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中初中生唱歌要点指导

时间:2022-10-21 06:51:05

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中初中生唱歌要点指导

摘要: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初中生在变声期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培养学习歌唱的兴趣,采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关键词: 音乐教育变声期要点指导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2011年春天,靖江市举行了一次“靖江教育系统合唱比赛”,这是一堂歌唱艺术的大课堂,在整个比赛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感触很深,感想颇多。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初中生在参赛时所表现出来的声音不够理想,歌唱表演水准与小学、高中组别相比之下不尽如人意。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初中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所有学生都必然面临变声期的到来,引起嗓子的不适,给歌唱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初中生在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对声乐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想彻底改变初中生在声乐歌唱学习上相对较差的状况,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生理发育特点,做好变声期嗓子保护工作

变声是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而中学阶段是身体各部位发育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喉结、声带会发生变化,声带的长度、宽度、厚度都会增加,男生尤为明显,在喉部会有一个小三角的喉结突出,声音沙哑、低沉、高音唱不上去等现象都是正常的。女生从外观上看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但是声带的变化同样不可忽视。所以,学生要特别留意这个时期嗓子的变化,平时少说话,注意休息,切不可大声喊叫,更不宜模仿大人歌唱。变声期间应注意嗓子的保健:唱歌时音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音域不宜过宽,用气不宜过猛,以免嗓子过度疲劳而影响发声器官的正常发育;在唱歌前不宜喝过冷的或吃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嗓子的负荷。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将变声期嗓子保护的重要性渗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会科学的带有气息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才能唱出优美的歌声。

二、培养学习歌唱的兴趣

其实,初中生本身都很喜欢音乐,喜欢的方式不同而已,有的人喜欢听,有的人喜欢唱,有的人喜欢跳,还有的人喜欢表演,等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流行音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现代中学生大都爱听、爱唱流行歌曲,大多数人随口就能唱出很多流行歌曲,却哼不出一首经典的世界名曲。我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内容是学生不太感兴趣的,这些内容有的是因为时代比较久远,有的是形式或题材不吸引学生。面对这样一代在流行歌曲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我认为处理好经典与流行的关系,将这两大类音乐不断融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学生全面理解欣赏音乐的重要手段。流行音乐并非完全消极的,有选择地欣赏音乐对当代中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它就像一块磁铁般吸引着青少年。针对当今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导入。导入的目的是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进新的教学内容中,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设计的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内容联系紧密,具有关联性,一堂课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入语设计的好坏。一成不变的开头已经不能够吸引学生了,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一些新课导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如:在七年级的有关节奏训练的课堂教学中,我以一只可爱的青蛙闹钟导入,同学们刚开始只是对小青蛙的外形产生兴趣,觉得很漂亮,当我由闹钟均匀的滴答声引入节奏训练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拍子是否与闹钟一致,大家都在努力地与小青蛙配合,闹钟的滴答声比较快,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他拍号节奏就比较易学。再如:《茉莉花》这课,我在上课前泡了很浓的茉莉花茶,让学生在浓郁的茉莉花味道中进入这节课,还让他们进行短时间的品尝,学生心旷神怡,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

2.语言组织。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分析和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科书,分析学生,选择教学方式及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等等。这里主要指:教师的语言组织,设计教学活动,比如课堂师生互动等。如今的教师光靠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资料,几盘听赏光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不断学习新知识。上课前,我们要认真分析教科书,分析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在课堂上切忌啰唆累赘,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精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的回答尽可能地给予鼓励,少批评或不批评,在课堂中可以适时增加些笑料,幽默诙谐的语言常常使学生哄堂大笑,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趣倍增。

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歌唱时,不仅仅是一种声音的展示,不可过于追求音色的完美,抑或是赛事的胜利。歌唱是心灵的一种自我对话,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宣泄。只有用心歌唱,才能自然真诚,才能达到感人的目的。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非常重要。首先,歌唱前一定要休息好,且不能吃刺激性食物。其次,无论是站着唱,还是坐着唱,都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抬头挺胸,头部正直,眼睛向前平视前方,双手自然垂于体侧,小腹收缩,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感觉,切忌大声喊唱。吸气时要气沉丹田,让气息在歌唱时缓缓流出,面部表情丰富,牙齿上下打开,唱到高音的时候眉毛上扬有利于高音的发声。最后,唱歌后不可大声说话,注意嗓子的休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我们要发挥自身素质特长,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演唱技能,并鼓励学生大胆歌唱,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让学生通过歌唱得到自信。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康洪生.对初中阶段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的思考.

[3]周云霞.初中生声乐教学方法之我见.

上一篇: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下一篇:《红字》中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