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时间:2022-10-20 10:28:17

职业教育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摘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是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实现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探索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研究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就是要探索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适应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一、改革与现代职业教育不适应的教学方法

1.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作为职业教育核心的教学方法,其理论研究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教学方法的相应忙改变,职业教育的改革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改革与现代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尤其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迅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日益更新的形势下,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2.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职教育理念的不适应性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高等教育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方法的模式,没有真正形成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长期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过多的体现以知识为本位,加上教学内容深奥,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忽视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3.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还存在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只强调社会制约的一面,抹煞了相对独立的一面;强调外因的一面,忽视了内因的一面,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教育注入的结果。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主体,只考虑自己讲课的效果,而不是考虑学生掌握了多少,忽视了师生互动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

4.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改革职教的教学方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必需,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使教学方法的改革能跟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继续不断深化,已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

首先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教学理论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其次是实践应用的呼唤,目前沿用高教普教和传统教育的方法模式很普遍,渴望发现和应用有职业教育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三是比较中的差距,从与其它教育和与世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相比较来看,高教、普教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比较领先。其四是社会的要求,企业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能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适用型人才。

5.改革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是使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能学会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要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教师由“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教学组织由“教室授课、黑板种田”向“实训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讲解、轻操作”、“重描述,轻直观”、“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等倾向,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的转变。

二、推行职教课堂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绝不能单以教师讲课的好坏来衡量,而是用学生学会多少、掌握多少来衡量。不可否认,对职业教育而言,我们始终不能忽视教学的有效性,但对职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课堂教学内容要现代化, 本着“有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这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情况,要绝对避免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递陈旧的知识。基础课要注意与专业课的衔接,专业课程要体现岗位针对性。

其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充分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必须强调的是,多媒体技术不可能完全代替板书,二者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以及个人的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新性的特质不容忽视。

职教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能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 换言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

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依据“有效”的原则,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职教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依据“有效”的原则,课堂教学才能关注到每一个个体,职业教育才有可能是“人人都能成功”的教育。

上一篇: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下一篇:不断探索,推动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