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二本院校范文

时间:2023-12-06 00:26:05

成都二本院校

成都二本院校篇1

本文选取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农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20所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按照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结果的逻辑路线,对其特色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发展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都成为了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

一 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分析

按照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结果的逻辑路线,我们对20所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北京工商大学。办学的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提高教学水平;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四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五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北京服装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求是创新,学以致用。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二是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北京印刷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实为要,民主办学。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构建学科体系;二是培养印刷出版专门人才;三是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四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办学结硕果;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

北京物资学院。办学的理念是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首都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二是培养专业素质过硬专门人才;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四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就业体系;双证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高。

北京农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农为本,唯实求新。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二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三是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中国戏曲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规范严谨、中正浑厚”为人才素质特征的学院风格。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人才素质特征为核心的学院风格。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打造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坚持特色发展;四是科研兴校;五是秉承校企协同、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育人传统。建设的结果:学校已建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的理念是办学为民,应用为本。发展的目标是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应用性人才,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二是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开放式办学,国内外合作交流;四是产学研合作;五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建设的结果:学校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培养的毕业生达到90%以上在北京地区就业,学校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形成了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明德,勤学,求是,竞先。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外语优势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层次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建设以外语和旅游等学科为优势,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逐步形成“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育人模式;二是鼓励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习、实践活动;三是加强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教学规模和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培养国家外语外事、对外经贸、旅游管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首都医科大学。办学的理念是以学科实力为基础,培养精英型高端人才和各级各类应用人才。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进行自主创新;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医科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办学的理念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追求特色。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师范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加强实践教学;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学体系,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建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三是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五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发展的目标是努力建成国内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教学研究型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促进科研建设;四是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六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具备多形式、多专业、多规格办学能力,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办学的理念是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教学科研相结合;四是教书育人相结合;五是加强学科建设;六是理论实践相结合;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全国政法机关培养专门人才,成为公安系统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高等学府。

国际关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知时、知势、至诚、至真。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国际化复合人才,办成具有特色和一流水平的涉外多学科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三是重视培养综合专业素质;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理论实践相结合;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国家政法机关、外事部门及教育科研等单位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多科性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博采众长,厚基础、重实践。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建成以戏剧艺术教育为主体、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管理机制创新;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提升办学实力及办学质量;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

北京电影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建成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人才培养精英化;三是实践教学规范化;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开展协同创新;六是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国内优秀电影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兼容并蓄,广揽人才,崇尚学术。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传统修养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美术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三是建构特色美术教育体系;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促进科研建设;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引导中国美术教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

北京舞蹈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特色建一流、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促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促进科研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较为完善的舞蹈教育体系,引领着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培养精英舞蹈人才的摇篮,是中国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知名院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发展的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以精英教育为特色的研究型医学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高进优教严出,医学精英教育;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七是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建设的结果: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科专门人才,是我国唯一的部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二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整体分析

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其特色发展路径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图示如下:

三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形成特色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对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和整体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是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

例如,在建设过程中,16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1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师资队伍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实践教学;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促进科研发展;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7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产学研合作;4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可见,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措施是其采取的主要措施。

四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由上,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特色发展路径过程中,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即“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是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综上,我们把按照理念目标措施结果的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路线称之为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中国高等

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

[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潘懋元等.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

[J].教育研究,2009(2).

[3]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追求特色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5(1).

[4]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教育探索,2013(5).

[5]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

研究[J].学术交流,2013(6).

[6]李志平,孙莹,李雪.基于P-R方法的大学特色发展范

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7]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北京211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8]果笑非,李志平.中国外国语大学特色发展范式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

[9]张阿樱,李志平.地方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范

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10]张阿樱,李志平.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成都二本院校篇2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和实现研究生管理的转型,从行政管理上看,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已渐趋成熟,但从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面来说,还有很多可探索和研究的地方。

一、学校一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本科学历已无法满足社会、个人需求时,读研逐渐成为了一个大趋势,这对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来说,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局面。当研究生达到初步规模时,往往采取学校一级管理模式,即高校的研究生院(部)对研究生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使各个专业的研究生都融入到一个集体,活动具有整体性和跨专业性的特征。

1.学校一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优势

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由于学生较为集中,活动的可实施性较强,即使存在校园集体活动的二八原则,但由于基数较大,人数上、规模上尚可满足校园文化活动的基本要求,能够实现一呼百应的效果。另外,一般情况下,由于年龄、层次等方面的差距,研究生希望与本科生区分开来,因此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使研究生更具有存在感和成就感,在活动中表现得也就更积极、更出色。

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具有跨专业性的特征。各个高校的研究生群体都是由不同的专业组成的,比如外语院校,虽说各个专业语种不同,但各语种文化却有相通之处。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使各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眼界,达到知识互补的效果,又有百花齐放的特征,在高校整个校园文化活动中,更容易作出成绩。

2.学校一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劣势

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以研究生会作为学生组织,在研究生院(部)的管理下开展工作,负责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活动往往虎头蛇尾,难以形成品牌文化。探究其原因,大概总结如下:

学校一级管理模式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有专门老师指导,但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研究生院(部)不同于教学单位,行政性较强,其管理是宏观性的、方向性的。而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在于学术活动,需要的是精细化的指导,因此,宏观的管理并不能满足微观的需求,组织各个学院专业教师同时指导研究生活动还是相对困难的。这就形成了研究生活动常常不能得到各学科、各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活动预期很好,但最终效果不佳,或者说学生的专业收获较少。

学校一级管理模式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常常层次不清晰,品种多、档次低。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常常以校团委本科活动为参考,本科生做不了的我们做,本科生在做的我们也做。这样一来,研究生常常疲于应付各类活动,主次不分、层次不清,不但用于学术活动的精力减弱,导致研究生特色不鲜明,且影响专业学习。

学校一级管理模式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学科混杂、专业性弱,难以深入挖掘。高校中研究生既是一个整体,又可根据学科或专业分为数个小集体。笔者认为,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应多侧重于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但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从人力上还是精力上都无法照顾到每个专业或学科,往往浅尝辄止,难以深入挖掘。

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当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研究生的管理也逐渐从学校一级管理模式向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过渡,这时学院既是教学培养单位,又是管理单位,可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推动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向更专业、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1.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优势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更易向专业化发展。研究生作为学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一般性的文娱活动常常只能受到个别人的青睐,这时,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迫切需要向专业性强的学术型活动转型。研究生划归二级学院管理后,学院集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权为一体,可将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两者结合起来,探索与研究生学业、科研相关的学术活动,这样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既能吸引研究生广泛参与其中,又能够巩固和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同时促进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在管理上更加精细,层次上更加深入。学院直接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在发挥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作用的基础上,可充分调动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会等组织或个体的积极性,使学生活动不仅有学生组织的筹办,更有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参与,从而保障活动的质量和层次,使得活动在管理上更加精细,活动内容也更加富有内涵和感染力。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学院本科生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促进学院、学校的学风建设。研究生划归二级学院管理后,对于本科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方面,研究生整体上学习自主性强,研究能力较强,他们的加入,使得学院整体的學习氛围也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学院可发挥研究生在本科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专业学习类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从而促进整个校园的学风建设。

2.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面临的问题

管理模式转型中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也常常存在层次不清、研究生活动本科化的情况。由于管理模式的转型,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尚不成熟,学院初次接手研究生管理,需要较为漫长的探索阶段。此时,无论是学生管理、党团建设还是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在积极探索创新之余,学院急需参考已经经过实践考证的管理办法,其中学院最了解、最方便采取的就是本学院本科学生的管理办法,因此,在这一时期研究生的管理,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面,都存在本科化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本科生人数远大于研究生人数的高校来说更加严重,此时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经常层次不清,成果不突出。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忽略了各学科、各专业的相互融合和补充。研究生划归学院管理后,由于学生分散到了各个学院,研究生院和校级研究生会直接管理和组织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阻力加大,活动需要依靠学院协助组织。而学院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部门,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虽然具有专业指导的优势,但不易做到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从而产生活动范围小、专业知识较为封闭的弊端。

三、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发展方向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需要从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研究生群体的多元化和特殊性作为优势,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加强管理和指导,克服层次不清、本科化、专业封闭化的弊端,不断寻求高层次、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

(1)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应树立研究生主人翁意识,发挥其在整个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在高校中,本科生往往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角,研究生常常受到忽视,久而久之,研究生也慢慢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与自己关系不大。但研究生作为从各个高校吸引进来的优秀人才,无论年龄上还是学业水平上,看问题、想事情都更加全面和成熟,由他们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应更具有深度和内涵。因此,研究生这股力量在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不但不可忽视,反而应委以重任,学校应引导研究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找到归属感,大胆创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起到导向作用。

(2)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需考虑研究生的多元性和特殊性,在活动的质量上把关,打造更加吸引学生的精品活动。从生源结构来看,研究生是来自各个不同高校,并且已经经过本科阶段培养的学业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他们本身大多数都比较热爱学习而较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再加上研究生结构较复杂,年龄、婚育、经济等情况参差不一,具有已形成且各具不同的生活习惯,他们大多独立学习能力较强,但集体观念淡薄。对于这个群体,强制性、质量平平的活动,常常会让其产生反感、疲于应付的情绪。因此,必须提高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探索符合学生需求、吸引力较强的活动。

(3)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应坚持微观指导与宏观指导相结合,既发挥各专业特长又时常互相学习、补充。一方面,学院在进行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创新,将研究生的实际需求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做一些对学生有用的精品活动;另一方面,研究生划归学院管理后,原本直接指导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研究生院(部)、校级研究生会,应积极实现转型,承担统揽全局的责任,发挥宏观指导的作用,使各个学院的研究生既相对独立又可统一为整体,使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既精彩纷呈又达到知识互补、文化共通的效果。

成都二本院校篇3

一、录取流程

陕西省2013年是第四年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录取工作流程与往年相同:

6月25日公布各个批次最低控制线,并以短信形式通知考生的高考成绩和位次,同时开始网上填报提前批、一本和二本志愿。

6月28日晚上12点三个批次的志愿填报结束,网络关闭。提前批次实行传统志愿填报模式,1个一志愿和并列2个二志愿;一本和二本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分别可以填报4所院校志愿,每一所院校下可以填报6个专业志愿。

7月5日~7月31日为提前批、一本和二本的录取时间。

8月1日~8月3日为三本、专科单设批和高职/大专的志愿填报时间。

8月4日~8月20日为以上三个批次的录取时间。三本可以填报4所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志愿中可以填报6个专业志愿,专科单设批和高职/大专可以填报6个院校志愿,每一所院校下均可以填报6个专业志愿。

陕西省高考均实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及录取。录取的过程中,考生可以凭个人的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登陆陕西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查阅自己的录取动态、录取结果等信息。在录取动态中会显示四种状态“已经投档、院校在阅、等待终审、录取”,考生不仅可以在网上得知自己的录取结果,省招办还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考生录取结果。各个批次的录取过程中,没有完成当年招生计划的院校,进入征集志愿环节。省招办会及时公布征集志愿院校名单及缺额计划,征集志愿院校有位次要求,达不到位次的要求,在填报志愿时,系统会提示“您未达到填报该院校的最低位次”。

二、各个批次录取新动态

今年陕西省是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第四年,但是,每一年的录取都“完全的出人意料”,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变化”。总的来说2013年高考考生人数比2012年减少8000多人,而同时招生计划数也比上一年减少8000多人。各个批次的政策变化不同,导致在报考及录取的时候,各批次都呈现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提前批

提前批中,文史类招生计划数是946人,比上一年增加211人。今年提前批破天荒进入征集志愿环节完成招生计划,虽然只有2所院校3个计划数,均为国防生,只招男生。但是也给2014年的高考考生在报志愿时提供了新的思路,就是提前批批次可以放心大胆地填报,值得一提的是,提前批次所选择报考的院校的录取分数或者是知名度一定要高于一本选择报考的院校。

本科单设批和专科单设批

单设批分为本科单设批和专科单设批。本科单设批文史类2013年的招生计划是172人,比上一年增加74人。文史类专科单设批批次的招生计划数为10人,比2012年减少5人。单设批只有符合条件的考生才可以报考,合理报考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一本

考生人数的减少,理论上会导致2013年的录取竞争率降低,但若结合招生计划数的增减一同来分析,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一本计划比2012年增加8000多人,乍一听,大家都很高兴,但是,细细查阅各个院校的计划数,就会发现,大牌名校的计划数在减少,一般省属院校的计划大幅增加,同时二本升格到一本的计划数与一本总计划数的增幅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在报考一本志愿时,对于一本高分段的考生来讲,所对应的名校计划数减少了,竞争率增大就成为必然。对于一本低分段,尤其较低分数段的考生来讲,选择院校的余地增大。由于计划数的增幅较大,即使不考虑2013年高考题较难的因素,一本最低控制线也会大幅降低,显然文史类一本线比2012年降低了16分。

2013年的高分考生较往年明显减少,与往年相比,同分数的位次变化大,如,文史类602分,2010年所对应的位次是852名,2011年是570名,2012年是1271名,2013年是568名。位次上来分析,2013年与2011年接近;我们再计算一下,602分分别高出当年一本线的批拔高度。2010年是43分,2011年是59分,2012年是46分,2013年是62分,最低值与最高值相差近20分。从招生计划数、位次以及批拔高度结合分析,2013年的文史类高分考生的录取的竞争力较大。同时文史类中的各个院校,尤其是外省名校的招生计划数都很少,每一年院校的录取最低分和最高分相差较小。一本高分段的考生报考志愿时,不能一味贪高。

案例:2013年文史类考生高考成绩为604分,位次为49X,她拟报考的院校为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找到志愿填报老师帮助分析。老师根据她的分数及位次,为她分析:首先西交利物浦大学作为保底院校,是没有任何风险的。主要是分析前三所的往年的录取情况――同济大学2012年的招生计划数分别是10人、8人和13人;2013年分别是10人、6人和11人,同济大学的计划数基本持平,但是,同济大学今年是第二年在文史类有招生计划,又第一次增加了强势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的招生计划,无疑会推高今年的录取分数。其他两所院校计划数减少,录取分数也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升高。三所院校在2012年的最低位次分别是536名(同济)、473名(北航)和733名(北理工)。从招生计划数和位次中分析,考生报考同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没有被录取的可能性,即使能够被投档,退档的可能性也很大。最后考生并没有听取老师的建议,依然按照自己的意见报考,结果和老师预测的一样,考生没有达到同济大学610分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06分的投档分,最后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

建议:一本高分考生要结合分数、位次及招生计划数来合理地安排志愿,而一本中等分数段的考生由于所对应的本省院校较多,本省院校招生计划数也多,报考竞争力会相对高分段小一点,但报考时仍要结合上面的三个数值来填报。一本较低分数段的考生要以报考近两年或者是2013年升格到一本招生的院校为首选,会降低落到征集志愿或是落榜的可能性。

二本和三本

二本计划数减少,导致二本线与一本线分差减小,文史类2013年一本与二本线相差54分,2012年是59分。二本的竞争率增大,二本各院校的最低投档线,整体提升也就成为必然。文史类三本线竟然比2012年增高9分,与二本线的分差为100分。2012年二本线与三本线的分差为120分。三本计划数减少,与二本线的分差缩小,但由于收费高等因素,所以三本并不像二本那样竞争激烈。从“分差”的缩小,可以分析出,二本和三本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主要还是以批拔高度来确定要报考的院校。但是,在计算批拔高度时,要把分差减小的因素计算进去,比如说2012年的中等分数是在高出二本线29.5分上下,那么2013年二本与一本的分差是54分,二本中等分数就应该是高出二本线27分上下。三本也是同样的道理。考生首先要从心理上重视志愿填报,其次把批拔高度与位次集合起来填报志愿,就会降低风险。

高职/大专

成都二本院校篇4

回忆起在录取第一现场的那些日日夜夜,笔者都难以忘怀。在这些日子里,每一个录取批次,院校所提交的录取信息要经过笔者所在的工作组逐一严格审核。其中,我们见证、审核了大量状态为“预录取”的考生,这类考生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这意味着这些考生即将可能被正式录取;同时也处理不少“预退档”的考生,而对于这类考生,一旦院校退档理由经过审核、符合政策规定,很显然,等待这些考生的结果只能是退档。

面对无情被退挡,一些考生(这其中不乏许多高分考生,比如超过某批次省控线40、50分者)又无法通过征集志愿选择到满意的大学和专业,只能录取到下一个批次院校,或无奈只有收拾行囊再战高考!

对于高考落榜这个结果,笔者在与不少家长和考生交谈中发现,很少有人去反思是否在高考志愿填报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而是一味地把责任推到了高考分数不够高、运气不好这样的外在原因上。

对于高考录取落榜的遗憾结局,我们只是被动接受,还是吸取教训、借鉴经验?

落榜原因,究竟是出在分数不够高,还是志愿填报方法不对?

有没有一种有效的办法可以直接借鉴,把高考分数合理利用,填一份科学合理的高考志愿,既能规避落榜的风险,也能进入一所满意的大学,读到合适的专业?答案是肯定的。

有言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借鉴成功看的经验,参考失败者的教训,就可以让我们在来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上更有自信、更加从容。在2012年录取结束之际,笔者就将在录取中搜集到成功或失败的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真实案例提供给大家,并通过详细的解析,为大家解答上述的一些疑问,也以这篇文章为即将参加2013届高考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志愿得当,大学在望

案例一

朱同(化名),理科考生。2012年高考成绩595分,超过一本省控线77分。

朱同的志愿填报情见表1。

2012年7月15日,本科一批次开始投档,朱同的档案第一时间投进了武汉大学。其第一专业志愿经济学类专业在朱同所在省只招2人,由于该校实行分数优先的政策进行专业安排,排名在朱同前的考生也有超过2人将经济学类置于第一专业,故未能被录取。当检索第二专业时,还有空额,则被录取到第二个专业:信息安全。

为了了解朱同的志愿思路,笔者曾致电与其交流志愿填报心得。经过几次沟通了解,原来他首先以分数定位,根据自己的分差,选择了几所近三年录取分数超省控线70~80分的院校作为A志愿院校目标院校,最终选择了武汉大学作为自己的A院校志愿。由于四川省在本科第一批次实行的是5所院校志愿全平行的投档模式,为了在几所院校志愿之间拉开梯度,院校2志愿则选择了近三年录取分超过省控线60~70分之间的院校,院校3、4、5均为录取分超过省控线30~50分之间的院校,先后顺序以考生的喜好程度排序。专业选择方面则兼顾其父母的期望和考生的兴趣,在考虑所选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基础上,以经济学、财会、通讯工程、信息安全等为主。

如果朱同的分数未达到武汉大学的调档线,还有机会投入其后续院校志愿吗?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四所院校的调档线。西南财经大学为535分,西南交通大学为549分,华北电力大学为540分,四川大学为557分。也就是说,以朱同的分数,即使无法投入武汉大学,投入后续院校可能性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案例二考生孙紫红(化名),文科,分数470分,超过二本省控线16分。志愿填报见表2。

从志愿表也许还看不出这份志愿合理设计的端倪,不如我们走到志愿填报背后的故事,来看看这份志愿是如何诞生的。

在拿到高考成绩时,因为分数比预期低,因此原本计划中的省属师范院校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加上其父母不希望孩子读书走得太远,这使得考生的大学志愿选择显得进退维谷。

怎么办?经过家长和考生反复的考虑和商河之后,决定放弃地域限制,选择去省外就读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或者适合考生高考分数的大学;在专业选择上,考生和家长一致认为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法学专业比较适合考生。

由于考生所在省本科第二批院校志愿模式和第一批大有不同,表格中第一栏的院校逻辑志愿顺序分1、2两种,其中“1”为第一院校志愿,“2”为四个平行的第二院校志愿。

我们把注意力再次回到考生的志愿设计表上,在这个表中,海南师范大学被放到了第一院校志愿的位置。对于这所大学,考生和家长就该校近四年的录取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所学校的波动值很大,2008年~2011年内高峰值为超二本省控线26分。低峰值仅超过6分。根据这种形式,考生和家长分析该校2012年调档线很可能会超过16分(考生只超过二本省控线16分),但也可能不会超过这个分值。就在家长为了将海南师范大学置于第一志愿,还是另选其他院校而纠结时,考生决定大胆赌一把。由于第一志愿是否被录取的不确定性,为了稳妥起见,考生和家长重点寻思着是否有万全之策:如果第一院校志愿一旦落榜,后续平行的二志愿院校还有被录取的可能吗?

对于面临的这道难题,在咨询了一些志愿指导专家和高校招办后,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后续平行二志愿前三所院校选择在近四年内至少有两年以上在平行二志愿有录取考生现象的院校;最后安排一所新晋级为(以前为大专院校)本科的院校作为保底。根据这个方案,得出了上述设计出的院校志愿设计表。

7月23日晚,本科二批次开始投档,孙紫红所填报院校投档分如下:海南师范大学469分,甘肃政法学院460分,山西师范大学454分,四川文理学院455分,成都工业学院454分。经过第一次投档,只剩下山西师范大学和成都工业学院还有生源缺额,其余院校全部一志愿满额。考生投档至海南师范大学,按照115%的投档比例,共计投档126名,实际录取人数为110名,但考生排在了112位,所以考生很可能面临落榜。第二天,录取结果出来,考生被学校以“总分低,综合择优”的理由予以退档。幸运的是,两天之后,在平行二志愿投档中,考生被投档到山西师范大学,并被其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行政管理录取。至此,考生的大学梦得以实现。由此观之,在梯度志愿投档模式的过程当中,科学合理地设计后续二志愿完全可以有效避免因第一院校退档而造成直接落榜的结果。

上线落榜,得不偿失

看完上述两个成功的案例后,相信大家一定有所感悟和收获。而接下来,笔者将选取一些真实的落榜案例,从另一个角度为大家详细解析。

案例一

考生徐明(化名),理科考生,高考分数505分,超出二本省控线60分。志愿填报情况见表3。

以徐明的分数,他的电子档案顺利地投到~志愿院校。但不幸的是,该考生却遭遇退档。该院校给予的退档理由是:我校采取“专业清、志愿清”的原则录专业,该生所报专业已录满,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故退档。

根据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近三年在该省招生录取数据的分析,这位考生的分数考取该校绰绰有余,不仅如此,该考生还有可能读到该校实力优势、特色而口碑不错的专业。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考生进档后被退档,而无缘录取到所报的第一院校志愿的五个专业其中之一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学校的分专业录取规则。该校采取的是“专业清、志愿清”的原则,所谓“专业清、志愿清”即是指学校对于进档考生,优先参考学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由于报考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考生多,分数也较他高,因此未能被第一志愿录取,只有看后续专业是否有被录取的可能,不幸的是考生所填报的五个专业中第二、三个专业全部录取的为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而后面的两个专业则录取的是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加上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进而失去了最后的录取机会,遗憾地高分落榜。

录取规则是高校在高考前,经上级教育部门审批并公布在《招生章程》中的录取原则。录取规则一般包括由录取原则、调档比例、分专业录取原则、语种、单科要求、加分政策、体检等内容组成。其中,分专业录取原则是决定进档考生是否被录取最重要的因素,徐明则是因为对分专业录取原则不了解而导致扎堆填报学校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且较多将其填报于前几个专业志愿中)而被退档。

案例二

考生罗阳(化名),理科考生,高考分数489分,超出二本省控线44分。志愿填报见表4。

该考生第一志愿报考院校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进档后由于总分偏低,不服从专业调剂,被学校予以退档。原因何在?不妨仍然从志愿表的设计说起,详见下表。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考生所传达的意愿:非土木工程专业不读!全部院校志愿都不服从专业调剂,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生或许对土木工程专业抱着志在必得的信念。

但结果,考生所填的五所院校均给他开起了巨大的“玩笑”,不妨则看看表5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即便考生把所选择的这五所院校的其中之一填在第一院校志愿,以其489分的分数,仍然无法被录取。由此不难发现是考生的院校选择和考生分数的匹配度出了问题,由此折射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精心筛选出一所切合考生实际分数的大学,此为前期的志愿填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件事。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考生非读土木工程专业不可,那么他也可以选择一些近三年该专业录取分在自己分数范围内的院校。另外,他也可以选择填报上述学校中与土木工程相近的专业,待进入大学后再寻机会转到土木工程专业也未尝不可,何必在志愿表中那么武断、坚决地只填一个专业,且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呢?

案例三

理科考生严静茹(化名),考分417分,报考专科一批次院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护理学专业(涉外护理方向)。当该批次投档启动后,该考生由于超过该校调档线分数较多,档案被顺利投进。然而,该考生最终却退档了!

学校给予的退档原因是:“考生英语成绩未达到所报第一专业——护理学专业(涉外护理方向)的成绩要求,且身高也未达到本专业要求,所报其他专业已录满,且不服从调剂”。对此,笔者立即进行了退档审核,当笔者查阅到该校的《招生章程》后,发现2 D12年该校《招生章程》第五章14条的第四款和第五款明确规定:“我校护理(涉外护理方向)要求外语考试单科成绩及格(总分150分,90及格)。”“鉴于医药类专业培养要求和就业特点,护理类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一股不低于165厘米,女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55厘米……”

笔者进一步调看该考生的体检表,发现其身高只有150厘米;而根据该生的成绩表显示,其英语只有69分,考生的单科成绩和身高均未达到学校的要求。加上考生填报的其他专业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均已录满,不服从专业调剂。所以,学校给予的退档原因是有理有据、符合政策的,该考生也只能被作退档处理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得出的教训就是,如果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或者家长只把注意力放在分数之上,而没有花时间去认真阅读该校的《招生章程》中的特殊规定,那么只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一名录检工作者的心里话

在录取场,笔者每天都会见证到数以千计的考生录取状态由“预录取”变为“录取”。同样,也会见证数量颇多的考生状态由“预退档”变为“退档”。作为一名录检工作者,我们的情绪也时常有意或无意间受到影响,既为考生被录取感到高兴,也为那些因填了无效志愿而落榜的考生感到无比惋惜、遗憾。

那么是什么样的志愿设计问题,导致了考生被退档呢?笔者结合自己在录取场大量搜集的退档案例,总结出来,给大家分享以下几点心里话:

第一,考生没有仔细阅读高校在当年的《招生章程》中对报考该校考生在单科成绩、身高、视力等具体方面的特殊要求,由于考生未达到这些专业的具体要求,最后导致落榜。

第二,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专业志愿只填有限的一个或者两个,或者在没有分数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了“不服从专业调剂”这个选项。对于专业志愿只填一两个的问题,是考生的自由选择权,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考生本身高考分数没有绝对优势,且对某个专业都没有细致、周全的了解情况下,孤注一掷只填一两个专业,落榜风险十分之大。每年因为这个原因被高校退档的考生数量,占据了高校退档学生总人数的绝大多数。对此,笔者建议,在专业志愿的选择上,将志愿表中的六个专业志愿都填满,专业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彼此之间关联度较高的即可。对于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由考生具体情况而定,如考生分数没有优势,又想进入某所大学,建议选择服从调剂。因为现在许多高校都制定了相关进校转专业政策,优先确保录取,进校后再换专业难度就要小得多。这个策略非常适合实施院校志愿全平行投档模式下的一本批次院校。当然其他批次也可参考进行。

第三,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院校志愿的分布梯度设计还不够科学,或者有的考生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要对院校志愿的梯度进行设计。比方说,在本科一批次院校设计中,假设有5个院校志愿,分别是A、B、C、D、E。按照院校志愿之间存在梯度的设计原理,那么如果A院校近三年的录取分都超一本线50分左右,那么B院校最好选择调档线超一本线40分左右的院校,以10分为一个梯度的话,后面的就可以以此类推。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每一所院校都有可能成为被投档的单位,避免了因院校志愿间没有梯度而造成后续志愿无法投档、最终落榜的结局。

成都二本院校篇5

自江苏实行平行志愿以来,有句话可以看做填报平行志愿时的指导方针:“A志愿冲一冲,B志愿稳一稳,C志愿保一保。”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平行志愿虽然较之以往的填报志愿模式有很多先进之处,但它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平行志愿在填报的时候,是以选择学校为主,而非选择专业为主。因此,考生自己在面对平行志愿时,要先问自己:学校和专业,哪个对我而言更重要?只有先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才能更好地填报平行志愿。

【案例1】高分考生

姜曾明,文科,总分412分。历史A+,政治A。

这位同学的成绩非常优异,超出当年的本一文科分数线67分。应该说,除了在选测科目上没有达到双A+,不能填报北京大学以外,这位同学可以填报任意一所本一院校。因此,他完全可以在A志愿上填报清华等高校,在专业上综合自己的喜好程度与专业实力按顺序填写。BC志愿也可以填报一流学校。

【案例2】次高分考生

钱云,文科,总分399分。历史A+,政治A。

参考往年的分数线可以发现,钱云的分数距离清华大学稍有一点距离,比起南大、浙大等名校又高出一筹。因此,这类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在A志愿上可以填报清华、同济等高校冲一冲,在专业是否服从一栏填写“服从调剂”;在B志愿上,可以填报南大、浙大这样的院校,而C志愿填报上可以填写在实力上比南大这类院校稍弱的高校用以保底。

【案例3】中上等成绩考生

李全,理科,总分365分。物理A,化学B+。

李全这样的学生,在成绩上比理科本一录取分数线高10分,应该说,这样的成绩想要填报江苏省内的本一院校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因此,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重点应该放在省外的院校。因此,A志愿可以选择省外的一些211高校,比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在B志愿上,可以挑选中西部的重点高校。C志愿方面,建议考生查阅往年的录取资料汇编,选择一所往年分数比较接近本一线的院校。

【案例4】中等成绩考生

王晓庆,理科,总分348分。物理B,化学B。

王晓庆的分数位于本一线和本二线之间,并且比本二线高了20分。从历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南京的本二院校每年都是报考的热点,一般的年份,本二的分数仅比本一线低几分,因此竞争相当激烈。如考生希望留在南京,A志愿只能考虑个别刚刚升入本科招生时间不长的院校;相应地,B志愿上建议选择苏、锡、常等本二院校;C志愿则可以考虑苏北或省外本二院校。

【案例5】中下成绩考生

王珊珊,文科,总分306分。历史B,政治B。

王珊珊的同学比本二线低15分,用这样的分数来追求省内好的本三,实际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专家建议,这类考生可以考虑填写一些省外的本三院校。在A志愿上他们可以选择比如浙江、湖北地区一些有实力的高校。B志愿,可以考虑填一填苏南或者南京市比较普通的本三院校。而C志愿方面,建议选择苏北或者省外的一些普通本三院校。

另外,尽管王珊珊的分数离本二线有些距离,但是仍不要放弃填写本二批次的平行志愿,这是因为有些院校很可能会因为录不满学生而降低分数,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高校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案例6】低分考生

陈涛,理科,总分270分。物理B,化学B。

在江苏201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中,理科本三分数线是277分,第一批高职(专科)的分数是200分。

陈涛的分数没有达到本三线,但是也不要放弃本科志愿,可以选择填写本三院校的。在A志愿上,可以冲一冲苏南的本三院校。B志愿挑一所苏北的高校,而在C志愿上选择一所在省控线左右或每年录不满学生而降分的院校。

这类考生虽然可以填报本三院校,但他们要意识到,他们填报志愿的重点是在专科院校上。陈涛的分数在填报专科院校的学生当中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因此,参考往年的分数线,认真填报好ABCDE五所专科院校,陈涛被专科学校录取还是没问题的。

尴尬分数考生

【案例1】 高分低等级

魏星,理科,总分370分。物理A,化学C。

魏星的分数其实很不错,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他的选测科目化学只拿了C,这意味着可供他挑选的本一院校寥寥无几了。

其实这位考生想上本一并不是完全没希望。魏星是典型的高分低等级的“C型考生”,但在2010年的本一批次还是有7所高校愿意招收这类考生的。比如:南京林业大学文、理科专业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C;南京审计学院理科类专业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AC;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要求文、理科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C;延边大学(延吉)文、理科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C;汕头大学文、理科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C;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的文、理科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C;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文、理科选测“门槛”也为BC。

如果这位考生对本一批次的学校和专业不满意,那么他也可以选择填写本二批次的平行志愿。因为在本二批次,招收“C型考生”的院校就更多了,这位考生可以在这些院校中挑选一些既满足选测科目要求,又很优秀的专业。

【案例2】刚过本一线

朱洵,文科,总分346分。历史A,地理B。

朱同学这次考得不是太理想,只比本一线高了1分,“我不知道该怎么填志愿,想在本一批次里面选学校,但能够上的学校大多是外地的。但达到本一线,如果放弃报考,又觉得可惜。”朱同学告诉记者。

其实,这位考生的选测科目成绩还可以,但从他的三门统考成绩来看,在本一批次的竞争力就比较弱了。如果他想在本一批次填报志愿,可以把目光放远,选择外地学校,因为南京高校的竞争比较激烈。这位考生可以查阅往年的录取资料汇编,从中选择那些往年分数线在省控线附近或持平的高校。到了本二批次,这位考生的选择空间就很大了,可以在A志愿冲一冲本二的热门高校,后面再填两所保险一些的院校。

【案例3】比本一线略低

孙敏心,理科,总分353分。物理A,化学A。

孙敏心的父亲告诉记者,他女儿是江苏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以往成绩都非常好,这次发挥失常,才落到了本一线下(比本一理科线355分少2分)。但是家长和孩子的心理预期都降不下来,一心就想冲个本一高校。

家长和考生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最近几年,在省控线下录取的本一院校越来越少了。江苏推行平行志愿以后,平行志愿投档后计划不满的院校本来就少了很多,再加上还有一次征求平行志愿的机会,生源未满的高校又能吸纳一部分考生。所以,在本一批次要降分录取的高校本身就很少。

当然,虽然理论上这位考生很难被本一院校录取,但他在本一批次的平行志愿还是可以填一填的,可选择往年生源不是太理想的高校。但填报志愿的重心应该放在本二阶段,实际上本二和本一批次只不过是专业上的区别,很多学校既有本一专业又有本二专业,学生最终拿的文凭是一样的。

【案例4】比本二线高一点

陆青,文科,总分323分。历史A,政治A。

陆青的成绩比本二线高2分,他本身是南京人,不想离开南京去外地求学。

江苏考生的恋家情结一般都比较严重。像这位考生的分数只比本二省控线高2分左右,应该说在南京的选择余地不大。最近几年来,南京地区的本二高校因为计划量不多,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如果这位考生想上本二院校,建议选择外地的一些高校,尤其是往年那些录取分数线接近省控线、生源不太充足的高校。另外,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择一些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为这类专业的收费较高,录取分数线相对低一些。当然,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本三批次,这位考生的选择余地就非常大了,完全可以选择一些好学校、好专业。

【案例5】达资格线没过省控线

张祥,文科,总分319分。历史B,地理B+。

张祥告诉记者,他的分数达到了填报志愿的资格线,但没达到省控线,他知道录取几率渺茫,已经准备放弃第一阶段的志愿填报了。

张祥这么做是不明智的,专家建议这类考生不要轻易放弃志愿填报的机会。江苏设置这么一条填报资格线,主要是考虑到有关艰苦行业或专业、有关院校在省控线上生源不足而可能降分录取等因素,才在省控线下再降低15分,确定了江苏省第一阶段填报志愿资格线。虽然达到了资格线并不意味着填报了就能录取,但建议这位考生也不要放弃这次志愿填报的机会。现在这位考生可以做的工作就是仔细翻阅往年的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料汇编,从中找出哪些学校是往年需要降分录取的或者是生源不足的,考生可以从这些高校中选几所,试一试。如果没有被录取,这位考生也不要灰心,在本三批次和专科批次,如果填报志愿得当,这位考生应该也会被不错的院校录取。

失败案例

【案例1】太保守,超本一线30分愣是不敢填

冯成,文科,总分375分。

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冯成心里还是觉得心有不甘。375分虽然离他最理想的目标上海外国语大学还有距离,但窝在现在这所学校呆上个四年的话实在是不值得。冯成今年高考考了375分,在文科算是一个挺不错的分数了。冯成一心想成为一名翻译,于是满心欢喜的去查上外2009年的分数线,发现是380分。但2010年是首次文理分开划线,冯成心里一下子没底了,自己370多分的成绩在全省也能排上个千把名,这不上不下的分数和排名到底填报哪所学校比较好呢?

冯成不恋家,愿意往省外跑,但最根本的还是希望不要被本一退档。为了满足自己的早已飘渺的“上外”梦,在明知不会被录取的情况下,冯成还是在自己的A志愿填报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剩下的BC志愿他不敢赌了,填报了省内了两所学校,还填写了专业服从。这样的志愿填报又有了梯度,又能是专业“服从”,肯定不会被本一退档了吧。

2010年的各大院校的分数线一出来,冯成发现人民大学只有349分,摆明了是大家都不敢填造成的“恶果”嘛。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冯成的志愿填报虽然注意了三个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但A志愿和BC志愿之间的梯度拉的太开,所以才导致冯成成为手握高分却没能进入心仪学校的“杯具”。

专家分析:这其实是2010本一批次的一大特点,正是由于大量的“冯成”存在,导致今年相当多的一批文科强校投档线出现意外跳水,文科本一投档线在360分以上的高校全国只有27所,人民大学349分,北师大365分,中国政法358分,浙江大学353分,山东大学358分,中山大学只有345分,刚达本一线。而省内的文科强校也不尽如人意,南师大355分,苏州大学350分,东南大学348分。因生源不足而断档的高校还有41所。

2010年文科生填志愿遇到的最大麻烦是没有参照线,2009年不少名校投档文理一条线,像浙大403分,高出本一线55分,大量考生不敢冲,宁愿趋于保守。这直接导致这些名校遭遇“小年”。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的文科招生计划相对理科计划来说要少的多,很多考生不敢报,转向层次较低也更“保险”些的学校。

【案例2】大小“年”不灵了,她栽了跟头

陈怡,理科,总分346分。

虽然没考到本一,但346分这个分数还是能让陈怡在本二院校中选择一所不错的学校和专业的。对于数字特别敏感的她一直想选择经济类的专业,于是在自己的本二专业中填报了南京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三所学校。陈怡的“小算盘”打得可精明了,这三所学校去年的分数都很高,按照高校录取分数线“大小年”的说法,今年的分数肯定高不到哪里去。而且陈怡还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万一南财今年的分数延续大热的势头,她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上海的学校,肯定稳妥。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陈怡的本二3个志愿全部都填报了“不服从”。遗憾被退档后,陈怡依然不死心的在本二征平志愿中只填报了一所学校:浙江科技学院,而且还只填了“财务管理”这一个专业。谁知道征平志愿的结果再一次让陈怡伤透了心,浙江科技学院的征平分数居然高达358分!346分的分数却与本二擦肩而过,陈怡的志愿填报就是吃了盲目相信分数“大小年”的亏。

专家分析:虽然“大小年”现象对高校招生来说是个常见的事情,但具体到每一所高校来说,却是个小概率事件。在确定学校时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也就是自己的分数只有达到学校每一年的平均分时,你所填报的学校以及专业才有最大可能得到保证,同时要电话咨询高校招办,听取学校招办给你的一些建议。

【案例3】非金融专业不上,这个女生很执拗

徐敏,文科,总分343分。

作为一个文科班女生,徐敏却对金融学感兴趣,于是在填志愿的时候就尽往财经金融类的学校里瞅。徐敏的本二批次填报了南京财经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三所学校,所有的专业全部都填了和金融相关的。而且更倔的是,徐敏全部填写了“不服从”。万一被退了档还有本二征平志愿呢,就不信征平志愿里头没有一个自己喜欢的。

徐敏“意料之中”地被本二退了档。本二征平的院校让徐敏傻眼了,要不就是离家很远的院校,要不剩下的专业都是自己不喜欢的。

专家分析:考生的学校和专业取向一定要基于自身的高考成绩,作为文科生来说,343分的成绩,不能说低,也不能说高,但是在对专业有强烈要求的同时,对学校同样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未免要求太高了。在该生填报本二学校时,选择一所“名气”并不大的学校的金融专业是一个十分实际的选择。

【案例4】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一定填服从

林永,理科,总分361分。

盐城考生林永的填报经历非常富有戏剧性。高考成绩超过本一线6分,本一志愿A志愿填报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了增加录取几率,林永特意没碰气象之类的超热门专业,退而求其次,挑了自动化等三个稍冷门的专业。和2009年的分数一对比,林永心里还是有底的,于是填了不服从专业调剂。可本一录取结束后,他傻了眼,原来南信大本一录取线358分,档案虽然顺利被投入该校,但他填报的三个所谓的冷门专业在2010年突然“发力”,录取线都超过了361分,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林永的档案理所当然被退回了。

林永的本二A志愿填的是南邮,也是不错的学校,根据他的分数,上本二的学校那是铁板钉钉的事。但他万万没有料到,填报的几个热门专业通通滑了边,决定他能不能上本二的关键再次落到了专业服从调剂上。

专家分析:从每年学生填报的专业志愿来看,有不到10%的学生会选择专业不服从,而这其中一半左右的学生就会有被退档的风险。因为在你确定所填报的学校时,并不知道你的分数在所有填报此校学生当中的位次,所以只要你填报了专业不服从调剂,就必须做好被该学校退档的心理准备。

要提醒考生的是,高校在调剂学生的专业时,总会按照学生所填报的专业倾向,就近给考生调剂专业,所以,除非你下定了宁愿被退档也要上某个专业的决心,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最好还是填专业服从调剂。

【案例5】“死守”南京,错失良机

孙成强,文科,344分。

比本一线只低1分,按理说,孙成强在本二批次中挑选空间很大。但孙成强认准了一个死理:我哥哥姐姐都在南京上大学呢,我不去多丢人啊。因而大批省外学校被孙成强挡在视野之外。本二批A志愿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有四个文科专业,孙成强挑了其中的三个,还有一个专业不感兴趣,因为害怕被调剂到理科专业,他填了不服从专业调剂。B志愿和C志愿方面,孙成强也填上了两所院校。录取的时候,孙成强投档到A志愿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不料进档后又被退档,上本二的机会错失。在填报征求平行志愿时,南京本二批次高校除了国际课程实验班还剩少量的计划外,其余基本已经录满,孙成强干脆放弃了填报。

成都二本院校篇6

关键词:高校 二级学院 档案管理 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126-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化,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二级学校的有效建立并进行二级管理模式成为了如今大部分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不同学科具有的特性,将一些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建立二级学校,逐渐实现学科之间进行的优势互补,提升学校内部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教学的最大价值。该文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二级学校内部具体的档案管理模式。

1 高校二级学院建立档案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

高校实行两级管理这一有效的管理模还没有较多的经验,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二级学院内部具体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改善,其中包括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以下主要讲述了二级学院内部档案管理存在的几点重要问题。

1.1 不重视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缺乏档案意识

一般情况下,二级院校普遍都是在原有学校的基础之上进行建设,并处于教学重要的第一线,管理水平比较高,但是对于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学校的上级领导还是一些从事日常教学的普通教职工来说,都非常重视教学以及学科科研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但是却忽视了对一些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档案资料具体的管理工作,并且,平时不会特意的收集各种教学的档案资料,只是简单的认为对教学材料进行的档案管理工作只不过是进行适当的整理或者是对资料进行装订,将所有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内容看成是自己没有必要承担的额外工作,只是遇到上级领导进行定期检查的时候,组织临时突击,简单的应付各种检查,实际的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另一方面,存在部分教师对于档案收集整体以及归档等工作存在非常严重的抵触心理。部分教师认为一些非常重要的教学成果都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只能自己进行保管,不愿意上交到院校内部的档案部门,还存在部分教师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查阅,将一些资料据为己有,这些教师的行为都为如今的档案管理工作添加了更大的困难。

1.2 缺乏准确的规章制度

二级学院内部的档案管理起步比较晚,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忽视程序化以及规范化具有的重要作用,只是非常习惯的进行一些个案的处理工作,按照自身拥有的工作经验完成管理工作,并没有比较准确的规章制度或者是规范档案管理的实施细则。第一,没有明确的界限。部分二级学校内部的文件资源逐渐开始被列入到档案室中,依然存在大量的档案资料仍然没有被列入到档案室中,这就导致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没有得到及时的收集与整体,只是非常随意的乱放,无法实现集中管理。第二,管理工作不够细致。一些已经收集的档案资料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管,管理工作非常的混乱,所有的档案资料都混乱的存放在一起,无法实现即时的查找,同时很可能会导致重要的档案资料丢失。第三,没有明确具体的职责分配。部分二级学校内部虽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工作人员,同时由相应的领导负责管理,但是具体的管理职责还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

1.3 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不高

二级学院内部受到编制等问题的影响,大部分都没有设立非常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学校内部的教学秘书负责。二级学校重要的信息中心就是教学秘书,起到了对信息进行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成为了交流的重要桥梁。由学校内部的教学秘书担任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有利于学校内部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但是,教学秘书只是将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作为自己的兼职,自身缺乏较强的档案管理意识同时没有经过比较专业集中的业务训练,对于档案管理需要掌握的一些归档范围、归档的基本元素以及相关的规程序都没有准确的了解,并且,学校缺乏对兼职档案管理进行的专业培训以及专业指导,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最后的档案管理相关工作非常的混乱,没有准确的工作原则。另一方面,二级院校内部的管理工作涉及到了学校内部运转的整个过程,包含的内容非常的复杂,拥有较大的工作量,这就必然需要教学秘书在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后,继续承担一些档案的管理工作,工作量非常大,整理的内容非常的复杂,这就会导致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会出现较多的失误,教学秘书繁重的工作任务,也可能会导致一些非常重要的材料得不到及时的收集与管理,甚至会出现流失的情况,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非常差,并且没有比较规范的管理准则,使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完整。

1.4 特色得不到有效的突出

目前,大部分二级院校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都是一些学校制定的各种文件,或者是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档案收集的内容都是相同的,并且,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这将会直接影响二级学院内部开展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二级院校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内部的档案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二级学院比较注重的是本学院学生具有的特色,并突出学科专业具有的特色以及优势,具体的档案资料需要充分的反映院校内进行建设的最大成就。这就需要建立一些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保留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档案,以及一些重点学科建立的各种档案资料,突出研究成果具有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二级院校内部的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仍然没有自身的特色进行突出,没有比较完善的收集工作。

2 建立二级学院内部档案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想要解决二级学院内部存在的各种档案管理的问题,需要及时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模式,结合目前大部分二级学院具体的档案管理现状,对完善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措施。

2.1 加强档案意识,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

加强对各种档案管理工作以及相关法律内容的宣传以及推广,对于一些从事兼职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组织进行定期的培训或者是专业的指导,有效的提升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开办一些档案管理的讲座活动,提升二级院校上级领导以及普通教职工自身具有的档案意识,将档案管理具体的思想内容逐渐贯穿到所有工作细节中。档案主要是根据文件资料逐渐演化而成,如果没有一些重要的有价值的文件资料也不会产生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培养工作人员拥有较强的档案意识,才能完成比较完善的档案工作。这就需要对二级学院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规范,并将档案与管理相互结合,实现档案的有效管理。

2.2 进行统一指导,并逐渐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二级院校内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双重性,其中,一方面,二级学院属于学校内部的下属部门,具体的档案工作也只是整个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需要被列入到学校内部的档案资料中,需要二级学校具体的管理工作人员做好编制工作并将重要的内容进行移交。另一方面,所有的二级学院都属于比较独立的教学单位,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会受到二级学校内部的直接管理,但是,具体的工作业务仍然会受到高校档案部门及时的监督以及管理。如今,颁布的一些宪法以及规范都为高校内部的档案工作进行了恰当的分类,并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因此,二级学院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结合高校内部制定的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并充分结合自身具有的特点,制定属于自己的特色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中具体的收集、整理以及移交等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具有制度化的管理是所有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关键内容,只有拥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以及规范才能有效的避免档案管理出现混乱,保证档案管理有条不紊的顺利完成。

2.3 发挥自身具有的特色

在档案管理具体的工作中,二级学院需要充分突出自身具有的特点,并发挥最大的价值。首先,反应二级院校具体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都是通过二级学院本身完成管理工作,材料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对高校进行档案归档发挥一定的价值,但是却充分的体现了二级学院资深具体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的具体进度等,彰显了二级学院发展壮大的整个变化过程,这些档案资料对于二级学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次,二级学校内部的学科或者是专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需要突出特色。

2.4 实现网络化的管理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在学校档案管理以及二级学校内部档案管理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桥梁,并在各个档案管理部门中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网络化的管理工作,这也是探索二级学院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的方向。首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完成二级院校与高校内部之间的协调工作,严格监督档案管理的建设工作,避免出现任何的重复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其次,利用网络系统实现二级学校对高校内部具体文件或者是档案资料的接收工作,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电子材料并上交到学校档案中。这种网络化的管理提高了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有效的提升了工作的质量,充分发挥了网络具有的重要作用,提升整个档案管理的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大学制度逐渐完善与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完善二级学校内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了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逐渐加强高校内部管理重要的途径。为了更好的适应如今高校发展的社会形势,需要积极的探索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改善措施,将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作为如今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并提高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最终实现二级学校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赖华红.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工作亟待加强[J].秘书之友,2013(3).

[2] 吕鸿.以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促进高校教学档案规范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3] 吕鸿,熊燕.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模式探析[J].图书与情报,2010(6).

[4] 王素红.论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院系教学档案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6).

成都二本院校篇7

压线生在填报志愿中确实比普通考生要难很多,一步选错,可能就会对学生个人造成很大耽误。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高考多少分算压数线_高考分数刚过一本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多少分算压线生在每年高考中,都有一大批压线生,这里的压线生就是指高考成绩刚超过大学录取分数线或者是刚达到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学生,这类学生志愿填报相当关键,一步选择错就可能让学生滑档,自己上大学的等级也将下调,在这里高考专家专门针对压线生就分享了自己的填报志愿经验,让学生在填报志愿中能更好胜出。

首先,考虑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的大学,地理位置偏僻的大学,在同等级大学中,一般录取分数线偏低,这时候学生报考相对会稳一下,不容易出现滑档现象,学生也就更容易报考成功,地理位置不偏的大学,学生竞争很大,压线生报考很容易被刷下去,学生要注意。

在每年高考中,很多学生不愿意选择地理位置偏僻的大学,觉得地理位置偏的大学,学校实力就不行,这是很错误的一个认知,地理位置偏和大学实力没有任何直接关联,就像延边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等,这都是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的大学,可是,学校实力却不差,更是排在了国内高校的前列,学生对于地理位置偏的大学要有一个正确认知。

高考分数刚过一本线每年高考都有部分学生高考成绩刚刚达到一本线,而这时到底该报一本大学还是二本院校往往是很多人纠结的点。我的建议如下:

(1)报考方向:大多数二本院校和个别一本院校

(2)学校类型:最差的公办一本院校、最好的民办本科

(3)志愿填报:同时填报本科一批志愿和本科二批志愿

(4)报考细节:先选择少数一本院校作为“冲一冲”的目标,并且要注意最好选择高校中可以接受的“冷门专业”,同时服从专业调剂;另外,要重视本科二批志愿的填报,灵活运用“冲、稳、保”原则,尽量选择好学校、好专业(但也要避开一些分数线比一本还高的二本热门专业)。

高考分数刚过二本线(包括部分省的三本线/本科线)建议如下:(1)报考方向:一些二本、三本大学和大多数专科院校

(2)学校类型:民办三本、独立院校、职业技术大学、公办本科(偏远地区)

(3)志愿填报:同时填报本科二批(本科批)志愿和专科批志愿

(4)报考细节:先报本科二批志愿,多选择一些外省的低分本科院校,争取能上本科院校;同时最好也报一些专业志愿,多选择一些省内发展较好的专科院校,防止二本不被录取。

其次,专业选择尽量避开热门专业,很多高考生对于大学专业都没有明确要求,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喜欢采用一个方式,那就是选择热门专业,因此,热门专业每年的竞争很大,压线生选择热门专业,自己竞争优势很小,很容易出现滑档现象,学生要尽量避开这个坑,选择一些竞争小的专业,这样更有助于自己高考上岸,专业不喜欢,上了大学后自己还有机会调整,这时候对自己并不耽误。

成都二本院校篇8

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外部环境进入难得的黄金机遇期

1、外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创造了黄金机遇期。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两倍多,江苏省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2倍,南京市GDP增长了1倍多。“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省市经济将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经济不可能长久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很可能会在“十二五”或稍后一些时间进入调整期并放缓增长速度。因此,“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得的黄金机遇期,稍众即逝,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2、创新型经济成为主流,给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广阔空间。从人均GDP上看,目前江苏省已经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瑞士银行2007年2月4日认定当时江苏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已经达到了9033美元。对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教授的经济增长阶段和产业结构状态及主导产业转换表可以看出,江苏省已经在全国率先进入了追求生活质量的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将逐步调整到以信息业为中心,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将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因此,江苏省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第三次战略转型,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将产生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巨量需求,为金陵科技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人才市场需求空间。

3、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带给科技大学重要发展契机。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依赖科技、人才和教育三大支柱。国家和江苏省、南京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将创新驱动列为核心战略,并将科技、教育、人才列为支撑战略,专门出台中长期发展的专项规划进行引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突出强调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两大战略”及科技、教育、人才三大专项规划将成为未来中国“创新驱动”的隆隆引擎。金陵科技学院作为科技、人才、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承载体,必须敏锐地把握创新驱动战略带来的政策上的难得机遇,尽快打造出应用科技大学的特色。

(二)部环境也带来了严重挑战

1、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尚不能满足人们上“好大学”的期待。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都比较短,底子薄,集聚的师资、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办学资源还比较少,本科专业也大多是新建的,近几年设置的本科专业甚至还没有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部分本科专业尚未经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阶段的质量检验,教育质量总体上还不高。去年我国高校扩招就到了拐点,从2010年6月9日《南方周末》描绘的各省市当年高考报名人数增减示意图上可以看出,27个省份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去年山东45所二本院校的文科专业和47所二本院校的理科专业在二志愿遭遇“零投档”。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和考生志愿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冷落都给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带来巨大风险。

2、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发展加大了其自身获取优秀师生的难度。全国大部分省份大学适龄人口正在逐年减少,2013年山东省大学适龄人口只有2008年的一半,江苏省大学适龄人口减少幅度虽然没有这么大,但逐年减少的趋势将一直持续到2022年。与大学适龄人口将持续减少趋势相反的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数量将继续增加,必将稀释其自身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同时,各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补充优质师资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3、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降低教师的稳定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经将高校归入准公益类的事业单位,要求高校通过市场获得部分人才等资源,优秀教师在人事状态拿不到人事编制“铁饭碗”,必然增强不安全感,遇到有编制的单位招聘,很容易脱离新建本科院校,影响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三)学校自身存在相对劣势

1、人才、科技等存在先天不足。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所在城市还面临同城的老本科院校的竞争,由于教授与高层次人才等专任教师、科技成果数量、重点学科、品牌特色专业等方面积累较少,往往在争取科研、社会服务项目时面处于竞争劣势。南京是我国高教重镇,不含部队院校,目前在宁的5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就有24所,金陵科技学院是最后一个成立的地方本科院校,校学科专业被在宁老本科院校全面覆盖,发展学科专业遭遇较高的进入门槛,在争取地方政府科技等项目时也直接遭遇在宁老本科院校的竞争,可以说是对手众多,强敌如林。

2、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还不够突出。新建本科院校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赋予其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期望。目前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与产业、行业、企业合作的深度不够,力度不大,平台不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距离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将倒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用人和分配制度还不够合理。由于本科办学时间比较短,学生规模扩张过快,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过大,带来岗位设置不够科学、岗位职责不够明确,及教师工作量计算、人才引进和培养投入等政策上的激励力度不够,政策灵活性不够。

(四)学校已经形成了部分竞争优势

思想解放、敢闯敢试、勇于改革、借力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共性成就,这也是他们的竞争优势。新建本科院校多数经历了合并筹建本科院校到摘筹升本直至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的双跨越,校园建设获得多获得了历史性突破,办学思想获得新的解放,教学与人才培养改革扎实推进,重点学科、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往往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从总体上看,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新建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

二、 “十二五”发展战略选择的思路

未来的五到十年时间,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难得的黄金机遇期。但是形势喜人更逼人,身存在的相对劣势形成了学校发展的巨大压力,需要新建本科院校敢于正面挑战,迎头赶上,认真分析学校自身的条件,客观分析外部环境,仔细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真是需求,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抓住机遇,突破常规发展思路,采取非常措施,扬长补短,规避风险,抓住重点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化风险和压力为动力,推动学校事业的“跨越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进行选择战略时应注意以下思路。

(一)利用市场形成内生发展的自我“造血”机制

目前公办学校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主体,财政拨款支撑办学面临着拨款不能满足学校快速发展需要的矛盾。财政拨款是外力驱动学校发展,学校的变革与创新速度慢。在市场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产品的适切性――适合顾客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要深入研究产业市场和人才市场对本科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和品质要求,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拉动从教学到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功能发展,才能形成内生的发展机制。现在国家政策允许高校从市场配置中获得部分资源了,新建本科院校要利用自己历史短、机构设置尚未固化等条件,直接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围绕市场竞争的需要改革机构组织,并自觉运用企业家精神改造学校,灵敏地捕捉产业、行业、企业对人才、科技等的需求及竞争对手的举动及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迅速做出调整,并采取迅捷的行动来争取学生、社会投资与科技项目。

(二)牢固树立面向所在区域产业办学的思想

市场中成功交换的前提是高校的产品和服务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也就是强调“现实有用性”,这是引导美国现代大学成功崛起的主导意识,美国人称之为“进步主义”思想。从操作层面来说,就是新建本科院校要为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信息、人才等服务;从理论层面来说,就是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在教学、科研两大职能之外拓展出第三个职能――社会服务职能。主动融入区域产业,掌握其发展需求,开展应用科技研发,帮助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争取行业、企业的信任,利用产业资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办学路径

从美国、德国、台湾地区应用型高校发展的经验来看,准确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要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并及时提供服务是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经验。新建本科院校本身的实践教学师资、设备等都相对匮乏,需要加强与产业、行业、企业的合作,将教学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形成学校与产业无缝对接的良性互动机制,使产学研合作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并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和高新科技园区等,将学校教育教学及科技研发等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贡献争取社会资源,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加快发展应用科技研发

上一篇:民族精神手抄报范文 下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