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变速箱连接法兰中频淬火工艺的探讨

时间:2022-10-21 05:15:50

汽车自动变速箱连接法兰中频淬火工艺的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薄壁零件在中频淬火时遇到的淬硬层深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热处理工艺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使汽车自动变速箱连接法兰淬火问题得到了解决。

关键词 : 法兰 , 淬火,工艺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自动变速箱连接法兰,材料为45#钢,进行中频淬火处理。热处理要求:≥HRC55;有效硬化层深度0.5-1.5mm。中频淬火硬度大于HRC55没问题,但有效硬化层深度0.5-1.5mm就很难保证了。因为中频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为2-4mm。为此对淬火感应器进行重新设计,对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多次修改,最后终于淬出合格的产品。

1原始思路

我刚拿到这个产品图时(如图1)要求:硬度≥55有效硬化层深度0.5-1.5 mm 淬火长度≥17 mm。非硬区3-5。金相组织要求3-7级。对于中频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0.5-1.5 mm没见过,带着探索的心情接下了这个任务。

首先采用自制感应淬火机床,重新设计淬火感应器(图2),进行中频加热淬火。

中频淬火工艺:电压400V;功率100KW;电流180A;淬火介质为清水;淬火加热温度860-880°C;加热时间2-2.3s;冷却时间3.5-5.5s.

淬火后必须及时回火,回火温度180℃ 。

热处理后经过检查,其硬度为HRC56-57;有效硬化层深度2.2-2.5mm;淬火长度≥17 mm;非硬区长度1-2 mm; 回火马氏体组织为5级,达不到热处理技术要求。[1][3]

图 1 Fig.1

图2 fig.2

2对原淬火工艺进行分析和改进:

众所周知,在热处理工艺中: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硬化层深度一般为1-3 mm。中频感应加热淬火,硬化层深度一般为2-4mm,所以造成淬硬层深度2.2-2.5mm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从钢在淬火工艺中的相变来看,主要是马氏体相变,即AM。但要完成马氏体相变,首先要将钢奥氏体化,即PA。在奥氏体形成后,钢中的化学成分并不立即就均匀一致。为了得到均匀一致的奥氏体,必须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和保持一定的时间,使各处的化学成分扩散均匀。如果加热速度越快,过热度越大,转变温度也就越高,从而转变过程进行得也越迅速。所以对于中频淬火要想使淬硬层深度在0.5-1.5mm之内,就必须要获得最大功率和减少加热时间。[4]

对于淬火设备,它是利用中频电流通过中频线圈在工件上产生感应电流,借助集肤效应使工件表面部分迅速加热,然后给予喷液,使工件得到冷却淬火。试验证明:表面电流密度与心部电流密度之比,与通过导体中频电的频率f、导体本身的磁性及导电性有关。电流的集肤厚度(深度)b可以用下式表示:

b=503 (米)

式中:ρ--导体电阻率(欧米);

f--中频电的频率(赫);

u--导体的相对导磁率(欧秒/米)。

不难看出,相对提高频率,也是减小淬硬层深度的主要因素。[4]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进行了调试,开始加热工件,观察功率因数表,并调整电容的大小使cos∮=+0.9~-0.95。以容性0.9~0.95为佳,在很广的载荷变化范围内,发电机的端电压降低最少,输出的功率最大。增加激磁电流,调整匝比。当电压达到额定值而电流未达到额定时,则减少变压器初级线圈匝数,当电流达到额定值而电压不足时,则增加匝比。匝比改变后,功率因数将发生变化,需重新选配电容器,再使cos∮=+0.9,频率对应提高了,此时所获得的各项电参数是最大功率的电参数。这样使电源设备输出最大功率,加热时间就减小了。 [2]

3.对淬火感应器进行了改进:

淬火感应器在淬火中出现非硬区不够,需要抬高定位基准,这样就增加了两个环形绝缘垫片。由于淬火时瞬间电流大,连接部分有烧结现象。对烧结现象重新设计,制做了四个带护套的胶木绝缘垫片加以解决。

4.调整淬火工艺参数:

通过对原工艺参数的分析,新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定为:电压460V;功率120KW; 电流200-220A;淬火介质为清水;淬火加热温度860-900°C;加热时间1.8s;冷却时间3.5-5.5s.

淬火后必须及时回火,低温回火温度160℃

5.改进后的状况

最后对连接法兰进行热处理 ,淬火后及时进行了低温回火 。

热处理后经过金相检查,其硬度为HRC61.7;有效硬化层深度1.17mm;淬火长度≥17 mm;非硬区长度3-5 mm;回火马氏体组织为6级,完全满足了法兰零件的使用要求[1][3]

6. 结束语

采用回火后精加工内孔各尺寸,确保各尺寸的精度稳定性。通过调试工艺参数,中频淬火能够满足薄壁零件的热处理要求,有效地提高了中频淬火机床的使用范围,成功地解决了自动变速箱连接法兰的热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热处理质量检验标准 (南汽内部资料)

[2] 《机床零件热处理》编写组 编机床零件热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10北京第一次印刷

[3] 林信智 等 汽车零部件感应热处理工艺与设备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4] 淬火新技术 管鄂 编 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7.11第一版

上一篇:模板早拆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浅谈超高层建筑物变形的监测方法与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