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房屋拆迁

时间:2022-05-16 08:38:48

浅谈城市房屋拆迁

摘要:拆迁工作因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种利益诉求多、社会稳定风险压力大而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早期建设的一些小区、工矿棚户区、城中村等由于房屋老化、基础设施差,又大部分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棚户区、城中村和旧城改造,而这些都需要拆迁。在拆迁中出现了重庆“钉子户”事件,户主吴苹在与开发商对峙3年后,终于拿到天价补偿金同意拆迁;也出现了唐福珍等以“自焚”等方式来抗拒拆迁。尽管这些是个别现象,但也反映出拆迁方的工作方法问题。本文简单谈谈对拆迁工作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城市房屋拆迁做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凝聚力量,促进拆迁又好又快推进。一要政府主导。将拆迁工作纳入政府决策层面,作为重要议事事项。在规划编制、方案制定、拆迁安置等重大事项由政府主导。二要领导重视。拆迁项目要成立市、县(区)领导为指挥长的高规格拆迁指挥部,并成立相应领导干部为组长的工作推进组,强力推进、随时协调调度各类拆迁难题,确保拆迁工作措施得力、运行高效。三要过程公开透明。将“政府服务无偿化、拆迁群众利益最大化”的工作理念贯穿拆迁全过程,坚持程序监管、阳光操作、公开透明、为民惠民的原则。根据先期调查结果,聘请律师团全程参与方案制定,在规划编制、手续办理等过程中,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征求意见,合理制定改造安置补偿方案。四要外出学习开眼界。组织被拆迁群众代表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让广大拆迁群众亲耳聆听、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拆迁改造的美好前景,自觉成为拆迁工作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实施者。

夯实基础,推动拆迁平稳有序开展。一要宣传攻势求“广”。拆迁项目启动之前,要层层召开宣传发动会,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召开各个层面的拆迁动员会、协调会、政策讲解会、入户恳谈会,集中听取被拆迁户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对拆迁工作的政策法律咨询,让各项政策和补偿标准明明白白、深入人心。二要调查摸底求“细”。在项目开拆前,对拆迁范围内的所有住户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对被拆迁房屋的现状进行详细丈量、登记、汇总,并以现场拍照、摄像方式留下影像资料,力求全面细致掌握原始情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被拆迁户的家庭人口状况,逐一排查拆迁范围内的各种矛盾和纠纷,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性化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和矛盾调处化解方案,确保拆迁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三要执行政策求“严”。规范拆迁手续,所有项目均按照法律程序组织实施,对一些重大项目要严格执行听证会制度;规范协议签订,严格政策依据和补偿标准,切实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讲到底”,保证执行政策不走样。四要服务群众求“真”。拆迁工作中法、理、情三者交织,既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也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针对那些问题比较多、拆迁难度大、局面一时难以打开的拆迁项目,分管领导要亲自蹲点,走在一线。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钉子户”,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跟进、主动分包,亲历亲为,把道理讲在前,把关心放在前,把疏导教育做在前,争取他们的理解、配合和支持。除了耐心做思想工作外,对心存疑虑的群众,要用惠民拆迁的实例帮其打开心结。

公开公平,促进拆迁过程阳光透明。针对长期以来群众在拆迁中存在的“早签吃亏、晚签得利”的惯性思维,全面推行“三公开”模式,坚持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确保拆迁工作公开、透明。一要公开算账。为保证被拆迁户最大限度地从拆迁中得益,拆迁工作组在入户洽谈时要将政策“用足、用活”,补偿一次性算到位。在签订协议前,为被拆迁户算好异地安置、就地回迁、货币补偿“三本账”。工作人员要根据每户的具体情况提出参考意见,帮助选择最优、最佳的安置补偿方案。二要公开标准。将拆迁政策、评估价格、拆迁动态、奖励期限及举报电话等告知村民,并在指挥部和被拆迁户居住地等场所公示。同时公开承诺,如有超越政策法规进行补偿安置的,一经查实,将依法追回查实金额,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对举报人予以重奖。三要公开监督。从征求意见座谈会、评估机构选择至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审核等环节,要专门聘请具有一定政策水平、责任心强和群众信任度高的被拆迁户代表参与拆迁监督,赋予被拆迁户代表列席有关拆迁工作会议、随时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参加入户洽谈等权利,这样就维护了拆迁工作的透明性、合法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既保障了群众利益,更会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以人为本,保障拆迁最大限度惠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倾听、积极回应群众利益诉求,做到顺民意、贴民心、解民忧,让群众从拆迁中得到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的实惠。一要优化安置方案。在制定安置方案时,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各种层次的座谈会,深入仔细地了解广大被拆迁户的安置意愿,调细、调优补偿安置方案,力求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合理诉求,让群众在拆迁中实现资产增值。一般情况下都要为被拆迁群众提供原地、就近、异地等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等多种安置补偿方式供其权衡选择,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二要提高奖励标准。在安置补偿标准的基础上,对积极签订协议和搬迁的予以奖励,在规定的签约期限内,根据被拆迁户实际签约和搬迁时间,以可置换和补偿的搬迁住宅面积为基数,分别奖励相应比例的住宅面积和生产保障性住房,体现“早搬迁、多收益”的政策导向,这样会极大地激发被拆迁群众支持拆迁的热情。

拆迁的目的是提高和保障群众的生活质量,进而保护公众的利益;提高城市的承载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法治社会,每个公民的权利都应当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如果需要为了公共利益而拆迁部分公民的房屋,那么,房屋被拆迁的公民有权获得公平的补偿。也就是说,拆迁必须兼顾少数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与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相关部门应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拆迁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依法补偿被拆迁群众的损失,实现被拆迁方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上一篇:浅谈4D-BIM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