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10-20 08:11:05

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材一改以往教材的风格,以专题的形式编排课本,跨度大,内容广。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实现教学目的、贯彻新课改的理念。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一改旧教材通史教学的风格,以专题的形式编排课本,跨度很大,内容很广。从新课标的设计来看,高中新课标的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在初中就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可实际中大部分学生初中是没有认真学过历史课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成为我们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了。根据这几年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反思,我来谈谈高中历史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以供探讨。

提高课堂效率,要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它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只有在高效率的课堂上,学生的精力才能更加集中,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才能理解的更加深刻掌握的更加牢固。传统教育形式下的教师,一直遵循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教师的职能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从教师角度来说,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下面就这三方面,我来谈下具体想法和做法

一、如何依据新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由于历史教材变动较大且较快,历史研究新成果也不断出现历史。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平时,要努力钻研《课标》和新教材,理清线索,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同时把新旧教材做一比较,研究体会“新”的优点和妙处,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渗透。同时,注意及时把握当今史学发展动态和了解新的史学成果。同时能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吸收到历史教学中去。历史教师要经常了解史学动态和史家新观点,刻苦钻研,深化自己的历史知识及历史理论水平。扩大视野,广征博引,增加历史教学的信息量。这样历史教学的内容才能常讲常新,使课本知识系统完整又富有时代感及丰富内涵,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每节课在教学之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制成学案,采取学案导学法。

课后,教师还要养成进行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及时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经验或教训。经验要及时总结,教训要及时吸取。对于难以处理的问题要向别人虚心求教,以求进步。

二、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的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要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高效率的课堂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课堂。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

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法使学生融入历史、思考历史问题。使教师从课堂的“主演”变为“导演”,使学生从思想上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课堂上的“观众”变为了“主演”,真正达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愿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导师,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当好主人,而不是代替学生当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学适应学生,成为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学生适应教材或教师教案的过程。

为此,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从不可挑战的权威圣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即必须“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根本。只有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指导学生有发表独立见解的权利和怀疑性的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之中。

再次,科学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学习合作,促进学习交流。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习、讨论和评判的,全部放到小组中去进行,这样,小组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最后,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我们都可以找到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个好的评价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应该起到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作用。因此在提高课堂效率中,通过适当及时的评价、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如何进行教学中适时的跟进、监测、反馈、消解,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这一环节可以分为课堂和课下两部分来进行。

课堂上,学生接触到新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努力用最高的效率把它理解,先找准这个前进的方向。

而课后的复习便成为学生学习的环节里最重要的一环,将知识掌握扎实。 只有认真的课后复习,才能真正的将课上知识消化吸收,以至于和自己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因此构建高效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后及时复习,这样不但可以夯实基础知识,也更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

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编辑出版历史手抄报、成立历史兴趣小组、历史演讲比赛、历史知识竞赛等;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激发历史兴趣,提高历史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反馈于课堂学习,提高课堂学习兴趣及效率。

总之,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体现的是一种新课改大形势下的新理念。

教师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形动、心动、神动,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在历史课后,都会感到有新的收获、感到学习历史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只有这样学习感受,教学的目的才是真正达到,新课改的愿望也能实现。

上一篇:高中生生涯教育实施方案 下一篇:浅谈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