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2-10-21 02:06:53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

【摘要】随着网络订餐平台被爆出新作坊丑闻,食品安全事件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法律法规、政府等监管主体以及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发现当前体制下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足和缺点,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以上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建议,以期为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风险预警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作为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保障,食品安全与人类身心健康、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等问题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饮食的质量和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近十年来社会上种种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比如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白酒塑化剂事件、上海福喜过期原料事件以及近期315晚会曝光出的网络平台新作坊事件等,也揭示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种种不足。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不仅仅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还涉及到法律法规、社会团体、媒体舆论等诸多方面。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法律层面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操作性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多达21部,行政法规也有40多部,但是大多数法律法规过于侧重原则性方面的规定,缺乏较为消息的操作规定。其次是相关法律法规立法时间较早,对于现实的指导缺乏一定的滞后性。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和其实施条例实施于2009年,在监管内容等方面对于今天的食品餐饮行业有一定的滞后性,比如对于近期出现的网络订餐平台以及平台商家就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导致黑作坊等事件的发生。最后是法律法规的惩处力度不足,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将一部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上升到犯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的高度,但与发达国家的处罚力度相比还是较为轻微,对于违法商家的威慑和惩处力度还有不足。

(二)监管主体层面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到工商、卫生以及质检等多个主体,国务院下属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食品安全委员会其职责仅为协调机构,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操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协调组织困难,以上两个协调机构在行政级别上属于副部级,对于正部级的相关部门协调力度存在天然的不足,并且本身又缺乏相应行政命令下达的权力。其次各个监管主体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性较差。工商、卫生、质检以及农业等部门负责对我国食品生产及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监管,虽然这种分段监管的方式提升了环节内的监管效率,但是也天然存在着部门之间协调性、资源分散不足等问题,对于跨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壁垒。

(三)监管机制层面

在监管机制方面,首先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是比较注重事后的惩处和改进,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事前预警方面做的还不足。目前对于食品餐饮行业的安全评价机制还有待建立。其次,制度上目前对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政策法规还有不足,同时监管部门也缺乏相应的职责以及评估积极性,导致对相关风险预测不足。最后,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除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之外,相关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以及媒体的监督作用发挥还有所不足,这主要与相关行业协会运作不规范、职责定位不清有关。同时,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对于食品安全也缺乏足够有效的监督渠道,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公众的监督意愿。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建议

(一)法律层面:借鉴先进经验,增加惩处力度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为我国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比如对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避免出现法规间的冲突或不一致。其次,需要进一步提升相关法律法规的惩处力度,对于构不成刑事犯罪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也要加大在民事方面的程度力度,比如罚款数额等,以提升对于受害者的补偿。同时,对于相关主体的责任认定方面,适当增加食品销售者的法律责任。

(二)机构层面:明确职责定位,进行部门整合

目前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职责定位还需要通过法律法规进一步明晰,同时对于行政级别以及相应的权限等可以进一步调整,以提升其对于各主体的沟通协调的效率。同时,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上涉及的部门,需要对部门之间职能进行进一步理顺,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联动和信息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在部门间统筹联动加强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对于相关部门进行职能整合,比如将各个环节中相应的监管职能剥离整合进一家或者几家机构,以降低机构数量,提升联动效率。除此之外,对于相关的部门设置也可以尝试从过去以食品监管环节进行区分转向以食品品类进行监督,对于某些特殊或者重要的食品进行全过程管理,以加强相应机构的专业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三)机制层面:重视风险预警,加强社会监督

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食品安全委员牵头,联合各部位和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以及相应的操作指导意见,建立中央-各级地方组织组成的多层级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并通过运行反馈不断完善,注重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事前预防。同时,加强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以及消费者等社会力量的安全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渠道和监督机制,比如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自查作用,建立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反馈机制,利用互联网平台等扩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充分运用社会力量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参考文献:

[1]张子龙, 赵敏, 游娟.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 医学与社会, 2013, 26(6).

[2]王虹, 周令.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几点思考[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 (6).

[3]牛涛.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13.

上一篇: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探讨 下一篇:试述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职业素质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