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0:45

藏族的文化艺术

藏族的文化艺术篇1

关键词:藏族本土文化 艺术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52-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们生活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之地,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了丰富而优秀的藏民族文化,如色彩艳丽、样式独特的藏族服饰;优美绚丽的藏族舞蹈;璀璨的热贡唐卡艺术等,诸多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都融入在我们身处的每一个事物中。因此,我们运用这些内涵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了课题研究《甘南藏族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增强了幼儿对本土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幼儿审美、表现美、创造美等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和地域性。通过课题的实施研究,本人在探索如何更好的运用甘南藏族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开展艺术教学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1 多渠道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1)利用家长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 因此,我们让课题研究深植家长心中,运用家长收集了大量的艺术教学资源,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教学需要进行整理。同时,请家长配合我们帮幼儿巩固在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如,家长为我们收集了许多家乡景区的照片资料后,我们组织了艺术活动《我的家乡―― 甘南》,认识了一些家乡的自然景区,然后再请家长带幼儿到这些景区亲身体验,这样,幼儿学习兴趣极高。

(2)利用社会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发展社会性。”我们在课题实施中,挖掘社会资源,追溯甘南藏族文化根源,如:唐卡艺术是藏族艺术文化中的精萃。为了让幼儿了解唐卡艺术,我们走访了甘南州文化局、寺院、藏族资深老人和民族院校的唐卡老师,然后将搜集到的唐卡艺术进行简化、创编,并组织幼儿学习绘画唐卡。在此过程中,正直甘南藏族自治州60州庆唐卡展,我们通过多方联系,组织幼儿前去参观,进一步让幼儿尽情的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

2 创设本土特色的育儿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不容忽视,要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合于学习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课题实施前,布置了藏族本土文化气息浓郁的室内环境,使之透出浓厚的本土气息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教育功能。比如,我们创设了“美丽的甘南我的家”“小脚走甘南”“帐篷展”“五彩唐卡”等主题互动墙饰。在老师的引导认识下,请幼儿在每天入园和离园时,讲给父母听,有些幼儿还当起了小导游讲解的绘声绘色,充分激发了幼儿对本土文化艺术的兴趣。

3 开展多种形式的本土艺术教育活动

(1)开展本土文化特色的区角活动。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活动中获得的,而区角是一个没有局限的地方,幼儿可以在里面尽情的操作、想象。在区角活动中,我们有意投放各种幼儿在真实生活中常见的藏族文化操作材料。如:美工区投放黑白色毛线绒、牦牛、羚羊图片,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粘贴、制作了形象生动的牦牛、羚羊作品。在表演区,提供了藏族服饰、藏戏面具、拨浪鼓,让幼儿创编藏族舞蹈、藏戏等,用浓浓的乡情熏陶幼儿,激发幼儿对家乡的喜爱。

(2)开展内容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在挖掘本土艺术资源的基础上,精心筛选,提炼出适合幼儿的艺术教育内容,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如在“有趣的藏戏面具”活动中,我们首先让幼儿观看藏戏视频,使幼儿对藏戏中人物所戴面具产生兴趣,接着将各种各样的藏戏面具呈现给幼儿,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之后,再引导幼儿了解面具的特点、图案装饰以及不同颜色面具的含义,感受藏族艺术作品大胆、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幼儿的观察力、艺术想像力。同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设计各种形态的藏戏面具,最后,请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将本土艺术文化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一日生活皆教育,我们将藏族文化艺术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在每天的生活活动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本土文化艺术,让我们的课题实施更加生活化。如我们创编了“锅庄舞”作为每天的课间操;饭后散步时给幼儿讲述藏族民间故事;组织“骑马”“好玩的冈多”等游戏活动,做到了藏族民间艺术教育情景化、生活化。

藏族文化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充分挖掘和开发本土文化资源,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培养幼儿对藏族文化艺术的兴趣、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爱家乡、保护家乡、宣传家乡的美好意愿!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南州志[M].民族出版社,1999,5.

[3] 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技术出版社,2000.

藏族的文化艺术篇2

关键词:藏族佛画;汉族美术;借鉴

中华民族文化是由汉族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组成的,其中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历史悠久、特征显明、辉煌灿烂的一颗明珠。藏族自古以来便生息繁衍在青藏高原这片沃土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与周边许多民族频繁交往、相互了解,缔结下十分密切的友邻关系。尤其与祖国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汉藏民族之间形成了一种极其微妙的互动关系,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难分难解。这种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体现在艺术方面,藏族佛画艺术通过对汉族艺术的接触、了解和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和技法,不断展现传统文化的活力,形成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

一、汉藏交往的历史文化背景纵观藏族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藏族对其他民族文化选择性吸收和接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藏族文化的内涵,对藏族传统文化的构建、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历史上,汉族是与藏族接触最为频繁、交往时间最长的民族。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藏族自然而然地受到汉族文化的吸引,使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明源源不断地渗入藏族地区,对藏族文化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唐朝与吐蕃的联姻和亲,被认为是汉、藏民族正式官方交往的开始,也是从唐代开始,汉藏民族间的交往常见诸于各种史籍的文字记载。唐代影响最大的汉藏官方交往是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入藏,两位公主进藏时不仅带有经卷、金银、珍宝、丝绸、瓷器等丰厚的嫁妆,还带有技术精湛的手工艺人,直接促进了内地文化艺术在藏区的传播,使汉藏文化艺术交流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唐代以后,宋、元、明、清各朝代仍然与吐蕃各部落保持着政治、贸易往来。如北宋大中祥符八年朝廷回赐前来朝贡的“唃厮啰”;等甘青地区的部落首领 “锦袍、金带、供帐什物、茶等,另赐金七千两”;。[1]除此之外,通过汉藏边境的“茶马互市”;使产自内地的丝绸、茶叶、瓷器也以各种形式的贸易渠道流传到吐蕃各地。元代以来,西藏地方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藏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大量的商贾、技工往来于内地与藏区之间,使汉藏文化艺术得到更为深入的交流。

如公元1253年,忽必烈请八思巴为其传授灌顶,封八思巴为帝师,并赐“黄金、珍珠镶嵌的袈裟、法衣、大氅……,次年,又有优礼僧人诏书颁赐,并奉承献白银五十六大锭,茶叶二百包, 锦缎八十匹,绸子一千一百匹。”;[2]公元1321年,明代朝廷遣使赐予萨迦寺“金二百一十两,银二千二百两,袈裟二万,币、帛、幡、茶各有差”;[3]。清代亦如元、明两代一样,通过政治、经济联系的加强,为汉藏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丝绸、布匹、玉石、茶叶以及各种工艺品,经过各种贸易渠道源源不断进入藏区,对汉藏文化艺术交流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从历朝历代朝廷对藏区法王、首领的赏赐来看,多为丝绸、金银、法器、佛画及各种高档工艺品,这些物品带回藏区后常被供陈于寺院之中,于是各种艺术造型手法的艺术品在这里得到展示,自然扩大了内地文化艺术在藏族地区的影响,为内地文化艺术在藏区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丝绸、瓷器及其它工艺品中的纹样、色彩、佛像造型、山水皴法、树木画法被运用到藏族佛画艺术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藏族佛画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藏族佛画艺术与汉族美术得到了全面的交流与广泛的沟通,无论在题材方面,还是在造型、结构与组织以及审美风格等方面,藏族佛画都积极主动地吸收汉族美术的文化营养,尤其汉族发展成熟的工笔重彩勾线、赋色等技法对藏族佛画艺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敦煌莫高窟,我们就可以看到汉藏艺术家同台竞技,相互交流,进一步拓展了藏族佛画艺术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所以说,两个民族只要有接触,就有了艺术的交流,而艺术总是在交流中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本土艺术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对外来艺术的参照与借鉴。

二、藏族佛画艺术对汉族美术的吸收与借鉴藏族佛画具有鲜明的高原色彩和浓烈的民族风格,以深邃的佛教哲理、工整纤丽的画面形式著称于世,它不仅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也是宗教徒必不可少的修行用具和精神寄托。藏族佛画艺术主要包括壁画和唐卡两种形式,壁画产生时间早于唐卡,但随着佛教的弘扬,壁画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唐卡这种便于携带、悬挂和收藏的卷轴画便自然而生, 并以其极强的装饰性和灵活性为广大民众所接受。藏族佛画的创作主体为僧侣和民间画师,他们都是虔诚的宗教徒,寺院是他们互相交流、观摩学习的主要场所,而陈设或供奉于寺院的各种内地工艺品和宗教器具对其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历史上,由于汉藏民族的密切往来,大量的内地艺术品输入藏区,对藏族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在建筑、雕塑上得到反映,也与服饰、染织、皮制品等民俗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藏族佛画艺术对汉族美术的吸收与借鉴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藏族佛画艺术对汉族美术色彩风格的借鉴青绿山水是中国画中成熟较早的画种,兴盛于隋唐,宋代之后逐渐被文人画所代替。青绿山水以青绿着色,使用金、银等贵重染料勾染,追求金碧辉煌的色彩风格和华贵浓丽的装饰效果。虽然,青绿山水在文人画的排斥之下,早已退出了中国山水画的主流,但我们仍然可以在藏族佛画艺术中看到对青绿山水绘画技法的传承与发展。藏族佛画中的山水背景装饰常以青绿色为主色,以赭石表现裸露的山体,以石青、石绿表现草地植被,色彩晕染层次分明、细腻、和谐、鲜亮而不显笔迹,这使整个藏族佛画艺术呈现出一种设色浓艳、对比强烈、金碧辉煌而又俊秀雅丽的视觉效果和极富美感的理想化装饰意趣,而这种色彩风格正是青绿山水色彩观的完整体现。应当说,青绿山水直接影响了藏族佛画艺术中色彩的使用,体现出藏族佛画艺术色彩风格的形成与青绿山水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和璀璨瑰丽的色彩表现的深刻的渊源关系。

藏族的文化艺术篇3

面具,藏语叫“葩”,用动物皮毛、布、木、金属等制作而成。主要用于宗教仪式、节日庆典的藏戏表演、供奉和膜拜,运用动物、鸟兽、人物面部为题材的造型艺术。它与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藏区各地。它融合了原始乐舞、巫术、宗教信仰、图腾和民间戏曲表演等因素,形成了具有各种不同形状、不同色彩和表现风格独特的颇具艺术观赏价值的雕刻艺术品。

面具制作是在藏民族独特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下来的、以宗教文化内容为主、融合古代藏族和古印度艺术风格的一门古老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其中以甘孜州新龙县的药泥藏式面具最为独特和精美。

一、新龙县面具的概况

丰富的藏族文化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新龙县藏族面具面具艺术更是历史传承的珍品,其文化传递方式多样,艺术表达手法丰富,按其功能类型可分为寺庙神舞面具、藏戏面具、歌舞面具等。

(一)寺庙神舞面具

它是寺庙宗教活动的一种仪轨,供当地群众观赏的一种传统活动。在新龙县寺庙神舞较为盛行。目前全县有以苯教和藏族佛教的宁玛派寺庙为主的52座寺庙,县上最为著名的苯教有依西寺,自建寺以来一直有跳神舞的传统,一般每年举行夏季和冬季两次神舞仪轨活动。以西寺表演的寺庙神舞最有代表性,最为著名的宁玛派寺庙有嘎绒寺、土木寺,这些寺庙大多要表演寺庙神舞。新龙县依西寺目前有187具寺庙神舞面具,主要以布料面具为主,这些面具均由本寺艺僧制作,代代相传。

(二)藏戏面具

藏戏面具是表演藏戏时所用的道具,它与藏戏的发展息息相关。藏戏团都是由本地的寺庙组织,并有寺庙僧人表演。同时,面具也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形式,它包含了很多藏文化元素。藏戏最早使用的面具的制作原料都是来自动物,颜色也比较单一,通过一定的发展之后,开始使用布板、纸,绸缎等,增加了蓝色、黄色、绿色、红色、黑白相间的面具,使这些面具的装饰更加精美。

(三)歌舞面具

歌舞面具分折嘎面具、牦牛舞面具及吉达吉姆等。牦牛舞面具为领舞者所戴,牦牛舞在大的庆典和节日里表演。折嘎面具的主要用途是辅助表演者进行表达,很多时候放置在表演者的肩上,有时候也带在脸上,这类面具的制作都比较粗糙。吉达吉姆是流传在后藏地区的一种抗灾歌舞,降服灾害,夺取丰收。

随着时代的进步,歌舞面具的内涵也不断延伸,歌舞面具和藏戏面具及宗教面具一样,都是藏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虽然各个地区的歌舞面具在造型上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没有很大的差别。

二、新龙县面具的艺术特色

这种民间面具艺术在繁多的民族艺术中,用真实的写照和符号化的语言表达着艺术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代表了这一民族的发展变革。它是藏族人民丰富生活的表达,更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一)面具色彩特征

首先面具是一种民间艺术,而艺术的基本要求就在于美。艺术不能传达美,也就不能称之为艺术。藏族面具艺术在美的表达上具有自己的特点,它将藏族特有的色彩运用手法巧妙地融入自身。主要运用黄、绿、蓝、红、白等颜色,讲究绚丽、鲜艳、浓重、色度明快、对比度强烈而又力求和谐,可以让观赏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标准,藏族人因为受到天气和环境的影响,更喜欢使用浓厚的色彩,在面具上通常使用色差比较大的颜色,产生巨大的对比冲击。但是运用十分巧妙,面具整体结构十分和谐。藏族面具的各种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每一种面具颜色代表一类固定的角色。对色彩的运用并不只是简单地在单一的面具上使用,而是通过单个面具在不同的角色组合中展现色彩使用的技巧。所以,浓厚色彩的使用在面具上具有更为直接的表达。

(二)藏族面具造型的夸张与写实

面具的夸张特点。在藏传佛教中,诸神像造型多样,有仁慈、宽厚的,也有面目狰狞、獠牙外露、张牙舞爪的,表情狰狞而丑陋,这种凶猛怒相的造型给制作面具的艺人提供了夸张的素材和想象的空间。这种造型夸张,象征意味重,它不拘泥于外表真实存在,却可超越现实中人物的各种表情,同时也折射出藏族人民唾弃假丑恶,崇尚真善美的品质。

面具造型写实性特点。藏区高原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风景怡人、鸟兽成群,这些都影响着藏族面具的产生和发展。用动物的头皮制作的面具是最原始的面具,直到现在,藏族面具中还有不少的动物面具,其造型仍以写实为主。面具的写实性在于戴面具表演和简单化妆的深情表演可以自由结合,以形传神,神形相映。

在绘画中夸张和写实在一起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藏族面具造型中却是和谐统一的。

(三)面具为宗教服务的功能十分凸显

在藏区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化有着错综交织密切的关系,这种现象源于藏区特殊的文化背景,所以面具在各种宗教活动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属于宗教性质的面具数量也明显多于世俗性的面具。在新龙县寺庙神舞较为盛行,依西寺就一直有戴面具跳神舞的传统。

三、新龙县面具的技艺传承

甘孜藏族面具艺术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凝聚了藏族人民的心血与智慧,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

(一)通过学校教育平台进行传承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机构,将面具艺术纳入美术课堂中,从小就给本民族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本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和感受这一文化很重要,通过专业美术老师、聘请民间艺人进行授课、指导,让学生系统掌握藏族面具艺术的历史渊源、色彩特征、造型特征、制作方法、探索新材料新技法等。特别是地方高校更需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可将这种文化艺术带出藏区,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就会有更多的人知晓这门艺术,传承这门艺术。创作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作品。

(二)让面具艺术“走出去、亮出来”

加大宣传、扩大社会影响。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大量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受到汉文化影响,表现出对本土文化不了解、不学习、不参与,导致这种文化不断消亡。因此,面具艺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通过建陈列室和各种展览、各种藏戏表演将有特色的优秀面具作品推广到各地展出,充分发挥文联、协会、民间艺术研究所、新闻媒体的作用进行传承,将面具艺术推出四川、推出中国推向世界。

(三)传承方式需多样化

目前藏区本地人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对面具文化的保护和学习。藏区面具艺术传授主要通过到寺庙学习或简单的师徒传授,新龙县面具制作工艺也是主要由寺庙中的艺僧传承,又因为制作面具的难度大,需要精通绘画、雕塑和理论知识,需要拜本寺或其他寺庙的前辈艺僧为师学艺,所以在一个地区,成功的面具制作人并不多见。可想而知,这怎么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面具传承人呢?因此需要鼓励民间艺人开门收徒,培养优秀面具带头人。要拓展范围让更多的社会有志青年、学生学到制作方法,特别是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培养一批艺术传人。

(四)藏戏的兴盛有利于面具艺术传承

面具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藏戏服务,在藏区的文艺舞台上大放异彩。例如产生于11至13世纪的藏族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影响颇大。过去甘孜州十八个县每逢过节寺庙就会组织艺僧跳藏戏,艺僧们也忙于手工制作面具,供不应求;现在过节要跳藏戏的县城相对较少,即使要跳也简单了许多,面具需求量供过于求。这直接导致靠制作面具为生的大量艺人和艺僧生活窘迫,不得不弃艺从农、外出务工,不再靠手艺吃饭,如此一来学这门技艺的人就更加稀少,出现了这门文化的流失。另一方面,受“文革”的影响,藏戏表演停演长达十年,面具也被毁坏大片,当时艺僧还俗较多。据笔者调查,目前新龙县依西寺能看到少数文物性质的面具。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大量兴盛、打造有特色的大型藏戏表演,从而传承面具这门艺术。

(五)藏族面具艺术发展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充分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开发出具有文化艺术内涵的旅游产品、纪念品,打造有特色的藏戏表演等。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宣传了藏族面具艺术。

四、新龙县面具艺术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影视、数码艺术等传媒的发展,新龙县面具艺术不断失去其原有的社会意义,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及政府部门的重视,特别是药泥藏式面具最为独特和精美。目前,四龙降泽老师制作药泥技艺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是现存的第五代传承人。他将民间工艺与现代化工艺相结合,将现代美术元素融合到药泥面具艺术中,使药泥面具由十几种发展到了200多种,他为面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总之,目前社会各界与当地政府对新龙面具艺术的挖掘、整理、抢救、维护、保护和传承工作一直在不间断的进行中。

藏族的文化艺术篇4

实施藏文书法教育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高美学修养、保持良好心态的需要,也是艺术和社会价值的载体,民汉文化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藏文书法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100

在文艺座谈会上说“要高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和精华部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中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重视藏文书法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让藏汉之间在语言文化上逐渐达到相互了解与认同,这不仅有利于藏区中小学生整体文化与审美志趣的提高,也有助于藏区文化的积淀,更为藏汉之间增进了解、促进藏区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维持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奠定了文化与情感上的基础。所以,把藏文书法引入藏区“双语”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生活,意义十分重大。

一、实施藏文书法教育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

1.藏文书法进校园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株奇葩,藏文书法也不例外。藏文书法集中地承载着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藏文书法的延续也是藏民族延续的一种方式,而书法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与学习得以实现的,中小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但由于种种原因,现代社会的滚滚车轮大有毫不留情地将这古老的艺术甩掉的趋势,社会和家庭又因书法的实用性逐渐降低而淡化了对它的热情,书法慢慢变成一种可学可不学的摆设。于是有识之士无不担忧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书法进校园进课堂”既是重视学生的书写训练,为今后工作学习打好基础的需要,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2.藏文书法进校园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在中小学生身体和心理趋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书法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审美素质,还能让学生受到美好人格的影响,陶冶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还具有打造良好校园文化的辅助功能。基于此,把书法课正式列入中小学课程,正是要从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找到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契合点,使学生能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

3.藏文书法进校园是提高学生美学修养的需要。藏文书法是藏民族的传统艺术,是藏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藏文书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感情,去俗取雅,去粗取精,提高审美境界,净化心灵。要继承传统,还得从娃娃抓起。作为藏区的“双语”中小学生,欣赏、练习藏文书法艺术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民族关系学习与掌握的过程,这在复杂的民族关系与地缘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

4.藏文书法进校园是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需要。现在很多青少年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心情易浮躁,平时很容易情绪激动。练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培养青少年的

耐心和毅力,所以练习书法是保持青少年良好心态的最好措施。同时,练习书法对学生课堂集中精神听课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让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上课更易集中注意力。

二、实施藏文书法教育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

让藏文书法进学校、进课堂,除了上述的重大意义之外,藏文书法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自然也就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

1.艺术和社会价值的载体。藏文书法书写独特,如同汉文书法有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藏文书法中也有乌金(楷书体)和乌梅(行书体)两大书体,后来又产生了酋体和酋钦体(草书体)。同汉文书法一样,藏文书法也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接受以及练习。藏区并非书法的沙漠,书法教育及其审美艺术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这片美丽的土地。这显示了少数民族书法有着极其巨大的艺术价值与发展潜力,同时,也能够起到扩大与丰富当今书画艺术的表现力与文化视野的积极作用。

藏族的文化艺术篇5

藏族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藏区以其独特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奇美壮丽的自然风光、淳朴多姿的民风民俗而闻名于世,同时其瑰丽古朴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艺术家,艺术家们不畏艰难险阻纷纷进藏,探索深奥的文化,收集大量的素材。所以,藏族文化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美,更多的是内在美。藏族题材作为独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已经成为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藏族题材也早已成为新中国美术事业中少数民族题材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一、当代油画中的藏族题材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奇特复杂的地形地貌、广袤无垠的茫茫雪地、纯真质朴的民风民俗以及藏民率真而豪放的性格,打动了众多来访的艺术家。 1.藏族题材油画的发展 纵观藏族题材油画的发展,它经历了20世纪30、40年代的孕育,到50、60年代大批青年画家进藏,参与此类题材的创作,至70年代末进入重要转折时期,80年代创作不断趋向繁荣,引发了美术创作的“热”,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者之多、受众面之广、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是其他题材绘画创作难以比拟的。20世纪80年代末期,很多艺术家不满足于对藏族题材那些肤浅的表现,所以从绘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此时的藏族题材绘画都超越了以往。他们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重视对藏族文化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地挖掘,不断追寻、坚持、感受藏族文化,也使藏族题材油画影响力显著增强,且广为流传。 2.藏族题材油画的价值与影响 对于艺术家来说,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艺术传统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藏族文化也成了中国美术创作不可被取代的文化源泉。的和平解放尤其是民主改革,为藏族美术与藏族题材美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契机。此外,与中东部在美术方面的交流与联系也不断加强。不断选派学员到中东部进行美术学习,同时在本地区设立美术院系;进藏工作的人也逐渐增多,致力于挖掘雪域文化的内涵、民族性格、宗教、情怀、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更加重视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这也是藏族题材美术得到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昭示了一种时代精神。20世纪以来,表现藏族题材的这些作品不但代表了创作者的人文思想,而且书写了藏族百年来发展变革的历史。阅读藏族题材的这些作品,我们可以间接地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社会巨变,同时也能感受他们生活改善和精神风貌变迁。藏族由古到今的历史变迁也在这些创作中得到形象的刻画。 二、当代油画中藏族题材的民族性特点 1.藏族人性精神的表现 对于美术作品的塑造,首先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与真实生活感受的呈现。20世纪80年代初的全国美术创作的“热”,使很多画家都把作为艺术朝圣的地方。他们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以及藏族日常生活的描绘来体现这种具有淳朴气息的藏族风情。这些画家对藏族人民的描绘,更体现出一种日常生活的常态,避免了一些夸张的形象与角度,着眼于揭示世俗化的人性精神,要求真实地再现生活、反映生活的本质,正如吴长江在“灵感高原研讨会”上所说的“这些美术创作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美术家们对的感动”。 2.历史文化风俗人情 藏族题材在现当代的中国油画现实主义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藏族题材之所以成为油画创作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因为中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这种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极具特色而变化多样的自然景观、质朴的民风民俗,都吸引着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为他们提供了宝贵而巨大的素材资源。因此,许多画家都选择了藏族题材。新时期中国油画藏族题材的现实主义创作,不但继承了老一辈画家在这类题材绘画上的传统,而且在题材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了发展与突破,以突出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中国油画在民族题材创作上的新面貌。对于画家来说,在创作藏族题材的绘画时,其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意识和人文精神,审视各民族的生活、风情以及传统文化精神,认真地理解不同民族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文化心理,并将这种心理情感融入创作。 结语 藏族题材油画是时代的产物,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观者通过欣赏各个时代藏族题材绘画的作品,能够感受到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脉络,不仅得到了审美愉悦,也感受到了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藏族题材油画所呈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不仅显现出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已有的辉煌,而且昭示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藏族题材绘画在中国美术事业中的位置日趋重要。

藏族的文化艺术篇6

摘要:民族与宗教关系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民族关系研究的重大课题。蒙古族作为传统的游牧民族,其民族文化的核心是草原文化和宗教文化,而宗教作为民族文化载体,融汇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道德观念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蒙古地区,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深受着藏传佛教的影响。而青海蒙古族由于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既保持着本民族的的特点,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特点,其中共同的――藏传佛教渗透于青海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这些民族思想行为的定义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动力。

关键词:藏传佛教;青海蒙古族;青海藏族;民族关系

一、藏传佛教在青海传播的历史渊源

青海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早在东汉末年,青海东部湟水河谷地区已有僧人活动,并建有佛塔。唐代,随着唐文成、金成公主进藏和吐蕃势力东健,佛教由内地和吐蕃两个渠道不断传入青海。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达磨赞普禁佛,部分僧人避居青海,延续佛教律仪,使青海成为佛教后宏的发祥地。公元11世纪后,藏传佛教宁玛、噶丹、萨迦、诸派相继形成,藏传佛教进入空前的活跃时期,青海是藏传佛教再度宏传的重要基地。元代,随着大元帝国八思巴的活动,萨迦派大量传入青海,同时觉囊派传入果洛藏区。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后,青海藏传佛教一度出现苏条景象。乾隆年间,地方经过行政体制改革,确立以七世达赖为首的格鲁派政教合一统治,再次促进了格鲁派的发展。公元1958年后,除塔尔寺等少数寺院外,全省绝大多数寺院关闭,僧侣还俗。公元1962年西北民族工作会议后,全省约80寺院恢复开放。“”时期多数寺院被毁。公元20世纪70年代末起,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并修建10余座寺院,宗教活动转入正常。

二、藏传佛教对蒙古文化的影响

(一)藏传佛教对蒙古族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

蒙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古老游牧民族,蒙藏民族都曾有过原始宗教,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萨满教是蒙古人的原始宗教,而在黄教与蒙古萨满教的斗争中,黄教最终取得了胜利,并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维护社会秩序精神支柱1。崇佛敬神,成为整个民族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蒙古人家家必备佛像,日常起居,出外劳作无不求助于佛爷保佑。

(二)藏传佛教对蒙古族伦理道德的影响

藏传佛教是一种道德伦理色彩十分浓厚的宗教。它重视人的道德价值、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并把它的宗教实践建立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它的道德观念对蒙古族的道德伦理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成为蒙古族传统道德伦理思想的重要补充。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社会后,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基本上是在蒙古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发挥阐述,并加以改造,使自身更适合于蒙古社会,适合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从而成为蒙古族民众能够接受的佛教伦理思想。

(三)藏传佛教对蒙古族艺术形态的影响

佛教艺术是以一套艺术形象和艺术手段为其服务的宗教艺术,它的美的理想和艺术形式主要是去表现宗教的观念和精神,宣泄宗教的激情,适应宗教宣道需要。佛教艺术的传入,虽然是为了适应宗教的需要,但同时也给蒙古族的艺术灌注了新的活力,使蒙古地区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得到空前发展,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取得了卓绝的艺术成就,开辟了蒙古艺术史的新纪元。如:蒙古族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在细部装饰上独有风韵,它既吸收了蒙古族本身的建筑风格,又吸收了藏族的一些建筑方法,寺庙显得格外精美华贵。

三、藏传佛教与当代青海蒙古、藏族的民族关系

(一)在同一宗教的思想指导下,青海蒙古族与藏族形成了相似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使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

在宗教所涉及的诸要素中,宗教思想居于核心地位,这是由于一切宗教活动都是宗教意识的行为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形成信众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强烈排他性,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以超越民族和国家的局限性在广阔的空间流传,所以可以成为民族间联系的纽带和通道。而青海蒙古、藏族在同一宗教思想的指导下,对具体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有着相似的认同感,这种思想上的统一状态,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时间的沉淀,是历史的结晶,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而保持和发展这种凝聚力,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同一宗教组织和制度的影响下,青海蒙古族与藏族的关系更加密切,对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宗教的组织与制度是宗教观念信条化、宗教信徒组织化、宗教行为仪式化、宗教生活规范化的结果。而青海的蒙古、藏族佛教信徒在共同的祭拜场所、在同一宗教制度的约束下,对藏传佛教的组织、教义和规范有着同样的认同感,这使两民族间的日常交往变得更加频繁与方便。如:位于青海省湟中县的塔尔寺,其建筑雄伟辉煌,庄严肃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风格,是藏、蒙、汉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推进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由于青海蒙古、藏族同胞在生活在同一地域,使得他们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的一致性,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在具体的宗教行为活动中,青海蒙古族与藏族在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交流更加频繁,为进一步实现两个“共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仰者有了宗教思想,才会产生特殊的宗教感情和体验,才会产生一系列宗教崇拜的外在行为,即宗教行为与活动。藏传佛教很多具体的宗教行为活动为青海蒙古、藏族相互交往、联系构架了一座文化桥梁。在文学方面,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不断深入普及和发展过程中,蒙古族的佛教文学也跟着兴盛起来。在艺术方面,藏传佛教在青海蒙古族中的传播,为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新的宗教艺术,从而对他们的艺术传统和审美情趣有了一定的影响。

民族交往是促进和提高各民族生存与发展水平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藏传佛教不仅对整个蒙古族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青海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影响显得更加重要和明显,这些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频繁、深入的接触交往,为进一步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参考文献:

[1] 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的演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唐吉思 《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7年5月

[3] 苏鲁格、宋长宏 《中国元代宗教史》中国广播出版社 1994年

[4] 金炳镐 《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年

藏族的文化艺术篇7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悠久辉煌历史的民族,唐卡作为藏族的一种宗教画卷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也是藏族的大百科全书,是记录西藏历史、自然科学、人文民俗等方面的文化载体之一。唐卡在藏区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社会名流大多珍藏有数量不等的传世唐卡精品,而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百姓,或出于宗教信仰,或为了特定的纪念,也要聘请画师绘制唐卡供奉。在寺院里,唐卡更是必备的庄严之具,每个殿堂,甚至每个僧舍,都悬挂着数量不等的唐卡。唐卡意为“画在绢或布上的卷轴画,可用卷轴成一束,缝藏式锦缎边饰,上下加轴可以悬挂。”唐卡是藏民族独创的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文化色彩,以及独特的地域民俗风格。它以直观理性的方式向世人述说着藏民族对世界观的认识,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叹,对命运不屈的奋争,对真理执着的坚持,千百年来规范着这个民族的道德与行为准则。唐卡以其丰富的内容,精湛的技巧和极高的审美价值而著称于世,它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从唐卡艺术的形成到随后的发展一直本文由收集整理受到周边地区绘画风格的影响,而中原地区的绘画源远流长,遗产丰富,影响广泛,在世界文化艺术中占有极其光辉重要的地位。随着历史上汉藏两个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藏传唐卡绘画艺术也深受中原地区绘画风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唐卡艺术发展演变的影响

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继位后迁都拉萨,统一全藏区,建立起以部落联盟为基础的奴隶制政权,由此吐蕃王朝步入了强盛时期。松赞干布不仅创造了藏文字,还从印度、尼泊尔和中原等地引进佛教文化,选派天资职慧、精明,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到各地学习包括绘画艺术在内的先进文化。唐朝时期的文成公主作为汉藏民族团结友谊的先驱,将中原地区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随行的队伍中就有不少汉族的工匠、艺人和画家,正是他们将中原地区的绘画、雕塑、建筑等技艺传入吐蕃。为了供奉迟尊公主、文成公主带入吐蕃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和十二岁等身像,松赞干布主持修建了小昭寺和大昭寺,后又修建了昌珠寺和布达拉宫,并且招募各地艺人画匠在其中绘制了许多大型壁画。从这些佛堂宫殿的精美壁画中,可以窥见藏族绘画不仅兼容了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的艺术特色,还吸收了中原绘画的艺术风格,促进了壁画艺术的发展和唐卡绘画的形成。随后在赤松德赞和赤热巴巾时期,由于吐蕃王室大力扶植佛教,广建寺院,壁画和唐卡也相应地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到了吐蕃王朝末期,赞普朗达玛由于采取灭佛运动而被佛教僧人拉隆·贝吉多吉刺杀。灭佛运动导致许多寺院被毁,寺内壁画和唐卡等文物均遭到严重的破坏,之后的吐蕃王朝四分五裂终于崩溃。西藏地区长期陷于分列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文化发展十分迟缓。但吐蕃王室的后人依然在古格地区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古格文明,从今天的古格王宫遗址残留的壁画中还可以窥视当时中原绘画的遗风,古格壁画遥与敦煌壁画相媲美,相辉映。与古格壁画同出一源的托林寺壁画也绝佳,那些乳房丰满、腰肢纤细、胯部倾斜、肚脐显露的菩萨形象不禁让人联想到敦煌壁画中栩栩如生的飞天形象。到了元代,西藏地方政权萨迦王朝受命管理西藏事务,为元朝敕封的十三个万户之首,但萨迦王朝并未能统一全藏区,各万户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虽然唐卡艺术前进的步伐不太大,但已经在朝着复兴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了。元代,北京建大都以来前后修建和改建了数十座藏传佛教寺院,除北京外,承德避暑山庄、五台山、杭州等地也修筑了大量藏式佛塔和藏传佛教寺院。这些寺院和西藏的本土寺院一样既是文化的荟萃之地也是藏汉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许多西藏寺院高僧不仅是深受崇敬的佛学大师,而且又是出类拔萃的绘画能手,此外在民间画师中的大成就者也很多。由于内地许多藏传佛教寺院的建成使得这些画师能够亲临汉区各地进行绘画创作,同时他们也虚心学习汉地绘画技法和不同的艺术风格,不断开拓自身的艺术视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丰富了唐卡艺术的表现力。如在有的唐卡精品中画面复杂,着色浓艳,线条精细,几乎不见毫迹,这种艳丽细密的画风属于工笔重彩之类。明清以前绘制唐卡大多由各地民间画工分散绘制,到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时期,开始把各地著名画师集中起来,专门从事唐卡的绘制,现在布达拉宫收藏的很多唐卡就是这一时期民间著名画师绘制的。清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当皇帝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治者理所当然的加强了域内各兄弟民族的文化联系,使少数民族美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也推动了各民族美术的相互参照与交融[1]。所以在明清两朝,藏民族的唐卡绘画迎来了它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对唐卡绘画流派艺术风格的影响

从公元十四世纪以后,藏传唐卡绘画已步入成熟阶段,艺术理论体系逐步成熟化。唐卡的创作特点和审美价值取向作为藏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主要以宗教文化为题材反映宗教这一主题的,诸如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说法图、宗教寺院、宗教人物、宗教教义、佛教故事和宗教神化等等,因此绘画风格主要以庄严性、肃穆性及神圣性为主。藏族画师们在原有的造型艺术手法和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涌现出不同风格的画派和艺术理论。各画派又因所处地域的不同,师承关系的不同,审美情趣的差异和擅长各异,其绘画风格也就各具特色,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点。藏区不同

风格画派的出现,是藏族绘画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唐卡绘画艺术更趋成熟的表现。大体而言藏传唐卡绘画除了具备藏区的本土艺术特色外,还具有印度、尼泊尔、中原乃至拜占庭的艺术风格,不同风格流派的发展,形成了唐卡艺术百花齐放、竞相斗艳的局面。在门当和青孜两个大的画派出现以后,前藏和后藏各有特点的画派也相继形成。康巴地区众多不同风格的画派中还出现了专门模仿内地画法的汉风画派,该画派擅长以精练的构图,简洁的笔法,勾画出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成佛的经历,其画风与明清写意派相似。以及介于汉风画派和前藏画派之间的西康画派,这一画派在构图上注意经营位置,讲究笔墨情趣,敷色淡雅,以取得“如兼五彩”的效果。中原地区的山水画、花鸟画、卷轴画在明清两代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其绘画风格主要通过统治集团上层人物之间的政教交流而传入藏区。早在元代八思巴[3]便被封为国师,他多次派遣藏族学者蔡巴噶德贡进入中原从事文化艺术的交流活动,同时有大批中原的文人画家经茶马古道相继入藏,客观上对唐卡绘画风格的发展演变起着积极的影响。受中原绘画影响较深,至今仍流传较广的唐卡画派有传承于藏区东部的“噶孜派”[2]。噶孜画派属于藏传唐卡的三大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朱古南喀扎西将印度“利玛”响铜造像的造型特点与汉地“丝唐”的艺术风格融为一体,并将汉族绘画的用笔,设色、背景配置等手法用于自己的作品中,自创出与其它画派不同的画风。随后的画师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从一套罗汉丝绢唐卡中发现了汉族界画[4]和青绿山水技法的妙处,开始以工笔重彩绘制唐卡,将青绿山水画中的勾、 皴、点、染等用笔技法吸收应用到唐卡作品的绘制中,并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加以改进和创新,同时将画面背景中的山、崖、树、水、云、亭台、楼阁、翎毛、花卉等影物配置得十分得当,构图主次分明,错落有秩,用笔细腻,风格华丽,构图讲究,笔力饱满。噶孜画派历经几代画师的不懈努力,最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促进了唐卡艺术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汉藏两族人民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

三.对唐卡艺术审美情趣的影响

在审美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德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表现是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基于它的对象的存在,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5]。由于藏民族世代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历史演变、宗教信仰、文化特色等原因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美学感受和审美观。雪域高原特有自然环境,使藏民族对于纯度高的色彩有所偏爱,且对制作矿物质颜料十分讲究,因此唐卡中多见红、黄、蓝、绿、白等鲜亮的色彩,注重色彩的运用,并赋于色彩以象征意义是唐卡绘画的特殊性所在。画面通过色、线、形与画面内涵的组合而让人产生联想,达到庄严神秘的宗教意境为目的。中原地区的工笔重彩画风,以其写实手法,工整细腻,先勾后染,设色艳丽,富有装饰性而被藏族画师巧妙地借鉴和吸收,并运用到唐卡艺术的创作中,使画面细致入微,给人以精神的享受,在疏密有致的组织中,刚柔相济的变化中,创造了和谐的韵律和装饰性效果。此外经过唐宋的发展,盛于明清的青绿山水画也在藏汉文化交流过程中影响着唐卡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从六朝开始由展子虔开始了青绿山水的端绪。逐步发展到唐代的二李确立了青绿山水的基本艺术特色,其画风富丽细腻,造镜图形真实严谨,用矿物石青、石绿为主,多钩廓、少皴 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而为藏族唐卡画师所喜爱和仰慕。藏东噶孜画派的画师们就在把握青绿山水的“青、绿、土黄”色的基础上引出蓝天、白云、雪峰等内容,同时结合汉地界画技法,以界尺精绘亭台楼阁庙宇,辅以花鸟画法,画人物、佛像,笔精而有神韵,形象栩栩如生;写走兽花鸟,则精于勾勒,主意设色,姿态生动;配奇石山景,峰峦崤拔,气势雄伟;绘宫殿楼阁,格调稳重,布局壮丽。通过散点透视法和用鸟瞰全局的手法表现画面构成,使画面视野广阔,将前后左右景物组织在一个画面内,就连细节也画得面面俱到,并在局部使用焦点透视法,让画面的整体到局部等等细节都令人一目了然,而各景物间又有它自身的透视关系。利用景物的轻重主次、干湿浓淡、阴阳向背、虚实疏密等关系加以联系,从而使画面有咫尺千里之感,让人如身临其境,达到极佳的艺术效果。具体的画法多运用工笔晕染填彩的方法,既先用精细的线条勾勒轮廓,再用各种艳丽的对比色进行填充或晕染。给人以华美艳丽,色彩浓烈,富丽堂皇,灿烂夺目的深刻印象,画面内容展现出浓厚的高原自然风光和神秘莫测的佛教意境。通过对中原绘画的吸收和消化,使唐卡绘画在艺术构思,艺术形式到

艺术审美表现方面具有雪域高原所特有的质朴与浑厚,也更加符合藏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感观享受。

藏族的文化艺术篇8

雕塑艺术在城市建设中随处可见,很多雕塑都是城市地标性建筑。甘孜州幼儿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认识到雕塑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挖掘雕塑艺术价值。漂亮的雕塑作品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卡通立体的形象,甘孜州幼儿园五个高原特色的卡通动物形象正好符合孩子们的这一特点,能一下子吸引孩子的眼球,还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对雕塑艺术的认知,如俊美的羚羊是美的化身,身姿优美、体态轻盈,给人以美的体验。优秀的雕塑作品不仅能美化校园,成为校园的亮点,提升校园风貌建设的品位,还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起到育人的作用,使置身幼儿园中的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飞奔的骏马,时时提醒着“不待扬鞭自奋蹄”。优良的雕塑艺术已成为幼儿园人的精神支柱之一。

二、充分发挥藏族雕塑艺术的特点

早在两万多年前,勤劳勇敢的藏民族就在广袤的高原大地上扎根、繁衍。通过翻阅资料和参观藏博馆,我们看到新旧石器时代的工具、石器、饰品,看到精美的阿西土陶和石刻作品,还有藏民族精细生动的木雕作品;在寺院,我们看到神圣庄严的佛像,美轮美奂的酥油花。对这些作品我们惊叹雕工们的精湛技艺,透过这些雕塑艺术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藏民族雕塑在选材、造型、用色等方面的特点。在设计幼儿园雕塑中我们充分发挥藏民族雕塑艺术的特点,并大胆创新加入现代元素、卡通元素,使幼儿园的雕塑别具一格,辨识率极高。

三、牢固把握藏民族元素雕塑设计的原则

步入名校,我们常会感叹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且每个学校各不相同,这正是不同的校园文化传递的极具本校特色的精神文化和价值内涵。如北京大学的华表、石碑、名人纪念碑无不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感与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又如清华大学的雕塑“碑”“道”“和合之舟”等不仅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还有外国艺术家的作品,体现着兼容并蓄的大气、科技兴邦的勇气。因此,甘孜州幼儿园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多方收集资料,深入挖掘本民族、本地区、本园的特点,在雕塑作品上力求“精美而不失民族气息”“独特而不失卡通气息”,要用独特的雕塑语言形成自己校园的人文景观,要体现自身文化历史和价值取向,在设计中甘孜州幼儿园把握了一些重要原则。(一)整体性原则。校园雕塑艺术设计与幼儿园中的建筑物、楼道、围墙、山水、树木、花草等其他景观相互呼应,有机融合,同时与幼儿园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恰到好处地体现本地、本园人文风情和悠久的历史脉络。如甘孜州幼儿园的前大门和后大门坡道的历史浮雕墙,分别采用40、50、60、80、90年代的照片,展现出幼儿园的变迁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雕塑的色彩和造型均与校园内其他建筑和造型相呼应。(二)文化性原则。藏民族在发展的历程中,不仅传承发扬着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同时还积极汲取汉族与其他民族、甚至国外的优秀文化。因此在雕塑作品的设计中幼儿园尽可能多方考虑、恰当融合,使之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如甘孜州幼儿园的五个动物雕塑(藏羚羊、雄鹰、藏獒、骏马、牦牛)是校园文化总体设计思路下的产物,其文化气息和教育价值深厚。五个动物不仅蕴含着坚韧、勇敢、奉献、拼搏等优秀的品质、在藏区也流传着许多它们的民间故事;五个动物分别对应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艺术领域、科学领域、语言领域、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将雕塑艺术作品与幼儿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三)以人为本原则。幼儿园的雕塑作品不仅仅是为了美化校园,或者博取孩子们的开心一笑,而是要注重雕塑与幼儿、教职工、家长之间的互动,让雕塑活起来,与人感应,产生良好效应。如甘孜州幼儿园的历史浮雕墙引发教师思考:作为甘孜州幼教人,我们如何续写州幼教的历史,该为州幼教做些什么,引导孩子们知晓以前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一代代的孩子依然健康长大,而今各方面的条件如此优越,自己应该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这些兼具现代卡通特色和藏民族元素的雕塑还能陶冶情趣、提高师生审美与艺术欣赏力。(四)民族特色原则。校园文化雕塑学校都有,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雕塑气派、华丽,现代感十足。民族地区的校园雕塑也走这样的设计思路显然是不行的,我们要吸取民族地区的精华,充分利用藏族雕塑艺术的特点,让雕塑独一无二,散发出特有的魅力。甘孜州幼儿园的雕塑在造型设计上吸取了藏民族图案,如祥云、吉祥图案的变形、排列、重组等等。色彩方面,大门处的立体园徽色彩醒目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承载园徽的基座为深灰大理石,显得庄重沉稳;园内雕塑则色彩鲜明、丰富与园内建筑色彩融为一体。造型方面,五个具有藏民族元素的卡通动物身着藏服,神态各异,如藏羚羊头戴仿绿松石的珠串,仿佛在翩翩起舞,藏獒则豪放地弹着三弦琴,骏马则跳起欢乐的锅庄,牦牛聆听,雄鹰俯瞰。

四、凸显藏民族元素雕塑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优秀的雕塑艺术是人们百看不厌的立体艺术,它不但能充分调动人的感官细胞,而且能够彰显幼儿园的核心价值观、育儿观,引导教职工团结向上、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引导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文化对话与沟通功能。优秀的雕塑作品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幼儿园中的每一个人,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拉近了时空的距离,拉近了历史与现在的距离。让我们仿佛触摸到幼儿园发展的历程,触摸到藏民族发展的历程,实现了师生与优秀藏民族文化的历史对话。(三)审美教育功能。寓意深刻的雕塑作品能够激励教职工奉献进取,激励孩子们勇于挑战、健康成长。同时优美的雕塑艺术能非常有力地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培养表达美、展现美的能力。精心设计并充满藏民族文化气息的校园雕塑丰富了校园景观,营造了文化氛围,提高了师生的精神境界,从而提升了幼儿园的品位和实力,对幼儿园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琪琳 单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宋瑞波.浅析雕塑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1,(7).

[2]阿旺格桑.藏族装饰图案艺术[M].拉萨:人民出版社,1999.

上一篇:网络直播的盈利模式范文 下一篇:继电保护选择性的含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