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时间:2022-10-20 10:37:48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摘 要: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感悟,注重情感体验,注重交流,注重实践,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关键词:感悟 体验 交流 实践 积累兴趣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感悟文本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一、注重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学生不断地研读文本让学生的主体感受贯穿始终。

1. 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但是,有口无心的读不同于专心致志的读;盲目的读有别于自学的读。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采取最佳的读法,专心致志地去读,边读边议,比较异同,释疑解难,力求创新,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2. 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语文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我们应以学生的语文经验和成长需要为目的,把教科书和生活融为一体,加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将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和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3. 让学生重视积累语言。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语言的积累对学生学习语文相当有帮助。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积累要求背诵的语句,还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迁移、内化。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教师让学生记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可补充一些送别诗让学生背诵,如《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等。课外,教师应要求学生博览群书,作好笔记,不断积累语言。

二、注重情感体验,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首先要有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自己的语言要富有激情,情感要高涨,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当学到:“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这一句时,我让学生辩论,怎样的死比鸿毛还轻?怎样的死比泰山还重?忍辱负重的活又是怎样的活?司马迁完成《史记》后的死,又是怎样的死?通过辩论后,我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小结:“徘徊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司马迁想了许多许多,想到父亲临终时声泪俱下的嘱托,想到自己一生的愿望――完成《史记》,他最终选择了活,忍辱负重的活!他要通过《史记》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此时的活比死更勇敢!”在课堂上教师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学生对司马迁的认识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文章的学习更主动了!

积极诱发学生兴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时,找来了有关杨利伟登上“神州5号”宇宙飞船的资料,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特别是发射的那一段视频录像,当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学生好奇的眼神和振奋的精神!他们太想了解“神州5号”、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教完课文,我还布置了课外作业,让学生去查找“神州6号”和“嫦娥1号”卫星的有关资料,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在教学《草原》导入课文时,我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的感官刺激作用来启动学生积极的认识倾向,让学生欣赏与草原风情相关的声像,接着让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初步感知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然后让学生一起朗诵《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诗句来引入新课,这样便使学生立刻兴趣盎然地投入本课学习,为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作好了铺垫。

三、注重交流,提高阅读能力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段的密林中,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关照语言文字,沉浸其中,品味再三,用简单的词语构建一个使心灵震颤飞扬的快乐过程,从而体现语文的本质。比如,在教学《水》这篇课文时,出示课件:知道狗尾巴草了吗?看图,四兄弟与狗尾巴草有什么相同之处?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交流、与多媒体交流,与同学间讨论,体会狗尾巴草叶子都是枯黄的,四个兄弟的脸色也这样;狗尾巴草干瘦干瘦的,四个兄弟也这样。又如:作者的母亲为何将“渴”说成“饿”,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体会到水在作者和母亲眼中是多么珍贵。从两个

细节处,体会作者用字的传神和独到。

四、注重实践,提高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时,我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学习,进而辐射全文,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课文。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逐步学会抓住文章的文眼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再补充相关的阅读材料,学习作者的构段方式,掌握阅读的诀窍。学习《早》后,让学生明白之所以写梅花,是引用了借物言志的方法,借“梅花的早”来喻“鲁迅的时时早、事事早”, 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喻“鲁迅的品德高尚”,引领学生阅读《墨梅》、《青松》等多首古诗和文章,使学生们了解借物言志的方法,又在学习的同时积累了语言。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排演课本剧《祁黄羊》、《负荆请罪》等,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的品质,也让课本内容生活化。又如:利用晨会、班队课,让高年级向低年级的学生讲书本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故事、课外阅读的故事,既可以共享阅读的快乐,也可以在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再如,图书漂流,亲子共读,师生同写日记……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总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同时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

上一篇:初探小学阅读教学学法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语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