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时间:2022-08-25 05:11:18

浅谈大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摘要: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好生物化学,对其教学改革的探讨一直是生物化学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学生及老师的角度来谈谈我对生物化学及其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K82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27-02

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科学研究及专业培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也就成为了生物化学专业学习的研究重点。目前的生物化学的教学中确实存在不少的弊端,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一、从考试制度改革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课改,就要从学生最关心的考试说起。我认为不管教学怎样改变,只要考试制度还在,那么考试就如同一辆车的马达。如果制度不改革,那么我下面所要说的另外两个方面就没有改革的动力,车子不能启动就不能到达目的地。现在大学都是学分制度,作为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来说,考察内容遍布整本书,我不否认能够将这些内容按照标准答案写在考卷上的同学很有能力,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所锻炼的恐怕最突出的就是记忆力了,而除此之外大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等其他能力则在这种考试体制下难以培养。所以,我们的考试也可以从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考试题目可以只有一道问答题,但是绝对不是那种具有标准答案的问答,这样就使得学生必须要学在平时,思在平时。

二、课堂改革

就目前我所感受到的大学教育来说,我们往往喜欢所谓的“调理教学”,即按照课本目录一章一章进行授课。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无视所谓的顺序。对于大学课堂来说,每一节课都有海量的内容,每学期往往只有区区几十个课时,这么短的时间要领悟一本书的知识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使用普通方法授课其效果往往不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整本厚厚的书,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全部感兴趣,更何况是一本其他人编著的课本,学生又怎能在很短时间内领悟课本的内部线性关系及其整本书的精华之处呢?诚然,每一个学科可能都有大众认为的精华之处,但是对于一个学生个人而言,从最初接触一门学科到课程结束,其本身最感兴趣的章节才应该是这门学科的精华之处。学习知识就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辐射状线,最后再到面的过程。这里可以举现在常提的一个问题——滥用抗生素给现代医学造成的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例,在学习生物化学的时候,有同学可能对抗生素这一章节很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其中奥妙。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学习很容易让一个人着迷,那么他在面对抗生素的作用机理的时候,就会发现还需要学习核酸的形成、肽链的延伸、氨基酸的活化、蛋白质的形成等基本问题,那么在解决大问题之前就要弄清楚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此时学习就更具有实际意义。性学生更有动力,印象就更为深刻,理解也会更为透彻一些。所以学习知识没有必要纠结所谓的先后顺序。从兴趣点出发,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有兴趣,就会主动学习,而主动学习所带来的收获才是最大化的,这种成就感又会带给学生对这门学科的信心,信心进一步让人更有动力去深究其因,最后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在这里,我想要举一个时下很火的例子,有关这次伦敦奥运。我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只要是中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往往就会引得全民高度关注,而诸如自行车赛、马术赛等中国处于比较劣势的项目,民众就没有多少热情去关注。学习也一样,兴趣至上,如果在某一学科有一些小成就,就更容易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更有动力学习和思考。

三、实验改革

众所周知,对于生物化学这门学科而言,实验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一般而言,生化实验的目的即为以下几点:①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②了解生物体内基本物质成分的分离、分析和鉴定常用方法以及物质代谢的研究方法;③通过实验技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就我所知,目前本科生的教学实验并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因为大部分高校生化实验采取的步骤是这样的:教师向学生布置课本之中某实验,而课本上详细阐述了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大部分学生所做的工作便是按时到达实验室,照着课本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最后将课本上的内容抄到实验报告上就算完成。作为在校学生,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这样做实验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思考的实验,却只能让自己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而无法达到上述所列出的四个实验目的。因此,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如下措施:首先,教师在实验的选取上要尽量新颖,最好能够使大部分同学感兴趣,即实验题目首先要“吸睛”。比如大二第一学期,老师选取了一个叫“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这个实验我们提前两周知道要做,大家都很期盼,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见过咖啡因,更不要说茶叶中提取出来。现在半年过去了,我们做过许许多多关于生物的、电子的实验,但是,那一次生化试验我依然记忆犹新,大家最后提取出来咖啡因之后的心情可以称得上是欣喜若狂,那种小小的成就感会让我们一下子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思考更多的“为什么”。其次,如果时间有限,实验宁可精少不能滥多。大学教学往往有很多硬性要求,比如某一门学科必须要在几节课中做多少实验,但是我的观点是,我们宁可一个学期只做一个实验,但是这个实验一定要精,要能够锻炼学生能力。而恰恰这个“精”是最难做到的。比如按照老的教学方法,一定是拿着课本按照详细步骤“抄”一遍实验,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也无非就是实验需要的时间外加抄实验报告的时间,对于整个实验的思考却很少;但是如果要达到“精”,那么首先教师应该在学期初就布置实验课题。课题可以很精简,比如上述所举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例子,完全可以只告诉学生,这个实验要求从茶叶中提取出来咖啡因,然后再告诉学生实验时间安排。剩下的从实验原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到实验设计,都应该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是学生在实验课之前应该自己搞清楚的。一旦进了实验室,老师所做的事情就是提供给学生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剩下的都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的成败并不重要,甚至失败的实验分析原因之后能学到的东西更多,我们所注重的应该是学生查资料、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如果一味照搬课本上所提供的所谓的最优设计方案,那么学生学到的又怎能如设想当中的那么多?

综上所述,我认为生物化学及其实验教学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在学习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实验对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作用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应该与生物化学实验相得益彰,这样才能使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上一篇:论激励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教研室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