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21 03:47:42

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其中实验组采取分层次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进行分层次管理后实验组理论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临床护理;分层次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b)-015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1]。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护理人员的技术职务有很大区别,但是从事的岗位却大同小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护理人员能力的发挥,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2]。因此,临床要积极探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积极发挥分层次管理的作用,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了研究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本院的1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进行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探讨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12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32.9±5.4)岁。其中,中专学历45名,大专学历56名,本科学历19名;工龄为1~25年,平均(12.8±4.5)年;初级护士30名,初级护师42名,主管护师44名,副主任护师4名。全部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工龄、职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护理管理,以每名护士的性格特征、工作经验、业务能力水平等作为日常工作分配的参考依据,并由护士长进行分析和掌握。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各科室的特色确定护士职责,并强调执行的重要性。在排班方面充分考虑每名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工作量,根据每名护士的综合能力及素质来合理安排相应的护理工作[3-4]。实验组采取分层次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

1.2.1 分层次管理的构成情况

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经验以及能力素质等特点,可以将护理人员划分为四个层次:基础护理层次、初级责任层次、高级责任层次和护士长层次。每个层次的护理人员以其上级和下级为负责对象,每级均有其特定的职责,在做好职责内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指导下级的工作,并辅助上级完成其具体工作。①基础护理岗位:学历较低,临床综合能力较差,工作时间较短;主要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及临床基础护理工作。初级责任护士岗位: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工作责任心较强,可独立完成临床操作,能与患者进行沟通;主要负责各项技术治疗以及基础护理工作。高级责任岗位:需大专以上学历,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较丰富,熟悉科室的工作,综合能力较强,善于处理各种紧急事件,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主要负责落实各个班次具体工作的完成情况,对临床日常护理工作以及护理情况进行抽查。护士长层次:需大专以上学历,具有10年以上的临床经验,能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综合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很强,能够妥善处理护护、护患之间的关系,沟通能力很强;主要负责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指导,解决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及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5]。

1.2.2 培训

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设施或其他条件,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培训内容以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操作为主,血液内科和心内科可开设相应的培训基地。在培训之前要制订详细、系统的培训计划,护士长负责对培训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培训方法上应以集中培训为主,讲授法和演示法为辅,可加强同其他医院的合作,也可以选派相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外出培训,并按照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对培训计划进行适当的设定和调整。培训结束之后还要以临床实践或考试等形式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成效[6]。

1.2.3 完善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在进行分层次管理时还应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建立薪酬激励机制时,应同工同酬,按照护理责任、岗位的不同建立相应的薪资奖励制度。建立晋升机制时要与本科室的工作性质相符,可在工作满一年后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可以晋升基础护士,再工作3年,如考核通过,可晋升初级责任护士等。对于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可鼓励其参加国家级或省级项目进行深造,提高自己的护理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7]。

1.2.4 心理授权

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管理时,除了完善奖励机制之外,还要对各层次护士的心理变化进行适当的关注,通过有效的心理授权充分调动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成绩以及工作内容给予一定的认可,协调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

1.3 评价指标和效果评估

操作水平及理论知识评分: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以60分为及格,85分以上为优秀;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层次[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进行分层次管理之后,实验组的理论知识掌握及实际操作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分层次管理可以充分调动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个护理队伍的团队协作能力。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增强之后,其自我成就感就会明显增强,在工作中也会更加积极主动,能明显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及临床护理水平,也大大提升了整个护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可以使每一层的护士将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专业业务之中。实施分层薪酬管理,可以实现工资待遇的差异化和层次化,使责任重大、贡献突出、技术要求复杂的护理人员享受到更高的待遇。这样可以为医院留住人才,也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凝聚力,激发其创造性,促使其不断进步,在提高护理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进行分层次管理对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护理人员的培养机制,提高本院护士的知识以及技能水平,使临床护理管理更具灵活性,也更易于控制。进行分层次管理还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水平,也能大幅度地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大大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靳芹.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01):51-52.

[2] 郎秋梅.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149-150.

[3] 史荣芬,常雪芹,张淑红.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03):9-9.

[4] 曹海云.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04):372-373.

[5] 马海云.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5):241-242.

[6] 张桂琴.分层次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30):371-372.

[7] 钟赛银.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0):110-111.

[8] 单联琴.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5395-5396.

(收稿日期:2013-06-25 本文编辑:魏玉坡)

上一篇: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呼和浩特市手足口病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