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乡幼教师资配置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1 08:41:37

成都市城乡幼教师资配置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成都市正在大力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迫切要求实行城乡幼儿教师的统筹配置。目前,成都市城乡幼儿教师配置问题比较严峻,存在着农村幼儿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缺位、城乡幼教经费差距大、缺乏合理规划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城乡幼儿教师;均衡配置

目前,成都市正在积极推进城乡幼儿教育的统筹发展,城乡幼教师资统筹配置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就需要我们关注成都市城乡幼儿师资配置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一、成都市城乡幼儿师资配置的问题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生学习的开端。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保障教育起点公平,解决民生诉求的必要举措。目前成都市幼儿园师资普遍倾向于向城市流动与集中,乡镇幼儿园不仅师资数量少而且师资队伍水平也一直很勉强,城乡幼儿教师配置存在着明显差距,主要问题有:

(一)农村幼儿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缺位。教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对城乡师资均衡配置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而目前农村幼儿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缺位与错位却使其产生了相反的作用,导致城乡幼儿师资均衡配置收效不明显。[1]我国以前“人事管理”一直重“事”,强调将“人”安排到“事”里,将人当做物来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重视将“人”作为一种资源来培养和使用。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受以前管理方式的影响,不重视对人的培养与激励,所以现实中许多农村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比较担忧,而农村幼儿教师的薪酬状况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同时一尘不变的教学活动使教师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这种农村幼教师资状况对城乡幼儿师资的均衡配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经费差距不利于农村幼教岗位的选择。城乡幼儿教师均衡配置需要财力的保障,我们看到,成都市城乡教师均衡配置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尤其是缺乏人力和财力保障的支持,严重影响到城乡幼儿教师均衡配置的实际成效。有调查显示,对于师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20.0%的教师认为是管理水平差,55.3%认为是经费缺乏,27.1%认为是师资来源差,认为是其它的占17.6%。这说明,成都市城乡幼儿教师均衡配置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而非人的因素,从某种角度讲,经济条件是成都市城乡幼儿教师均衡配置的重要保障。目前,由于幼儿园本身经费的原因,即便有很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幼儿教师对自己职业规划的实现可能性依然存在担忧。尽管幼儿教师普遍相信主管部门有资金投入,有专人管理,对此充满期望,但由于财政投入透明度不大,专人管理影响力不够,所以他们对此却并不很清楚,现实接触的城乡幼儿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差距,必然导致幼教师资流向城市幼儿园甚至集中在其中几所高档幼儿园。

(三)城乡幼教师资规划滞后。幼儿园规模、师资数量应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相适应,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这一问题主要由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等原因造成。在城市方面,受经济建设总体布局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成都市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劳动力流入地之一,而因此,成都也成为我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共同形成了新的城市社区人口,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已经在城市聚集并长期居住。另外成都市部分规划地段的农迁改造项目亦产生了大量农转居民。两部分人群的适龄子女对城市幼儿园的需求向城市幼儿教师需求规划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乡镇方面,一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学前教育,二是职业结构的变化使当地人不得不将子女托管在幼儿园,这对传统的乡镇幼儿教师需求规划也提出了挑战。

二、成都市城乡幼儿师资配置的对策思考

城乡幼儿教师配置方面的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努力思考改革对策,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着手:

(一)观念领先,宣传到位。任何改革,观念是先导,只有广大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位,才能从思想观念上支持此项改革。但从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对城乡均衡配置的管理体制改革知晓度很低,其主要原因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对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城乡幼儿教师均衡配置的管理体制改革的多方面意义和价值,让所有教师都明确,推行城乡幼儿教师均衡配置的管理体制改革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专业发展,也关系到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及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每个教师都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把积极参与城乡幼儿教师均衡配置的管理体制改革看作是自己的义务。

(二)统筹兼顾,同步发展。目前,成都市的幼儿教师流动大多是局部半自发性质的,以点状为主,没有整体的规划。建议统一制定城乡幼儿教育发展和教育布局规划、统一幼儿园的建设标准。探索建立系统的城乡幼儿教师流动内外循环模式,即在同一区(市)县之间、园与园之间的教师流动的内循环模式,以及跨区(市)县一级行政区域间的流动,由一圈层向二圈层流动,二圈层向三圈层流动的外循环模式,逐步实现成都市学前教育教育城乡同步发展。

(三)改善条件,缩小差距。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已表明,在现阶段,我市实现城乡幼儿教师均衡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城乡和园际间的收入差距及各地和各园给教师的生活与工作条件、专业发展环境等,这也是此次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因此建议,一方面积极改善乡村和城镇薄弱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在教师编制标准、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园和薄弱园倾斜,并注重农村幼儿园和薄弱园的积极向上的园文化和教师文化的建设,为农村幼儿园和薄弱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措施规范教师的工资外收入,即可以通过师福利待遇发放标准等手段不缩小各地、各园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同工同酬,或借鉴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促进师资均衡配置中的做法,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提高在农村或薄弱学校服务的教师收入,但在教师调出农村或薄弱学校后,该项津贴自然撤销。[2]再者,实施新增幼儿园教师直接参与轮岗流动任教,并完全向薄弱幼儿园或农村幼儿园调剂,着力使存量逐步减少、增量逐步扩大,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幼儿园之间教育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非组织化弱势利益集团公民参与的困境及对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