是桔子的形状,a是苹果的形状,u是工交车的形状,i是枝条的形状。
例2:g形状如腿和脚,联想giraffe,go去;m因其外形联想多爪的mouce,老鼠。
例3:在26个字母中,h、a、e、o、m、n,因这些字母可以遮风挡雨,产生home家,room房间,house房屋,nest,鸟巢。
例4:i因其字形小,所以inn小旅店,island岛屿(小的陆地),thin瘦的。
例5:a因其字形略丰满,所以fat胖的。
例6:f因其字形高的,大的,联想高大的物体,如flag、fire。l因其字形高而直,tall高的,light灯,lift抬起。
3.利用多媒体提供的语言环境实施音形义联想法
直观教学和演示教学都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英语,要通过视听、听和读等方式,多给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声像材料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英语水平。在讲授单词car时,我先是播放PPT课件一辆小汽车,提问What is the“car”like?同学们观查后,回答,The“car”is like a car.这种联想,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开发,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然后,让学生用car写出对话和句子:How did you come?By car.Paula got into the car and drove off.通过造句和编对话巩固所学单词,做到单词―句子―文章由浅入深地应用英语,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
二、实施音形义联想法的意义
音形义联想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了它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等智力因素,进行直觉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学生记忆单词的速度提高了,记忆比以前深刻了。因此,我们只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经常性地使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最终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笔者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英语单词音形义联想法记忆单词,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构建,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师是一个肩负着使命的职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马玉洁.英语单词闪电记忆.
[2]陈琳.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