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血症在普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和防治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1 03:30:40

磷血症在普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和防治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低磷血症在普外科患者术后发生的概率,补磷的剂量、时间以及在患者康复中所起的作用,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普外科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未补磷组术;对观察组采取补磷组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第2、4、6、8天的血磷浓度,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手术后24例出现低磷血症,占53.8%;对照组手术后44例出现低磷血症,占92.3%。且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第2、4、6、8天的血磷浓度均比观察组低。对比两组之间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低磷血症;普外科患者;发生和预防;临床研究

低磷血症在临床上的表现是电解质紊乱,由于缺少突出性临床表现容易被忽略。其临床表现通常为神经肌肉症状,例如患者头晕、厌食、肌肉无力。情况严重者会出现抽搐、昏迷以及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一些严重情况会因为呼吸肌无力而对生命造成威胁。本文通过研究88例普外科患者在手术后低磷血症出现的状况,及其相关防治和产生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现在将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接收88例进行普外科手术患者,依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这两组,每一组为44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8.6岁。其中32例患者为择期手术,12例为急诊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39.8岁。其中35例患者为择期手术,9例为急诊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经过统计学分析,其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类,对照组为术后未补磷组,观察组为术后补磷组。使用配对方式进行合理分配。分配具体条件为:性别一致;患者处于相同年龄段内,年龄之间跨度为10岁之内;对患者采取相同的手术方式;患者拥有相同的疾病类型;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未发现患者有心肺功能以及肝肾功能障碍;对患者手术之前药物以及手术之后处理保持一致。其中观察组44例,在手术后第三天里进行甘油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量为10 mmol/d,将药物注射入补液中对患者实行静脉滴注。对观察组其它药物用量以及相关补液采用正常处理方法。其中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用药以及临床治疗采取相同方式,不对其进行甘油磷酸钠注射液注射。在对患者实行手术之后的第2、4、6、8日早上,采集患者2ml空腹静脉血,有效检测患者血清磷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P

2 结 果

观察组内,患者手术后24例出现低磷血症,占53.8%,其中轻度患者16例,中度患者8例,高磷血症4例;对照组手术后40例出现低磷血症,占92.3%。其中轻度患者18例,中度患者22例,高磷血症2例。在手术之后第二天,对照组和观察组血磷浓度均出现降低,观察组在第四天血磷浓度升高,在第六天恢复正常;对照组在术后第四天血磷浓度继续降低,到第六天有所增加,然而血磷增加速度远低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八天血磷浓度仍然低于正常值。通过两组对比可知,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手术后两天内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手术后第4、6、8天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下表1。

3 讨 论

研究资料显示,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补磷能够有效降低中重度低磷血症的发生概率,预防低磷血症的出现。与此同时,使用术后补磷也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合理调整和改善患者ApacheⅡ评分。目前存在着多种提高患者康复的因素,通过临床证明补磷是其中一个较好的方法和手段。结合上文研究可知对患者术后第2天进行补磷是最好时段。然而由于体内磷缺乏状态,并非全部由血磷浓度决定,由于一些患者在术前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其体内细胞缺少磷元素,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依然能够保持正常的血磷浓度。当遇到高分解代谢、营养支持、手术创伤等多种条件的影响,使磷快速转向细胞,进而会发生难以较快治疗的严重的低磷血症。

在本次研究中,规定患者每日的补磷剂量均为10 mmol,然而其在补磷后依然有低磷血症发生,有8例为中重度低磷血症。从上文可知,对于一些体内磷的流失严重和病情比较严重患者而言,补磷无法发挥应有效果,难以满足患者术后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充分考虑患者的血磷浓度变化状况和患者自身病情,结合患者实际身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增加补磷量,从而有效降低低磷血症发生率。对普外科患者实施术后补磷以其成本低、疗效高的优点,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捷,张群华,陈丽莉.外科手术与低磷血症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8(22):12-28.

[2] 潘丹峰.3例普外科术后病人严重低磷血症的病因分析和营养治疗[J].临床医学,2012,10(36):33-35.

[3] 林颖,王深明,黄雪玲.普外患者术后发生低磷血症的相关因素[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0,7(13):200-201.

[4] 蒋晓婷,刘建栋.普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血磷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循环杂志,2012,18(22):12-28.

上一篇:Nothch1与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关系初探 下一篇:经闭孔行闭孔神经阻滞对经尿道膀胱侧壁肿瘤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