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与改革路径

时间:2022-10-20 08:04:40

论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与改革路径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Paper Market of China with Way Choice

Li Bo; Li Peng

(①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②People's Bank of China Xi'an Branch,Xi'an 710075,China)

摘要: 我国票据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相比国外票据市场,其功能还没有有效的发挥,目前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化交易市场。因此,应通过增加票据种类,活跃票据市场并推动交易业务创新,进一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发展市场中介机构等措施,以加快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健全市场体系和市场宏观调控。

Abstract: Commercial paper market in China, though developing rapidly, but compared to the commercial paper market abroad, functional no effective pla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ommercial paper market development targets, should be a national unified electronic trading market. Therefore, we should by increasing the bills types, active and promote commercial paper market trading business innovation, further revision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developing the market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in China measures such as commercial paper market,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system, to improv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market.

关键词:票据市场 交易工具 中介机构 发展途径

Key words: commercial paper market;trading tool;intermediaries;development way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123-02

1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状况

票据市场的各项功能逐步健全,步入了发展的初期阶段;1999年以后票据市场业务表现出强劲的持续增长态势;2000年l1月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开办了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这是内地第一家专业化票据经营机构。

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三位一体,我国的票据市场逐渐出现了统一规范的新局面,随着03年中国票据大纲的正式启用,票据行业更是有了相关的法律支持和发展平台。

但由于起步晚,我国票据市场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充分的市场交易平台,市场化程度偏低,市场规模与现代金融体系的要求极不相称,在我国,票据融资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所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很小,我们要将主要力量放在票据的融资的开发上。

因此,我国的票据市场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2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

2.1 没有形成全国性统一的、有效率的票据市场我国的市场对票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还不够完善,致使我国票据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市场上流传着一种“企业高度依赖商行,商行高度依赖央行”的说法,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票据市场的内在动力不足,同时又得不到市场的保护,像中央银行制定较低的再贴现率,就是为了使商业银行利用再贴现利率与贴现利率的利差获得盈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当然更愿意接受银行承兑汇票,以保证资金不贬值。

就全国而言,没有形成一个类似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或国债发行回购市场那样的全国性票据交易系统。各区域性票据市场所流转的商业票据大多由区域内的商业机构所签发、承兑;贴现和转贴现的业务主体也多来自于同一区域的金融机构,各区域性票据市场之间既没有统一的票据印制、登记、查询、鉴证机制,也缺乏跨区域的票据贴现及转贴现的专业组织。

2.2 市场交易主体结构单一,没有发挥中介服务作用从交易主体上看,我国票据主体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票据交易,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市场的程度十分有限,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而发达国家票据主体除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外还有企业、个人和专业性中介机构等。现阶段我国尚不允许企业、个人买卖商业汇票,票据交易主体主要是由各商业银行构成,缺乏票据专营机构和票据中介机构,缺少有实力的票据运营商。投资主体局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基金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并未进入。票据市场交易主体少,缺少实力相当的交易对手,市场效率就难以在竞争中提高,二级市场也难以繁荣。

与发达国家以独立法人形式出现的票据市场中介机构不同,目前我国的票据市场中介机构设立在商业银行系统内,包括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票据专营机构模式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票据贴现窗口。但是,这种票据市场中介机构的模式,加上我国商业票据交易品种中银行承兑汇票占绝对比重的状况,造成了企业仍主要是希望利用银行信用进行票据融资,而没有利用金融市场上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对票据市场的风险进行分散。

2.3 市场的工具种类和数量比较有限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工具主要包括本票和汇票。在现有监管法规中,本票只规定了银行本票,对商业本票未作规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比约为95%,商业承兑汇票仅占5%。因此,我国票据市场工具种类较少。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即必须符合真实票据原则。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我国票据市场上的票据必须具有真实交易背景,所以制约了融资性票据的发展,票据的功能大多局限于支付结算。

单一的交易工具使票据业务发展完全依赖于银行信用,不利于企业扩大票据融资;同时也导致了交易主体的结构单一,市场上资金供求易受宏观经济和政策面的影响,市场交易方向随银根的紧松而经常出现“一买俱买,一卖俱卖”的现象,变成纯粹的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出现市场交易机会稀少、流动性不足的局面;交易品种的单一也直接影响票据业务创新和票据衍生产品的产生,使二级市场上的交易风险无法规避。

3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途径

3.1 借鉴股票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市场的成功经验,分步骤逐步建立统一的票据市场

3.1.1 进一步完善票据报价系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已在“中国票据”网上正式启用新版票据转贴现和回购报价系统。新版票据报价系统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转贴现公开报价、转贴现定向报价、回购公开报价、回购定向报价、报价应答、竞价以及报价查询等多种功能。与此同时,为满足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会员的需要,还提供单票据报价、多票据报价、多笔报价一次发送等更多的细分型服务项目。这些功能将有效地帮助金融机构了解市场信息、把握成交机会、节省交易成本、优化资产结构。

3.1.2 建立票据登记查询系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全国性票据登记查询系统。全国性票据登记查询系统的功能为:承兑银行及出票人的基本资信情况查询,票据要素的真实性查询。目前的银行信贷登记系统经过全国联网后,可以查询承兑银行及出票人的基本资信情况。可考虑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票据登记查询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单个票据的要素信息电子化,保证票据的真实性、唯一性。通过该系统,可以使商业银行获得及时的、真实的票据信息,避免票据查询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现象,这样一来,也可以为实施票据业务的电子化交易奠定基础,实现票据业务的信息化。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1月决定组织建设电子商业汇票系统,6月正式立项,2009年10月28日建成投入运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运行,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电子化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基本建成,标志着我国商业票据业务进入电子化时代,对促进电子商务和票据市场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3.2 发展活跃的票据中介机构从国外票据市场来看,无论是日本的短资公司,还是英国的票据贴现行,都为企业发行商业票据提供了授信支持和中介服务,也就是通过第三方的形式,降低了风险性。在国外票据市场上涉及的主体较多,独立的中介机构能够保证各方参与者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竞争,一方面维护了市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票据运行的效率。

票据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商业本票市场的发展,必须依赖发达的中介机构,特别是资信评定机构。从发展趋势上看,以商业银行为依托的专业票据公司模式是一个较为理性的选择。在目前,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专业票据公司,但受到地域以及规模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运作机制,各地差异较大,应当推进现有票据市场的整合,逐步消除票据市场的条块分割,通过规范专业的票据中介机构进行票据业务的运作,将整个票据市场连成一个整体。

3.3 扩大票据市场工具的种类,拓宽投资者的范围鼓励票据市场交易创新创新是加快票据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满足企业以商品交易为主的交易性票据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促使商业银行的短期资金票据化,发展融资性票据业务。充分发挥票据在承兑、信用、支付、汇兑、结算、融资等方面的功能,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从而使更多企业通过票据市场进行融资。

另外,注重票据市场工具的创新,积极推出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制定相应的打包服务。适当提高商业票据融资的比例,适时引入诸如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

3.4 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行的《票据法》中有多项规定为了安全而舍弃效率,如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办法中对签章进行了苛刻的规定,签章不对就会使票据作废。

参考文献:

[1]赵新华.《票据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

[2]王小能.《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赵新华.《票据法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

[4]于永芹.票据法前沿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梁宇贤.《票据法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泰安市儿童福利院综合楼方案设计体会 下一篇:飞机铝合金结构的腐蚀疲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