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俗与生态保护

时间:2022-10-20 09:36:32

藏族民俗与生态保护

[摘要]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优美,适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这一切都得益于藏传佛教教义以及藏族民俗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意识。

[关键词]生态旅游;藏族民俗;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29-02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生态旅游的一方风水宝地,是国内为数不多、未被工业化污染的乐土净地,是值得亲身体验的人间仙境。

无论是首曲黄河,还是长江重要支流白龙江;无论是洮河(碌曲)、大夏河(松曲),还是青谷绿川中流淌的山泉溪水;无论是广袤平坦的绿色原野,还是高山深峡的黛青林带;无论是浓郁民族气息的小巧城镇,还是独具韵味的碉房、木楼、塌板房、牛毛帐房,都漾溢着鲜花的芳香,泥土的淳朴,空气的清香。那方土地的上空,没有一缕尘埃,没有一丝浊味,清净得透心透肺。

在这块生态乐园中,你若想漫游草原,可选择黄河首曲的玛曲草原,还有碌曲、夏河等地如丝绒棉毯般的牧场。甘南是全国五大畜牧基地之一,草原面积达6000余万亩。雨水充沛、土质肥沃、植被茂密,是亚洲最好牧场。如果你想全身体验森林生态旅游,那不妨到迭部、舟曲、卓尼的林海中遨游。满目青黛,层林尽染,气候温暖湿润,氧吧充足饱满,山势奇特险峻。可爬山探险观赏,可在河畔谷地度假活动,尽情休闲养性。据1974年二类调查,全州林地面积近百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达1.06亿立方,森林覆盖率达19.8%,在全国名列前茅。如果你想他身体验山水观光游,那甘南会给你奉献出与阿尔卑斯山可媲美的郎木寺山貌,比云南石林还景态万千的则岔石林、扎尕那石林。还有《长征》诗词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的岷山以及光盖雪山、西倾山、李卡如石峰。

为什么甘南能保持如此优美清净的生态乐园,究其原由,关键得益于甘南藏族民众有一系统化的生态保护文化。

考古发现,早在约1.7万年前,藏族的远古祖先就繁衍生息于青藏高原。喜玛拉雅造山运动使这片土地不断升高,高海拔带来高寒气候,生物的繁殖生存受到限制,植被贫瘠,物产单薄,生态脆弱,大自然随时会给人类带来致命的打击。如何与大自然求得和谐,建立良性关系,谋得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是藏族祖先面临的最首要、最急切的问题。天人合一、生态平衡成为梦寐以求的理想。世世代代的亲身体验,使藏族人民深切感受到其中的利害关系,明白了遏制人类的劣根性(生物属性)的必要性、重要性。而靠人类自身是无法遏制人掠夺大自然、轻视大自然急功近利、物欲追求的野心。于是,3800多年前便集青藏高原文明于一体的苯教文化中,便出现了先哲们通过神灵、通过因果报应来镇慑人类、遏制人类兽性,协调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平衡和谐的举措。苯教创立了神灵系统来约束人们的灵与肉。上天有“拉”神主管人间的善恶、公平、正义及人类的行为是否超过道德底线;虚空有“年”神掌管霹雳闪电气流冷暖;地表有“赞”神来控制瘟疫疾病、神经及鬼怪;而地下则是“鲁”神主宰土木河流等地脉的众多生灵,包括一切水生的动植物。谁要行为不轨,伤害大自然,便触犯了上述神灵,谁就会受到严惩:洪涝旱灾,冰雹霜雪,疾病瘟疫,家破人亡,财产殆尽,连一方地域都受到致命危害。正是神的威慑及人们对神的畏惧,客观上维持保护了远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而为了讨好神灵采取的种种祭祀又强化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

藏族最早的生态保护民俗就是这样形成的,且有具体、形象的、约定俗成的集体模式,主要表现为太阳崇拜、水崇拜、巨石崇拜、神山崇拜、泛神崇拜……伴随有新年驱鬼、迎新水、插箭节、祭龙节、转神山、采花节等民俗活动。

苯教为指导思想的生态民俗是人类对大自然畏惧心理下的产物,是被动、不自觉的规范行为。但到了藏传佛教为指导思想的社会阶段,藏族民众的保护生态民俗就变成了一种自觉的、仁慈的、热情的行为。

佛教倡导众生平等、珍惜生命、利他利众。这种价值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和平、和谐、和睦、感恩大自然,与大自然友好相处,也就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保护生态被纳入了珍惜生命、普度众生、自我超度的范畴,人们主动去保护、施舍生物,整合、凝聚、建立了系统化的生态保护民俗。通过一代又一代历史积淀以及行为的示范和心理的影响,不断扩布和传承,生态保护民俗成为具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文化形态,延续至今。

藏族生态保护的民俗较广泛、细腻,具有系统性、立体化特点。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源、水质是生态民俗的重要方面。

在江河溪流的源头──山泉顶或者周围,藏族民众都竖有下明显的保护标志,要么是印有经文的旗幡杆,要么在树枝、草坡、石崖上拴系洁白羊毛絮缕。有的地方甚至供有神坛龛台,四季供养,香火不断。通过以上方式表示致敬感恩,告示神圣之地能给人类带来健康、福禄、吉祥。

为了保障水质、水源纯洁,涵养不受污染,藏族民俗不允许就着山泉俯首喝水,只能用手捧出或用器具舀出来喝,残水不能滴进泉中;不准在泉水中漱口、洗脸、洗脚、洗濯什物、倾倒垃圾等,防止病疫、秽气、污气、晦气污染水源;牛马牲畜饮水一般只能在泉流溪水间,不准践踏和闯进泉源;不准在泉源周围破土开口,兴建房宅或修筑工程,杜绝泉脉受到破坏污染;不准在临近泉源的地方扎帐休闲、娱乐嬉戏,破坏宁静、庄重的氛围;江河溪流中的水生动物,一律不准伤害,不能用作食物,特别对鱼类更不能捕食,要想方设法放生,以保护生命,延续生命,保障生物链的良性循环等。

保护天然植被的完整、和谐、原生态,也是生态保护民俗的重要内容。

在藏区,草原是公共资源,实行四季轮牧,合理利用,任何人不得提前和滞后,破坏牧场整体的生态繁衍。这种有规律、有间隙的轮牧走圈,从时间、空间上保障了牧草正常的发育繁殖和成熟。夏秋之季草山管理业务有部落成立的监管委员会,下面有兼职的巡逻人员,负责对休闲草地巡逻检查,发现有偷牧、开土挖草、私自闯入禁牧区的人,都将予以严惩。

森林保护也是如此,传统上林权属于集体所有。各所有权单位都有乡民保护公约,制定了很多具体规定,杜绝乱砍乱伐、擅自进林打猎采伐破坏植被。各地设有专门的民间管理山林委员会,定期巡查防火防偷伐。春夏树木发育时期,管委会还会封山令禁山,不准人畜进林;家中采薪,只能是枯树老树;盖房特批的木材,砍后要砍一补十(补种树苗)等等。民俗具体而科学,保障了藏区森林生态良性运转的持久性。

寺院在维持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有不可抹灭的功绩。从生命平等、利益众生宗旨出发,寺院自觉担负起护林育林义务。在寺院内部和周边,每年春季都动员僧侣栽树育林,封山护林。夏天草木繁长时期,寺院还闭关坐禅一月之久,以防止僧侣出门踩踏草木生灵。也禁止进山采薪砍伐,更不允许在林中开土垦荒,破坏林草。

不准杀生的做人原则,规范了藏人保护生态的思想意识,而作为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的主要方面,它促成了藏区生态保护的种种良好民俗。

上一篇:丝绸之路文化与旅游产业 下一篇:浅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