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二线城市会展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21 03:19:59

国内二线城市会展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本文从国内二线城市的会展教育、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三方面展开探讨,分析目前国内二线城市的会展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存在的问题。未来二线城市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区域产业优势,找准定位,同时加强与全国和区域行业协会的联系,走校企开放、联合办学的特色之路。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of exhibi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current domestic second-line cities, from following aspects, domestic second city exhibition professional, demand of industry to talents, acknowledge of students to this industry. The talent training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regional industrial advantage, find right position, strengthen association with national and regional industry, collaborate with enterprises to run the school with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 会展专业;教育;二线城市

Key words: exhibition professional;education;second-city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202-02

0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会展业引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会展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会展经济逐步攀升,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未来的5-10年,我国会展业将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种态势下,会展行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业内一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很多院校纷纷设立了会展的相关专业,每年输送上万名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但由于会展业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服务性行业,这种单纯的院校培养方式与展览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二线城市不比国内一线城市有较强的区位和竞争优势,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产业强项,产、教、学三方如何进行有效地沟通和探讨,摸索出一条真正适合二线城市会展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良性机制,将是未来该区域高校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本文将从高校、学生和行业三个角度展开研究,提出二线城市未来会展人才教育培养的机制。

1国内二线城市会展专业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会展经济在我国迅猛发展,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会展教育也呈蓬勃发展之势。自200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率先开设会展专业以来,到2008年底,我国至少已有123所高校开设了会展专业(其中高职院校97所)、76所高校在其他专业下设有会展方向定向招生(其中高职院校57所),每年招收会展专业新生约达一万人。北京、上海、大连等一线城市较早开办了会展专业,如今,二线城市的会展教育也迎头跟进。拿河南省来说,会展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河南省仅有河南财经学院一所高校开办了本科层次的会展专业,另有五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办了会展专业或方向,会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刚刚起步,会展教育亟待与会展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与会展业人才需求相对接。在这些学校中,对其专业的名称叫法也各有不同,如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策划、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营销管理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层级的学校其培养定位也有所不同。在高职高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其课程设置上往往侧重于具体的实践性教学,突出实习实训、组织管理和服务培训等的教学,多采用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双元制模式和“订单式”培养模式,以期达到学生毕业就能够上手操作和充分就业的目的。而高等本科院校则侧重经济与管理、营销等能力方面的培养,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会展的理论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在一些高等院校还比较严重。有的会展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的教育与实践脱节,会展院校中来自会展实践工作的教师并不多,而理论又必须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创新,师资和教材也是目前会展教育发展的瓶颈。

2会展行业人才与需求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会展行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总体偏低,专业结构不全。一方面,会展行业急需本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这从每年的会展人力资源供需见面会上就可见一斑,但是从院校出来的毕业生,真正能与本行业的需要紧密结合的、同时又能为行业所用的人才仍然是少之又少。会展业是一个系统的产业链,工作环环相扣,各个环节都要有专业人员来分工管理、操作,随着会展市场的专业细化和会展人才需求的专门化,会展行业需要的人才也应具备“博、深、精”的特点。一方面是行业需求人才的专业化和细分化;另一方面是教育并没有培养出行业需求的这方面精专人才,因此,会展行业不是不要人,而是找不到人的局面产生了,这种情况势必会摆在大家的面前,也是今后行业如何和院校进行合作的关键问题。

会展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锻炼人的行业,工资水平不高,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培养人的行业,不少展览中心的老总们最看重的是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全面掌控能力和服务意识,会展行业未来的发展不能仅靠技术或者其他因素来主导,人的因素很重要,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选择也出现了多层次的来源。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在这个行业能沉下心来,踏实肯干,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综合人才。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做资源整合的能力的人才,有激情、主动服务的意识以及追求完美目标的信心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对如今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具有不小的挑战,因此,虽然现在会展行业的招聘会不少,可是企业往往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3学生对会展行业的认知和观念

会展是一个具备信息科学属性的新兴学科,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会展人才培养的独特性。由于会展中的信息无所不包,既有语言文字的语义信息,也有声音、色彩或实物荷载的非语义信息;既有科学技术信息,也有社会消息等非科学信息。因此,会展专业的学生应该有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人才观。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素质和能力,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如文学素养、美学常识以及心理学常识;不仅要有一定的策划、组织管理能力,还要有沟通协调能力、宣传推介能力以及筹资能力等,同时要进入会展行业工作,首先有先“吃苦”的打算,不能只想一工作就做管理工作,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会展人才,必须亲身去了解会展行业以及这个行业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会展行业要求的人才是高智商、高风险和高报酬,但高智商不等于高学历,有行业人士指出,拥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至少需要有八到十年的磨砺,才有可能成为成熟的会展策划和管理人才。高层次会展人才与在会展现场敲敲打打的搭建人员有很大区别,如优秀的同声传译人才,目前国内可谓凤毛麟角;各种高层次的会展策划人才、广告创意人才和场馆管理人才,都需要有高智商,否则是难以胜任的。因此,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而言,从选择这个专业到将来毕业准备从事这个行业,就应该及早的进行自我完善,端正专业思想,在课堂和课下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参与校内外的活动。积极改变自己对会展行业的认识观念,做好从事会展这行的心理准备,放正心态,认清楚自己首先是一个从业人员,然后才是管理人员,同时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推陈出新求发展,从一年级入手就要开始对会展这个产业有充分的了解,使自己真正融入到会展行业中来,认清会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现状,找准自己的定位,给自己做好规划才能为将来的职业做好规划。同时,会展专业的学生应该做到专业,在未来从事会展行业的工作时,一定要从各个细节提高自身的素质,让会展人的素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体现,比如说学生的基础素质的锻炼,诸如语言表达、吃苦能力的培养;实训阶段学生应该积极培养自身的接受能力、积极适应职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国内二线城市会展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问题

二线城市跟随大城市申办会展专业的步伐,不断有多所高校开设这个专业,而本身对这个专业今后的培养方向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中国各个城市会展专业教育遍地开花,但是这里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搞会展,也不是所有的院校都适合开设会展专业。会展经济要看这个城市的经济体量有多大,服务业发展的比重等因素,其次还要看这个城市的地缘优势以及交通环境。而目前不少二线城市纷纷申办会展专业,“量”的递增并没有带来“质”的提升,由于众多二线城市院校缺乏对会展行业特殊性的了解,盲目办学、攀比办学,加上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足够认识,实践能力薄弱,本身的师资以及专业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学不适用,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感到了危机。在学科设置上,不少二线城市的高校大都陷入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过多重视理论性的讲解而忽略实务性操作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再如在教具方面,以前那种只是带领学生进入展场实地讲解“什么是特装、什么是标展、什么是展具”的笼统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如今切实需要的是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就能辨别出多种展具的细化教学,那种不细分、不专项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中国会展教育。

发展会展教育必须把握好人才需求的规模和层次,确保供给合理。目前中国有会展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其成长体现出典型的“师傅带徒弟”特点,从业人员显得层次很低。而国外把会展管理人才划分为核心人才、辅人才与支持性人才三类。在核心人才中,项目策划、营销和运营管理人才尤其重要。他们在行业内层次最高,专业操作能力最强。辅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与销售等人才;支持性人才则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员等。从中国的客观情况来看,会展支持性人才的培养已具有相对较长的历史,许多高校开设了外语、旅游管理专业,而且教育层次、方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使得支持性人才相对充裕,而会展核心人才和会展辅人才缺乏。培养一批既有创新、策划能力又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会展中高级管理人才,可以增强中国会展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培养一大批初、中级会展运营管理及操作人员,既可以满足目前会展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又能缓解就业压力。这就要求学校找准自身定位,在从分了解本区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把人才培养做精做细,同时还不能更放松对会展从业人才的再教育问题,是行业整体水平得以提升。

5二线城市会展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机制研究

据介绍,在会展业相当发达的德国,会展教育机构只有三家;而在香港,只有香港理工大学一家开设会展专业,而且只有四门课,社会培训方面,只有香港会展协会在做资质培训;在澳大利亚,只有两所大学;而在美国涉及会展课程的院校有60所,真正以会展教育为特色的也只有4-5所大学。与香港和国外的会展人才培育相比,中国在会展教育与社会培训上所投入的精力远远超出了会展本身所能承载的负荷。在构想的会展教育体系中,高校是核心,担负着学历与学位教育、科学研究、课程规划等任务,并具有管理模式输出、信息收集与加工等职能,承担着培养核心人才的任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承担操作业务培训工作,培养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会展辅人才。但是,不论高等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都应坚持合作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二线城市中不少地区具有自身的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因此,在一些二线城市的高校,会展专业首先要充分考虑发挥本地区的优势,结合本地区的产业强项,研究人才培养定位问题。相比国内一线城市的高校有和国外的高校和权威机构合作办学的优势,走国际化的道路的办学思路。二线城市高校首先应该考虑加强与一线城市的高校同行的合作,以充分搜集行业信息,行业的发展态势,对自身的有进行对比,培养思路应结合当地区位优势,产业特点,着力培养展会招展人才、展馆经营人才、会展营销人才、展馆自办展策划人才以及外语小语种人才。同时应积极培养对本区域特色产业有着全面认识和掌握的专才,可在开设理论课的同时相应开设公选课程,让学生对本区域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学生今后从事本区域的专项展会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其次,要考虑与国内以及区域内的行业协会加强合作。开设会展教育的院校应与会展行业协会一起就行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开展研究,交流信息与统计数据,组织召开各种研讨会,并为会展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需要与会展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走特色人才培养之路。这种特色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细分化、课程设置的独特性以及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要了解会展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及人才结构的平衡,切不可遍地开花,培养目标应视学校的人才定位有区别的确立。

最后,还要与会展企业合作办学,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企业可以帮助学校担负实践经验传授、案例教育工作。学校要经常安排学生参加大型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接待和服务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大纲和教材的设置应该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国际性、可行性。同时,制订教材的过程应该由会展业内专业人士参与,教育界、理论界等三者结合共同完成。其次,会展专业的教师应该到专业展览公司、展会中参观学习,有条件的还应到国内外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成为既有实际经验又有理论的专业教师,聘请企业老总给学生做讲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理解会展的专业知识。

二线城市会展各有特色,会展人才的培养也不应该千人一面,高校应该积极探索与当地的城市文化发展相吻合的培养模式,与当地的产业优势和文化观念相契合的人才培养观,努力控制会展人才的总量,提升教育的质量,走出二线城市会展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许传宏.会展业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18).

[2]刘德艳,董藩.美国的会展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2005,(11):46-47.

[3]刘大可.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4]张显春.对旅游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5]肖轶楠.关于我国会展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旅游学刊,2005.

[6]胡林.打造适应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发展的会展管理新专业[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8).

上一篇:精心设计 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关系及对学生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