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范文

时间:2023-03-01 23:45:23

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藏族舞蹈;基本特征;风格特点;独特舞姿;服饰因素;作品赏析

一、引言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一种文化的集合体,它有效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典型状态和样式。民间舞蹈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它是一切舞蹈之母,它的舞蹈艺术来源于民族文化。

藏族居住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由于地域的辽阔,藏族舞蹈在民间呈现的形式和种类各异。藏族人民酷爱歌舞,每当劳动之余,不论男女老少,聚集于宽阔的草地或家院里,歌声嘹亮,舞姿翩翩,尽情欢舞,抒发他们对劳动、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舞蹈已成为藏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娱性艺术形式,哪里有藏族群众居住,哪里就有藏族的舞蹈艺术。神秘、圣洁的民族,信奉藏传、佛的宗教意识,使藏族舞蹈带有凝重、虔诚的意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优美的舞姿和独具个性的舞蹈风格形式。

二、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

藏族舞蹈的特征,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

(一)藏族舞蹈的体态特征

藏族舞蹈独特的体态共同特征,中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九十度的前俯。藏族女性的形态特征,前倾、含胸、垂臂、懈胯,在运动中习惯于将多流动、多变化的下身动作与上身动作相随,形成自然悠摆的舞蹈特点。藏族男性是以膝部以下的外开行到懈胯、垂臂的体态特征,结合下肢动作的主动,带动上肢动作的随动,形成特有的舞蹈动态。

在藏族舞蹈中,女子舞者的上身动作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而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则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关于藏族的形态美,藏文古籍对舞蹈者的形体要求有:“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二)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

藏族舞蹈的三大动律特征:其一是柔(柔韧)。体现在肢体运动中的头、肩、臂、腰之间的自然摆动,优美流畅。舞者用身体的韵律表达思想感情,体现神韵之美。其二是屈(屈伸)。连绵柔韧的屈伸,呈现的速度、力度和幅度不同。下肢的屈与伸是把握节奏的关键,在全脚着地的基础上,随着身体的懈和摆,依靠膝部和腕部的力量,和着音乐的节奏上下起伏,胯部随之轻轻地左右摆动。如藏族舞蹈的“三步一撩”动作,节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下肢“屈”与“伸”的动作。第三是颤(颤动)。在肢体动律训练中,着重要求在膝部上有连续不断的或是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在藏族舞蹈中,没有了内在的“颤”,就无从找到其中的韵味所在。

柔、屈、颤是藏族舞蹈内在的风韵,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同时肢体动作与节奏配合也十分重要,重拍是脚步轻快的向上提起,而不是用力的向下跺脚,在提起的同时加上身体自然的摇摆,膝部随之微微的颤动。舞者要体味气息在身体中流动,肢体动作和气息在节奏中恰到好处的融合。

(三)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以及技巧特征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分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这种精髓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神韵所在。

在介绍藏族舞蹈的动作特征时,有必要简要的列出藏舞中的技巧: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这些动作技巧运用在舞蹈中,更加表现藏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性格色彩。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三、藏族舞蹈的分类及风格特点

民族舞蹈历史悠久,代代相传。感情真挚丰富,风格多样。藏族舞蹈是一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

有关,受到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的影响。他们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使其形象带有明显的特殊文化心理因素。

(一)藏族舞蹈的分类

尽管藏族舞蹈千姿百态,品种繁多,从大体上仍可归结为四大系列和类别,即民间、宗教、戏曲、宫廷。民间舞包括果谐、堆谐、果卓、康谐等;宗教舞又分羌姆、家把舞、贡嘎尔鼓舞等;戏曲舞有拉姆、格萨尔、希荣仲孜等;宫廷舞有供云舞(嘎尔)等。在多品种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呈现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风格特征。

(二)从常见的舞蹈种类来看表演风格

藏族舞蹈的表演风格形式多样,多以载歌载舞、有舞必歌、以歌伴舞、以乐伴舞、歌舞乐一体:

“果卓”又称锅庄舞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舞者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腰部多合着节奏,规律地起伏颤动,给人安详和谐的美感。

“堆谐”俗称踢踏舞,朴实自如,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以踢踏步为特色,踢、踏、悠、摆、跳,潇洒灵活,细腻精湛。

“谐”就是弦子舞,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流畅,缓慢舒展,屈伸连绵不断。

“果谐”指圆圈歌舞,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洒脱奔放,上身有起有伏,脚下灵活多变,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康谐”男女聚集翩翩起舞,舞者随着胡琴晃动发出的阵阵“颤音”,舞蹈上相应发出一股股“颤法”,多以模拟孔雀姿态动作为其形体特征。舞姿圆润、舒展,曲调悠扬流畅,它以“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展示动作,长袖飘飞很有特色。

“卓”豪迈粗犷,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踏、跳、翻、甩,柔颤多变,稳沉有力。

“热巴”是颇具特色的“铃鼓舞”,以精湛娴熟的技巧见长,以诙谐幽默的表演取胜。”锅庄“的舞姿矫健奔放,男性着肥大的统裤犹如雄鹰的粗毛腿健壮有力,舞姿多模拟禽兽特别是大鹰的形态动作,如鹰展翅、鹰跳、鹰盘旋等等;女性动作优美开放、重姿态和情绪表现,是藏族人民彪悍气质在舞蹈中的形体表现。

还有一些在祭祀活动中表演的舞蹈,充满神秘虔诚,体现着不可侵犯神意。随着宗教意识逐渐淡薄,人的精神面貌在改变,但这种舞蹈的动律、风格已成为民族的审美特征保存下来。

藏族舞蹈风格特色是其特征的表现,是藏族舞蹈形式美的所在,是精神与情感在舞蹈中反映的形式和个性化。正因为藏族舞蹈艺术有特殊的舞蹈风格,才使它更加灿烂夺目。

四、藏族舞蹈典型的舞姿

藏族人民生活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那里有喜马拉雅山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由于海拔高度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了适于农耕的河谷区,和适于放牧的草原区,半农半牧是高原民族生活方式。藏族舞蹈形式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造就了藏族特有的舞姿。

(一)藏族舞蹈的“顺边美”

“顺”,指的是舞蹈过程中顺手和顺脚一同出一侧特殊的动律、体态。它是由于高山生活的缺氧,加上山路的崎岖,在高原上进行劳动或负重行走中,当身体重心斜向一侧时,中心就会偏向一侧,该侧的手也就随着摆向一顺边。这种体态在行进时的危险性最小,而且是最省力的,于是就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步态,并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舞蹈美,体现出高原民族的审美心理,形成独特的舞蹈姿态。舞者以腰部为主动,身体和手臂向同一侧大幅度的摆动,给人以波浪起伏的感觉。

(二)藏族舞蹈中的“孔雀吃水”

藏族舞蹈舞姿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例如“孔雀吃水”这一形式,虽是赞颂孔雀的,舞姿却是鹰的姿态。孔雀是吉祥的象征,是人们喜爱的飞禽,像鹰一样盘旋在高空,当地人民把孔雀和鹰都视为神鸟,所以用拟鹰的舞姿表演心目中的孔雀。舞者表演孔雀时,抓着长袍平伸两侧、交换屈抬一腿,向前、后作徐缓的旋转,其舞蹈形象自然是非常优美、安详,充满希望的,犹如雄鹰展翅,更像神鸟飞翔。两者在宗教文化基点上融入舞蹈,体现了独特的舞姿造型及深刻的宗教心理。

五、藏族舞蹈的服饰因素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有精神文明的含义。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青藏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牧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也形成了具有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独有的地方风格特色。服饰起着装点和烘托舞蹈表现的作用,并可以加强舞蹈的感染力。

(一)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长裙、长靴、编发、饰品、色彩浓重等。肥大的服装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天热时还可袒露双臂将双袖卷于腰际。久而久之,这种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特有的舞蹈风格。例如青海地区的舞蹈如卓、谐等男子舞蹈,较为典型动作是:由大臂的运动带动肩部和背部的自然运动,双臂尽可能挥舞宽长的袖,并且大臂的运动幅度大于步伐。舞蹈艺术工作者更是将这种装束与舞蹈动作更加紧密地结合,并予以夸张,使其袖子长于人体。例如创作出的藏族舞蹈作品《高原》,雪白的长袖在空中翩翩飞舞,大自然的美景伴随着撩袖甩袖的优美舞姿,好似蓝天上白云飘舞。

(二)藏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藏族服饰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色彩、纹样等方面,服饰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例如康巴、藏北的舞蹈服饰多是颜色鲜艳,舞蹈与服饰相称,表现出热情奔放、豪爽、强烈、粗犷的舞蹈风格。而在女性弦子舞蹈中,服饰多是暖色,给人一种娇美、清纯羞涩之感,衬托舞蹈的优美、恬静。像大型乐舞《珠穆朗玛》中表现母亲河的舞蹈,设计者就用较宽的粉红色作为装饰边,既有藏民族特色又表现了藏族女性柔美的一面。

六、经典藏族舞蹈作品赏析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至今还作为我们教学的重要内容,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藏族舞蹈的魅力所在。

(一)群舞《草原上的热巴》

荣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铜质奖章的作品《草原上的热巴》,是以藏族人民喜爱和熟悉的传统民间舞“热巴“为原型,经过整理加工提炼而创作出的。在表现形式上新颖自由、变化多样。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融歌、舞为一体,人们在欣赏“热巴”激烈的鼓舞同时,通过歌词更加强了对舞蹈内容的理解。

在主要舞段表演中,首先,男演员以铜铃为道具,跳起铃鼓舞,运用大量的“躺身蹦子”、“双脚跳转”、“转跪下板腰”等技巧;然后,女演员则敲起了热巴鼓,作出各种击鼓翻身的动作,使舞蹈呈现热烈奔放的气氛;最后,一群藏族妇女随着悠扬舒缓的歌声,跳起了优美舒展、幅度较大的“弦子舞”,一时间彩袖飞扬,舞台上仿佛出现一条雨后彩虹。表演中舞者手持道具展示高超的舞蹈技巧,通过舞蹈动作传达歌词的内容,歌唱新中国藏族人民的新生活,表现节日中热巴艺人和各族群众欢腾庆祝的热闹场景。

(二)女子独舞《母亲》

1993年在北京首演的舞蹈作品《母亲》,以松腰坐胯的藏族舞蹈特有的体态特征为基础,使用大幅度压低上身,前倾90度的姿态,塑造出一个身穿粗布藏袍、弓腰缩背、颤颤巍巍的老阿妈形象。虽然岁月在她身上留在苍老的印痕,但是她在舞动中蕴含无限的深情与活力,时而像喜马拉雅山一样坚毅,时而像纳木错湖一样宽容。

舞蹈第一段以核心姿态,表现母亲的苍老。然而每一位年老的母亲,在她的儿女心中永远是年轻的。第二舞段中,利用优美流畅的弦子,膝部的轻颤与屈伸,刻画了以为翩翩起舞的年轻母亲,表达了年轻生命的欢愉和美好;第三舞段依然回到年迈的母亲拖着沉重的身体和踉跄的步伐,最后母亲坐在隐约的追光下,手臂无力的垂下来。

这个作品表现出千千万万个朴实善良的母亲,让观众更加了解藏族人民。作品充满了对藏族人民的深情,深为观众熟悉和喜爱。

七、综述

勤劳、勇敢、智慧、朴实的藏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民间艺术文明。藏族舞蹈是藏民族生活的缩影,是近5000年历史进程的文化积淀,凝聚着藏民族的聪明才智。藏族舞蹈是世界屋脊高原人类的生命和情怀,它具有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是华夏文化光彩夺目的瑰宝。藏族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闪烁出更加绚丽耀眼的光芒。

那就让我们共同沿着民族文化的根,在舞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让我们的本土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藏族舞蹈范文第2篇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藏族舞蹈范文第3篇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藏族舞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藏族舞蹈; 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29-001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意识形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一、探讨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和众多舞蹈论述中,都出现了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这些文化遗产中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藏族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藏族人民在萃取历史文化的精髓时时非常重视古今的文化意识相结合,以民族思想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文化特征的舞蹈理论。

二、藏族人民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顺应自然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藏民族地方特色风格的“藏舞”。藏舞要求舞者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载歌载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从藏舞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文化思想。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例如,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就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三、藏族是一个非常普及的民族,以至于全民信教。我们在观看藏舞表演时,可以注意舞者双手的动作,双手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这充分展现了藏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和信仰。这种舞蹈姿态所反映出来的心理愿望既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文化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藏族舞姿中还有众多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模仿动物姿态的,藏族人民在创造和发展民族文化时紧密的结合了大自然的万物生灵,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藏族舞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雪域高原 藏族舞蹈 舞蹈风格 宗教

一、藏族人的生活环境

,位于伟大祖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积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原气势磅礴、景象万千,享有“地球第三极”之称。同时被藏族人命名为“神圣雪域”。

总的气候独特之处可以概括为“寒冷期长,温凉期短,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多夜雨和大风。地势起伏大,气候呈垂直带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具有山地气候特征。”

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在具有这种独特自然环境的高原生存和发展,珍惜和爱护高原生态环境,创造了人与高原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

二、藏族舞蹈的文化背景

(一)地域文化特色

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并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由长期的劳动生活特性与生存的环境决定,由于夏季短暂、春季风大、秋季早霜、冬季寒冷而漫长。因此人们选择了狩猎和畜牧的生活方式。由此藏民要开发青藏高原,将环境加以改造,将草原开垦成农田。高原藏区便形成了草原上的游牧和农耕文化。

藏族的衣着服饰都是和生产方式相关的,青藏高原地处高原,冬季寒冷,夏季昼夜温差大。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气候和生活,他们的服饰多以牲畜的皮毛或经过不同程度加工的毛制品为原料制作。藏袍衣袖宽敞,天冷时可以保温,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的伸出一右臂,久而久之脱下一袖露出右臂的打扮便成了藏族服饰的一大特点。

(二)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1.藏族舞蹈的表演形式

藏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有:“谐”、“卓”、“囊玛” “热巴”等。

“谐”汉文译为“歌舞”,藏族人民的“歌”与“舞”基本不分家,有歌必有舞,歌舞相融。“谐”在汉译音中与“依”、“伊”、“谐”、“弦子”等是一个意思。因为四川、云南地区把“谐”称为“弦子”。地区称之为“谐”、“堆谐”。

2.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

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 藏舞的“颤”与民族的生活分不开,由于牧

民需要宽大的衣袍和厚实的长靴,这样厚重的衣服妨碍了小腿部位的灵活运动,相对而言使膝关节得到相应的解放,形成了藏族舞蹈所特有的颤动律。还有藏族人背水的习惯形成了塌腰前倾的体态,为了减轻负荷他们需要膝部松弛、颤动。其动作特点是富于韧性,膝部处于不完全伸展状态的连续屈伸。“开”是由于藏族舞蹈要求“舞者全身姿态要柔软”,所以舞者的软开度便成了藏族舞蹈共同点之一。藏族舞蹈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佛教教义推崇右为上。藏族舞蹈中的队形变化、行进路线等都要体现宗教观念,舞蹈围城圆圈时,边歌边舞所走的路线必须由左向右,顺时针方向沿圈前进。藏族舞蹈中“绕”的特点体现在藏族服饰上,由于藏族服饰中的长袖,舞者需要通过肩的绕摆才能撩动长袖。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3.藏族舞蹈一顺边的美

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穿着长袖的“楚巴”,舞蹈中更添了“一顺边”的美。

藏族舞蹈大都来源于生活,是生活造就了优美动情的舞蹈。 “一顺边”则是指舞蹈过程中顺手和顺脚的特殊动律、体态。它是因为高山缺氧、山路崎岖、劳动艰辛等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的。负重上山、高山缺氧,在山路上行走,当重心向一侧倾斜时,该侧的脚尤为吃力,该侧的手便随之而去,由于这种最省力、最得力,所以形成了顺手顺脚的“一顺边”动态。这些是藏族人生活的劳动的印证,也由此形成了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这便是藏族舞蹈“一顺边”特点的由来。

三、具有高原之美的藏族舞蹈

如今,已成为终极的自然和风景,是高处的人生,是世界上最高的一方净土。天,蓝得耀眼;草,在朦胧的暮色中更美;牛羊成群,像朵朵白云。没到过青藏高原的人,恐怕不容易理解藏族人民与牦牛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关系。藏族人民喜爱牦牛,是因为它坚韧、沉稳、雄健、倔强、吃苦耐劳,这正是藏民族性格的化身,是藏民族精神的写照。

《牛背摇篮》是以藏族牧区人与牛的关系为创作动机,以此为基点塑造形象。牦牛被喻为“高原之舟”,它不仅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史、民俗和宗教上也是藏族人民喜爱和崇拜的动物,常被藏人当作神灵供奉和敬仰。牧区生活四季迁徙,流动性大,牦牛对藏族人民来讲既是家畜又是伙伴,藏人的生活就是在牛背上的生活。

舞蹈动作采用了藏族民间舞蹈中“锅庄”和“弦子”的表演形式,无论在悠闲舒缓的慢板撩腿还是在节奏急促的翻身腾跃中,都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的生命意识和状态,让观众领略到藏民族作为高原游牧民族的那种豪迈雄健和敦厚古朴的民族精神风貌、气质和性格之美。

藏族舞蹈范文第6篇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天性豪放,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藏族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初,以松赞干布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统一了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并和中原建立了亲密关系。藏族以畜牧和农业为主,具有悠远的文化传统。藏语属汗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本民族文字――藏文,其历史久远,并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藏医等著述。尤其他们的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风格。青海藏族的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与风格。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感,又通过它与神灵沟通企求得到神灵之佑护。藏族民间舞蹈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因此,只要这个民族仍然保留着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那么民间舞蹈将会传延下去,并焕发生机。

(一)藏族民舞的分类及其特征

青海藏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 “热巴”和“羌姆”等类。凡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一般泛称为“卓”。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鼓”作为舞具进行的舞蹈。

《谐》是为人们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这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还要数巴塘地区的《弦子》。因此,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为“巴塘”。《巴塘弦子》的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转的琴声下,舞队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忽而跟随着领舞绕行,好似游龙摆尾,忽而又成圆圈扬袖旋转,如同白莲初绽。此外,由拖步、晃袖、点步转身及模拟孔雀等姿态动作的穿插、组合下,使整个舞蹈语汇丰富、姿态潇洒。

《卓》被藏族一般泛指为“表演性的圆圈歌舞”。而其中不少“卓”中,都有不同“鼓舞”的表演。藏族自古认为,“鼓”能给人带来吉祥与欢乐,是求得神灵祝福所不可或缺的器具,而在一些祭祀和节日舞蹈中,必须要进行击鼓作舞的表演。《热巴卓》和《热巴》都属于“卓”中的表演性民间舞蹈。除藏族之外,不少人难以分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热巴》是指过去流浪艺人卖艺为生,所表演的杂艺歌舞节目。“热巴”一词,意为“流浪艺人”、也是人们对其表演形式的称谓。过去,一些生活困难的舞蹈能手,常以本家族为主、或自由结合组成演出班子,并由一名老艺人作领班,到各地流动演出。由于他们要以此为生,表演带有卖艺的性质,所以经过不断地演出,每个艺人都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和专长。其中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三部分,其舞种也同样流传在青海广大的藏区。

《羌姆》是藏族寺院的舞蹈,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

青海藏族舞蹈作为舞台表演的民间艺术,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青海广大藏区,人们每当听到他们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藏族民间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如在表演过程中那犹如雄鹰展翅,更像神鸟飞翔的舞姿使人心旷神怡;那松胯、弓腰、曲背等常见的基本动作,以及在高潮时高呼“哦呀―”(好啊),随即互相扶腰,齐跳《骑令皆模》的舞蹈,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它与高原生存环境中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从舞蹈角度来看,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颤、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它具有劳动生活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如锅庄舞者腰部多合着节奏,规律地起伏颤动,膝部松弛和腰、胯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动律,给人安详和谐的美感。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语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这些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

(二)藏族民舞的表演风格

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此外,气息的运用也是藏族舞蹈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藏族民间舞蹈的动律与风韵,内在美与舞姿美的融合,都是通过特有的呼吸方法协调一致,最终达到艺术之升华。藏族民间舞蹈表现感情之奔放、含蓄、热情、沉着,以及节奏之明快、缓慢,都是通过气息的运用带膝部的屈伸和步法,并贯注全身,构成舞姿造型的流动和延续性。

藏传佛教在祭祀礼仪中,采用头戴各种神祗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间舞蹈成份而编排的程式性舞段,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的宗教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羌姆》中的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由“拟兽舞”和“法器舞”混杂而成。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具有很大的威慑力,青海地区又称作“跳欠”。每逢释迦牟尼的诞辰、藏历新年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教节日,青海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塔尔寺、隆务寺等,都要举行盛大的《羌姆》活动。

随着唢呐、法号、螺号、鼓钹等奏出的洪亮而庄严的乐曲。担任《羌姆》表演的老少喇嘛们,头戴各种神、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顺序出场。在震撼人心的祭祀乐曲伴奏下,这些“鸟冠虎带”的诸神一边接受着信徒们的伏地磕拜,一边列队环绕寺院表演场地,扬手、提足地旋转前进,以此作为整个《羌姆》活动的序幕。紧接着一组组具有专题宗教内容的神舞蹈,如突出显示神灵无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金刚神舞”,表现地狱中小精灵们相互玩耍、嬉戏的“骷髅舞”,为人间带来福禄的“鹿神舞”,以及表演佛经中“舍身饲虎”、“因果报应”等佛经故事的舞段,令人目不暇接。在这诸多的神兽舞蹈中,要数“骷髅舞”和“鹿神舞”最为活泼可爱、舞蹈性最强,也最受观众的喜爱。虽然这两个舞蹈也是宗教舞蹈,但却丝毫没有宗教桎梏下的肃穆、阴森感。为了活跃气氛,在连续的节目间隙,时而还插入由僧侣们进行摔跤、角斗等表演兼比赛的活动来娱乐民众。

有不少人认为目前的藏族民间舞太守旧,没有突破人旧模式了,许多已经加以改进的具有所谓“现代意识”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我们的确看不到新意,有的只是一些形式上、表达上的创新,脱离了现代的审美要求。因此,若要在原有的舞蹈上有所突破,就要加强其时代感,保持其新鲜活力。那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过分强调“原生态”会不会太过于保守,反而阻碍了它的发展呢?而又有一部分的人会说了:但你能说《酥油飘香》它不“原生态”吗?是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原生态”并非将最原始的东西放到舞台上面,民间的原生态舞蹈,一直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可挖掘性,而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藏族舞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藏族 舞蹈形式 述评

自古以来,就以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奇特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璀璨的藏族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奇光异彩。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的缩影,是千年历史进程的文化缩影和文化积淀。其艺术形式必然是农牧文化和宗教文化的融合。

1.藏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及其艺术性

藏族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形式,音乐一般都具有活跃、热烈、朴实的特点。藏族歌舞音乐中,“堆谐”的调式多为宫调式,也有羽调式或商调式的乐曲,有的乐曲出现宫、羽交替调式;“弦子”的调式多为羽调式,也有徵调式、商调式;“果谐”的音乐常用宫、羽、徵调式。藏族歌舞音乐多为同一首歌曲用分节歌的形式反复演唱,很少变换调性。

2.藏族民间舞蹈艺术形式的体现

藏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大致可分为:“堆谐”、“果谐”、“康谐”、“果卓”、“羌姆”等。

2.1“堆谐”式舞蹈表演形式

“堆谐”有两层含义:一是"堆"为上或高地之意。因而“堆谐”是泛指后藏昂仁、萨迦、拉孜、定日县以及阿里部分地区的农村圈舞。二是泛指这种“堆”区的民间舞传入拉萨之后,经过城市各阶层人士加工规范化了的藏族踢蹋舞。在舞踏上主要是突出它的四二节奏后半拍起步,以“三步一变”这基本变化组合,脚下发出各种连点踏步音响,抒发人们活泼热情的情趣,由于配上了扬琴、六弦、笛子、京胡、串铃等乐器伴奏,音乐上突破了原歌词中段、句、音乐的严谨限制,“堆谐”的音乐已经程式化,它的歌头、尾声舞曲基本是固定的可以通用。

2.2“果谐”式舞蹈表演形式

“果谐”流传在广大农村一种拉手成圆,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集体圆圈歌舞表演形式,“果谐”舞蹈常见于农村的村广场、打麦场上。

节日里,场地上摆着一缸青稞酒,人们围着酒缸拉圈起舞,男女各站一边,分班歌唱,从左向右沿圈踏步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之后,由“谐本”(歌舞的组织者)带头发出“休休休”或“曲曲曲”的叫声,合着节奏踏步开始舞蹈表演的形式,而这种节奏性舞步叫“谐个”(歌头),由“歌头”可接着进入快速集体歌舞,有的舞群中出现男方跳一段后,女方又跳一段,男女双方歌舞竞赛的场面。由此跳数遍后,又由“谐本”带头呼喊“休休休”,或者说一段快板词,边说边跳,统一步伐,在一齐双脚跺地中热烈结束。

2.3“康谐”式舞蹈表演形式

“康谐”也叫弦子舞。盛行于青海、云南、巴塘、昌都等藏区,境内也颇为流传,以巴塘弦子最为有名,在巴塘和昌都每逢节日“耍坝子”,男女聚集翩翩歌舞。一般是男操“白旺”(牛角胡)站立排头,拉起胡琴带领人群拂袖起舞,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时而绕行而舞,边唱边跳,唱词为“谐体民歌”,也可即兴创作男唱女和,借以抒发内心情趣。舞者随着胡琴晃动发出的阵阵“颤音”,舞蹈上相应发出一股股“颤法”,多以模拟孔雀姿态动作为其形体特征。舞姿圆润、舒展,曲调悠扬流畅,它的“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告示动作,长袖飘飞很有特色。

2.4“果卓”式舞蹈表演形式

“果卓”即人们经常说的“锅庄”。“锅庄”分为农区锅庄和牧区(牧民舞)、林区(工布民间舞)锅庄三种,都有不同的风格。“锅庄”舞姿矫健奔放,男性着肥大的统裤犹如雄鹰的粗毛腿健壮有力,舞姿多模拟禽兽特别是大鹰的形态动作,女性动作优美开放、重姿态和情绪。

2.5“羌姆”式舞蹈表演形式

“羌姆”(跳神),是在七世纪佛教传入,与当地“苯”教的对立斗争中形成的。在佛教化的过程中,莲花生采取土风舞与佛教内容结合的方法,开创了一种驱鬼逐邪的寺庙宗教舞,经相继改进、规范、逐步演变传播,形成后世喇嘛寺院的跳舞。

3.小结

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典型的艺术性特征,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族民间舞蹈动律风格以及藏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形成的根基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梦影.舞蹈艺术与实践[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2001

[2]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藏族舞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藏族舞蹈;形态;特征;表演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88-01

一、藏族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分布在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藏族。以其博大、宽广、神圣养育了勤劳善良的藏民,藏族人民热情好客,酥油茶,青稞酒是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不可或缺的用品,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日常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礼仪,表达人们的纯洁、诚挚之心。藏族信仰佛教,是一个宗教意识极强的民族。能歌善舞是藏族人民的天性,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都是来源于生活,从劳动中提取和发展而成的,藏族人民在各种节日里,载歌载舞,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祝福。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其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提高,藏族舞蹈这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从最初在劳作时自娱自乐的表演,发展到艺术大舞台表演,藏族舞蹈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形式,融入了很多现代舞、古典舞元素,形式更加新颖,艺术效果更加明显。

二、藏族舞蹈的艺术形象刻画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形象是松胯、弓腰、曲背,这与高原地区的气候、藏族人民的礼仪、繁重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藏族人在劳作的时候后背重物,为了减轻负担,身体自然向前倾;信奉佛教的藏族人民在进行朝拜的时候,虔诚的向佛像、佛塔磕头,这些具有明显生活痕迹的特点形成了塌腰前倾的体态,源于生活的体态具有较强的艺术创造性。藏舞舞蹈的另一个重要的体态是“一顺边”,“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过程中手和脚由同一侧运动的动律、体态。它是在高山缺氧、山路崎岖、劳动艰辛、往来不便等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劳动者背着重物行走在山路,重心向一侧倾斜时,同边的脚会非常吃力,为了省力,同边的手也会随之而去,形成了“一顺边”的体态,这种看似不协调的动态,在藏族舞蹈表演中形成了独特的美感,尤其是女子在表演时,以腰部为主动,手脚“一顺边”的摆动,使藏族舞蹈极具柔美、妩媚的特色。这些传统的形象特征在藏族舞蹈的发展过程中被保留下来,一直延续至今,从审美的角度看,勤劳淳朴的藏族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这种美源于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真正的体现了“艺术来自于生活”。

三、藏族舞蹈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藏族舞蹈种类繁多,主要有谐,堆谐,卓,热巴等舞蹈形式。“谐”俗称“弦子”,是藏族历史上最悠久的艺术形式,其伴唱曲调优美,舞蹈动律柔美,内容大多是歌颂爱情、歌颂家乡、歌颂生活。“卓”,也称“锅庄”,舞蹈形式粗犷豪迈,伴唱曲调深沉辽阔,表演中动作幅度大,表现藏族人民憨厚朴实的个性。“堆谐”俗称“踢踏舞”,表演风格很强,舞蹈时膝部灵活松弛颤动,脚步不停变化,灵活的舞步与复杂的节奏相配合,形成十分热烈欢快的气氛。“热巴”是由专业艺人,手持不同道具的表演性舞蹈,道具有热巴鼓、手铃,这种表演形式常被搬上艺术舞蹈,进行比赛、表演。

藏族舞蹈强调舞者在表演时头部、眼部、肩部、手部、胸部、腰部、膝部和脚的统一配合和运用。以脚步和腰部运动为例:藏族舞蹈的步伐非常丰富,可分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不同种类的藏舞在使用这些步伐时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卓”的粗犷豪迈,“堆谐”的灵巧活泼,“弦子”的柔美悠长。腰部的运用十分讲究,在藏舞中,有很多翻身动作,在翻身摆动的过程中,侧腰、后腰都要发挥的淋漓尽致,既要展现藏族舞蹈的高超技巧,又能体现藏族女性的柔美、男性的粗犷豪迈。

四、藏族舞蹈的宗教色彩

藏族人民信奉佛教,藏族社会推崇“仁慈”、“善良”的宗教文化氛围,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笼罩在佛教信仰的光环之下,使藏族歌舞中也必然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藏舞作品的原型多取材于代表图腾的象征物,如:牦牛、狮子、猕猴等动物形象。通过对这些图腾的形象刻画,表达藏族人民虔诚的心理。另外,藏舞伴唱曲调的歌词中也寄托了人民的美好希望,如:“‘热,瓦,冈,该,托,模,若’这句歌词,藏语意为:‘如在天上的吉祥宝座前跳起吉祥之舞’,当人们在舞蹈中唱到这句歌词时,宗教意识也就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北京舞蹈学院,2001.

藏族舞蹈范文第9篇

关键词:藏族传统舞蹈;舞蹈理论;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70-02

本文探讨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并且在发展和继承中,充分把握了这一古老民族的最基本的审美特征。藏族的舞蹈文化沿着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展现了丰富的文化魅力和内涵。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神韵、姿态、动作、节奏、风格、审美意识、审美理想进行研究,使藏族舞蹈在发展中更具有审美价值和民族特色。我们要端正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提高鉴赏美、创造美和感受美的能力和意识,推动社会文化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引导社会审美潮流,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舞蹈的概念及藏族舞蹈的分类

舞蹈以现实生活为源泉,是舞者对现实生活主观形象的反映。舞蹈艺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形式,同时也是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的一门艺术;是每个民族流传范围最广,历史延续时间最长,开创时间最早,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综合时间、空间的形体艺术。

舞蹈艺术通过形体所能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感是歌曲和语言所无法替代的。藏族舞蹈在其民族审美理想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随着藏族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体艺术,并且还把表现人的审美意识和现实审美特性、观念、感情、理想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了极大的创造性,形体节奏的本质是沟通内心情感与外部动作的桥梁,也是生命的运动和感情的轨迹。

舞蹈艺术是人们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的特点,能够给人类带来无限的遐想。藏族舞蹈大概能够分为宗教歌舞和民间歌舞两个大的系统,这两大系统中又可以具体地分为谐、卓、噶尔和羌姆四大类。第一类:谐。它是指流传在大部分农牧村镇,具有自娱表演性质的一种集体歌舞,在我国的山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在跳舞的时候,舞者们都围着装满青稞酒的酒缸,男人和女人分别站在酒缸的两边,手拉手围成一圈跳舞,领舞的人不时从嘴里发出“休休休”的声音指挥着节奏。群舞者从左面向右面沿着圆圈踏着步移动着进行歌唱。这个舞蹈动作很有难度,舞姿矫健奔放,很像野兽的动作。拉萨群众很喜欢这种舞蹈。第二类:卓。它是指表演性很强的集体舞蹈。这种类型的舞蹈一般都很重视表演技巧,在唱歌的时候不跳舞,跳舞的时候不唱歌。它包括拟兽舞、性格舞、多种鼓舞等。第三类:噶尔。翻译过来就是专业性的歌舞表演,主要是指17世纪甘丹颇章一朝时期,拉达克国王献给五世达赖的一部乐舞。这部乐舞一直在宫廷进行表演,并且吸收了不少藏族舞蹈的动作和韵律,使它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族宫廷舞蹈。表演这种舞蹈的男性儿童叫做噶尔巴。第四类:羌姆。它是指驱除鬼怪来报答神灵。宣传佛法天命的解释说明它是表现因果关系和佛经故事的宗教性舞蹈。其中包括汉传在民间的“鸟冠虎带击鼓”这个大型的巫舞,主要指的是喇嘛寺的跳神。这种舞蹈在表演的时候,没有唱歌,气氛很庄严。

二、藏族舞蹈形成的独特舞蹈理论体系

藏民族的舞蹈在我国的历史上被定位于大的文化范围内,而且它是具有成熟的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众多的舞蹈论述中,把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术技九”■等这些舞蹈理论当作是古代说明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它也是最具有其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其中的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个观点,首先就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各样的动作,并且塑造出来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这个“工艺”恰恰表现出了当时的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

在的历史上,大多数“羌姆”等舞蹈不但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而且还有用横线记录的“舞曲”。古人能够将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也充分证明了当时的舞蹈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及人们对于舞蹈艺术的高度重视。

藏族是一个十分信仰宗教的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久远的民族历史所孕育出的若干个节日当中,我们几乎找不到不用歌舞来进行欢娱民众和敬奉神灵的,歌舞就是来制造节日欢乐和把气氛推向最高潮的。为了能够符合藏民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点,人们在祭祀礼仪中创编了各式各样的神祗面具,并且编排了大量的含有藏族土风舞成分的程式舞蹈。

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洗衣歌》是由罗念一作曲,李俊琛作词,创作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部作品。用它来创作的音乐舞蹈采用了藏族弦子舞的方式,舞姿轻盈、洒脱,上演以后很快就风靡全国各地,各地文艺团体争相排练演出。到今天,它依然是各个文艺院校用来进行教学的经典节目。洗衣歌中这样唱到:

哎,是谁帮咱们翻了身哎,

是谁帮咱们得解放,

是亲人

是救星共产党

呀拉羊卓若若尼格桑眉朵桑哎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哎。

歌舞是古代的人们在劳作、狩猎及互相交际中的动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也逐渐繁多。人们由最开始的简单模仿,慢慢的没有意识的带有自娱性的逐渐发展成为了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藏族的人民能歌善舞,千百年来创造了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歌舞。藏族的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为藏族舞蹈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藏族舞蹈的美特征

审美特征是艺术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舞蹈者通过舞蹈这一艺术手段,表达对历史、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舞蹈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不仅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而且在人们的精神领域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舞蹈是通过舞姿、神韵、动作等来表达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感情。审美活动中审美的感受既存在着个性差异又具有共同性,这种个性差异表现出的是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差异,但不能把这种差异绝对化。事实上,即使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往往也能找到一些相近或相似的审美感受,即使民族与民族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因素。

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民俗民风、、政治历史不同,因此形成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风格。在藏族,无论是哪个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舞步声和音乐时,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兴奋的情绪,身体会很自然地舞动起来。从舞蹈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音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

四、结论

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都包含了共同的动作规律和精髓元素,也都具有固有的审美要求和各自独特的个性,这种规律和精髓元素构成了整个藏民族舞蹈的审美概念,发展成了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需要的舞蹈艺术,体现了藏民族的审美特征,继承了优秀的藏族舞蹈艺术。

当今的舞蹈理论研究者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树立现代审美理念,具备现代审美特征:慕现代而承传统,趋世界而扬民族,合理性而融情感,强个性而存共同,尚创造而忌保守,喜多样而厌单一,求高雅而弃低俗。建立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审美态度,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美学立场,以美启真,以美导善,以美创造社会主义文化。

注释:

(1)《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桑杰加措、舞蹈技艺九、第130页.

参考文献:

[1]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2]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

[3]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4]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Tibetan Danc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Lean Slightly

GE Zong-nan

(Dance Academy,Jilin college of art,Changchun,Jilin 13002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dance,probes into the aesthetic ideal of the Tibetan people,the body charm of Tibetan traditional dance classes,gesture,action research,books. Tibetans tookthe combination of local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seriously,and absorbed the foreign culture.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Tibetan danc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people's life. It absorbed the Indian buddhist culture,and created the dance theory of national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needs of the national aesthetic and innovation spirit. The dance theory made dance art play a better role i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ving.

藏族舞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母亲》;审美特征;编创;启示1藏族舞蹈《母亲》简介

藏族舞《母亲》是著名舞蹈编导家张继刚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由藏族舞蹈家卓玛表演。该舞蹈主要采用民族舞蹈特有的舞蹈动律和语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位藏族老阿妈的生命旅程。编导在《母亲》这个作品里以饱含深情之笔,刻画了一位默默无私奉献的藏族母亲形象,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该作品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是舞蹈语汇的民族特色从外化形态和舞蹈构图、服饰的创新等方面做了新的突破,使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动作形态方面的审美特征。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其最大的外在特征就是动态性。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上,《母亲》这个舞蹈充分体现了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塌腰翘臀”“前倾弯腰”是构成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特征。编导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演员卓玛的体态特点――用“塌腰翘臀”的动作,塑造了一个长年劳作,背负着生活重担的藏族母亲形象,用“前倾弯腰”的动作,展现了一位母亲的淳朴和慈祥。这一人物的体态特征从始至终贯穿整个舞蹈。“塌腰翘臀”和“前倾弯腰”这两个体态恰恰最能体现出母亲的伟大和艰辛。在作品中,母亲因长期劳作而弯下的腰,母亲凝视远方所蕴含的深沉,给观众留下了一个难忘的藏族母亲形象,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迹。此外,《母亲》这个作品还采用了藏族舞中的弦子,并且通过弦子突出手臂和脚的变化,以其外化的形态特征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独白,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藏族母亲特有的曲、弯、扭的形象。(2)舞蹈情感方面的审美特征。从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方面来看,舞蹈艺术最大的特征就是抒情性。舞蹈是情感的产物,以情带动、情动交融才可以创造出舞蹈独有的风情与内涵。作品从开始到结尾,弯曲动作贯穿始终。母亲那驼背的身影,默默地顶起生活的重担。母亲的身体像一条河,像一座山峦,像阳光下波澜起伏的青稞麦。整个舞蹈作品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紧紧地抓住了舞蹈的情感性,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舞者在舞蹈动作体态中所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世界,要从内心去感受这个民族的特点和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情感以及他们坚忍悠长的心灵历程。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情景交融,体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深受观众的喜爱。(3)服装和音乐方面的审美特征。从舞蹈艺术的展现方式特点来看,综合性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特性之一。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但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离不开音乐、诗歌、戏剧等因素,这些同样是舞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在服装运用上没有使用华丽的服饰,而是采用一件破旧的棉袄,一方面说明了母亲的吃苦耐劳精神,同时也为传达和衬托作品的主题思想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其次,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要,可以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态,作品中音乐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舞蹈作品的感染力与表现力,音乐恰到好处地为描绘人物鲜明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提供了良好的艺术环境,与舞蹈共同完成了塑造藏族母亲艺术形象的作用。从整个作品的音乐贯穿来看,音乐显得十分凝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曲调为母亲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深入也增色不少。

2藏族舞蹈《母亲》的成功对舞蹈编创的启示

(1)优秀的舞蹈作品应有鲜明的主题。主题是舞蹈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编舞最重要的就是表达一种内在的思想,而非外在的动作堆砌和技巧展示。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给观众感性的体验,更能给观众理性的思考。舞蹈编导应该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观众灌输一种高尚的思想,反映人民的愿望,倡导真、善、美。高尚的思想应当成为舞蹈编导在选择主题时的首要条件。同时,在永恒的主题上要加入新鲜的血液,创作出熟悉中的陌生,这样作品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在观众中产生共鸣。藏族舞蹈《母亲》在主题上选择歌颂母亲这一主题,运用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来表现,无疑能让观众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对该舞蹈作品产生一种亲切感,在观赏过程中也不会因为作品主题的晦涩或作品表现形式的怪异而难以理解。我们常说,舞蹈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那么该作品的主题就是对社会生活中母亲这一伟大形象的赞美和讴歌。因此,舞蹈编导一定要有独特的眼光,并从独特的角度去挖掘生活、体验社会、感悟生命,从而创作出鲜明的艺术形象。(2)舞蹈的完美诠释应选择适当的演员。古往今来,美学家、舞蹈家曾给舞蹈艺术下过各种定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门艺术的特征。比如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是人体律动的诗篇,舞蹈是流动的绘画和活的雕塑……这些由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审美经验中所做出的概括,不仅指出了舞蹈艺术某些本质特征以及它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异同关系,同时十分肯定了舞蹈演员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因为,舞蹈演员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既是舞蹈美的创造者,又是舞蹈形象赖以生存显现的物质材料,同时也是让观众获得审美享受的审美对象,是舞蹈美在传达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藏族舞蹈《母亲》是由著名藏族舞蹈家卓玛表演的,卓玛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族群中的一员,从小在藏族地区生长,对藏族的社会生活有着深厚的积淀,在对藏族母亲的理解和诠释上显然会有与其他民族演员的深刻性,作品中演员卓玛的眼神、动作等方面都十分具有典型性。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不是有亲身体验或经历的演员去传达和表演作品的精神和内涵那么作品肯定会处于空白肤浅的表演效果。总体而言,要想淋漓尽致地体现作品里的内涵和精神,必须要选择适合演绎舞蹈作品的演员。(3)新颖的创意是舞蹈作品成功的关键。新颖的创意就是要在作品中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点子”,这些“点子”就是让观众意想不到,并能起到震撼作用的艺术手段。就像《母亲》这个作品,无论是作品在主题思想方面,还是服装音乐的配合方面都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这种创意不仅能够起到让高雅艺术走向大众的作用,而且更能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一个作品如果没有新颖独到的创意,即使有再华丽的舞蹈场景,也是徒然,很难打动观众

3结语

藏族舞蹈《母亲》作品朴实无华,却把人感动得潸然泪下,《母亲》 这个作品,除了在审美特征方面给观众以震撼,在舞蹈编创方面给我们以思考和启示,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和明白母爱的伟大。因此说,藏族舞蹈《母亲》是对母亲生命的礼赞,对母爱伟大的讴歌,对母亲深情的拥抱。参考文献:

[1] 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 刘青弋.中外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 王丽娟,刘敬东.生命的礼赞――评藏族舞《母亲》[J].大舞台,2006(3).作者简介:杨帆,男,江西赣州人,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学与舞蹈编创。

上一篇:体育舞蹈范文 下一篇:舞蹈考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