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胶体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20 08:05:38

浅谈《胶体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针对胶体化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对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建议。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应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并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制作的课件,引入最新的具代表性的科研实例,借助生动的视频技术,以日常现象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授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深刻体会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关键词】胶体化学;改革;创新

《胶体化学》作为一门专业课,兼具非常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它较强的理论性体现在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抽象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如物理化学、材料化学、有机化学等为前提。其应用性已有目共睹,胶体化学在农业、生物学与医学、日用品、轻工、环境、油田、材料科学和海洋科学等方面均有重要应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单独开设《胶体化学》课程的学校并不多,多是作为《物理化学》的一个章节进行简单介绍。很多学生在取得化学学位之后,很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胶体化学。很多工程技术人员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没有专门学过胶体化学,然而现在却整天同它打交道”。[1]

因此开设《胶体化学》这门课程其实是适应社会需求所趋,其培养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外,还应借助课堂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与时俱进,拥有批判精神和研究能力。其教学手段和施教方法在传统教学基础之上尚有待实践和改革。该课程涉及大篇幅的概念和大量的公式理论,涵盖范围也非常广泛,少量的课时并不能展示其全貌甚至精髓。[2-3]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因势利导,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 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背景

《胶体化学》涉及专业较多,如轻化、生命医药、环境、食品等专业均可根据需要开设该课程。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有针对性地制作课件。该把哪些章节作为重点章节,理论深度达到何种水平,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对象进行定基调。比如对于日化专业的学生而言,应以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等章节为主要内容。对食品专业的学生而言,溶胶凝胶的深入学习是重点。对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胶体的性质和界面吸附应是主干部分。基于学生的专业背景制定的教学方案和课件更易于让他们对《胶体化学》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欲望。

2 以具体实例为切入点

《胶体化学》概念公式繁多,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妨在每个章节初始以生动有趣的实例作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表面张力这个章节时,可以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图片,如荷叶上的露珠,蜻蜓点水等,启发学生思考这些自然现象产生的根源,然后慢慢引入表面张力的概念,这样学生就易于理解而且印象深刻。在讲解表面活性剂这一章节时,可以洗衣粉为例,图解分析其各种表面活性剂组份如何将污垢洗净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表面活性剂的去污、发泡、润湿、增稠功效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另如在讲解胶体的稳定性和DLVO理论时,可以明矾净水为例,化繁为简,通俗易懂地讲解胶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 制作视频,直观易懂

《胶体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能完全展现课程的全貌,也会显得枯燥乏味。一些实验性教学内容如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等,较难仅用文字和解说展现完满。借助视频制作手段,通过图像、音响、色彩、动画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化隐为显、化模糊为清晰,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思维,方便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更好的引发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效率。

4 与时俱进,更新课件

《胶体化学》作为一门专业课,教材内容并不能反映其发展现状和前沿。教学过程除了要体现最基本的理论和概念之外,还应将最新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体现创新精神的相关前沿研究引入课堂。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知识,开阔视野,让他们体会到与时俱进的精神。相信领会这点将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或深造或日常生活中都受益匪浅。采用科研实例诠释抽象的理论,让学生直观地从科研角度理解本课程内容,由此也培养了学生检索文献和分析文献的能力。

5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和手段也越来越多。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转移到课程学习中来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除了做到上述几点尽量使课程内容形象生动、深入浅出以外,适当施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必需的。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措施:①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以课堂提问形式做检查,并与平时成绩挂钩;②开展课堂小测验,进行随堂检查,对重点内容以题目形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与期末成绩挂钩;③布置适量课后习题,及时检查学生作业情况,杜绝作业抄袭现象,将作业完成情况与期末成绩挂钩;④选取一个较为简单的概念性章节,将学生分组,让其自己制作PPT稿件派代表上台讲演,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⑤根据学生的作业和随堂测试情况,拟定难度适中的期末试卷,可以有一定的不合格率。试卷不能只考核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也应注重对其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促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提高胶体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调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科学地把握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制作课件,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最前沿的体现创新精神的科研实例,深入浅出地、以点带面地阐明基本原理,剖析胶体化学的实际应用,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郭荣.我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发展[J].化学通报,2012,75(1):6-14.

[2]沈钟,赵振国,康万利.胶体与表面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3]赵继宽,孟阿兰,全贞兰.浅谈青年教师参与胶体与界面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08(2):75-76,84.

上一篇:我国出口商品包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复合妊娠的诊治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