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和谐的内涵和途径之探析

时间:2022-10-20 04:25:04

摘要:人的道德心理发展有三个阶段,其中心灵和谐是道德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生活中,要达到心灵和谐有三条心理途径,即向善的信念、生命的意义和生活态度的审美化。同时,还要避免步入一些心理认知误区。

关键词:心灵和谐;道德心理;认知偏差

中图分类号:B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2-0095-04

一、心灵和谐是道德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从个体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道德心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这就是:心灵服从阶段、心灵激荡阶段和心灵和谐阶段。

心灵服从阶段,是指在人生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在儿童早期,会接受成人教给他们的道德规则。这方面,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指出,“儿童责任感最早的形式实质上是他律的性质”①,其特点是,认为道德本质上是受外界支配的,任何服从于规则或成人的行为都是好的。“好”被严格地定义为服从。由于这种被动的他律性质,儿童的心理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一个儿童在有外在压力时可能表现得循规蹈矩,而一旦这种外在压力消除,他就可能有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即破坏规则,大闹天空。这大概也就是许多家长埋怨小孩“不自觉”的原由。

心灵激荡阶段,是人的道德心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这就决定了他在服从外在的道德规则的同时,开始有了寻找“自我”的企图。此时,道德矛盾心理的两端不是像儿童一样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而是经常地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相互纠结的状态,“自我”常常会被这种对立或纠结所分裂开来,个体这一时期常常会有焦虑、内疚,甚至忏悔的心理表现形式出现②。所以,把这一阶段称作是人生的最为激烈的心灵激荡时期是名副其实的③。

心灵和谐阶段,是指人的道德心理相对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种道德心理元素如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等相对平衡,由它们组成的各种道德心理基本矛盾也相对协调,不会产生严重的冲突,个体能够找回一种相对平衡的“自我”,具体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综合的道德人格出现了。这种道德人格不是各种优秀道德品质在心理上的简单地相加,而是一种在经历了心灵激荡阶段“炼狱”之后的内在的心理平衡,属于一种能使自己从善如流的良知良能。当然,在这一阶段,也会有“心灵的激荡”,也会有矛盾和冲突,但心灵和谐在这一阶段中占据了最为主导的地位。

心灵和谐是一个十分有中国特色的表述方式。中国是一个崇尚中庸文化的国度,这种文化背景就决定了它在道德矛盾心理的两端中,既不主张“超我”的过分强大(譬如像有些宗教让人禁欲),也不主张“本我”的过分放纵,而是主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种高度的平衡“中庸”文化也造就了中国人一种特有的审美标准。可以说,在心灵和谐阶段,善和美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良性互动。心灵和谐既是一种“至善”,又是一种心灵之美。这种景象大概就是有些学者所说的“以美储善”吧④。

心灵和谐是一个人心灵财富积累的产物,也是人生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它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着眼于矛盾,又超越矛盾。它不忌讳人们各种现实利欲的追求,同时又在心灵中保留一份宁静,一块清凉的世界;它可以使人避开现实中各种“异化”对心灵的侵袭,同时又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地健全,古人所说的“宁静以致远”,其实也就是指人生的这么一种境界。一旦到达了这种境界,人们在处理和面对各种日常事务时就会有一种坦然的心态,在复杂的道德矛盾的心理抉择中也会多一份道德意义上的“超然”。而这也正是当代人应该具备的理想人格的心理基础。

二、实现心灵和谐的心理途径

从理论上论证心灵和谐固然必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将这种理论转化为个体的实践。

1. 一种向善信念

信念是一个人之为人的基石。人生长、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有自己的信仰、信念。总的来看,信仰、信念都有一个统一的目标,那就是向善。这种向善一方面可以使人对世界有一种宽容和悲悯的态度,另一方面还可使人在内心对社会有所担当。这种向善理念使人对事对物都会有所敬畏。

“敬畏”是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敬畏”不等同于“迷信”。“迷信”是人在一种非理性状态下的情感的迷失,从认知到情感都是一种盲从。“敬畏”则是人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情感自觉自愿的一种归属。“敬畏”这一内容在我们的现行的教科书中很少涉及,这不能不说是现行教育的一个缺陷。其实,在古代,“敬畏”在日常生活中是处处可以见到的,古人对祖先、对师长、对生灵等都抱有一种敬畏心态。一个人没有任何敬畏感是很可怕的。譬如,有些靠山吃山的山民,他们对大山就本能地怀有一种敬意,奉若神明,这种向善的态度就决定了他们能够自觉保护大山的自然环境。假设换了一个“无所畏惧”的人,他为了短期利益,可以在一夜之间将大山砍光、伐光,这不就砸了子孙后代的饭碗吗?这种人难道不是一种最可怕的人吗?

信仰、信念是人内心的一块净土,但这块净土也最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挤占。譬如,有些腐败分子在忏悔腐败缘由时,总是说是因为灵魂空虚,其实这种话只说对了一半,就其内心来说并不空虚,只不过他们真正该有的灵魂被贪欲、私念挤占了。至于更多的普通人,他们由于工作忙碌或生活艰辛,以至于很少真正去关心自己内心这块应有的净土。这是许多当代人的一种悲哀。因此,认识自己、回归心灵应该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人们只有内心有所依托,有所信仰,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心灵和谐。

2. 两点生命的意义

道德理论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寻求生命的意义,而心灵和谐的心理途径也与之密切相关。生命意义说复杂也复杂,因为研究它的人从古到今太多太多,说过的话也汗牛充栋。但生命的意义说简单也简单,它有时候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态度,这个意义就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第一,生命的本质是快乐的,追求这种快乐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当然,对这种快乐应该从理性的角度去理解,要防止庸俗化。其一,和生命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快乐绝不仅仅限于物质世界,绝不限于那种庸俗的感官享受,而应包括精神,甚至精神方面是更主要的。如:信仰(给人心灵以宁静)、审美(给人精神以愉悦)都是以精神方面为主的快乐源泉。其二,和生命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快乐是理性的。它不是那种只顾现在,不顾将来的快乐。它要求力避有害环境和物质,因为这些事物会减少你的快乐。同时,它还要求人们行动要考虑后果,不要贪图眼前的痛快而遗患无穷。

第二,快乐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国外有些学者通过社会心理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即施舍他人比自己独自享受更能给人带来幸福感。他们给一些大学生发放若干美元,要求一半学生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其余的人将其用来请客。结果发现,请客的学生更快乐。

这个科学实验的结论是可以得到理论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支持的。从理论上说,人是一种群居性的生物,任何人不可能一辈子离群索居。因此,一个人一生所获得的快乐往往不仅仅取决于自己,而更多地取决于环境或者说取决于他人。一个人如果仅仅自己快乐,而他周边的人都不幸,那么他的快乐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一个人应不仅自己懂得追求快乐,而且还懂得帮助别人快乐,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创造快乐的社会环境,产生一种快乐感的良性互动,而不是彼此抵消。

从传统文化方面来看,这种帮助别人取得快乐的行为叫做“成人之美”。而且,其所帮助的“人”的范围大小也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的程度。如果他帮助的这个“人”是天下所有的人,那么他的幸福感应是最高级别的,类似古人所说的“圣人之乐”;如果他帮助的这个“人”是他周边的人,他的幸福感级别相应会低些,大概相当于一种“贤人之乐”;如果范围再小些,帮助的对象仅仅限于他的亲人范围,那么他起码也能得到一种“常人之乐”。可见,尽管每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心存善念,乐于助人,都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幸福感,这一点正是生命意义的奥秘所在。

真正理解了上述所说的两点生命意义,会使当代人少些烦恼,多些幸福。如果每个人想一想怎么能使自己快乐,同时也使别人快乐,并且以此作为处理自己各种行为的指导原则,那么我们的心灵才会真正的和谐起来。

3. 三种生活态度

三种生活态度是指三个层面的生活态度的审美化。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当他饥饿的时候,他只有一个要求,而当他一旦填饱了肚子,他就会有一百个要求。这不是一句戏言,它反映了一种生活哲理,即人们的物质要求是有限的,人们的精神追求是无限的。而审美作为人们一种最自由的思维方式一旦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将会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开拓无限广阔的空间。生活态度审美化的三个层面是:

一是生活趣味层面。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将有“琴棋书画”为伴视为一种有品味的高雅的生活。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就是生活态度审美化的一种方式。生活趣味层面的审美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成为某类专业的艺术家,事实上,从古到今,称得上艺术家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参与者,都有可能也应该成为生活的鉴赏家。所谓的鉴赏家,他可能没有艺术家的专业知识,但他有着在生活中积累的生活智慧,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提升美,对生活保持浓厚的兴趣。譬如,北宋的坡在仕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对生活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捕捉生活中的美。在杭州做官时,他可以欣赏“淡抹浓妆总相宜”的西子湖,还可以研究东坡肘子这样的美食。一旦贬到天涯海角,他又能发现当地的美景、美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这种乐观的性格还使他将故乡的概念扩展了,“此心安处是吾乡”,故乡不必拘泥于出生地,一颗心可以安顿的地方就是故乡。可见,不是生活中没有美,而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美的眼睛。在这一点上似乎当代人更应向古代人多学习,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发现美,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生活态度审美化另一个层面是职业层面。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事一定职业,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安身立命”之本。换句话说,职业是每一个人所不可回避的一种社会担当或责任。但是,在对待职业问题上人们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把职业看作是一桩差事,对此抱一种当差的态度。对这种人来说,职业如果不是为了谋生,他会像逃避瘟疫一样来逃避职业。这种人在职业生涯中不仅不会产生任何愉,还常常会反过来把职业当成一种负担,当成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另一种对职业的态度是把职业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即把职业与生命融合起来,而不是互不相关的两张皮。这类人常常忘我工作,成果累累,在常人看来,这是他们觉悟很高,抱负很大的原因,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态度可以决定他的人生,也可以决定他的工作绩效。如果一个人把工作看成是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一条途径,那么就会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愉快,才会产生那种全身心投入的强大动力。这种能给自己带来愉快,产生强大动力的职业态度,就可以称之为职业审美。这也是当代人应该有的职业态度。有了这种职业审美态度,不仅可以带来工作绩效,而且还可以大大避免由于职业给自己精神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生活态度审美化的第三个层面是生命层面。世上万物都是在运动着,运动其实是生命的一种常态,我们的生命之流总是向前涌动着的。然而,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往往会在种种诱感面前停顿下来,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之流停滞;或者是容易为外在环境所左右,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之流迷失前进的方向。与此相反,审美的态度一旦进入人的生命层面,就会使人的生命之流始终保持一种充满活力或鲜活的状态。具体说来,对生命抱有审美态度的人在外在方面,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性格。这种性格使人能够不拘小节,待人接物能够包容大度,不会被利益、名声等等诱惑所束缚、所困顿;在内在方面,则体现为心灵上总是有所敬畏,有所依托。这类人很清楚自己生命之流的方向,在生活中,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内心评价行事,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而不轻易为外在环境而改变自己,不会在生活中迷失或丧失自己。这其实也就是人生的一种高层次的境界了,也就相当于孔子所说的“知天命”吧。

当然,上述生活态度审美化的这三个层面只是一个极粗糙的理论概括,人们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情景作更细致的划分。但是,当代人一旦把审美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即把握了生活态度审美化这个大方向之后,就可以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世俗事务中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块清凉之地,为自己的心灵和谐开辟另一条重要路径。

三、阻碍心灵和谐的认知偏差

实现心灵和谐除上述的三条心理途径外,避免各种认知上的偏差也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种偏差有多种,这里因篇幅所限,只列举具有典型意义的四种以论之。

认知偏差之一:信仰的异化。一个正常的社会往往会给那些信仰坚定和远大者以相当大的赞誉,也会给他们带来相当的实际利益。本来,这些都属正常的社会现象,但问题在于,这些荣誉和利益会使得某些人产生一种投机的心理,即为信仰的荣誉而信仰,这些人明明没有那种坚定和远大的信仰,但为了获得社会的赞许和实际利益,他们又在人前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以此来做秀。这种人有信仰之名,却毫无信仰之实,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这就完全背离了信仰那种向善的精神实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属于一种双重人格现象,即人前一套,人后又是另一套,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这种现象就属于信仰的异化,信仰本来是一种目的,但一旦沦为获取赞誉和利益的工具以后,就彻底地被异化了。信仰的异化对一个人的心灵的腐蚀是巨大的,它会使人产生一种伪善的性格,成为面目可憎的伪君子。因此,一个人如果要追求心灵和谐,就一定要避免步入这种心理误区。

认知偏差之二:仰视信仰。心灵和谐离不开一种向善的信念或信仰,但是,对于具体的个体而言,这种信念或信仰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有高有低。有一些人的信仰可能坚定和远大,而另一些人的信仰则可能是朴实和平常。这种情况就容易使人产生某种错觉,即片面地只看到信仰高大的一面,而忽视信仰也有朴实的一面。在这种人眼中,信仰似乎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东西,他们仰视信仰,甚至敬畏信仰,但在他们心目中,如何去履行这种信仰却显得格外艰难。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的信仰可能没有那么远大,但他们只要有那种朴实的向善理念,一种随时履行的细微处的良善也就应该获得社会的尊重。因此,应该更多地让信仰走下“圣坛”,还信仰以生活的本来面目。

认知偏差之三:人性自私。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人抱怨人性自私一类的话题。其实,如果你把人完全当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的话,那么人可能是完全自私的一种生物。但问题在于,人并不是完全按照“丛林原则”行事的一种生物,人还有其社会的属性,人还要学会和别人和谐相处,否则,如果事事按照“强者生存”的“丛林原则”行事,其自身的生存也会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我们在追求自己快乐的时候,不顾别人的快乐,在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毫不顾及别人的利益,那么,自己的这种快乐是极为有限的,所获得的利益也是非常狭隘的。相反,如果我们在自己追求快乐的同时,也帮助别人快乐,或者与别人分享快乐,那么,自己的快乐也就会大大地放大。如果自己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别人的利益,那么,自己也就能获得更长久和更稳定的利益。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的话,一种良性互动、互惠互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形成了⑤。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自私是对人性的一种误读,它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将人目光变得短浅,使人的心胸变得狭隘。如果一个人心中容不下别人,同时也就等于从心理上关闭了自己获得更多快乐和利益的闸门,生活的逻辑往往就是如此。

认知偏差之四:生活的审美疲劳。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这么一类人,在他们的眼中,日子似乎就是一种日复一日的机械地运转,时间长了,就把他们所有的生活兴趣磨光了,他们似乎对所有的人或物都提不起兴趣来,有的只是一些消极的牢骚和埋怨,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事实上,生活中一时一刻也不会缺乏审美的对象,缺乏的只是我们善于发现美的感官。如果我们能够抱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观察和感受生活,那么,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就会源源不断地收入我们的眼底,滋养我们的心灵。因此,在人生态度方面,就更应该将审美疲劳之类消极的东西拒之门外,以使我们的生命之树常青和常新。

注释:

① 让・皮亚克:《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②③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出版社1986年版,第48、90页。

④ 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0页。

⑤ 朱林:《道德文化点评一百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作者简介:朱林,男,1956年生,江西于都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西南昌,330077。

上一篇:直觉与逻辑在主体中的原始统一性和能动创造性 下一篇:金代文学家王庭筠生卒年考辨